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的臺灣人,追悼・蔡焜燦先生

2017.08.11

http://www.nippon.com/hk/column/g00430/?pnum=1

野嶋剛

標題圖片:

出席「臺灣歌壇」創設50週年紀念大會的蔡焜燦先生,

2017年4月23日,臺灣臺北

(時事社)

 

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的臺灣人,

追悼・蔡焜燦先生

=====================

愛日家蔡焜燦先生逝世

日前,

蔡焜燦(1927~2017年)先生在臺北家中辭世,享耆壽90歲。

因已有耳聞他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

所以得知病逝消息時,心想「這一天還是來臨了」。

 

蔡先生直到18歳為止是「日本人」,

在二次大戰末期志願投身陸軍少年飛行兵,赴奈良受訓。

 

戰後返臺擔任體育教師,後來改行經商,從事鰻魚出口及貿易,

也擔任過精工電子臺灣法人的會長,

在有「臺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內創辦IC設計公司,

是位成功的企業家。

 

同時,他本身以「愛日家」自居,

長期以來對日臺交流和推廣日本和歌的「臺灣歌壇」活動投入心血。

 

2010年前後,我任職於朝日新聞臺北支局長的期間,

經常邀請我一起用餐。

 

回想最初見面時,我用日語說出「中國語」(指中文)一詞,

馬上被他糾正:「那是『北京語』」。

 

他也是識途老馬的美食家,

用餐地點大概都選在兄弟大飯店或國賓大飯店的臺菜餐廳。

當我一說出「中華料理」,又馬上被糾正:「是臺灣料理」。

 

每一次跟他的談話都收穫良多,從歷史到文化滔滔不絕,

有些內容太深了,實在無法完全裝進腦子裡。

 

甚至是談起日本,他比我還要瞭若指掌,

在國外由外國人告訴自己關於日本的事情,感覺很奇妙。

 
老臺北的日本精神

我父母雙方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

所以我無法體會有祖父、外祖父的感覺。

 

可是跟他相處時的熟悉和親近,

讓我很自然地覺得他就像是我在臺灣的祖父。

 

即使如此,這幾年沒有什麼機會見面,所以聽到訃聞時,

心裡感到非常遺憾。

 

當然,有許多日本人都受到蔡先生知遇之恩,

而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位。

 

他認識的日本人當中,

最有名氣且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當以司馬遼太郎(1923~1996年)先生

為首吧。

 

司馬先生在雜誌《週刊朝日》長期連載的「街道漫步」

(原文「街道を行く」)相當受歡迎,1994年介紹了臺灣

 

之後,連載內容集結成書,

也在臺灣翻譯出版為《臺灣紀行》(1995年,臺灣東販)一書。

 

書裡面,司馬先生用「老臺北」來稱呼蔡焜燦先生。

 

實際上,他出生於臺中,可是司馬先生套用「老北京」一詞,

用「老臺北」來比喻的表現真令人叫絕。

 

老臺北在《臺灣紀行》裡面經常登場,且扮演著引導故事進行的角色。

 

從《臺灣紀行》的內容可窺知,連身經百戰的司馬先生與他見面時,

仍不免露出些許的緊張感。

《臺灣人和日本精神》

 

而他後來用日文寫的

《臺灣人和日本精神》

(2000年,日本教文社[後為小學館]。無中譯本),

可以說與司馬先生的《臺灣紀行》是姊妹書。

這本書在日本成為長銷書,已經再版14次了。

 

而書的部分內容與《臺灣紀行》是一體兩面的。

 

例如《臺灣紀行》裡面描述,蔡先生與司馬先生第一次見面時,

用軍隊的方式舉手敬禮。

 

但是《臺灣人和日本精神》則是描述接受敬禮的司馬先生

面露出些許猶豫,向他答禮之後,舉起的右手卻遲遲不放下,

於是他先開口說:「你是長官,所以先把手放下吧」,

所以司馬先生放下右手。

 

這一段是《臺灣紀行》裡沒有記載的小插曲。

 

司馬先生在提及蔡焜燦先生時,說:

「究竟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很難分辨清楚」。

我和他談話時,也深有同感。

 

兩個人在聊天時,不知不覺就會被他的步調牽著走,轉眼時間就過了。

 
日臺民間大使

《臺灣論─新傲骨精神》

 

另一位在2000年臺灣政權輪替後出版漫畫

《臺灣論─新傲骨精神》(2001年,前衛)的小林善紀先生,

又是如何形容蔡焜燦先生呢?

 

我再次從書架拿出《臺灣論》,重新讀了一遍。

 

接受他設宴款待的小林先生也說:

蔡先生比日本人還更認識日本,比日本人還更愛日本。

雖然是民間人士,

但對日本與臺灣的外交事務卻不遺餘力,相當欽佩」。

對此,他回答:

「小林先生的讀者裡面,若有年輕人對臺灣感興趣,歡迎到這裡來,

我都會熱情招待喔」。

 

蔡先生是非常「好客」的人,

在他的生涯裡面請過不少日本人吃飯,人數可能多到數不清吧。

他把日本人拉進臺灣這個奧秘世界,就像是小林說的民間版「外交」。

 
日臺的報導溫差

他在日本的存在感似乎遠勝於臺灣,

而且他畢生投入推廣日本和歌的「臺灣歌壇」

獲得日本政府頒授「旭日雙光章」。

 

對於他過世的消息,日本報章媒體舉凡

《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毎日新聞》、《產經新聞》、

《日本經濟新聞》等大型報社,均花了一些篇幅報導。

 

相反地,臺灣的媒體大概只有《自由時報》報導等幾個而已吧。

 

或許反映出他在臺灣的知名度遠不及日本。

 

可是,這也是稀鬆平常的事,例如在日本有名的外國人,

在本國沒沒無聞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臺灣人的評價在日本與臺灣之間出現很大落差的也不太稀奇,

前總統李登輝堪稱是代表人物。

 
李登輝的形象落差

前總統李登輝在日本受到各界的尊敬,

可是在臺灣社會很多人卻感到不以為然。

 

因為李前總統在卸任之後,也積極參與現實的政治議題,

引起不只是國民黨,連民進黨也陸續出現反李登輝的人馬。

 

然而,這也是他卸任後沒有與政治劃清界限,

一貫維持著有話直說的態度來評論時事的「代價」吧。

 

可是,在日本對於李登輝的看法,

幾乎從1996年初總統直選的選舉裡,

他不畏中國施加壓力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迄今沒什麼改變,就「李登輝形象」的時間軸來看,

臺日之間確實存有差異。

 
日本語世代

《臺灣紀行》

 

順帶一提,

有一段在《臺灣人和日本精神》吐露的「秘辛」

是我個人覺得很有趣的。

 

就是臺灣出身的作家, 也是司馬遼太郎先生學生時代的朋友

陳舜臣(1924~2015年)先生,當他被前總統李登輝問到:

有沒有可以寫關於臺灣的日本作家呢?」

 

他想到司馬遼太郎先生寫的「街道漫步」連載還沒取材過臺灣,

等於是間接促成了之後《臺灣紀行》一書的實現。

 

也可以說,《臺灣紀行》的計畫提案人是李登輝,

接待人是蔡焜燦,而李前總統和蔡先生的組合,

也在小林的《臺灣論》裡再度登場。

 

雖然,有部分批評指出這兩本書過於偏向經歷日治時代的臺灣人

被稱為「日本語世代」的價值觀,但在戰後的日本,

這兩本書喚起了日本人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忽略的臺灣,

功不可沒。

 

比較特殊的是,蔡先生雖然住在臺灣,

可是他長期頻繁招待到訪臺灣的日本人,

包括司馬遼太郎先生和小林善紀先生,親切地款待過無數的日本人,

讓他的存在感在日本慢慢地擴

 
肯定日本統治的正面價值

蔡焜燦先生對著每一位日本人一一細數「留在臺灣的日本」,

也積極強調日本的統治對臺灣社會帶來的正面貢獻,

因此就像他說過的名言:

「日本人啊,請抬頭挺胸!」

(原文為「日本人よ、胸を張りなさい」),鼓舞了許多日本人。

長久以來,

許多日本人背負著戰後的殖民地統治=全部錯誤的單一歷史觀

 

因此有不少日本人當聽到臺灣人有這樣的聲音時,

真是開了眼界。

 

蔡先生在臺灣是事業有成的商人之一,

但在日本被稱為「老臺北」,

對訪問過臺灣的日本人親切卻也帶著嚴厲,

就像對莘莘學子的諄諄教誨,是「蔡焜燦學校的名校長」。

 

司馬遼太郎曾經說過:

「光是聽蔡焜燦先生的生涯經歷,就可以學習臺灣的戰後經濟史」,

這一句話足以見證他豐富精彩的一生。

 

最後,為這位畢生致力於日臺交流的「老臺北」祈求冥福。

==================================================

==================================================

[ 日治時代的臺灣人                                            ]

 

日本人啊,請抬頭挺胸! (日本人よ、胸を張りなさい),

鼓舞了許多日本人。

 

長久以來,

日本人背負著戰後的殖民地統治=全部,錯誤的單一歷史觀

 

 

 [ 相關 ] 

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的臺灣人,追悼・蔡焜燦先生[ 野嶋剛 ]

  http://www.taiwankadan.org/

====================================================

 

 

====================================================

陳舜臣(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

 

生於日本神戶市元町,本籍台灣台北,歷史小說作家。

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擁有中華民國日本雙國籍。

1998年受章勳三等瑞寶章。日本藝術院會員。

 

日本中國歴史小說的先行者。

代表著作〈鴉片戰爭〉、〈太平天國〉、

〈秘本三國志〉、〈小說十八史略〉等。

翻譯了〈魯拜集〉。

————————————————————- 

日籍裔作家陳舜臣?

日籍裔作家陳舜臣?

台灣人不是華裔,華裔不是台灣人

—————————————————————————

“日本和中國並沒有很大差別。因為人心都是一樣的。”

21日去世的著名日籍華裔作家陳舜臣生前曾這樣說道。

 

觀點與他的好友、作家司馬遼太郎

在散文《這個國家的形態》中 強調日本特殊性

的內容形成了鮮明對照。

 

陳舜臣懷著普世精神長期從事寫作,

或許可以認為他已超越國家和民族的界限

把目光投向了人類歷史的普遍性

 

陳舜臣祖籍台灣,生於神戶, 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

 

[ 相關 ]

陳舜臣著眼人類普遍性 擅用透視法書寫歷史[共同社]

=================================================

[ 陳舜臣1924生於日本神戶市元町本籍台灣台北,1990取得日本國籍 ]

 

陳舜臣出生於神戶、祖籍中國大陸的福建省

從祖父那一代便自台灣移居至神戶

而他就是在這樣子的貿易商家庭中長大成人。

 

當他在就讀大阪外國語學校(現大阪大學外文系)時,

與作家司馬遼太郎結為至交。

 

專攻印度語的他,在畢業後繼續留在該校擔任助手,

然而隨著日本戰敗而從日本籍變成中國籍

他的研究者之路也遭到終結而失去了工作。

 

而後他在幫忙家業的同時,便開始執筆小說。

[ 相關 ]

  日中橋樑陳舜臣逝世,筆耕不輟屹立日本文壇[ 朝日新聞 ]

———————————————————————————-

陳舜臣1945日本戰敗日本籍變成中國籍,1990取得日本國籍 ?

———————————————————————————-

 

===================================================

[                                                           ] 

1947年的228事件,

國民黨政府大規模的軍事鎮壓行動,

造成台灣民間死傷無數,

包括台籍菁英林連宗等早年赴日本中央大學留學的學生

共有18人在228事件中受難。

 

[ 相關 ] 228悲劇 日本學者完成口述歷史流傳後世[松野良一]

====================================================

日中橋樑陳舜臣逝世 筆耕不輟屹立日本文壇

January 21, 2015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501210071

 

日中橋樑陳舜臣逝世

筆耕不輟屹立日本文壇

===================

 

 以濃厚的中國歷史色彩、及豐富的文化學識

所撰寫的歷史小說和隨筆聞名,

身為日中兩國的文化橋樑、並曾相當活躍的作家陳舜臣,

在21日因高齡逝世、享壽90歲。

 

據悉,喪葬儀式只會邀請親人,而告別會則預定於後日舉辦。

 

  陳舜臣出生於神戶、祖籍為中國大陸的福建省,

從祖父那一代便自台灣移居至神戶

而他就是在這樣子的貿易商家庭中長大成人。

 

當他在就讀大阪外國語學校(現大阪大學外文系)時,

與作家司馬遼太郎結為至交。

 

專攻印度語的他,在畢業後繼續留在該校擔任助手,

然而隨著日本戰敗而從日本籍變成中國籍

他的研究者之路也遭到終結而失去了工作。

 

而後他在幫忙家業的同時,便開始執筆小說。

========================================================

陳舜臣

國籍Merchant flag of Japan (1870).svg 日治臺灣(- 1945年)
 中華民國(1945 – 2015)
 中華人民共和國(1973年 – 1990年)
 日本(1990年 – 2015年)

=================================================

陳舜臣

(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

生於日本神戶市元町,本籍台灣台北,歷史小說作家。

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擁有中華民國日本雙國籍。

1998年受章勳三等瑞寶章。

日本藝術院會員。

 

日本中國歴史小說的先行者。

代表著作〈鴉片戰爭〉、〈太平天國〉、

〈秘本三國志〉、〈小說十八史略〉等。

翻譯了〈魯拜集〉。

====================================================

日籍裔作家陳舜臣?

日籍裔作家陳舜臣?

台灣人不是華裔,華裔不是台灣人

==========================================

[ 相關 ]

陳舜臣著眼人類普遍性 擅用透視法書寫歷史[共同社]

===================================================

聯合國2758號決議(1971.10.25)

否定蔣介石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

裁定蔣氏政權為中國的非法政府

移駐台灣也屬非法

———————————————-

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台灣人才正式喪失日本國籍

==========================================

1947年的228事件,

國民黨政府大規模的軍事鎮壓行動,

造成台灣民間死傷無數,

包括台籍菁英林連宗等早年赴日本中央大學留學的學生,

共有18人在228事件中受難。

 

[ 相關 ] 228悲劇 日本學者完成口述歷史流傳後世[松野良一]

==============================================================

[聯合國憲章第7776條日本放棄台灣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舊金山和約的前言寫明

日本絕對遵守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第七十七七十六條

日本放棄台灣之後,由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 相關 ] 如何反制?[ 沈建德 ]

========================================================

[台灣關係法] >[美國反對中華民國之名代表台灣人民]

>>[台灣不該選舉ROC總統]

>>[台灣不該選舉中華民國總統 ]

>>  [台灣不該選舉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 ]

 

台灣的ROC,成立於一九五○年三月不是國家

 

美國反對中華民國之名代表台灣人民

 

李扁頂著「ROC總統」頭銜 稱「兩國論」「公投入聯」,

是借台灣人民的權利 無國家地位的ROC確立國家地位

美國總統國務院台灣關係法反對。

 

台灣關係法規定台灣人民具備國家地位

只是尚未國家正常化而已。

 

美國政府反對ROC總統辦公投

來改變台灣人民已具備國家地位」的法律地位

 

入聯台灣人民台灣國的權利,不是ROCROC總統的權利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蕾婷娜:

台灣關係法雷根總統的六項保證仍然有效指導美台關係」;

 

台灣不該選舉ROC總統」。

 

美國早已廢止ROCROC還政台灣人民進行建制。

 

[ 相關 ]—>續「與鄭弘儀談公投」[連根藤]

======================================================

台灣人的國籍

==========================================

一九五二年四月廿八日「舊金山和約」生效,

台灣人才正式喪失日本國籍

一九五二年八月五日「中日和約」,

台灣人被強迫安排為「中華民國國民」。

當時未給台灣、澎湖住民作事前的「國籍選擇權」。

一九七二年九月廿九日在日中建交時,

「中日和約」失效,台灣人的國籍未再做安排。

 二○○九年四月七日的美國法院判決,認為台灣人「無國籍者」。

[ 相關] 清醒台灣人 [   楊劉秀華  ]

===========================================================

隨著台北政府逐漸傾向將台灣界定為中國的主權領土

也難怪日本方面會感到驚憂。

台灣人自己也該驚憂,

畢竟,台灣在二次大戰後的國際地位「未定」,

明載於舊金山和約,也是日本對台關係形而上的核心。

 

台灣地位未定」也是美台關係的核心方針。

 

至於其他簽署舊金山和約的國家,

如英國、澳洲與加拿大,也分享台灣地位「未定」此一哲理,

即便五十八年後它們已不見得會為此輾轉難眠。

不過,

台灣地位未定卻讓日本外交官員

(至少是處理中國與台灣事務的外交官員)徹夜難眠。

 

在美國眼中,「中華民國」根本不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了中華民國代表中國,

對美國來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的合法政府,

美國政府在「中華民國」地位上的立場,

根本沒有什麼「未定」。

 

這些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六日美中建交公報」的精髓。

 

跟齋藤不同的是,

韋德寧沒花時間在心裡分清楚「台灣」與「中華民國」,

否則他應該會注意到,台灣─而非「中華民國」─的地位未定。

再者,倘若韋德寧曾多花點時間思考,

就不會將

台灣做為「國際社會一個國家」的客觀地位

將之與

美國政府不對台灣在國際社會的地位採取立場官方態度混淆

當時我們並未聽到

台灣的「中國國民黨」抱怨韋德寧失言,

原因可能出在國民黨人都堅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無論這個中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還是韋德寧口中地位「未定」的中華民國。

 

[ 相關 ] 齋藤正樹的台灣地位未定論《譚慎格專欄》

=============================================================

學生諷刺

上帝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 卻在台灣丟下了一個國民黨

 

學生們則說 馬英九統治下的六年

只有虛假的「拼經濟」, 浮濫的土地征收

黑箱服貿協議自經區 都是借由剝奪公共利益

破壞台灣主體性

架空台灣很不容易才建立的一點點民主法治。

 

他們稱馬英九執政六週年令人感到悲哀與憤怒,

除了「黨國巨獸」回來外台灣人主體性也消失,

學生們並諷刺說

上帝在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

卻在台灣丟下了一個國民黨」,

在馬就職六週年之際他們深深體會了其涵意。

 

[ 相關 ] 台總統馬英九在學生抗議中慶就職週年[ BBC ]

======================================================

 

該憲法未曾經台灣人民同意,

而台灣也未照法律程序併入ROC,

該黨卻認定了該憲法適用於台灣。

ROC是Republic of China,建立在中國的共和國。

 

王郁琦所說比較正確,憲法一中也出於同根。

民進黨容忍ROC,將會害台灣陷入被併吞危機。

 

[ 相關ROC不是好東西 [ 多田惠, 日本人,任教日本亞細亞大]

======================================================

[ 60年來西方人一廂情願假設中國正在轉變成民主政體]

 

60年來,西方人一直通過我們自己的利益來看待中國,

把中國當成潛在的制衡蘇聯的力量

美國貿易和商業投資的來源地。

 

我們向中國人身上投射了一個讓人滿意的形象

──一個正在等待著轉變成民主政體的國家,

或是一個尋求全球和諧、容易駕馭的儒家文明。

 

中國領導人尋求我們的經濟、科學和軍事方面的援助,

我們因此感到安心,

但卻忽視了表明民族主義情緒不斷增長的文字、行動和宣言。

 

65年後,我們並不知道中國想要什麼,我們沒有真正傾聽

與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相反的強有力的聲音。

 

中國繼續崛起,我們第一步應該是

放棄那些讓我們感到舒服的假設虛假現實

 

我們必須重新研究中國,並且承認,

共產主義統治者下定決心,不會隱退到歷史當中。

 

[ 相關 ] 西方對中國的誤讀[WSJ,MICHAEL PILLSBURY ]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日本二戰後70年名存實亡

日本二戰後70年

 

Another Japan !!!

Japan with no history.

Chinapan >> 支那日本

============================================

[  2011海嘯核災 中國威脅 >> 日本人民奮起 ]

日本突然的轉變確實有兩個強力的催化因素

2011年海嘯中國

>>

幾十年來, 人們第一次真正發出這樣的疑問:

日本工業是否會出現整體外逃

 

第二因素就是中國。

 

如果日本故意選這樣一位領導的,中國可能就是一個誘因。

 

安全的擔憂經濟上無力感的聯系由來已久, 並且非常深刻。

 

 [ 相關 ] 日本為何突然奮起? [  英國《金融時報 》]

==============================================================

本屆世界棒球經典賽中,

很多人揮著或貼著青天白日紅旗貼紙來給台灣隊奧援。

當然隊員以及球迷的愛台灣之心值得肯定,

目前還有不少人認為青天白日紅旗是台灣的國旗,但其實不然。

青天白日紅旗是一九二四年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通過後,

隨著北伐擴大版圖,四六年才納入憲法(四七年年底施行)的中國國旗

不久四九年國民黨失去中國後,被五星旗取代。

左上角的青天白日表示中華民國由國民黨領導,

就像五星旗左上角的五顆星,

表示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人民四個階級就是中國的主人。

所以我們台灣人假如高舉青天白日紅旗,就等於在宣傳︰

(一)台灣屬於中國,

(二)中國該由國民黨來領導。

 

[ 相關 ] 這面旗不能隨便揮[ 多田惠 ]

======================================================

馬英九總統二十八日在「百年回眸—台北賓館的故事」展揭幕儀式

解釋中日和約「確認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

不曉得有沒有看條約原文。

第一個問題是這麼重要的一個條約,

目前中華民國政府網站沒有提供條約原文。

只好引用維基百科:

「第二條茲承認(省略)

日本國業已放棄對於台灣及澎湖群島

以及南沙群島及西沙群島

之一切權利、權利名義與要求」。

確實並沒有「確認主權移轉給中華民國」。

中日和約

是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所簽,

八月五日生效。

美國專家譚慎格在「重估『一個中國』政策」一書

引用該年七月二十三日美國大使館給國務院的資料:

外交部長葉公超向立法院解釋說

「日本沒有權利把台灣和澎湖群島轉移給我們,

即使日本有意如此,我們也不能接受」。

中華民國外交問題研究會

「中日外交史料叢編」也記載

葉部長在該年七月向立院說明

「各該領土既原屬於我,現亦由我統治,

而中日和約復承認由日本依金山和約予以放棄,

故在事實上已歸屬於我」。

又記載一九五二年二月

日本外交部石原幹市郎政務次官在國會說明

「金山和約並未提及其歸屬問題,

此事應由盟國決定。」

更大的問題是,

當時的立法院紀錄好像被湮滅了。

查看國家圖書館館藏,

民國四十年九月的第2/3期後,

下一筆為民國四十二年四月的第十一會期。

馬總統如果要主張

該條約確認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的話,

應該把民國四十一年記錄葉公超關鍵發言的紀錄

統統拿出來。

拿不出來,

就表示中華民國沒有享有台灣主權。

[ 相關 ] 口說無憑拿出證據 馬英九私吞台灣[  多田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