奧巴馬開始務實

2015年04月22日 06:21 AM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1667?full=y

 

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愛德華•盧斯

奧巴馬開始務實

==============

 

對於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的外交政策,

最大的批評就是他太過天真。

 

不過,隨著奧巴馬在總統任上漸趨成熟,

他正在展示人們通常會與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

這個美國外交的極端現實者聯系起來的品質。

 

新保守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都關心美國打交道的政權的內在特性。

 

基辛格則脫離了這一傳統。

 

奧巴馬越少向外國人鼓吹道德,

他與美國例外主義就越疏遠——他也就會創造越多機遇。

 

對於一位邊學邊乾的總統來說,這是個可喜的跡象。

 

首要例子是奧巴馬在處理中東問題上的進步。

 

2009年,奧巴馬在開羅發表演講,

提出為西方與穆斯林世界之間的關系開啟新篇章。

 

他的巧妙措辭在該地區反響不錯,但很快就被人遺忘了。

 

如今,奧巴馬的演講少了,而辦實事的願望更大了。

 

就此而言,

最好的衡量標準就是他最近與伊朗達成的框架核協議。

 

令奧巴馬的批評者不爽的是,

該協議專註於遏制伊朗的核野心,

而對伊朗支持境外恐怖活動和國內高壓政策的現實保持緘默。

 

該協議沒有提及伊朗停止支持也門胡塞(Houthi)武裝叛亂,

或者承認以色列的生存權。

 

這其實也沒什麽不好。

 

假如奧巴馬堅持上述兩者之一,

就不會達成任何協議(距離達成最終協議還有一段路要走)。

 

在專註於達成協議的努力中,奧巴馬抓住了外交的精髓

——當敵對雙方言和時,

任何一方都不會達到自己想要的一切目標。

 

對於奧巴馬最近與古巴獨裁政權達成的交易,

這種說法也基本上適用。

 

雖然基辛格批評奧巴馬的伊朗框架協議過於軟弱,

但該協議其實與基辛格的外交學派十分吻合。

 

完美不應該是“足夠好”的敵人。

 

但這與華盛頓的主流辯論格格不入。

 

1972年,基辛格與毛澤東統治的中國握手言和,

此舉震驚了世界,

更震驚了美國國內的“紅色恐慌”鷹派人物

 

《上海公報》(Shanghai Communiqué)

在道義上是可恥的。

 

這份公報沒有提及毛主席的勞改農場,

也沒有呼籲中國結束在第三世界的冒險行為。

 

然而,這份公報通過讓中國脫離蘇聯的軌道,

戲劇性增進了美國的利益,

西方贏得冷戰奠定了基礎。

 

如果基辛格的上司理查德•尼克鬆(Richard Nixon)

道義顧慮搞得束手束腳,

這一切永遠不會發生。

 

盡管奧巴馬沒有承認這一點,

他在中東問題上模仿著基辛格的做法。

 

就在試圖與令人討厭的伊朗政權達成協議的同時,

奧巴馬加大了對同樣可疑的遜尼派 (Sunni)政權的支持。

 

就在與伊朗簽署協議的同一周,

奧巴馬恢復了對埃及軍方的13億美元年度軍事援助,

加大了美國對沙特阿拉伯打擊也門胡塞叛軍的支持力度,

並對組建一支阿拉伯(其實是遜尼派)聯合部隊給予支持。

 

下月,奧巴馬將在總統休假地戴維營接待多位阿拉伯領導人。

 

這是對中東採取的經典的“勢力均衡”戰略

 

對於該地區勢不兩立的遜尼派和什葉派(Shia)雙方,

奧巴馬同時給予了支持。

 

與其試圖改造中東、使其接受西方的價值觀

這項戰略尋求限制該地區輸出“病癥”的能力。

 

2008年,

奧巴馬在競選時呼籲恢復美國在全球的道德權威。

 

然而,喬治·W·布什 (George W Bush)

在中東的失策正是發端於道德熱情

 

布什的許多顧問相信,

他們能把傑斐遜式的民主移植

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沿岸地區。

 

如果奧巴馬繼續發展自己的嫻熟技巧,

他有望宣稱自己

推動恢復了美國在世界上的理論權威。

===================================================

 

 

 

================================================

[權貴資本主義敦促美國成為中國的附傭]

上月,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牽頭下,

51位美國重量級商界領袖敦促奧巴馬

把2016年簽訂中美雙邊投資條約

作為與習近平會晤的一個優先重點。

 

這一條約將為兩國帶來巨大利益

 

[ 相關 ]  重啟中美關係[ 紐約時報 ]

=============================================

[ 中國 俄羅斯 台灣 克里米亞 美國 ] Crimea vs. Taiwan

兩名美國參議員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肯

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墨菲

加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示威者的行列,

抗議烏國總統亞努科維奇將烏克蘭進一步推向俄羅斯。

 

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盧嵐

造訪基輔獨立廣場上的示威者,

鼓勵他們並協助分發食物。

要是參議員麥肯、墨菲助理國務卿盧嵐

也能造訪台北的示威人士

給他們加油打氣,

或許會是美事一樁。

 

相關  ]  從烏克蘭看台灣[ 白樂崎專欄 ]

===========================================

[ 馬英九/中國/歐巴馬共管體系]

 

以同樣的思路宣稱

民進黨政府的政策有導致兩岸關係倒退之虞」,

而不是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有導致兩岸關係倒退之虞」,

從事實看來,在海峽兩岸不斷運作施壓的始終是中國,

因此後面那句話遠比前者更能準確地陳述現場實況。

 

 [ 相關 ]  台灣,與民主黨的自食其果[Peter Enav 溫逸德]

標題為

Taiwan and Democratic Chickens Coming Home to Roost (link is external)

===============================================

[ 中國掠奪歷史為野心找藉口 ]

 

習近平對歷史的邏輯,大概有如下的認知:

“中國過去消滅日本帝國主義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

其勇氣和苦難,不但應該獲得世人遲來的尊敬,

中國而且還應該​​對今天亞洲事務有更大話語權。

 

 [ 相關 ] 中共掠奪歷史為現下野心找藉口[經濟學人]

==================================================

如果有誰只關注1914,

就很容易忽略單獨一個有決心做任何事情的國家

到底能扮演怎樣毀滅性的角色。

 

如果有誰只關注1939

就有可能錯過找到緩解危機的關鍵舉措。

 

對於2014來說,

這兩種情況的後果都將是災難性的。

 

 [ 相關 ]    世界大戰難以為戒[德國之聲]

=============================================

特稿:美前官員稱台灣弱化將成中國特區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更新時間 2014年3月1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40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3/140315_taiwan_tkacik.shtml

馬英九

譚慎格認為馬英九會與中國建立更緊密聯繫。

 

特稿:美前官員稱台灣弱化將成中國特區

 

美國前國務院官員譚慎格(John Tkacik Jr.)

在台北的一場演說中說,

若台灣在經濟與國防上持續弱化,

未來十年將別無選擇只能將自己交付出去

成為另一個中國特區。

 

他說台灣若無法擺脫經濟對中國的依賴,

並重建自衛的能力,

將無法確保其主權。

 

這場在台北舉辦的論壇是

世界台灣人大會台灣國家聯盟共同舉辦,

總部在美國的世界台灣人大會

其成員是以美國為主移民海外的台僑,

他們抗拒中國的統一要求,

並追求台灣在國際上作為一個獨立國家。

 

譚慎格則對期待台灣獨立的聽眾說

追求獨立是"躁進"

他稱這是在未學會爬行就想走路,

他說台灣維護主權的首要任務是

在不引起中國激烈抗議,

又不讓對台灣同情的友好國家產生疏離下,

爬出目前的積弱狀態。

 

在被聽眾問到國際上如何看待台灣的主權地位時,

譚慎格說台灣的二十多個邦交國承認其為主權國家,

全球多數國家承認台灣為中國的一部份

而美國等一些國家則認為並不確定。

 

美國態度

譚慎格提到了

美國國務院在2007年以保密方式

向聯合國秘書處提出的一份抗議,

該抗議書說:

美國已悉知聯合國先後頒布文件,

聲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雖此一主張與中國立場相符,

卻不被包括美國在內的所有聯合國會員國普遍接受"。

 

美國此一不公開的抗議還說,

若聯合國秘書處堅持稱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

或對台灣使用隱含此喻意的名稱,

美國將不得不基於國家立場與此撇清關係。

 

譚慎格說,

包括日本、澳大利亞、英國及加拿大的外交官都曾當面對他說過,

這確實也是其政府對台灣的立場。

 

2007年時台灣是由前總統陳水扁執政,

譚慎格說

當時美國政府對台灣與中國更緊密經濟關係大為讚揚,

同時又對抗拒中國要求政治讓步的陳水扁極力施壓,

但他相信華盛頓現在清楚看到台灣與中國關係充滿問題

 

他說在美國重返亞洲的策略下,

將中國視為對東亞和平的真正威脅,

他相信華盛頓對台灣的危險處境有一種新的同情。

 

相對於美國的立場,

台灣的立場在馬英九政府上台以來

與陳水扁政府時期也大不相同,

譚慎格在演說中則提到

他在2008年於東京一場會議上與會者的打賭。

 

專家的打賭

譚慎格說他當時打賭馬英九總統第一任期結束後,

台灣面對中國時將再也無法宣稱自己擁有獨立主權

他預期台灣將同美國斷絕安保關係,

成為中國安保責任的一部份。

 

他當時對於台灣經濟的預測

則是馬英九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經濟關係,

將斷送台灣的任何機會,

台灣的經濟與銀行體系在中國的全面控制下,

貿易對中國依賴日深,

台幣成為人民幣附庸錢幣等,

他看不出台灣有對抗中國迅速接管的機會

 

而在政治上他則預測將進入"第三次國共合作"的新時期,

最終決定台灣前途的不會是台灣人民,

而是65年前中國內戰中對戰的兩個政黨。

 

他指出當時參加會議的一名日本資深外交官

與多數來自台灣的專家,

都認為馬英九僅會在小程度作一些改變取悅中國,

絕不會危及台灣安全、經濟或主權,

而隨著馬英九2012年的連任就職,

他原認為他賭輸了。

 

不過他說眼下的一系列發展,

台北政府似乎越趨近於與北京達成政治和解,

他對台灣前途遠沒有當時打賭時樂觀

 

國民黨與蔣介石

曾在美國國務院工作超過二十年的譚慎格,

在東京與專家間打賭時的身份是

美國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

台媒此前指出馬英九執政後對美方施壓讓他退休

 

據《中國時報》的一則報導說,

總部在華盛頓的傳統基金會一向和台灣官方關係密切,

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堅持譚慎格必須走路

"甚至把傳統基金會總裁福納

召到台灣駐美代表處當面曉以大義"。

 

譚慎格這次在台北發表公開演說的地點

是總統府附近的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

此一與總統府甚近的大樓

在2006年前原本是國民黨的中央黨部大樓,

而他在演說中也說到

長期擔任國民黨總裁的蔣介石,

對於台灣獨立態度的一段歷史。

 

他指出

1971年國府代表被逐出聯合國後

美國當時駐台大使馬康衛

接到蔣介石任命的外交次長楊西昆

緊急電話要求緊急秘密會議,

意在尋求美國支持台灣獨立

 

據馬康衛傳回美國的報告,

楊西昆提議台灣國名改為"中華台灣共和國

並強調此一中華不具政治意函,

僅表示台灣人民源自中華民族,

加上中華就如阿拉伯國家在國名加上阿拉伯作用一樣。

 

楊西昆並表示該計劃是

蔣介石以總統緊急命令

進行全島性公投決定台灣前途,

並由全民選出的民意代表設立制憲機構,

據楊向馬康衛表示

蔣介石對此"意外的開明並樂於傾聽",

但在美國政府展示強大的說服努力前,

蔣不會採取行動。

 

譚慎格說當時華盛頓對楊西昆此一請求不予理會,

因為總統尼克松及其高級顧問基辛格正在籌劃北京之行,

台灣獨立將使他們的計劃

帶來難以應複雜情況與無法預估的結果。

—————————————————————————————————-

[   尼克森  季辛吉 開羅宣言 台灣 中國  ]

本人深入調查,

戰後美國並不將「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列為條約,

直到尼克森準備以台灣為籌碼赴中國勾搭,

才利用文人把「開羅宣言」列為條約協定。

一九七一年七月季辛吉密訪周恩來,

開場白就是「開羅宣言」。

 

相關  ] 連影本都沒有[ 沈建德]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 四十年前美國結束中國政治孤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 後果 ?  ]

四十年前美國採取行動結束中國政治孤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

我們確實可以慶祝這個事實

但我們也需要觀察,

 該怎麼結束台灣目前仍遭受的不公正以及政治孤立

—->

在我們慶祝四十年前這項成就時,

讓我們以行動幫助兩千三百萬台灣人

讓他們脫離一九七○年代在他們無法控制的不幸狀況下

被強加的政治孤立

讓台灣關係正常化 《 白樂崎專欄 》

—————————————————————————————————-

相關  ]

馬傾中 季辛吉們最樂 [ 陳麗菊  ]

不顧壓力 巴勒斯坦遞交入聯申請 [  BB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