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反省的歷史不值學習

2015年02月23日

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花亦芬)

 

焦點評論:

沒有反省的歷史不值學習

=====================

去年教育部以不合程序的手段,

通過高中歷史與公民課綱微調案;

但在今年農曆年前,

被高等行政法院判決違法。

 

教育部長仍表示,微調後的課綱將於今年八月上路。

 

面對目前態勢,有高中老師發起「教師自訂課綱」運動;

也有立委表示,將助提案修法,

讓民間版獲得法定程序該有的審議。

 

有觀察指出,去年學運以來,

台灣社會本質上已超越藍綠對抗,升級到公民社會2.0版。

九合一大選結果也顯示,對台灣而言,

公開透明的公共價值已超越無良政經集團的利益輸送。

以此而觀,目前我們除了嚴正要求教育部撤回違法課綱外;

也應積極思考,重視公平正義的台灣,

該給年輕世代什麼樣的歷史教育?

如果說,

「沒有經過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的。」

那麼,我們也該問:

沒有經過反省的歷史,值得學習嗎?

 

「華夷之別」貼標籤

台灣雖以海洋立國自居,

但我們中學歷史教科書,

卻有不少篇幅在講「華夷之別」與中國「天下秩序觀」。

 

在講述這部分歷史時,我們是否有引導學生深入反省,

長期形塑人民對「非我族類」抱持排他思想,

最終是利於掌權者操控?

 

許多版本的課綱,也不時用「蠻╱夷」或「蠻族」

稱呼歷史上分布世界各地的原住民。

 

我們有教導學生批判性地反思,

不論本國或他國的書寫傳統,

做這種貼負面標籤的動作,

本身究竟有多「文明」?

 

轉型正義探討不足

我們的歷史教育如果還認為追溯單一文化根源是重要命題,

不斷在教科書有意無意加入區分「我者」與「他者」的思維;

卻從不深刻自省,過去我們是否也曾對他人造成傷害。

 

這種作法,如何教導學生從尊重生命的多元視角,

去了解普世價值的意義?

到目前為止,台灣的轉型正義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

但歷史教科書對「轉型正義」探討之不足,更令人遺憾。

我們對納粹如何為害普世人權的教導太少,

以至於不時有高中生穿納粹軍服取樂。

對於二次戰後,像西德與南非走過曲折歷程,

終將轉型正義推動上路,這些值得借鏡之例,

我們的歷史課綱付之闕如。

天底下雖沒完美的課綱與教科書,

但過去對歷史課綱爭鬧不休的教訓,

我們也應思考教育問題如何不再被政治力量左右?

我們既然要走向「多元」社會,就不要再用「一套」課綱來管制。

課綱與教科書的產出,既屬於國民知識建構的一環,

如何藉由網路公開透明,讓課綱與教科書審議,

在參與者具名的前提下,透過類似公開的學術研討活動,

接受公民社會理性公評與監督,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鬆綁課綱探索未來

隨著十二年國教開辦,

每科老師在原定課程外,還要開設選修的特色課程。

在教科書之外,高中老師已須自行設計新的教學內容。

高中教學現場正慢慢脫離「考試領導教學」。

 

許多高中歷史與社會科老師組織共學團體,互相支援自主開發新課程。

而隨著大學招生管道愈趨多元,透過指考分發的新生人數持續下降。

各大學也提供頗有彈性的雙修與輔修管道,

並不一定大一進什麼系就只能學什麼。

德國各邦有自己獨立課綱,

不少出版社在出版符合各邦課綱的教科書之餘,

也出版全國通用版。

只要編寫用心、有創意,

而教科書審議不必要求根據課綱逐條來寫,

審議時能大處著眼、彈性處理,

鬆綁課綱與教科書編寫,

何嘗不是讓台灣真正有機會去探索,

最適合幫助年輕人走向未來的教育是什麼?

歷史教育是為下一代的未來在努力。

 

我們不該讓年輕人帶著觸犯政治禁忌的恐懼學歷史。

=========================================

調課綱是誰的「專業」?

2015-02-16  14:16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breakingnews/1235613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召集人、

國立台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周威同

作者認為,教育部微調課綱檢核小組總召集人王曉波的發言,

顯現出一種學者的傲慢,完全不尊重高中第一線教師的專業。

圖為公民團體要求教育部立即撤銷黑箱作業的洗腦課綱。

(記者羅沛德攝)

 

調課綱是誰的「專業」?

=====================

 

報載,

去年教育部微調課綱檢核小組總召集人王曉波

在得知一群高中的歷史、公民與社會老師正準備發起

「十二年國教」民間版課程綱要,

要與官方版本一別苗頭之際,不以為然地表示,

高中教師的專業怎能和課綱委員相比?」

作者表示,一個不願意傾聽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顯然是欠缺同理心的,因此,當去年228研討會時,王曉波會說出,死兩萬人是小case的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記者羅沛德攝)

作者表示,

一個不願意傾聽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顯然是欠缺同理心的,

因此,當去年228研討會時,

王曉波會說出,死兩萬人是小case的言論,

也就不足為奇了!

(記者羅沛德攝)

 

筆者以為,

王教授的發言顯現出一種學者的傲慢,

完全不尊重高中第一線教師的專業。

 

首先,我們應該先定義何謂專業?

 

依據Wise, A. (2005)認為一種職業能被稱為專業,

基於以下3項判準:

 

1、具有該行業的從業人士才能瞭解的特殊知識。

2、以第一點為基礎,能在工作中將該知識付諸實踐。

3、具有認證及執照制度,以確保從業人士均有足夠的知識與實踐能力。

 

高中「歷史」、「公民與社會科」老師,

在修畢「師資培育法」所要求的26個中等教育學分,

實習完畢取得「教師證」,

並且身體力行、能夠親身示範如何上街頭抗議,

申請集會遊行取可、跟教育部訴願提出資訊公開的訴求。

 

所以,高中的課程應該教什麼?

 

怎麼教?

 

誰比較能夠瞭解並貼近教學現場的需求?

 

相信已經不言而喻,

筆者相信高中現職老師絕對比那些唯唯諾諾、

只懂得聽從上級長官命令的公務員和學者(大學教授)

更加符合上述3項專業的要求。

 

況且,教育部目前正在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

筆者和不少高中老師皆已取得初階認證,

在教學上的「專業」至少是獲得教育部認可的,

王教授質疑高中教師的專業,

顯然是懷疑教育部的「專業」。

 

專業這個概念,在西方科學革命才開始出現,

自然與人文分化之後的危機,

在於兩個學術社群漸行漸遠、愈來愈無法對話。

 

意見不同的雙方無法對話,

一小搓知識社群的人形成專業的壟斷,這才是民主社會的危機。

 

一個不願意傾聽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顯然是欠缺同理心的,

因此,

當去年228研討會時,

王教授會說出,

死兩萬人是小case的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

===============================================

教育部微調課綱檢核小組總召集人王曉波

 

==============================================

[ 王曉波說228死兩萬人是小case ]

 

當去年228研討會時, 王教授會說出,

死兩萬人是小case的言論,也就不足為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