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台灣的兩個「70週年」–「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2015年8月15日 星期六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441

【想想台灣】
若林正丈(Masahiro Wakabayashi):
 
2015年──台灣的兩個「70週年」
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
(2218)

*日文版刊載在日本外務省發行的《外交》雜誌第32號,

2015年7月發行,

標題為

〈異なる歴史観が混在する「親日」台湾の諸相〉

(有著迥異史觀的「親日」台灣)。

 

本文的中文版刊載與翻譯

已徵得原文作者若林正丈老師、

與《外交》雜誌總編輯中村起一郎先生的同意。

 

譯者為台大政治所碩士生林彥瑜。

日文版原稿請參考https://goo.gl/FZ0nHl

 

2015年──台灣的兩個「70週年」

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

 

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與「台北大空襲70週年

 

2015 年的台灣, 進行著兩種「70週年」的紀念活動。

 

一種是,由政府(現在的執政黨中國國民黨)

盛大進行的一連串「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活動,

密集舉辦了軍力展示、發行紀念郵票、

攝影展、大規模國際研討會等等活動。

 

7月4日在新竹軍事基地所舉辦的軍力展示演習中,

可以看見參加抗日戰爭的老兵穿著當年軍服的樣子,

也展示了抗日戰爭期間,

有著勇猛名字的「飛虎隊」圖案被彩繪在空軍F16戰機上,

等等的表演。

 

原本,在戰鬥機上面也畫了被擊落的日本軍戰鬥機數量的日本國旗,

但因為日本政府對此表達關切,而被擦掉了[註一]。

 

同時,國民黨內定的總統候選人

(7月19日於國民黨黨代表大會決定)

洪秀柱的激進中國政策發言受到極大關注,

所以對於此事(戰鬥機彩繪)民間的反應並沒有非常大。

另一種是由民間團體「台灣教授協會」主辦的

「台北大空襲資料特別展」

(會場為台北二二八紀念館)以及系列座談會活動。

 

這是為了喚起1945年5月31日被美軍轟炸的台北空襲[註二]記憶,

也是該協會從去年就開始舉辦的

「太平洋戰爭in台灣 終戰七十週年紀念」的系列活動之一。

 

展示資料是以台灣學者從美國國家檔案局入手的、

一千張左右的照片為主。

 

關於美軍的台灣空襲,

去年10月也舉辦了「岡山大空襲紀念祭」活動[註三]。

 

這個活動不能說是被盛大舉辦,在媒體上的能見度也很低。

 

但是,

因為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民族主義者系統裡

有力的意見團體之一,

在社群網站上有獲得一定的注意。

抗戰」和「終戰」這兩個「70週年」的紀念活動背後,

有著兩種迥異的對待日本的戰爭態度、

迥異的日本經驗、以及奠基在該日本經驗之上的日本觀

這些紀念活動的舉行, 顯示出在現代台灣,

存在著這兩種日本觀既共存、又相互競爭與對抗的狀況。

 

在理解台灣的「日本觀」與「歷史問題」的時候,

這又顯現出日台關係具有著怎樣的結構?

 

雖然筆者準備不足、學界的積累也稱不上豐富,

仍試圖藉由本文,處理這個問題。

 

「被殖民」的日本經驗與「被侵略」的日本經驗

回顧七十年前,

日本殖民統治半世紀到1945年的台灣社會,

被對日戰勝國中華民國政府統治,

戰後台灣,就是從這樣的結構開始的。

 

台灣社會的大多數是,

在日本統治下被稱呼為「本島人」的漢人居民

與被稱為「高砂族」的山地原住民族

並依據中華民國戶籍法給予這些人台灣省籍

被稱為「本省人」(人口約六百萬)。

 

另一方面, 與中國共產黨的內戰

導致1949年前後有一百萬餘人的「外省人」來到台灣,

從中國國民黨的重要人物開始,

新的統治菁英階級有一大半都是這些大陸出身者。

 

若就與日本的關係而言,這樣的結構乃是:

剛脫離日本殖民統治的、具有被日本殖民經驗的大多數人,

被剛與敵國日本戰鬥結束、

具有被日本侵略經驗的外省人菁英階級所統治。

 

這兩種日本經驗以及因此而生的日本觀,並非對等的存在。

 

1947年二二八事件的鎮壓

以及40年代末期以降的「白色恐怖」為人所知的、

國民黨一黨獨大的政治威權體制下,

後者的日本觀具有霸權地位,前者則被禁止在公共場合發言。

 

依據台灣的人類學者黃智慧的調查,

到 1980年代為止,在台灣的著作、雜誌報導等刊登的日本論

多為外省人文化菁英所寫[註四]。

 

另一方面, 在戰後出生的本省人子女,

被擴大中的學校教育體系、 以及媒體力量

灌輸了以中國國民黨官定中國民族主義為基礎的「中國性」。

 

但是,儘管如此,我們並不能認為,

以「被殖民經驗為基礎的本省人日本觀」

在「國民黨的抗戰八年口號下被正統化的日本觀

裡面有順利地被整合進去(引號與粗體為譯者所加)。

 

為什麼?

 

台灣的歷史學者周婉窈指出,

可能是因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的力量(sheer number)」。

 

戰後1940、50年代的台灣社會中堅份子是「戰中世代」以上

(1930年代初期以前出生)的本省人。

 

這些人多為曾經因為脫離日本統治

並「光復」(回歸祖國)而一度歡天喜地,

卻面臨了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

因而對「中華民國」產生違和感。

 

「正經地說日語是在終戰後(日本語を本気で話す終戦後)」

──是這個世代某些台灣人所創的話語,

同樣的,

他們被迫具有比較日本殖民統治戰後中華民國統治的視角,

甚至可以擁有一個可能具有霸權地位的、

與被侵略者的日本經驗相對的視點[註五]。

 

但是,

他們經歷了二二八事件等與政治相關的強烈恐懼感,

上述所說的「比較統治者學」的觀點,

只能在非中華民國「國語」的母語

(福佬話、客家話等等)

的各種小親密圈裡私密談論而已,

而且他們也會因為考慮這些話萬一被小孩聽到,

小孩可能會在學校講出來而招致政治災難,

所以即便是在小孩面前,也不敢說這些話。

 

周婉窈敘述,在小學時期,偶然在爸爸和鄰居的對話裡聽到

「反攻大陸是不可能的」時非常震撼[註六]。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婉窈 &

立法委員田秋堇

(圖片來源:neverbutterfly 維基共享資源,

創用CC 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 2.0 條款授權

 

但是,

與這種國民黨政權官定中國民族主義不同的看法[註七],

在人口上佔「絕對多數」的本省人家庭中,

透過「小孩看著父母的背影而長大」式的溝通,

也傳給了受「中國化」教育的子女。

 

依據周婉窈所言,

「在小孩之間常常吵到『誰打敗了日本』這個問題。

 

一派認為是美國原子彈造成的,另一派主張是中國八年抗戰的成果」。

 

顯然,前者是周婉窈父親世代的看法,後者是國民黨教育的結果。

 

在這樣的狀況下,即便是在國民黨一黨獨大體制下的台灣社會裡,

也有著可謂相反的日本觀,

「一個在檯面上、一個在檯面下,在時光流轉之中相互較量著」[註八]。

 

在親密圈談話中被壓抑的被殖民者日本經驗,

可以說是作為本省人的「絕對多數力量」,

而把官定的中國民族主義日本觀相對化。

 

為何「歷史問題」很難在日台關係中被「檯面化」?

與現今的日中關係與日韓關係相比,

日台關係之中,較 少出現被政治化的、

過去的殖民地支配以及與戰爭相關的各種問題、

也不常登上政治和輿論的舞台,

這樣的狀況。

 

也就是說,

台灣存在著「歷史問題」 很難被「檯面化

(日文原文為「前景化」)」的問題。

 

這很奇妙。

 

如同前述, 因為戰後台灣是

有被殖民經驗的社會」與「有被侵略經驗的國家」二者的組合,

東西冷戰體制的崩解,解除了對日歷史問題的禁忌,

若產生許多問題, 其實也不奇怪。

 

但是,後來的發展並非如此。

 

雖然日台之間並非不存在「歷史問題」、

也不是因為日本方面沒有應對上的問題[註九],

卻不像日中和日韓那樣的「檯面化」。

 

為什麼呢?

 

大致可以歸納出三個原因:

 

第一,是安保因素。

對在1970年代退出聯合國並與大國斷交、

成為「非承認國」之一的台灣安全保障來說,

最大的外部依靠就是美國國內法《台灣關係法》所訂的安保承諾,

以及日美安保體制中對中國的牽制力。

 

在這樣的狀況下,對台灣而言,只要不指望放棄事實上的獨立,

對日關係的過度惡化,是對自己而言也好、對美國的顧慮也好,

都必須避免的選項。

 

第二,是台灣民族主義的性格。

台灣政治的意識形態構造中,

日本問題是台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對抗下,

次要的對立結構。

 

這樣的對抗結構中,如同前節所述,就算是國民黨一黨獨裁時代,

被殖民與被侵略的日本觀的相互較量也默默存在著。

在建構民族主義團體的認同時,

與「他者」的對峙是對該團體而言很重要的。

 

對殖民時期的本島人民族主義來說,

「日本」毫無疑問的是這樣的重要「他者」。

 

但是,對現在的台灣民族主義而言,

重要的「他者」無疑是「中國」。

 

在戰後史之中,這個「中國」首先是「中華民國」,

然後在近年漸漸轉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十]。

 

台灣民族主義而言,

台灣政治上存在著的一個脈絡是,

新「他者」的登場,

在政治意識形態上壓抑了「被侵略」日本觀的進一步激烈化。

 

而且,日本這個已經從「他者」這個位置離開的國家,

作為一個面臨著發達經濟中各種課題的「課題先進國」,

日本也成為了面臨同樣問題的台灣社會在反思自身時的一個參考標準。

 

第三個因素是選舉──尤其是總統選舉。

「台灣民族主義vs中國民族主義」

這樣的、兩種民族主義的對立/對抗,

當然具有分裂政治共同體的力量,

但是台灣的「中華民國」保持實質獨立

作為一個最底限的共識,

這兩種民族主義雖然競爭著、也共存著。

 

總統選舉為全國單一選區,

兩種民族主義的對抗很容易把「中國政策」

檯面化成一個光譜(日文原文為「軸」)的對立。

但是,因為中間選民很多,

如果不把中間選民的選票向光譜兩側延伸,當選就有危險。

 

現任總統馬英九就是呈現出這樣想法的候選人。

 

雖然馬英九被認為是國民黨教育下的優等生外省人,

過去的發言也是「八年抗戰」式的典型日本觀持有者,

 

但是在2008年的選舉中,

被認為是「反日」的東西被理解成不利於選舉,

發言(或表演)稱許了

在過去日本殖民統治時期所建設的嘉南大圳設計者、

在南部農村被尊敬的日本人技師八田與一

表示自己也是「知日派」、「友日派」[註十一]。

 

「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常有人說「台灣親日」。

 

的確有民調數字顯示日台國民相互抱有好感[註十二],

在災害時的互相援助的密度

1999年台灣中部大地震、

2011年東日本大震災、

2015年台灣新北市大量燒傷事件等)上也看得出來。

 

但是,

「親日台灣」的印象和「反日中國」「反日韓國」並列,

這樣的言論在日本被流傳、消費,

這個面向也難以忽視。

 

可以說是在近年的日台關係之中,

由於「歷史問題」沒有被檯面化,也助長了這樣的言論。

 

可是,如同目前我們所看到的,

關於日台之間的「歷史問題」很難被檯面化這件事,

從台灣所處的國際政治地理位置所導致的台灣的「脆弱」、

及台灣內部的政治意識型態的相互牽制狀況來看,

也存在著日本正在「間接受益」的事實

 

但是,此種狀況的條件也可能變化。

 

中國在近年利用對台灣經濟界與執政黨的滲透,

不只領土問題,

在「歷史問題」也希望台灣與中國同調,

這樣的動向日益強化,

依據2016年的總統競選活動的進行方式,

可能增加對日本的嚴厲言論,

不排除依場合擴大與中國同調的勢力這樣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

在日本,「台灣是親日的」這樣的言論,

常與過去日本殖民地統治肯定論連結在一起,

在此狀況下很容易有著

日本在過去做了好事,

所以現在的台灣親日是理所當然的」的含意。

 

便是在日台關係的「歷史問題」檯面化一事上態度消極、

甚至反對的台灣民族主義者, 也不見得和這樣的看法持相同論調。

 

事實上,在前述的「台灣教授協會」之中,

也有認為日本教科書中關於台灣殖民統治的敘述必須更豐富才對的意見[註十三]。

 

另外,今年是台灣南部玉井發生居民反抗、

對此日本政府過度鎮壓的事件(「噍吧哖事件」)的一百週年,

在八月台南市也預計舉行紀念活動[註十四]。

 

過去的殖民地統治與戰爭連帶發生的國家暴行,

在「親日的」台灣,也並不會自動被遺忘的。

 

即使是在個人的朋友關係裡,若把朋友對自己的好意當作理所當然,

朋友早晚都會離開的吧。

 

在日台關係之中,政治上也好、日常交流也好,

都不應該把台灣對日本的好感當作理所當然。

 

朋友關係要長久,就得謹慎守護、培養之。

 

現在良好的日台關係,亦是如此。

—————————————————————————————————–

[註一]

〈台湾:戦勝70年パレード〉,

《毎日新聞》2015年7月5日、第7面。

[註二]

美軍的台灣空襲從1944年10月與「菲律賓奪還作戰」的開始同時白熱化。

45年5月31日的台北空襲時,台灣總督府建築也被轟炸破壞。

根據台灣總督府的統計,44年10月開始到45年8月為止的十個月中,

全台灣有6100人死亡。

關於台灣空襲,參照張建俅〈二次炸彈台灣遭受戰害之研究〉,

《台灣史研究》(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第4卷第1期、1999年。

[註三]

台灣教授協會網站2015年7月5日閲覧、2015年7月5日閲覧。

[註四]

參照黄智慧〈台湾における『日本文化論』に見られる対日観〉、

《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

(東京外国語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第71号。

[註五]

黄智慧〈ポストコロニアルの都市の悲情

————台北の日本語文芸活動について〉、

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アジア都市文化研究室編

《アジア都市文化学の可能性》清文堂、2003年、129-130頁。

[註六]

周婉窈(若林正丈訳)〈二度の「国引き」と台湾〉、

《ODYSSEUS(東京大学大学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科紀要)》第12号、106頁。

[註七]

筆者曾談過這些不同的想法,

是作為與戰後台灣的「中華民國」的「國家說話」相對的、

台灣社會的「社會說話」。

 

若林正丈〈現代台湾の日本像〉、山内昌之・古田元夫編

《日本イメージの交錯》東京大学出版会、1997年、70-86頁。

[註八]

周婉窈、前引述、107頁。

[註九]

作為過去問題的日台間「歷史問題」包括:

台灣人日本兵補償問題、軍事郵便儲金等

「確定債務」支付問題、從軍慰安婦等問題。

手邊最方便的參考文獻是東郷和彦・波多野澄雄編的

《歴史問題ハンドブック》岩波書店、2015年。

[註十]

關於民族主義的行程,

從「他者」的存在這個觀點去看台灣民族主義,

可參考若林正丈〈台湾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忘れ得ぬ他者』〉,

《思想》第957号。

[註十一]

關於馬英九勝選的2008年總統選舉的過程與機制,

可參考小笠原欣幸〈2008年台湾総統選挙分析

——政党の路線と中間派選挙民の投票行動〉,

《日本台湾学会報》第11号。

是,台灣的總統只能連選得連任一次

,沒有下次選舉壓力的總統在第二任期,姿態會改變。

雖然前任總統陳水扁的狀況是傾向「獨立」,

馬英九的狀況則是與之相反。

關於台灣總統政治的這種傾向請參照若林正丈

〈台湾の総統政治に棲む「魔物」——「ヒマワリ学生運動」が浮きぼりにしたもの〉

YOMIURI ONLINE/WASEDA ONLINE(2014年4月14日掲載)

(譯註:中文版同刊載於想想論壇,

中文版標題為〈附身於台灣總統政治的「怪物」──「太陽花學生運動」的啟示〉,譯者林彥瑜)。

[註十二]

有民調顯示,

日台雙方回答對彼此有親近感的人都超過六成。

參考日本外務省〈最近の日台関係と台湾情勢〉

2015年7月1日閲覧。

[註十三]

政治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薛化元教授へのインタビュー、

《蘋果日報》2015年7月3日 、2015年7月4日閲覧。

[註十四]

關於噍吧哖事件請參考周婉窈(濱島敦俊監訳)

《増補版 図説の歴史》平凡社、2013年

、第三章(譯註:中文版為《臺灣歷史圖說》、2009年、聯經出版)。

=======================================================

2015年─台灣的兩個「70週年」 親日台灣」是理所當然的嗎?

 

 

[ 相關 ]2015年-台灣的兩個70週年-親日台灣理所當然嗎?[若林正丈]

=====================================================

 

 

=================================================

[聯合國憲章第7776條日本放棄台灣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舊金山和約的前言寫明

日本絕對遵守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第七十七七十六條

日本放棄台灣之後,由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 相關 ] 如何反制?[ 沈建德 ]

====================================================== 

[大橋策郎: 是否知道台灣二·二八事件 ]

 

蔣介石恨日本人,國共內戰逃到台灣後,

他對日本人想法有變,他更恨共產黨,

所以邀請日本人協助重建軍隊。

 

這段歷史日台都不想說,

蔣介石不願人知道他戰後重用前日本軍人,

日本也不想人知道戰後日台這種關係,

尤其在與中共建交後」, 大橋說。

 

大橋的父親1969年回國後, 像大部分白團成員一樣,

閉口不談在台灣的事,

大橋說:

「只有一次他問我們是否知道台灣二·二八事件

我們答不知道,於是台灣話題就結束了」。

 

 [ 相關 ]   戰後秘密協助重建國軍的前日本軍人們[BBC]

=========================================

1949年7月

蔣介石寫信給前日本支那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

拜託舊日本軍同志協助重建國軍。

 

1949年11月富田率兩名前日軍將校赴台,

富田起名白鴻亮,開始構成「白團」,

 

直至1969年白團結束援助台灣為止,

83名前日軍將校在台灣培育了9千多名國軍軍官。

 

1951年也參加白團,赴台出任國軍軍校教官。

1969年白團最後4名成員回國前的1月9日,

==========================================

[舊金山和約生效後蔣介石未依規定在90日內撤離]

 

二戰對台灣而言是一個值得深究的矛盾。

 

在終戰前,台灣是大日本帝國的殖民地,

雖然沒有自主權,但客觀上,仍是日本國的國民

 

終戰後的台灣人,

則連同土地一起改由中華民國管轄

 

然而,戰後台灣的教育,

是想說服台灣島內的所有人,台灣是「勝者」;

這種說法,不是不可以被接受,

只是有種怪怪的「異樣感」。

 

而這種感覺在中國的崛起、

台灣民智的上升與言論自由的開放下,

越來越強烈。

 

究其根本,其實是二戰後的台灣,

是被強迫當的敗者,與裝成勝者的敗者,共同組成的國家

 

 [ 相關 ]  二戰與台灣[邵之雋]

============================================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194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領土皆不包括台灣。

 

1945年蔣介石軍隊奉盟軍統帥命令來台接受日軍投降,

蘇聯軍隊奉命到中國東三省受降的性質一樣,

屬軍事暫管而非主權接收。

 

「舊金山和約」生效後, 蔣介石軍隊未依規定在九十日內撤離,

非法霸佔台灣的外來政權,讓中華人民共和國得以覬覦台灣。

==========================================================

[在被抗戰的台灣–紀念中國抗戰勝利]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

但是台灣總統馬英九大力推動的紀念活動

卻沒有獲得大多數民眾的共鳴。

 

網民說,

台灣在抗戰期間是「被抗戰的一方

如何能夠紀念「抗戰勝利」。

 

[ 相關 ] 台灣的抗戰:在被抗戰的地方紀念抗戰[BBC]

=======================================================

[ 1950年3月國民黨中華民國 , 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 ]

 

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

與其後的「中華民國」 ( 國民黨中華民國 )

是同一個實體(continuity)嗎?

 

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將總統權力

正式移交李宗仁後下台;

4月23日首都南京陷落,總統李宗仁離開南京。

 

官方雖美稱此為:

分批疏散、分地辦公,

但「中華民國」實已經解體而走向滅亡,

 

更別說10月1日成立新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忠於蔣介石的殘餘部眾

歷經廣州、重慶、昆明、桂林等四散過程,

終流亡到仍為盟軍佔領地的台北,

經重整後享受短暫的「中華民國」落日餘暉,

旋即又恢復為

流亡地位中國人台北政權」(Chinese Taipei)。

 

1949年中華民國解體、總統李宗仁沒來台灣

抵台的蔣系軍隊、官員可自稱「中華民國」嗎?

 

已辭職並移轉權力的蔣介石又自行上台,

可稱「中華民國」總統嗎?

 

哪些國家以條約承認了此政權為「中華民國」?

 

[ 相關 精采100 流亡62[ 雲程 ]

================================================

[蘇聯參與太平洋戰爭才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

 

1945年廣島和長崎遭到原子彈轟炸

是否是促使日本投降的唯一原因?

 

歷史學家指出,

俄羅斯加入太平洋戰爭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日本學者長谷川毅否定了傳統論點。

 

他更認為蘇聯參與太平洋戰爭才是日本投降的原因。

 

長谷川是目前該理論最具代表性的學者。

 

 

然而,

上述史學家的論點卻讓許多人感到不自在。

 

無論是日本西方社會都堅稱原子彈

是結束太平洋戰爭的唯一原因。

 

對於日本而言,

這樣的觀點有助於營造日本為戰爭受害者的形象

轉移人們對日本的侵略行為和戰爭罪行的注意力。

 

而美國人則將日本的投降歸功於原子彈襲擊,

藉此解釋美國投擲原子彈的正當性

 

   [ 相關 ]  日本是因為原子彈而投降嗎?[德國之聲]

=======================================================

最近台灣紀念抗戰七十週年

引發了所謂”在被抗戰的地方怎能紀念抗戰”的爭議,

陳文順不願對此表示意見,

他說在台灣老一代本省人和外省人對抗戰這個段歷史是很不一樣的,

後來的人又怎能了解其中的複雜呢?

 

[ 相關 ]   台灣的抗戰:日本帝國最後的神風特攻隊[BBC]

========================================================

聯合國2758號決議(1971.10.25)

否定蔣介石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

裁定蔣氏政權為中國的非法政府

移駐台灣也屬非法

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台灣人才正式喪失日本國籍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 台灣民主假象政黨政治的騙局]  [民進黨的香港式民主]

 

1986年民進黨成立,2015年第29年

 

標榜民主與進步,專做民主退的事

===================================================

[ 流亡政府

不能藉由主張時效原則舉辦民主選舉發行護照與他國簽約

成為當地合法政府 ]

>>>>

第一,認清中華民國外來政權的本質。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至軍事占領中的台灣時,

已經離開中國領土而成為國際法所稱之「流亡政府」。

 

第二,認清「流亡政府」之本質。

依據國際法,流亡政府不能就地合法。

中華民國唯有回到南京再執政,才會享有國際地位。

 

第三,認清中華民國對台灣沒有領土主權的事實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

這個觀念是錯的,也是危險的。

 

中華民國對台灣有領土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繼承政府」身分,

對外聲稱擁有台澎領土主權。

=================================================

[台灣年輕人不準備放棄自由權利]

台灣年輕人不準備放棄

在中國都還只是夢的自由和權利

—————–

太陽花運動意味

北京華府視為理所當然兩岸寧靜

可能已經正式宣告結束。

 

[ 相關 ] 彭博:馬像在當中國區長[ Bloomberg View]

=================================================

[ 學生佔領立法院事件這是階級對立的左翼運動  ]

———————————–

中國大陸共產黨政權 台灣大企業 國民黨政權聯合體

在學生運動中被視為「敵人」。

學生運動中受質疑的,

與其說是施政錯誤百出的國民黨 筆者反倒認為應該為民進黨

 

[ 相關 ] 論台灣「左翼」之情勢[ 朝日新聞 ]

=====================================================

臺灣的「太陽花運動」和「多數」群體的意義

2014.08.12
http://www.nippon.com/hk/currents/d00128/

若林正丈

 

在馬英九政府向中國傾斜的背景下,

「太陽花運動」對臺灣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本文作者剖析了掀起這場和平抗議運動的臺灣「新多數」群體的特點

及新型公民運動的未來前景。

 

標題圖片:

學生領袖們在臺灣立法院前舉行記者會

(2014年3月27日,時事通信社)

 

臺灣的「太陽花運動」和「多數」群體的意義

=====================================

學生主導的「非暴力」抗議運動

2014年春,

臺灣政治舞臺上掀起了一股名為「太陽花運動」的旋風,

而後又很快復歸於「平靜」。

 

3月17日,

臺灣執政黨國民黨在立法院的內政委員會上

強行宣布臺灣與中國之間的「服務貿易協議」

(2013年6月簽署)完成審議,

並將送立法院院會存查。

 

這成為了運動的導火線,

第二天18日,

對此表示反對的學生衝入並占領了立法院議場,

直到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出來調停,

表示「在兩岸(中臺)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

不會召集服貿協議相關黨團協商會議」後,

方才於4月10日退出議場,運動至此告一段落。

 

儘管這一期間出現了部分學生衝入行政院大樓內

警察實施驅離時有人受傷,但運動強調「非暴力抗議」,

從總體上看,整個過程是極為和平的。

 

從決定接受立法院院長調停到離開議場的3天時間裏,

示威學生們清掃了議場和之前

因靜坐示威、舉辦演講而占據的周邊道路,

行事細緻周到。

 

「公民不服從」——以民眾「多數」為背景的訴求

然而,

這並不是一次單純在街頭舉行遊行和召開集會的行動,

他們占領國會議場及其周邊道路進行示威,

即所謂的「採取行動」,也是一種「非法」的活動。

 

以「非法」「採取行動」的學生為主體的運動,

居然能以如此平靜的方式收場?

 

那些對東大安田講堂攻防戰(1969年)

與淺間山莊事件(1972年)等

上世紀 60年代至70年代新左翼運動

苦澀結果依然記憶猶新的日本人,

恐怕有不少人會對此感到意外。

 

這是何故?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差異?

 

正如新左翼運動漸至盡頭時提出的口號

——「尋求團結而不懼孤立」所象徵的那樣,

當時日本的學生運動,

向社會發出呼籲以獲得廣泛支持的希求非常淡薄,

導致其「採取的行動」被貼上了「暴力」的標籤,

最終走向衰退。

 

但是,今天臺灣出現的「太陽花運動」不同。

 

18日衝入並占領議場的行動迅速贏得了支持,

這在一般人的預料之外,

恐怕也超出了當事者的預期。

 

生占領議場後,

靜坐示威以表支持的民眾將立法院周邊道路堵得水洩不通,

包括議場內外的聯絡與補給、向臺灣內外發布其主張等工作在內,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大家在一瞬間便擺好了陣勢,

形成了一股浪潮。

 

數日後,

這股浪潮開始被人們稱為「太陽花(學生)運動」,

3月30日,

示威者甚至在總統府前舉行了抗議集會,

警方公布的參加人數為11萬人,

而主辦方宣稱有50萬人參與了這次集會。

 

運動的背後是否擁有在社會中具有一定規模

且輪廓較為明確的「多數」的支持,

恐怕是能否實現「平和」收場的一個重要因素;

再加上馬英九總統和王金平院長之間存在的執政黨黨內的對立,

可以認為,

政府因此而未能果斷堅決地強行驅離占領議場的學生,

不情願地認可了王院長的調停結果;

或許還可以說,

示威者也因有望回歸到占據「多數」的大眾之中,

所以可以接受眼下的妥協。

 

就是這種來自大眾的「多數」勢力,

將「太陽花運動」塑造成了

公民不服從(civil disobedience)的典型事例。

 

為捍衛民主政治喚來的「多數」群體

那麼,

這種「多數」群體到底是什麼呢?

 

它首先是捍衛民主政治的「多數」勢力

 

占領議場的行動喚起的不僅是

人們對「服務貿易協議」本身的是非爭論,

也是對政府執政黨的不信任和抗​​議,

因為現政府在渴望與中國加強關係的過程中

沒有充分顧及該協議為臺灣前途帶來的巨大影響,

未能履行解釋的責任,

違反了有關法律審議的規則。

 

或許可以說,

對形成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的臺灣民主體制

廣大民眾共同產生了一種

是否出現了什麼變數的疑慮。

 

若沒有這種憂慮喚來廣泛「多數」的民眾,

大概就不會出現街頭政治中廣大的示威群體,

支持和擁護占領議場的學生。

 

不過,

占領議場的行動並非無緣無故

就在街頭催生出了這樣的「多數」勢力。

 

一個背景原因在於,

2008年馬英九當選總統,

國民黨重奪政權之後,

公民不服從活動逐漸有了一定的積累。

 

此前的街頭政治的多數勢力指的是

臺灣政治社會的兩大陣營

——國民黨和民進黨圍繞總統選舉

和其他爭論點比拼號召力而動員起來的民眾,

即在現行政治體制框架下

被動員到街頭的政黨政策的追隨支持者們

 

然而,

2008年國民黨重返政權以後,

在產業開發和城市再開發之際,

各地頻發了反對強徵土地運動、新兵受虐致死抗議運動、

反核電運動以及「服貿協議」簽署後開始的反對運動等,

有時可以動員超過數万名抗議者走上街頭。

 

「太陽花運動」無論從人力還是組織上看,

都是前述那些運動的繼續和發展。

 

針對中國的滲透,「臺灣認同」增強

「太陽花運動」

顯露出的「多數」勢力的另一個側面,

也是2008年以後開始顯著增強的「臺灣人」認同。

 

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實施一項問卷調查,

讓臺灣民眾在「臺灣人」「中國人」

「都是(既是臺灣人又是中國人)」

三個身分認同選項中做出選擇,

下圖顯示的是該調查的結果。

 

 

觀察此圖可以發現,

2007年,

在被認為獨立傾向強烈的民進黨陳水扁政權時期,

選擇「臺灣人」的人數比例

實際上還略低於選擇「都是」這個折中歸屬意識的人數比例;

但2008年情況發生逆轉,

之後在馬英九當政時期,選擇「臺灣人」的人數比例持續上升,

到了可謂是「太陽花運動」前夕的2013年12月,

該比例達到了近60%。

 

運動期間,

在許多參與或支持運動的年輕人、

學生們中出現了種種認為自己理所當然是「臺灣人」而非其他任何身分的故事,

此處不作詳述。

 

對運動產生共鳴的多數人,

我們或許可將他們都視為包含在了這種「臺灣人認同」的大眾之中。

 

此外,在「太陽花運動」中,

人們頻繁而帶有批判色彩地提及了「跨海峽政商網路」和「兩岸權貴階級」等詞。

 

批評觀點認為,國民黨馬英九政權下,

在臺灣與中國的經濟關係

以及執政黨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的各種交流進一步擴大的過程中,

覆蓋政治和經濟領域的既得利益網路日益擴張,

大有掌握臺灣走向決定權之勢,

這壓迫了在臺灣與中國關係發展中難以受益的階層,

並不斷侵蝕著臺灣的民主政治。

 

上述言論也包含了對「新自由主義秩序」 的批判之意,

圍繞作為新「多數」大眾的臺灣認同政治,

它與新的階級政治重合。

 

或許可以說,這也是「太陽花運動」背後「多數」群體的一個新特質。

 

「新多數」的前進之路充滿荊棘

「太陽花運動」使臺灣政治中浮現出新的「多數」群體,

與之對峙的是

「舊」的「多數」群體,

他們在2012年選舉中助馬英九再次當選總統,

給現行制度框架內的政治賦予了正統性,

執政黨國民黨因此掌握了國會運營的主導權。

 

此次運動迫使這種「舊」的多數勢力做出了一定的讓步,

對其支持的政權的問責提出了質疑。

 

但是,按照現行的政治體制,

在預定於2016年舉行的下屆總統選舉和立法院選舉之前,

新「多數」勢力不會有機會

向其認為疏於解釋責任的總統和國會議員直接問責。

 

於是,參與了「太陽花運動」的市民組織等

發起了旨在

糾正現行民主制度中問責制(accountability system)缺失的公民運動

——「新憲法運動」,還應運而生了「公民組合」,

準備在2016年總統選舉時同期舉行的立法院選舉中擁立自己的候選人。

 

不過,其前途不容樂觀。

 

因為問題不僅僅在於臺灣民主的問責制。

 

即使暫且不考慮安全保障和國際政治層面的問題,

中國也不可能減弱借助「跨海峽政商網路」對臺灣進行滲透的力度,

而國民黨亦不可能放棄該黨在現行政治制度內易於贏得多數的好處。

 

面對外部來自中國的滲透和內部新「多數」勢力的登場,

被期望在現行政治體制的框架內與國民黨抗衡的民進黨又將如何應對?

 

其方向性尚不明朗。

 

與此同時,

「公民組合」能否通過國會選舉等方式迅速在政治體制內站穩腳跟,

則還是一個未知數。

 

1990年春,

被稱為「野百合運動」的學生和公民運動,

在推動民主化發展的進程中所發揮的作用,

如今對了解臺灣民主化歷史的人們來說,

依然記憶猶新。

 

但似乎可以認為,

2014年出現的「多數」群體,

他們所面臨的內外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嚴峻,

更加具有挑戰意義。

(2014年6月28日)

===============================================================

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教授、臺灣研究所所長。

生於1949年。

1974年獲得東京大學國際學碩士學位,

1985年獲該校社會學博士學位。

1994年起任東京大學研究所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等職,

2010年起任現職。

1995年4月-1996年3月任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2006年4月-6月任臺灣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客座教授。

主要著書有《臺灣的政治——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戰後史》

(東京大學出版會,2008年)等。

============================================================

[檢驗民主的細節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馬英九政府面臨的問題正在擴大,

學生組織呼籲在台灣全島罷工停課

更多的人到首都台北市參加抗議活動,

台灣是一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自治島嶼

 

台灣的獨裁歷史

以及

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令人不安的關係

不斷崛起的中國認為台灣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必將與大陸實現統一。

 

貿易協議的一些爭議圍繞着一種擔憂,

那就是中國大陸可能會利用經濟來進一步強化對台灣的主權

 

[ 相關 ] 台灣官方稱強制驅散抗議學生有理[ 紐約時報 ]

==============================================================

舊金山和約於1951年9月8日簽訂,日本眾議院10月26日就通過,

參議院次月26日批准,

放棄台灣,沒說給中華民國,

一般人以為,日本一定不會說台灣是中國的。

 

有人如此,但有人並非這樣。

在1971年2月28日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

答覆公明黨和民社黨書記長質詢時,

佐籐榮作提到,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大平正芳首相1979年2月16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

答覆社會黨的石橋易嗣有關領土問題時稱,

日本對台灣的法律地位雖無置喙餘地,

但根據開羅宣言之宗旨,台灣和澎湖應歸還中國,

所以在1972年和中國的共同聲明上,

我國「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

就是在把這種想法加以表明。

 

2014年9月13日本共同社專訪前駐北京大使丹羽宇一郎

詢問良策。

 

丹羽回答,日中應再度確認1972年的聯合聲明

(即大平正芳所說的共同聲明)。

顯然這個伊藤忠的生意人還不知道開羅謊言的真相。

 

[ 相關 ]放棄台灣的日本,對台灣主權看法如何?[沈建德]

=========================================================

中國政府聲稱 自治島嶼台灣中國的領土。

 中國外交部稱釣魚台為"中國台灣"的固有領土

============================================================

[國民黨台灣(日本)40年戒嚴30年假民主>>聯共併吞台灣]

內戰負於共產黨後,

國民黨殘餘軍隊和支持者逃到台灣( 日本國土 )

 

國民黨統治台灣實行了40年的戒嚴

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將台灣引向了(假)民主

 

多數台灣人強烈主張維持台灣事實上的獨立

馬英九卻開啟一個與北京建立更緊密聯繫、

開展政治談判的不可逆轉的趨勢

 

台北的領導人, 維持事實上獨立的現狀時,

可以有理有據地指出, 政府是遵從公眾的意見

 

台灣民眾渴望中國大陸所帶來的和平和繁榮

他們並不願意為了和平與繁榮 放棄主權民主。

 

北京的立場是無法動搖的,

北京的勢力和影響是無法迴避的。

 

中國大陸以不同的方式向台灣加大施壓力度

不可避免地會滑向中國大陸所渴望的統一

 

[ 相關 ] 台灣的現狀還能維持多久[ 紐約時報 ]

===========================================================

馬關條約係一八九五年四月十七日

在日本下關(馬關)簽訂,

在同年五月八日換文後始生效力。

台灣固然根據條約屬於日本國

但是台灣島上住民的國籍問題,

則有選擇的可能。

在條約換文生效後兩年內

台灣住民可以透過離開或留在台灣的方式,

來決定自己的國籍。

此項「國籍選擇權」為基本人權之一。

——————–

一九四六年一月

國民政府公告將台灣住民「恢復」中華民國國籍,

曾引來英國、美國外交部的抗議。

當時外交部長王世杰

台籍民意代表黃國書的信函曾提及此事

同書第八十二頁記載,

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日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根據一月十二日行政院命令,

公布台灣省省民

自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以後

回復中國國籍

英國外交部一九四六年八月三十一日

致中華民國駐英大使館目前收存在國史館的函件指出:

「台灣雖已為中國政府統治,

英國政府歉難同意台灣人民業已恢復中國國籍。」

—————

「美國國務院於一九四六年十一月

致中華民國備忘錄,與英國立場完全一致。」

一九五二年四月十九日公布的日本政府公文書指出,

和平條約生效日起,台灣人喪失日本國籍。

由此可見,

台灣人和平條約生效之前被迫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是荒謬無理,也不合國際法原則。

—————-

外交部葉公超部長

一九五二年七月間向立法院提出「中日和平條約」

(指即台北和約)案之補充說明指出,

「第十條規定台、澎人民及法人之地位,

金山和約所無,但其對我之重要性甚大。」

而在台北和約生效的七年前,

未經台灣人民「同意」或「選擇」,

被迫地取得「中華民國國籍」,

顯然違反國際法原則。

 

[ 相關] 國籍選擇權  [  陳逸南《北社評論》 ]

=======================================================

二戰期間,

共計有二十萬七一八三名台灣人參與太平洋戰爭,

其中三萬三○六人陣亡

一七三人在戰後被定罪為戰犯,

二十六人被判處死刑。

 

[ 相關] 台灣人的太平洋戰爭[ 傑希 ]

====================================================

[ 流亡政府

不能藉由主張時效原則舉辦民主選舉發行護照與他國簽約

成為當地合法政府 ]

>>>>

第一,認清中華民國外來政權的本質。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中央政府遷至軍事占領中的台灣時,

已經離開中國領土而成為國際法所稱之「流亡政府」。

 

第二,認清「流亡政府」之本質。

依據國際法,流亡政府不能就地合法。

中華民國唯有回到南京再執政,才會享有國際地位。

 

第三,認清中華民國對台灣沒有領土主權的事實

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稱是中華民國。」

這個觀念是錯的,也是危險的。

 

中華民國對台灣有領土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繼承政府」身分,

對外聲稱擁有台澎領土主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