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航器事件,美國在亞太有多大決心?

2016年12月19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61219/muted-us-response-to-chinas-seizure-of-drone-worries-asian-allies/zh-hant/

JANE PERLEZ

上週,歐巴馬總統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亞洲各地的外交官和分析人士稱,他們對歐巴馬政府沒有對中國的挑戰予以強硬回應感到困惑。

Al Drago/The New York Times

上週,歐巴馬總統在一場新聞發佈會上。

亞洲各地的外交官和分析人士稱,

他們對歐巴馬政府沒有對中國的挑戰予以強硬回應

感到困惑。

 

潛航器事件之後,美國為何低調應對

==========================

美國在亞太有多大決心?

一條中國小船在菲律賓附近海域

悄悄靠近一艘美國海軍研究艦艇,

肆無忌憚地從美國船員手裡捕獲了一個潛航器。

 

就在此前一天,

負責該地區美國軍事行動的指揮官在澳洲對一群觀眾說,

美國擁有一個軍事制勝公式。

 

實力加決心加警告等於威懾,」

海軍上將小哈利·B·哈里斯(Adm. Harry B. Harris Jr.)

在澳洲雪梨著名的洛伊研究所(Lowy Institute)

對一群權威外交官和分析人士說。

 

雪梨是美國在該地區最親密盟國的主要城市。

 

在美國的亞洲朋友看來,

在距菲律賓約50英里的南海國際水域針對美國海軍艦艇

發起的大膽行動

引來了人們對這位海軍上將上述一個關鍵詞的質疑。

 

而菲律賓也是美國的親密盟國。

也有人認為,

這是對候任總統唐納德·J·川普(Donald J. Trump)的嘲弄,

他曾質疑一個中國政策,

還曾承諾在貿易等問題上對北京採取強硬措施。

 

決心是個薄弱環節,中國在試探也在引誘川普,」

洛伊研究所國際安全項目主任尤安·格雷厄姆(Euan Graham)說。

 

實力是有的。 也有警告,比如,往澳洲派遣F-22戰鬥機。

但是,非常沉默的回應意味著這個等式因為缺乏決心而難以成立。」

 

亞洲各地的外交官和分析人士稱,

他們對歐巴馬政府沒有對中國的挑戰予以強硬回應感到困惑。

它甚至沒派美國驅逐艦前往蘇比克灣附近的事發地點。

 

蘇比克灣是前美國海軍基地,

一些人指出,美國艦船依然經常光顧那裡。

在國家安全委員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討論完如何應對該問題後,歐巴馬政府向中國提出外交抗議,

要求歸還潛航器。

週六,中國表示同意歸還,但並未說明在何時或以何種方式歸還。

分析人士稱,最終的結果是,

中國將因此次行動而變得更為大膽,因為它相當於混合戰行動,

距離挑起衝突只差一線,而且沒有遭受明顯的後果。

「盟國和觀察人士將很難不認為這代表著

美國在該地區權威的進一步削弱,」

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副院長包道格(Douglas H. Paal)說。

重要的是,

中國不僅是在國際水域捕獲了潛航器,而且是在「九段線」以外。

「九段線」是中國用來表明自己南海主權的標記線。

分析人士稱,北京這樣做是想表明,整個南海都是它的領地,

儘管美國在距菲律賓200英里以內的水域

採取軍事行動完全是合法的。

那裡屬於後者的專屬經濟區。

 

在過去十幾年裡,

中國不斷向南海周圍的國家炫耀自己不斷增強的軍事力量。

南海承載著數以萬億美元計的世界貿易,

是通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戰略通道,所以中國很重視。

在過去10年裡,隨著中國持續壯大自己的海軍和潛艇艦隊,

它也開始強調自己主導該地區海域的「固有」權利,

挑戰美國及其亞洲盟國和合作夥伴在那裡的存在。

 

潛航器事件發生在週四,最早由CNN曝出,

儘管歐巴馬政府想要悄悄解決這個問題。

 

該事件與過去涉及更大船隻和更危險行動的衝突性質不同,

但同樣令人不安。

 

2001年,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總統上任後不久,

一架EP-3型美國海軍偵查機在與中國戰鬥機碰撞後

被迫在海南島降落。

 

中國拆除了機上設備,將飛機拆解後打包歸還。

 

2009年,歐巴馬總統上任兩個月後,

多艘中國船隻包圍了美國海軍偵察艦「無暇號」(Impeccable),

五角大廈稱,此舉很危險,且不專業。

這一次,中國以一種更不常規的方式挑戰美國,

而且在時間上更為提前

——它挑戰的是候任總統,而不是像從前那樣,挑戰新上任的總統。

 

該潛航器是無人水下航行器,並不是非常重要的設備。

 

五角大廈稱,部署這些潛航器是為了收集軍用海洋數據,

其在民用市場的售價約為15萬美元。

海軍專家稱,

那些數據無疑將用來幫助追蹤中國不斷壯大的潛艇艦隊。

 

夏威夷亞太安全研究中心(Asia-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

的越南問題專家亞歷山大·吳翁(Alexander Vuving)稱,

比那台設備更重要的是在國際水域自由航行的原則,

以及中國是否正在南海推行自己的規則。

 

事發地距中國海岸線800多英里遠。

 

中國是在表明,它正在南海設定規則,推行自己的主張

——它認為南海應該是自己的後院,」吳翁說。

 

如果中國這次沒有受到懲罰,」他補充說,

將給這一地區的國家釋放可怕的信號。」

 

吳翁說,有些國家領導人,

比如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

將認為,這能證明,把重心從美國轉向中國很合理,

而其他一些國家,比如越南,

將不得不嚴肅地重新考慮自己的地區前景」。

 

越南一直懼怕自己的北方鄰國中國,同時也小心翼翼地不疏遠北京。

 

在過去幾年裡,它嘗試拉近與美國的關係,

同時謹慎地保持一定的距離。

 

2011年,隨著中國在南海變得更加強勢,

 

越南指責中國指揮三艘巡邏快艇切斷一艘越南油氣探測船的電纜。

 

越南的專制政府當時怒不可遏,

以至於允許民眾在河內舉行反華示威活動。

2014年,中國把一座價值數10億美元的鑽井平台

拖到帕拉塞爾群島

(Paracel Islands,中國稱之為西沙群島——譯註)附近水域

——越南和中國都聲稱該群島歸自己所有

——而後向一個越南小型船隊發射水炮。

 

從那以後,中國的立場更為強硬,

甚至稱南海是其「核心利益」,沒有妥協餘地,

雖然該地區其他國家稱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霸凌行徑。

 

按照中國的主張,

中國應該控制從印度尼西亞、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

一直到日本的水域。

 

在東海,中國和日本因為一片無人居住的群島而矛盾不斷

——日本稱之為尖閣列島,中國稱之為釣魚島。

今年6月,中國首次派遣一艘軍艦進入該群島周圍的水域,

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

 

日本比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公開地支持

歐巴馬政府反對中國在南海的7個人工島嶼上修建軍事設施的主張。

不過,日本政府正在略為焦急地觀望潛航器事件的結果。

到目前為止,華盛頓的剋制反應並不令人安心。

====================================

=======================================

歐巴馬立場軟弱對南海地區的國家釋放可怕的信號 ]

 

中國是在表明,它正在南海設定規則,推行自己的主張

——它認為南海應該是自己的後院,」吳翁說。

 

如果中國這次沒有受到懲罰,」他補充說,

將給這一地區的國家釋放可怕的信號。」

 

吳翁說,有些國家領導人,

菲律賓總統羅德里戈·杜特蒂(Rodrigo Duterte),

認為,這能證明,把重心從美國轉向中國很合理,

而其他一些國家,比如越南,

將不得不嚴肅地重新考慮自己的地區前景」。

 

中國的立場更為強硬,

甚至稱南海是其「核心利益」,沒有妥協餘地,

雖然該地區其他國家稱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霸凌行徑。

 

按照中國的主張,

中國應該控制從印度尼西亞、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

一直到日本的水域。

 

[ 相關 ]   潛航器事件之後,美國為何低調應對[ [紐約時報 ]

————————————————

 

======================================

The American people will not be delighted

The people of USA won’t  be delighted

在聯合國大會上,普京佔據了「世界盟主」的席位。

 

他對奧巴馬說:「這個位子剛才沒人。」

 

[ 相關 ] The Seat of “Leader of The world” Was Vacant ![紐約時報]

==========================================

[ 歐巴馬政權對華政策的失敗 ]

 

預計民主黨候選人、前國務卿希拉蕊(68歲)

也不希望被貼上「對華軟弱」的標籤。

        國務卿克里17日表示

「今後幾天將與中國認真進行磋商」,

顯示出通過對話來打破僵局的意向。

 

還提及了去年9月在中美首腦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無意將南海軍事化,

稱「有證據表明正在推進軍事化」。

         中國通過對話改變態度的可能性很低。

 

有可能表面對話,實際上進一步強化對南海的實效控制。

 

中國部署地對空導彈

顯示出

歐巴馬政權對華政策的失敗

這迫使美國在外交和內政兩個層面調整應對戰略。

 

[ 相關 ]

美國政壇對華政策或走向強硬[日經中文網]

========================================

[ 歐巴馬立場搖擺造成新總統無法阻止中國南海擴張 ]

 

奧巴馬政府在南海議題上立場搖擺,

未來美國新總統也無法阻止中國在南海擴張。

 

喬治華盛頓大學

中國問題專家沙特(Robert Sutter)表示,

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政策十分反覆,

尤其在對兩國都嚴重的南海問題上,

美國無法阻止中國在南海的擴張。

 

而未來南海問題還將繼續,新總統也無法阻止中國。

 

[ 相關 ]

阻止中國南海擴張? 美國新總統可能也力不從心[ RFI ]

=================================

[ 美國2016年11月選舉 ]

 

天空將不再被遮蔽,陽光將傾瀉而下,天堂頌歌將被唱響,」

柯林頓曾在一個競選宣傳活動上

就歐巴馬當選總統的前景進行預測時,假裝做出預言,

人人都將知道我們該從善如流,世界將完美無瑕。」

她聳了聳肩。

 

也許我活得稍微長了一點,」她當時說道,

所以知道會有多難,我沒有任何幻想

 

[ 相關 ]     2008到2016狂歡之後的苦悶深淵[ 紐約時報 ]

==================================

[ 相關 ] 奧巴馬開始務實[ 英國《金融時報》]

======================================

從2008到2016,狂歡之後的苦悶深淵

2016年11月8日

http://cn.nytstyle.com/international/20161108/obama-2008-election-comparison/zh-hant/

美國大選MATT FLEGENHEIMER

2009年,人們在貝拉克·歐巴馬的就職典禮上為他歡呼。

地震與餘震:2008年與2016年的總統大選

2008年和2016年的選舉:是兩個緊密相聯、

難以切割的政治時刻,是一場地震和一場餘震,

讓美國人為之震驚,

從而打開了一個有著巨大矛盾的時代。

 

從2008到2016,狂歡之後的苦悶深淵

===========================

算起來已經是將近8年前的事了。

 

當時聚在一起的那些人

——心懷好奇,充滿希望,同時冷得要命

——還記得所有的一切:

國家廣場(National Mall)上人山人海;

蓬勃的活力在他們等待之際不斷積聚;

超過100萬人找到了一個可以一起戰慄、

一起歡呼、一起哭泣的場合,

在一場總統選舉之後宣洩自己的情感,

那場選舉向他們證明了美國最美好的一面。

 

「今天,我們宣布要為無謂的摩擦、不實的承諾和指責畫上句號」,

貝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總統

剛剛就職便許下莊嚴的承諾,

「我們要打破牽制美國政治發展的若干陳舊教條。」

 

他們還記得這個承諾。

 

但卻已經不記得為什麼它當時看起來有可能被兌現。

 

2008年和2016年的選舉:

是兩個緊密相聯、難以切割的政治時刻,

是一場地震和一場餘震,讓美國人為之震驚,

從而打開了一個有著巨大矛盾的時代。

 

眼下,

一位越來越受到歡迎的即將卸任的總統,

領導著一個在大多數選民看來偏離了正確方向的國家。

 

想當初,就連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機,

都被某些人視為通往「是的,我們能」的康庄大道上的小小插曲。

 

但統計數據顯示,八年過後,

對經濟的普遍焦慮正在經濟態勢相對穩定之際發酵。

 

此外,一場不時包含種族主義和性別歧視、

呈現在眾目睽睽之下的競選,極有可能以此作結:

美國人將送走自己的第一位黑人總統,迎來第一位女總統。

2009年1月20日,歐巴馬在華盛頓宣誓就任第44任總統。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2009年1月20日,歐巴馬在華盛頓宣誓就任第44任總統。

 

如果說2008至少以一個標準來衡量是象徵著進步的年份,

那麼2016便是要求人們陰鬱地對局限、失望和盲點習以為常的年份,

是整個國家進行漫長的自我審視,然後憂心忡忡的年份。

 

「我沒有想過那裡的另外100萬人,」

南卡羅萊納州議會女議員伊迪絲·S·蔡爾茲(Edith S. Childs)說。

 

她的口頭禪「點燃激情,準備出發」(Fired up, ready to go!)

曾被歐巴馬用作競選口號。

 

「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希望事情從未發生。」

 

她輕輕嘆了口氣。「太遲了,它發生了,」

蔡爾茲在大選日就快到來之際說道。

 

這次,她的激情似乎沒太被這場盛事點燃。

 

它的確發生了。

後來就有了這番景象。

 

《紐約時報》和CBS新聞頻道(CBS News)

本月開展的民意調查顯示,由於這一輪選舉活動的緣故,

美國政治讓82%的選民感到厭惡而非興奮。

 

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中有97%的人表示,

如果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當選總統,

他們會感到害怕或者擔憂。

 

柯林頓的支持者中有95%的人對川普政府抱有同樣的態度。

 

人們總有一種在複述中美化過往政治時代的傾向,

在本該畫上波浪線的地方畫上直線。

 

顯然,早在很久以前路過一些出口的時候,

就依稀可見代表著動盪不安的指示牌

——日益加劇的不平等讓中產階級出現萎縮;

黨派化媒體佔據優勢;

國會功能的發揮從吃力變成僵局又變成毫無希望。

 

這類苦澀的分歧其來有自,

比川普把自己的姓氏烙在民主進程上的時間早很多。

 

畢竟,《漢密爾頓》(Hamilton)這部廣受好評的百老匯音樂劇,

便是以政治家之間的致命槍戰為高潮。

2008年11月4日,約翰·麥凱恩和競選搭檔薩拉·佩林在鳳凰城的比爾特莫爾酒店(Biltmore Hotel)承認失敗。

Todd Heisler/The New York Times

2008年11月4日,約翰·麥凱恩和競選搭檔薩拉·佩林

在鳳凰城的比爾特莫爾酒店(Biltmore Hotel)承認失敗。

 

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和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

眼下被民主黨人推為體現共和黨人昔日操守和理性的典範,

收穫了大量的溢美之詞,

但曾幾何時,歐巴馬的支持者一看到這兩個人就怒氣沖沖

——而且,至少在2008年的幾個月裡,

他們看到柯林頓時也是這個態度。

 

有太多事情註定在還沒來得及變得更好之前變得更糟。

 

人們失去了工作、儲蓄、房子。一些人看向總統,

看到了冷漠、無能、能力的不足。

 

而這其中的大多數人都不是徹頭徹尾的偏執狂。

 

話又說回來。

 

規則在2016年之前便受到了威脅,但從未被人如此輕易地踐踏。

 

真相向來常有爭議,但從未如此徹底地成為主觀的東西。

 

人們一直在反對政治正確,

但從未出現過舉國上下都在思索誇耀性侵他人之舉是否恰當的情況。

 

「就像是跟家人、朋友或者約會對象在一起。

你說,『讓我們有啥說啥吧!』」作家及評論家

喬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說。

 

「然後他們真的有啥說啥了,你的內心獨白則是,

『我的天哪。』」桑德斯在7月份為《紐約客》撰寫過

與川普的支持者有關的文章。

 

這種告白讓2008年在事後被重新描繪為

某種類似於烏托邦的東西,藉助當年那種歡欣鼓舞,

相對的高尚道德,以及大多數情況下還算文明的言行,

對當下加以嘲弄。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和彭博社(Bloomberg)

在2008年12月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

儘管歐巴馬只獲得了53%的大眾選票,

但有74%的美國人表示,他們對他的選舉過程持正面看法。

 

眼下,那場選舉遺留的所有痕迹都出現了

令人眼花撩亂的扭曲,成為了一面哈哈鏡破碎後的碎片。

 

川普曾援引麥凱恩在戰鬥中被俘的經歷,

作為否定其英雄氣概的理由。

 

麥凱恩則曾在一名選民給歐巴馬貼上「一個阿拉伯人」的標籤時

站出來大力維護歐巴馬,令人印象深刻。

而現在,一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竟然提議禁止穆斯林進入美國。

 

麥凱恩認輸時曾為具有歷史意義的一刻歡呼:

歐巴馬參議員為自己也為國家贏得了偉大的勝利。」

而川普還沒做出會接受大選結果的承諾。

 

事實上,許多共和黨人都曾堅稱,

他們當時希望看到歐巴馬取得勝利。

 

但2008年也是一體兩面的,千百萬選民都對大選結果感到失望。

 

麥凱恩的競選搭檔薩拉·佩林(Sarah Palin)幫助發起了茶黨運動

並推動其進入了全盛期

——這種反叛幫助催生了川普自己的反叛運動

——她把源自競選活動的熊熊怒火傳遞給了大眾,

儘管麥凱恩的一些助手曾對這些所作所為表現得又驚又怒。

 

許多保守派人士在全國性新聞媒體對待佩林的態度

——他們視之為不公平的、居高臨下的態度

——和世人對傳統新聞來源的高度不信任之間,看到了直接的關聯。

 

他們說,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原本看似和善的美國人,

會在支持川普的集會上對記者爆出粗口。

 

歐巴馬上台時背負著

主要是由他自己製造的不切實際的預期。

他青睞的繼任者入主白宮所基於的假設會是:

幾乎所有的一切都不會得到改變。

 

對那些因為可能即將迎來一位女總統而喜出望外的人來說,

這是一個引人深思的轉折。

 

此外,這等於是冷酷地證明了希拉蕊當初反對歐巴馬的理論是正確的。

 

她在2008年似乎嘲弄了歐巴馬在民主黨初選中

所傳遞的天真樂觀的信息,

以及全憑個性的力量便足以成事的那種自信。

 

天空將不再被遮蔽,陽光將傾瀉而下,天堂頌歌將被唱響,」

柯林頓曾在一個競選宣傳活動上

就歐巴馬當選總統的前景進行預測時,假裝做出預言,

人人都將知道我們該從善如流,世界將完美無瑕。」

她聳了聳肩。

 

也許我活得稍微長了一點,」她當時說道,

所以知道會有多難,我沒有任何幻想

=======================================

[ 美國2016年11月選舉 ]

 

天空將不再被遮蔽,陽光將傾瀉而下,天堂頌歌將被唱響,」

柯林頓曾在一個競選宣傳活動上

就歐巴馬當選總統的前景進行預測時,假裝做出預言,

人人都將知道我們該從善如流,世界將完美無瑕。」

她聳了聳肩。

 

也許我活得稍微長了一點,」她當時說道,

所以知道會有多難,我沒有任何幻想

 

[ 相關 ]     2008到2016狂歡之後的苦悶深淵[ 紐約時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