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甲午戰爭120年後的中日歷史觀

 

更新時間 2014年7月2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02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4/07/140725_ana_sino_japan_war_120.shtml

明治天皇批准《馬關條約》的詔書

明治天皇批准《馬關條約》的詔書

 

分析:甲午戰爭120年後的中日歷史觀

=================================

中國各地近日舉行了多項活動,

紀念120年前的甲午戰爭,

讓外界擔心中國是否有特別的用意。

 

中日兩國過去這幾年,

因為中國所稱的釣魚島、日本所稱的尖閣諸島

亦即台灣所稱的釣魚台列島問題,

關係陷入了可謂是前所未見的低潮。

 

在這種時刻,

中國大規模的紀念甲午戰爭120週年,

也就很容易被解讀成

所謂的「操作民族主義或者是民粹主義」。

 

但是廣州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認為,

外界無需如此看待中國的紀念活動,

他表示,

中國的習慣是逢五、十、百等數字時,

就會舉辦大規模的活動。

 

他並以2012年的辛亥百年紀念活動為例作為佐證,

並說現在中國民眾已經不是那麼容易

陷入民族主義或者民粹主義的「狂潮」之中。

 

袁偉時說,

以中國的學界和媒體來看,

現在紀念甲午戰爭的看法是多元的,

他指出有以中國將領劉亞洲一派的聲音,

也有學者們的聲音。

 

這些論點有的趨於強硬,

有的則是趨於歷史的實際面,

袁偉時認為,

大多數的歷史學者「也不是隨著某些人的調子起舞」。

他對這種狀況還是感到比較樂觀和鼓舞的,

所以雖然能夠理解外界對中國高調紀念甲午戰爭有所擔心,

但是認為這也是不必要的。

 

中日雙方不論是學界或者是官方,

似乎在甲午戰爭,

也就是日本所稱的日清戰爭這段歷史上,

觀點和紀錄上都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即便在西方歷史學者

使用了「併吞」來形容

日本在甲午戰勝之後

把朝鮮半島收入其帝國版圖之內,

但是不少日本的歷史學者並不認同這種所謂的歷史描述。

 

清廷在甲午戰敗之後「割讓」的台灣

在當時是日本口中的「帝國最南端」,

中國近年來將台灣「與祖國的分離」

也是歸咎於甲午戰敗之後所簽的《馬關條約》。

 

而中國最近舉行的各種紀念甲午戰爭的歷史研討會,

討論的內容集中在

當年清廷的敗因最重要的就是「積習腐敗」,

這也被外界看成是北京政府借此強調打擊腐敗。

 

似乎日中兩國在甲午戰爭這段歷史上,

只有「日本戰勝」的這一段是相同的,

其他部分、

還有甲午戰爭對日後東亞、

甚至全世界歷史的影響這些方面的看法,

可以說是南轅北轍,

而且越到近代、差距越大。

 

英國歷史學者也曾經指出,

世界上幾乎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

不試圖經由解讀歷史來操弄民族情緒,

僅僅指責中國或者日本並不公平。

 

但是從現在的狀況看來,

日中雙方如果要設法緩和目前的局勢,

似乎歷史這個方面絕對不會是一個正面的因素。

==============================================

日清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爆發

2014年7月25日日清甲午戰爭120週年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中華民國臺灣化」+「臺灣中華民國化」 雙重鑲嵌

 

若林正丈的大作

《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雙重鑲嵌」戰後臺灣政治史─中華民國臺灣化的歷程[ 蘇子翔  ]

=======================================================

台灣:“日治”還是“日據”?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news/AJ201309100001

September 10, 2013

文:駐台北記者鵜飼啟

 

台灣:“日治”還是“日據”?

 

二戰結束前的50年時間裡台灣處於日本的統治之下。

 

這個時代該如何稱呼?

在台灣人們圍繞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形容這一時期的詞語主要有兩個——“日治”和“日據”。

 

近年來“日治”一詞已逐漸成為主流,意味著日本的管理和統治。

 

然而帶有批評之意的“日據”一詞如今又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

 

究竟選用哪種表述,直接關係著如何思考台灣的歷史。

 

這場爭論始於7月。

台灣的民間出版社

“史記文化事業”公司(以下簡稱史記)

新出版了3種面向高中一年級學生的歷史教材,

書中使用“日據”一詞

描述日本統治台灣的時代。

 

該詞語帶有日本軍事佔領和非法佔領的含義。

 

過去在台灣,

規定了教科書內容的檢定標準中使用的是“日本統治時期”、

“日本殖民統治”等比較中立的詞語。

 

教科書檢定委員會將其簡稱為“日治”,

並指導出版業者使用這一詞語。

 

史記公司的社長周世雄對此發出了挑戰,

其理由是“為了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

 

這一爭論的根源在於,

台灣人和中國人共同擁有“中華民族”的意識。

 

主導編纂教材的台灣大學教授張亞中(政治學)一直主張兩岸統一。

 

他與大陸方面保持著密切的聯繫。

 

1895年日清戰爭(甲午戰爭)末期,

清朝通過《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了日本。

 

對此張亞中教授表示,

“這一條約後來被認定為無效,所以日本統治台灣是非法的。”

 

對於“日治”這一表述他還批評道:

“這種觀點實質上認為日本所做的事情和清朝一樣,把它們都視為外來政權。

 

這種立場是台獨派的主張。”

 

最初,教材審查委員會認定這些問題教材均不合格。

 

但是,經過台灣媒體曝光後此事引發了社會各界諸多議論。

 

7月中旬,

馬英九在與退伍軍人會面時表示,

“從我小時候起大家就一直用’日據’這個詞。

但我並不反對別人用’日治’的表述”。

 

即便如此,此事也沒有平息下去。

承受巨大壓力的教育部最終做出讓步,

允許在教科書中同時使用“日治”與“日據”這兩種表述。

 

行政院則更進一步,

為了維護主權與民族的尊嚴”,

規定以後在政府公文中統一使用“日據”一詞。

 

周世雄表示,

史記出版社的3本教科書中已有1本通過了檢定審查。

 

然而,

各學校在9月新學年前展開的教科書選定工作已經結束,

史記出版社的教科書沒能趕得上參選。

 

據悉史記出版社將對各校老師積極做工作,

爭取讓他們在今後選定教材時考慮史記出版社的教科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黃克武

是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審查委員之一,

他對記者說:

“過去教科書中的’日據’在逐漸轉變為’日治’。

但今後,

‘日據’這種表述可能會捲土重來。”

 

政權更迭的影響

是“日據”還是“日治”?

這兩個詞彙的變化軌跡恰好與台灣的政權更迭相吻合。

 

長期參與教科書編寫工作的

原台灣師範大學教授王仲孚(歷史學)表達了這個觀點。

 

日本戰敗後,

統治中國的國民黨政權接管了台灣,

將其歸入中華民國的統治範圍之內

 

後來,共產黨在大陸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內戰中失敗的國民黨逃到了台灣,

繼續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實施統治。

 

國民黨在台灣實行了一黨獨裁的專政,

並且從“中華民國”的立場出發,

對民眾進行歷史教育。

 

1949年以前是包含中國大陸在內的中國歷史,

1949年以後則是逃往台灣後的歷史。

 

國民黨曾在中國大陸率領軍隊與日本作戰,

因此對日本並無好感,

所以在教材中統一使用“日據”一詞。

 

情況發生巨大變化是在李登輝(1988-2000年在任)上台以後。

他是台灣出生的首位總統。

 

台灣的本土意識不斷增強,

也有人開始將中國與​​台灣的歷史區別對待。

 

他們認為,國民黨統治時期之前的台灣歷史也應該受到重視。

 

1997年,《認識台灣》一書成為了中學的新教材,

這本教材將台灣歷史從中國歷史中切割出來。

 

對於日本的統治書中也描述的比較中立,

使用了“日本殖民統治時代”、“日治”等表述來描述那段時期,

對於經濟發展與衛生方面日本統治時期所做的貢獻,

這本書中也給予了肯定性的評價。

 

2000年,台獨思想濃厚的民進黨政權上台執政,“去中國化”進一步加速。

 

“日據”一詞開始不再被認可,官方統一使用“日治”的表述。

 

2006年以來,高中開始將台灣史和中國史分開講授。

 

可以說,本次教科書風波是國民黨在2008年重掌政權後的餘波之一。

 

史記出版社的教科書不僅使用了“日據”的表述,

其內容也和以前國民黨統治時期的教材相近。

 

教育部的決定平息了風波,但專家之間的意見仍然存在對立。

 

王仲孚表示:

“教科書和一般的書不同,它代表著國家和政府的立場。應該統一使用’日據’一詞。”

 

而另一方面,

教科書審查委員黃克武則認為:

“經過漫長的爭論,使用’日治’一詞已經成為教科書的審查標準。

不應該總在兩個詞之間變來變去,讓學生產生混亂。”

—————————————————————————————————————

日本戰敗後,

統治中國的國民黨政權接管了台灣,

將其歸入中華民國的統治範圍之內

在內戰中失敗的國民黨逃到了台灣,

繼續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實施統治。

—————————————————————————————

[台灣人中國人共同擁有“中華民族”的意識 ???]

史記公司的社長周世雄對此發出了挑戰,

其理由是“為了還原歷史的本來面貌”。

 

這一爭論的根源在於,

台灣人中國人共同擁有“中華民族”的意識。

—————————————————————————————-

 

根據我們目前的計算,

台灣人的父母系血緣而言,

至少七十%的平埔族人的血緣是平埔族人所特有的

 

(即表示這些血緣是在台灣產生的;並非外來移入的;

而且已在台灣很長的時間)。

 

如前所述,若台灣在上萬年前即有人類居住,

再加上新石器時代農業的發展使得人群數目大量增加,

林醫師所發表的八十五%比率並不令人驚訝。

 

[ 相關 ] 平埔族這條血脈[  陸中衡、林媽利、王澤毅 ]

————————————————————————————————————–

[ 台灣人民生活在中國國民黨捏造的歷史騙局中

取台灣人民選票延續殖民統治台灣澎湖。 ]


[ 台灣人民誤以為全民民選
來選舉代表台灣人民的總統
 
卻是
 
延續台灣非法中國政權的世紀大騙局」。]
—————————————————————————————–

[ 台灣北韓還要不如的地方 ]

國際社會普遍認知北韓非自由民主的國家

國際社會被誤導以為台灣已經民主化

事實上 ,

以防堵共產主義擴散為藉口,

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掠奪台灣人資源,建構外來殖民政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六十五年流亡的中國人台北政權始終嚴密的掌控台灣

台灣人爭取免於恐懼生活基本人權被污名化為麻煩製造者

—————-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美國對蔣介石政權非法據台保持沉默

——–>

我用「沉默的同謀」(a conspiracy of silence

形容蔣介石政權美國政府當時的關係。

美國國務院對於蔣氏政權下的專制暴行一清二楚,

卻不讓美國人民了解真相。

[ 相關 ] 白色恐怖 沉默同謀[ 唐培禮(Milo Thornberry)]

—————————————————————————————

二二八事件發生的一九四七年

太平洋戰爭從結束到和平條約前的「敵意軍事占領期」。

蔣介石元帥與其複委託的陳儀長官都是代表盟軍總部(GHQ)占領當局

他們視台灣人日本國民屠殺乃戰爭的一部分,

難怪戰勝的國府高官總是抗拒道歉。

[ 相關 ] 劫掠‧黨產‧二二八[  雲程   ]

—————————————————————————————-

[任何造成台灣國際稱呼不公不便不實,台灣人默認接受]

 

任何國家中國(一個中國政策)壓力下的外交政策

更改台灣稱呼台灣公民稱呼為中國公民

導致台灣的國際稱呼不公、不便不實台灣人不願意默認接受。

——>

[ 相關 ] 爭台灣正名 瑞士台僑連署成冊

———————————————————————————————-

[ 台灣不是中國社會 ]

 所以在時隔61年後的 2008年4月7日

台灣樹立了這樣一個紀念碑,

相應的各種紀念物紛紛也建立起來,

包括“228事件”紀念館和紀念雕塑,

這些紀念物都在說明中國社會追求自由平等的艱難歷程。

 

[ 相關 ] 台灣“二二八”紀念碑的啟示 [ 英國《金融時報》]

————————————————————————————————————-

< 台灣不該選舉ROC總統  > [ 台灣不該選舉中華民國總統]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羅斯蕾婷娜

2011年六月十六日華府辦台灣為何重要」聽證會,

她強調

台灣關係法雷根總統六項保證仍然有效指導美台關係」;

其中一項(台灣故意漏網的新聞)是

她質疑「台灣不該選舉ROC總統」。

>>>>

美國早已廢止ROCROC還政台灣人民進行建制。

台灣朝野應有正確認識和心理準備。

相關—>續「與鄭弘儀談公投」[連根藤]

———————————————————————————————-

[ 相關 ] 檢視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與台灣主權

[ 相關 ] 美促UN勿用「台灣是中國一部分」[ 維基解密] [ BBC ]

————————————————————————————————————————–

[  1952年台灣從日本法理獨立  ]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生效的舊金山和約

決定台灣從日本法理獨立

所以一九五二年才是台灣元年。

那麼二○一一年就是台灣六十年。

剛好一甲子。恭喜!

[ 相關 ] 慶祝台灣獨立一甲子[多田惠,日本人]

————————————————————————————–

 

[  檢驗民主的細節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

流亡的中國人台北政權台澎 (六十)

掠奪台灣人資源,建構外來殖民政權,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外來貴族統治階級養尊處優待

台灣人經濟政治語言文化各方面極盡壓迫之能事

歪曲偽造台灣歷史灌輸中國假歷史消滅台灣意識

三十八年戒嚴之後近卅國民黨控制下的假民主

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暴力詐騙集團

六十未曾把台灣人民當做有靈魂有尊嚴的人看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本土面具繼續竊佔]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台灣國共爭奪中國主權戰爭脫身 ]

 

[ 台澎一國金馬一國  中國內戰不必拖台灣下水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

<< 台灣不會因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存在變成中華民國 >>

[  國民黨殘餘者虛構的政府 >>>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