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母語新打手

2015-10-23 06:00

(作者為台灣羅馬字協會會員,台語教師)

◎ 蔣日盈

 

自由廣場》

 

台灣母語新打手

=============

外來政權要消滅台灣母語(台語、客語、原住民語)

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現在除了講一些五四三的話欺騙人民外,

又用新住民語來稀釋台灣母語資源。

 

首先,

本土語未列必修,教育部次長林騰蛟的說詞,

又在轉移焦點及賣乖。

 

他說:「一週只有一節課學習母語絕對不夠。」

說得好!

 

那接下來,不是該增加授課時數?

 

可是他卻以所謂「夏日樂學」來彌補本土語未列必修的不足。

 

稍微計算一下就知道,

夏日樂學的授課時數遠少於學期中的時數。

 

暑假看起來有兩個月,

但去頭去尾不超過一個半月,

且僅上半天,還要塞入其他課程,母語能分配到多少?

 

學生也不是每人會選上母語課,

所以所謂夏日樂學,

學母語僅是虛應故事。

 

次長不妨來示範教教看,讓老師觀摩。

再則,

將新住民語納入本土語,又是一種細膩的打壓母語手法。

 

以發展多元語文做幌子,

行稀釋台灣母語資源(時間、經費)之實。

 

不用腦筋想就知道,

加入新住民語一定會排擠到台灣母語。

 

新住民語要成為本土語,應須經過本土化過程。

 

基本上要有足夠的人數,

並歷經三代以上,

內涵已參入台灣本土特色才談得上本土化,

否則異國婚姻越來越普遍,

異國配偶的語言難道都要算本土語?

 

過去台灣母語被打趴地上,

現在又利用新住民語夾殺,

實在可惡。

 

台語有句俗諺:

瘦蟳相挾」,統治者慣常以有限資源,

讓不同族群搶奪,製造族群分裂,而坐收漁人之利。

 

台灣母語已陷入滅亡危機,

拿我們稅金的教育官員應以救活台灣母語為職責,

訂出搶救母語的計畫及目標,沒達成就下台負責,

才不辜負人民所託,如仍像現在,有權無責,

容易養成胡言亂語、敷衍塞責習性,

甚至淪為政治打手;

那才真是「飼老鼠咬布袋」。

==================================

將新住民語納入本土語,又是一種細膩的打壓母語手法。

 

以發展多元語文做幌子,

行稀釋台灣母語資源(時間、經費)之實。

[ 相關 ]     台灣母語新打手[蔣日盈 ]

=========================================

 

 

=============================================

 

 

=================================================

台灣高中學生串聯示威反"課綱微調"

2015年 7月 5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07/150705_taiwan_textbook_protest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台灣教育部

學生們在教育部前舉行了抗議示威

 

台灣高中學生串聯示威反"課綱微調"

===============================

 

台灣反對"課綱微調"的高中生在教育部前抗議,

這些台灣從南到北的高中生串聯抗議

並說若當局不撤回其行動將會升級。

 

教育部除了在其外圍柵欄架上太陽花運動期間常見的刀片鐵絲外,

其本部大門並在周六緊急加裝鐵門,

但這些中學生僅在其外集會抗議並未試圖進入。

 

包括建中、北一女、中一中、南一中等

台灣明星重點高中都有學生參加示威串聯,

他們周日午後在台北的教育部前舉出反洗腦的示威標語,

並將給教育部長的信折成紙飛機射向重重警戒的教育部。

 

示威的高中學生說他們都是未成年手無寸鐵的中學生,

只為了追求教育正義被政府逼得走上街頭,

在教育部用鐵門和蛇籠對付下他們用紙飛機、黑傘行動回應,

平和理性表達堅決要求退回微調課綱的要求。

 

教育部在中學生示威之際則表示未來新一學期將採新舊版教科書並行,

以尊重教師專業自主選書權,

新舊版教科書爭議部分將不列入大學入學考試命題,

並說其將即刻啟動課綱檢討程序,

同步推動大家一起寫教材計劃。

 

此一引起巨大爭議的新課綱預計將在8月1日開始實施,

在教育部仍不同意撤回下,示威學生們要求其在本周五前撤回,

他們喊出了"7月10日,最後底線,要求未達,升級行動"。

 

此一課綱的調整雖然稱為"微調",

但據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統計指出,

這次課綱主要針對高中歷史,

特別是台灣史部份有六成遭到修改。

 

爭議

此一修改此前引起的眾多爭議包括

去除國民黨一黨專政期間的白色恐布,

以及像是提到台灣被日本統治由原先的"日治",

改為是日本佔據的"日據"等等。

教育部在此一"微調"引起眾多爭議後,

上個月曾由部長吳思華與學生及教師進行座談。

 

以"日據"一詞為例,

在座談上有中學生提出質疑說台灣被日本統治

是因清政府與日本簽馬關條約,

該條約當時也被國際上承認,而不是非法佔據。

 

吳思華在該次座談後隨即取消了其它場次的座談,

當時即引起中學生的不滿並預告將至教育部抗議。

 

其它引起爭議處包括被批評程序不符民主體制及非專業人士介入,

而當局原先對過程不公開及參與成員保密

被示威中學生批判為"黑箱",

此一不公開作法在民間團體提出訴訟後教育部被判敗訴。

 

在後來外界陸續得知參與此一課綱調整過程成員後,

據台聯黨說包括課綱檢核小組及歷史課綱委員會成員

多數與中共統戰系統下的刊物《海峽評論》

或"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有關係。

 

有參與示威活動的中學生說,

他們反對政治介入專業,

不接受握有政治權力者將其價值觀強加在高中學生身上,

而一名參與歷史課綱改動的委員吳坤財此前則直白表示

課本就是要為政治服務。

 

吳坤財在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說被引述說

全世界教科書都是為政治而服務,沒有講學術客觀的啦"。

 

相對於示威學生的反對,

將代表眼下執政的國民黨競選下屆總統的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

則說這次修改只是扭轉李登輝至陳水扁時期去中國化修改,

且"調整的幅度仍然太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