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世界大戰難以為戒

06.09.2014

http://dw.de/p/1D8Bo

作者:Christian Trippe 編譯:任琛

 

烏克蘭危機容易讓許多人拿歷史與其相比較。

 

歐洲要面臨戰爭的威脅嗎?

就像1914和1939年那樣?

 

德國之聲評論員Trippe認為,

在烏克蘭問題上,

歷史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老師。

Frankreich Kriegsschiff Mistral

法國原本計劃向俄羅斯出售的“西北風(Mistral)”級指揮運輸艦

(德國之聲中文網)

 

評論:世界大戰難以為戒

======================

 

這是少有的一致:

歐洲人和美國人對普京的野蠻政策發出指責。

 

歐盟加緊了對俄羅斯的製裁。

 

北約面對莫斯科的新帝國主義政策,

也調整了自己的戰略方針。

 

法國在經過了長時間的遲疑後,

叫停了向俄羅斯提供戰艦的計劃。

 

德國、意大利以及其他國家也經歷了艱難的過程,

將自己經濟上的利益排在後面。

“西方”在過去幾個月以來又重新回到了政治討論中,並開始結盟。

 

只有將今天政治上的風雲變幻

放在歐洲歷史經驗的地平線上,

才能看到其中的種種玄機。

 

 烏克蘭危機爆發的年代

正好是歐洲紀念兩起重大歷史事件之時:

1914和1939,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週年,

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週年。

 

這兩個歷史事件都為這塊大陸蓋上了血淋淋的印記。

 

而當前俄羅斯針對烏克蘭咄咄逼人的做法

讓人不得不將其與歷史做比較。

 

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在一次有關一戰的研討會上曾表示:

“不謀而合有時會讓人起一身的雞皮疙瘩”。

 

100年前外交的失敗對於德國政治來說既是凶兆又是鼓舞。

歐洲不能再一次因為政治上的錯誤而陷入大戰!

這背後的堅定立場是:

通過巧妙的外交手段能夠防止最糟糕的事情發生。

 

2014年的德國外交以1914年的世界格局為戒。

01.2012 DW Europa aktuell Moderator Christian Trippe

德國之聲評論員Christian Trippe

 

相反,

如果誰在德國看到另外一種參照的對象,

誰認為普京的政策與德國在20世紀30年代的擴張政策類似的話,

他只會掃興而歸。

 

德國財政部長朔伊布勒(Wolfgang Schäuble)在做出類似比較的時候,

就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

 

外交部吹響了判罰哨。

 

將普京和希特勒相提並論在德國是禁忌話題。

 

但在其他的地方,

切實有明確表態探討如今外交上的交手與當時的情況有何相似之處:

帝國的目標、加強軍備、用民族主義的牌而進行的遊戲、

冷冰冰的違反現有的國際條約和協定,

所有的這些都像在緊張的氣氛中歇斯底里的開動宣傳機器。

 

英國首相卡梅倫在8月底召開的歐盟峰會上警告稱,

不能在普京面前重複30年代在面對希特勒時犯下的錯誤。

 

當時英法聯手推出的”綏靖主義”沒有阻止得了那位德國的獨裁者。

 

因此,卡梅倫建議應該更加強硬,更加堅定的採取措施。

 

而尤其認同這一說法的包括波蘭、波羅的海國家以及北歐諸國。

 

它們將歐洲在二戰前夜的狀況作為如今制定俄羅斯政策的樣板。

 

與所有的歷史對比一樣,

對大戰前局勢的分析也只能是一種大致的判斷。

 

如果有誰只關注1914,

就很容易忽略單獨一個有決心做任何事情的國家

到底能扮演怎樣毀滅性的角色。

 

如果有誰只關注1939

就有可能錯過找到緩解危機的關鍵舉措。

 

對於2014來說,

這兩種情況的後果都將是災難性的。

===================================================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週年

193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週年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