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的臺灣人,追悼・蔡焜燦先生

2017.08.11

http://www.nippon.com/hk/column/g00430/?pnum=1

野嶋剛

標題圖片:

出席「臺灣歌壇」創設50週年紀念大會的蔡焜燦先生,

2017年4月23日,臺灣臺北

(時事社)

 

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的臺灣人,

追悼・蔡焜燦先生

=====================

愛日家蔡焜燦先生逝世

日前,

蔡焜燦(1927~2017年)先生在臺北家中辭世,享耆壽90歲。

因已有耳聞他最近身體狀況不太好,

所以得知病逝消息時,心想「這一天還是來臨了」。

 

蔡先生直到18歳為止是「日本人」,

在二次大戰末期志願投身陸軍少年飛行兵,赴奈良受訓。

 

戰後返臺擔任體育教師,後來改行經商,從事鰻魚出口及貿易,

也擔任過精工電子臺灣法人的會長,

在有「臺灣矽谷」之稱的新竹科學園區內創辦IC設計公司,

是位成功的企業家。

 

同時,他本身以「愛日家」自居,

長期以來對日臺交流和推廣日本和歌的「臺灣歌壇」活動投入心血。

 

2010年前後,我任職於朝日新聞臺北支局長的期間,

經常邀請我一起用餐。

 

回想最初見面時,我用日語說出「中國語」(指中文)一詞,

馬上被他糾正:「那是『北京語』」。

 

他也是識途老馬的美食家,

用餐地點大概都選在兄弟大飯店或國賓大飯店的臺菜餐廳。

當我一說出「中華料理」,又馬上被糾正:「是臺灣料理」。

 

每一次跟他的談話都收穫良多,從歷史到文化滔滔不絕,

有些內容太深了,實在無法完全裝進腦子裡。

 

甚至是談起日本,他比我還要瞭若指掌,

在國外由外國人告訴自己關於日本的事情,感覺很奇妙。

 
老臺北的日本精神

我父母雙方的父親很早就過世了,

所以我無法體會有祖父、外祖父的感覺。

 

可是跟他相處時的熟悉和親近,

讓我很自然地覺得他就像是我在臺灣的祖父。

 

即使如此,這幾年沒有什麼機會見面,所以聽到訃聞時,

心裡感到非常遺憾。

 

當然,有許多日本人都受到蔡先生知遇之恩,

而我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位。

 

他認識的日本人當中,

最有名氣且擁有巨大影響力的當以司馬遼太郎(1923~1996年)先生

為首吧。

 

司馬先生在雜誌《週刊朝日》長期連載的「街道漫步」

(原文「街道を行く」)相當受歡迎,1994年介紹了臺灣

 

之後,連載內容集結成書,

也在臺灣翻譯出版為《臺灣紀行》(1995年,臺灣東販)一書。

 

書裡面,司馬先生用「老臺北」來稱呼蔡焜燦先生。

 

實際上,他出生於臺中,可是司馬先生套用「老北京」一詞,

用「老臺北」來比喻的表現真令人叫絕。

 

老臺北在《臺灣紀行》裡面經常登場,且扮演著引導故事進行的角色。

 

從《臺灣紀行》的內容可窺知,連身經百戰的司馬先生與他見面時,

仍不免露出些許的緊張感。

《臺灣人和日本精神》

 

而他後來用日文寫的

《臺灣人和日本精神》

(2000年,日本教文社[後為小學館]。無中譯本),

可以說與司馬先生的《臺灣紀行》是姊妹書。

這本書在日本成為長銷書,已經再版14次了。

 

而書的部分內容與《臺灣紀行》是一體兩面的。

 

例如《臺灣紀行》裡面描述,蔡先生與司馬先生第一次見面時,

用軍隊的方式舉手敬禮。

 

但是《臺灣人和日本精神》則是描述接受敬禮的司馬先生

面露出些許猶豫,向他答禮之後,舉起的右手卻遲遲不放下,

於是他先開口說:「你是長官,所以先把手放下吧」,

所以司馬先生放下右手。

 

這一段是《臺灣紀行》裡沒有記載的小插曲。

 

司馬先生在提及蔡焜燦先生時,說:

「究竟是開玩笑還是認真的,很難分辨清楚」。

我和他談話時,也深有同感。

 

兩個人在聊天時,不知不覺就會被他的步調牽著走,轉眼時間就過了。

 
日臺民間大使

《臺灣論─新傲骨精神》

 

另一位在2000年臺灣政權輪替後出版漫畫

《臺灣論─新傲骨精神》(2001年,前衛)的小林善紀先生,

又是如何形容蔡焜燦先生呢?

 

我再次從書架拿出《臺灣論》,重新讀了一遍。

 

接受他設宴款待的小林先生也說:

蔡先生比日本人還更認識日本,比日本人還更愛日本。

雖然是民間人士,

但對日本與臺灣的外交事務卻不遺餘力,相當欽佩」。

對此,他回答:

「小林先生的讀者裡面,若有年輕人對臺灣感興趣,歡迎到這裡來,

我都會熱情招待喔」。

 

蔡先生是非常「好客」的人,

在他的生涯裡面請過不少日本人吃飯,人數可能多到數不清吧。

他把日本人拉進臺灣這個奧秘世界,就像是小林說的民間版「外交」。

 
日臺的報導溫差

他在日本的存在感似乎遠勝於臺灣,

而且他畢生投入推廣日本和歌的「臺灣歌壇」

獲得日本政府頒授「旭日雙光章」。

 

對於他過世的消息,日本報章媒體舉凡

《讀賣新聞》、《朝日新聞》、《毎日新聞》、《產經新聞》、

《日本經濟新聞》等大型報社,均花了一些篇幅報導。

 

相反地,臺灣的媒體大概只有《自由時報》報導等幾個而已吧。

 

或許反映出他在臺灣的知名度遠不及日本。

 

可是,這也是稀鬆平常的事,例如在日本有名的外國人,

在本國沒沒無聞也是常有的事。

 

而且,臺灣人的評價在日本與臺灣之間出現很大落差的也不太稀奇,

前總統李登輝堪稱是代表人物。

 
李登輝的形象落差

前總統李登輝在日本受到各界的尊敬,

可是在臺灣社會很多人卻感到不以為然。

 

因為李前總統在卸任之後,也積極參與現實的政治議題,

引起不只是國民黨,連民進黨也陸續出現反李登輝的人馬。

 

然而,這也是他卸任後沒有與政治劃清界限,

一貫維持著有話直說的態度來評論時事的「代價」吧。

 

可是,在日本對於李登輝的看法,

幾乎從1996年初總統直選的選舉裡,

他不畏中國施加壓力獲得壓倒性的勝利,

迄今沒什麼改變,就「李登輝形象」的時間軸來看,

臺日之間確實存有差異。

 
日本語世代

《臺灣紀行》

 

順帶一提,

有一段在《臺灣人和日本精神》吐露的「秘辛」

是我個人覺得很有趣的。

 

就是臺灣出身的作家, 也是司馬遼太郎先生學生時代的朋友

陳舜臣(1924~2015年)先生,當他被前總統李登輝問到:

有沒有可以寫關於臺灣的日本作家呢?」

 

他想到司馬遼太郎先生寫的「街道漫步」連載還沒取材過臺灣,

等於是間接促成了之後《臺灣紀行》一書的實現。

 

也可以說,《臺灣紀行》的計畫提案人是李登輝,

接待人是蔡焜燦,而李前總統和蔡先生的組合,

也在小林的《臺灣論》裡再度登場。

 

雖然,有部分批評指出這兩本書過於偏向經歷日治時代的臺灣人

被稱為「日本語世代」的價值觀,但在戰後的日本,

這兩本書喚起了日本人重新認識長久以來被忽略的臺灣,

功不可沒。

 

比較特殊的是,蔡先生雖然住在臺灣,

可是他長期頻繁招待到訪臺灣的日本人,

包括司馬遼太郎先生和小林善紀先生,親切地款待過無數的日本人,

讓他的存在感在日本慢慢地擴

 
肯定日本統治的正面價值

蔡焜燦先生對著每一位日本人一一細數「留在臺灣的日本」,

也積極強調日本的統治對臺灣社會帶來的正面貢獻,

因此就像他說過的名言:

「日本人啊,請抬頭挺胸!」

(原文為「日本人よ、胸を張りなさい」),鼓舞了許多日本人。

長久以來,

許多日本人背負著戰後的殖民地統治=全部錯誤的單一歷史觀

 

因此有不少日本人當聽到臺灣人有這樣的聲音時,

真是開了眼界。

 

蔡先生在臺灣是事業有成的商人之一,

但在日本被稱為「老臺北」,

對訪問過臺灣的日本人親切卻也帶著嚴厲,

就像對莘莘學子的諄諄教誨,是「蔡焜燦學校的名校長」。

 

司馬遼太郎曾經說過:

「光是聽蔡焜燦先生的生涯經歷,就可以學習臺灣的戰後經濟史」,

這一句話足以見證他豐富精彩的一生。

 

最後,為這位畢生致力於日臺交流的「老臺北」祈求冥福。

==================================================

==================================================

[ 日治時代的臺灣人                                            ]

 

日本人啊,請抬頭挺胸! (日本人よ、胸を張りなさい),

鼓舞了許多日本人。

 

長久以來,

日本人背負著戰後的殖民地統治=全部,錯誤的單一歷史觀

 

 

 [ 相關 ] 

比日本人還像日本人的臺灣人,追悼・蔡焜燦先生[ 野嶋剛 ]

  http://www.taiwankadan.org/

====================================================

 

 

====================================================

陳舜臣(1924年2月18日-2015年1月21日),

 

生於日本神戶市元町,本籍台灣台北,歷史小說作家。

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擁有中華民國日本雙國籍。

1998年受章勳三等瑞寶章。日本藝術院會員。

 

日本中國歴史小說的先行者。

代表著作〈鴉片戰爭〉、〈太平天國〉、

〈秘本三國志〉、〈小說十八史略〉等。

翻譯了〈魯拜集〉。

————————————————————- 

日籍裔作家陳舜臣?

日籍裔作家陳舜臣?

台灣人不是華裔,華裔不是台灣人

—————————————————————————

“日本和中國並沒有很大差別。因為人心都是一樣的。”

21日去世的著名日籍華裔作家陳舜臣生前曾這樣說道。

 

觀點與他的好友、作家司馬遼太郎

在散文《這個國家的形態》中 強調日本特殊性

的內容形成了鮮明對照。

 

陳舜臣懷著普世精神長期從事寫作,

或許可以認為他已超越國家和民族的界限

把目光投向了人類歷史的普遍性

 

陳舜臣祖籍台灣,生於神戶, 1990年取得日本國籍。

 

[ 相關 ]

陳舜臣著眼人類普遍性 擅用透視法書寫歷史[共同社]

=================================================

[ 陳舜臣1924生於日本神戶市元町本籍台灣台北,1990取得日本國籍 ]

 

陳舜臣出生於神戶、祖籍中國大陸的福建省

從祖父那一代便自台灣移居至神戶

而他就是在這樣子的貿易商家庭中長大成人。

 

當他在就讀大阪外國語學校(現大阪大學外文系)時,

與作家司馬遼太郎結為至交。

 

專攻印度語的他,在畢業後繼續留在該校擔任助手,

然而隨著日本戰敗而從日本籍變成中國籍

他的研究者之路也遭到終結而失去了工作。

 

而後他在幫忙家業的同時,便開始執筆小說。

[ 相關 ]

  日中橋樑陳舜臣逝世,筆耕不輟屹立日本文壇[ 朝日新聞 ]

———————————————————————————-

陳舜臣1945日本戰敗日本籍變成中國籍,1990取得日本國籍 ?

———————————————————————————-

 

===================================================

[                                                           ] 

1947年的228事件,

國民黨政府大規模的軍事鎮壓行動,

造成台灣民間死傷無數,

包括台籍菁英林連宗等早年赴日本中央大學留學的學生

共有18人在228事件中受難。

 

[ 相關 ] 228悲劇 日本學者完成口述歷史流傳後世[松野良一]

====================================================

疏散、空襲、終戰詔書:臺灣人記憶中的戰前日本

八月 22, 2015

http://gushi.tw/%e7%96%8f%e6%95%a3%e3%80%81%e7%a9%ba%e8%a5%b2%e3%80%81%e7%b5%82%e6%88%b0%e8%a9%94%e6%9b%b8%ef%bc%9a%e8%87%ba%e7%81%a3%e4%ba%ba%e8%a8%98%e6%86%b6%e4%b8%ad%e7%9a%84%e6%88%b0%e5%89%8d%e6%97%a5%e6%9c%ac/

作者簡介

本田善彥(Honda Yoshihiko)

日本神戶人,在眾多日本媒體擔任評論工作,

為日本岩波書店世界雜誌、毎日新聞社經濟學人雜誌等評論,

曾任中廣海外部,中央廣播電台節目部日語記者兼播 音員,

現自由撰稿人。

關心中日關係、台海兩岸關係、當代思想等議題。

著有《人民解放軍在思考什麼?》(光文社新書)、

《中國轉換期的對話──24位意見領 袖的看法》(岩波書店)、

《台灣總統列傳》(中公新書)。

作者:本田善彥

 

疏散、空襲、終戰詔書:

臺灣人記憶中的戰前日本

===================

太平洋戰爭因為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的珍珠港事件而拉開序幕,

但因為

日軍在一九四二年六月的中途島(Midway Islands)海戰慘敗,

使得情勢大為傾斜,之後,

日軍於一九四三年二月由瓜達康納爾島(Guadalcanal)撤退,

戰局完全逆轉,美軍也開始展開對日本本土的大規模攻擊。

擁有大量造船廠、於一九四一年達百萬人口的神戶市

也疏散了許多市民,人口一時減少為三十八萬人,

也就是開戰前的三分之一。

Boeing_B-29A-45-BN_Superfortress_44-61784_6_BG_24_BS_-_Incendiary_Journey

一架B29轟炸機飛過神戶上空、丟下炸彈

【圖片來源:Wikipeadia

 

林麗韞一家也疏散到神戶北端,

翻過六甲山之後、山間延伸的農村地帶。

「一開始是學童先疏散到京都的鄉下,後來就一家人一起疏散到神有電鐵(現在的神戶電鐵)大池站附近的農村。有幾個台灣人家庭修建了像是臨時木屋一樣的房子,搬到那裡,所以我們過去寄住。

大家的房子都在空襲中燒毀了,吃的食物也很缺乏。還好我的父親是農家子弟,所以帶領疏散的大家在鐵路旁的荒地種一些南瓜和豆類,挨過饑荒。」

大池是神戶電鐵有馬線沿線的小車站,位於現在的神戶市北區,

當時是一個偏僻的農村。她口中當時的情景,

和日本人對戰爭的回顧並無二致。

 

一九四五年三月十七日的神戶大空襲,

林麗韞一直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大轟炸過後,神戶的街道陷入一片火海,街上不斷有煙竄出來。剛好那天我父親到神戶市區去了。我拿著母親準備的食物,哥哥牽著我的手,一起去找父親。

我們沿著神有電車的鐵軌,步履蹣跚地走了兩小時,胸口漲滿了不安。那時候我十三歲,哥哥十八歲。」

Kyobashi_Station_Osaka_in_1946

轟炸過後十個月的神戶京橋車站

【圖片來源:Wikipeadia

她用帶著一點關西腔的日語描述戰爭時的體驗,

讓人聯想起動漫《螢火蟲之墓》中的一幕

——因為主人翁的神戶腔也是讓人印象深刻。

「被轟炸後的市區到處都是一片焦黑,也都還在冒煙。這裡那裡都找過了,還是沒有看到我父親。燒死的人旁邊橫倒著被炸飛的斷垣殘壁,真是難以形容的恐怖。

還好父親在一開始空襲的時候就逃到山裡了,讓人鬆了一口氣,但是那時候只是覺得非常恐怖。在戰爭之前,是沒有分華僑或是日本人的。」

限於篇幅,本書只收錄了一部分,不過當她回憶起日本的生活時,

戰爭時的經歷,像是在疏散地所發生的事情,

其實占了相當一部分。

從吃的東西開始,到她們一家在疏散地委身的房子,

甚至是與哥哥說的話,她的說明鉅細靡遺到令人驚訝的地步。

Osaka_after_the_1945_air_raid

轟炸過後的神戶市,民房幾乎夷為平地

【圖片來源:Wikipeadia

戰時的話題充滿飢餓之苦和轟炸的恐怖,

和兩岸關係或日中關係等微妙的問題都沒有關係,

是一個超越了民族和性別的普遍性話題,

所以從當時的她

——一個小女孩

——的眼中看出去,應該是最直接的觀察、最真實的描述了。

她的回顧和筆者雙親所經歷的倚靠鄉下的親戚

疏散、筆者祖父所說的「後方兒童」的故事十分類似

(筆者的祖父是國民學校的老師,在戰時率領學童疏散)。

 

傾聽她的故事時,

筆者的腦海中不時浮現從前聽著長輩不擅言詞、片段描述的情景。

筆者對於戰爭的想像。應該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筆者也因此對她感到某種親切感。

她接著描述自己的回憶:

「父親以前就說,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壞人,也有許多體貼親切的日本人,不過以前我並不是很理解。是在學童疏散時,有一位老師覺得我不在父母的身邊一定很寂寞,所以特別擔心我、很親切地照顧我。那時候我才覺得,原來真的像父親所說的,也有不會欺負台灣人、很親切的日本人啊!」

林麗韞說「戰爭的體驗也影響了自己的日本人觀」。

 

她說,之後到了大陸,在翻譯毛澤東和周恩來的話

——「在戰爭中受害的不只是中國人民。

被少數的日本軍國主義者推向戰爭的日本人民,

也是莫大的受砉者」

——時,她回想起自己在神戶所經歷過的戰爭。

因為自己的經驗,才感到可以理解這番話。

「一直到現在,部分日本人還是不時想要扭曲戰時的歷史,那時我就會想:身為日本人,可以忘記那段悲慘的經驗嗎?犧牲了這麼多日本人,可以讓他們的犧牲白費嗎?」

fireflies-bd1

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畫《螢火蟲之墓》中,清太與節子兄妹看著遠方被轟炸的神戶。《螢火蟲之墓》改編自作家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說,是作者半自傳式的小說。

【圖片來源:Ghibli Blog

 

平常總是很爽朗的她,在談到戰時的話題時,

眼角也濕潤了起來。

在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大日本帝國接受波茨坦宣言,

無條件向聯合國投降。

在疏散地的林家也聽到了昭和天皇將要在廣播中

宣讀終戰詔書的預告。

 

林麗韞也和父親、哥哥一起在收音機前面。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收音機的收訊不好,我只聽得到雜音中像是在哭泣似的微弱聲音。但是父親和哥哥好像馬上了解了廣播所說的話,很高興地大聲喊著:『戰爭結束了!日本輸了!』我才知道原來日本輸了、戰爭要結束了。」

父親把帶到疏散地的祖先牌位排開,開始進行傳統的祭拜。

一起疏散過來的台灣人家庭也互相分享著喜悅。

「當天皇在廣播中宣告日本戰敗時,

一家之長就開始進行傳統的祭拜」,

這個動作和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悲情城市》中

開場的那一幕如出一轍。

當時大部分的台灣人家庭也許都是像這樣,

把日本戰敗的消息傳達給祖先。

「戰爭已經結束了!」

一起在疏散地艱苦熬過來的台灣同胞們,

手拉著手一起分享喜悅之情,且胸中滿溢著放鬆的感覺。

林家就在六甲山背面的疏散地,迎來了戰爭的結束。

11880908_10153589117228934_1103995910_n

今日的六甲山俯瞰神戶,華燈初上,

即將照亮這座現代化的城市

【圖片來源:感謝網友Chih-Ling Tai提供】 11902360_942298805812290_8036377967047534639_n

神戶夜景號稱日本的三大夜景之一,

六甲山更是觀景勝地。七十年前,

在同一地看見的神戶市,卻是一片火海。

【圖片來源:感謝日本網友Ferrari 提供】

============================================

※※※

本文選自聯經出版

《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台灣人的牽絆

隨台籍口譯官在毛澤東、周恩來、蔣介石等

兩岸領導人身邊
見證台灣國際地位轉變的歷史性時刻
以第一手訪談直擊七十年間中、日、台的外交祕辛

看台灣人如何在時代的動蕩中堅持信念、尋找認同
如何於詭譎多變的國際情勢下,

擺盪於台、中、日三地的政治角力中

 

1972年9月29日,

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表共同聲明,宣布兩國邦交正常化,

也正式宣告了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與日本「斷絕邦交」。

從1971年 台灣退出聯合國以及美國國策顧問季辛吉祕密訪中,

到隔年美國尼克森總統及日本首相田中角榮陸續訪中,

台灣的國際地位面臨前所未有的巨變。

 

在海峽兩岸的外交前線見證這一幕的,無獨有偶,

是兩位背景相似、生命軌跡與台灣、大陸和日本三地

都息息相關的兩名台灣人。

林麗韞──二戰前生於台中,

戰爭期間因父親不滿在台灣所受到的殖民歧視,

帶著家人到日本神戶生活。

二二八事件讓她與她的家人對國民黨政府徹底失望,

懷 著熱血、改革祖國的心情,自小受日本教育的她,

毅然在高中畢業後決定回到「祖國」,建設「新中國」。

 

在中共建國初期,

中共缺乏通曉日語及日本文化的人材,

這位年輕、了解日本、又操著一口流利的關西腔的台灣女孩,

成為周恩來身邊的日語口譯官,

見證毛澤東、周恩來與田中角榮密會的歷史瞬間,

更成為「中日建交」 密會中,

有記錄可循、並能接受作者採訪的唯一參與者…….

 

本書作者本田善彥親自訪談書中多位主要人物,

以林麗韞及林金莖為中心,

擴及左翼青年李登輝的老「同志」吳克泰、

因親人在二二八事件中蒙難而痛恨國民黨,

選 擇回到大陸參與對台工作的郭平坦,

以及知名旅日作家陳舜臣等人,

牽扯出台灣人在戰前戰後的複雜心態、

選擇留在台灣或回到「祖國大陸」的心情、

在大陸從事對 台工作的概況,以及海峽兩岸微妙關係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透過訪談,

本書揭露許多史料檔案未記錄的外交秘辛,

包括在毛澤東與田中角榮的密談、周恩來的外交 手腕、

國民黨元老廖仲愷及何香寧之子廖承志

在中共對日工作的重要角色、台灣與日本斷交前

焦急探尋情報的駐日代表,

以及台獨人士訪問中國大陸的背後真相。

 

從這些個人的生命故事,可以看到在台灣人在這動盪的年代,

如何搖擺於台灣、大陸、日本之間,

每個人像是有「三顆心」一樣,

依循著自己的信念,盡力維持這三塊土地之間的聯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