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向右轉的不確定年代

2016-12-1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911413

吳芳銘

政經人視界》

 

2017:全球向右轉的不確定年代

========================

 

2016年的尾聲,

歷史前進的道路架設了疆界的圍牆和障礙,

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路障

阻擋了開放自由市場多元民主價值的去路,

民主體制和執政菁英必須檢討民主的失靈政府的失能

民主韌體自由經濟程式不再有效運作,

必將讓世界政經體制當機,而即將到來的2017年,

也將延續2016年的情緒之路前進。

 

2016年是黑天鵝出閘漫飛的一年,

猶如《牛津字典》甄選出「後真相」(Post-Truth)

作為年度代表詞彙,也預告了2017年的可能走向。

 

從英國脫歐(Brexit)、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選

到義大利憲法改革公投,都出現令人意外的驚奇,

頗為符合後真相的描述

直接訴諸於情感和個人信念,

較客觀事實的陳述更容易影響大眾民意。

 

所以民眾不願面對事實

反而以立場或是經過自我解釋的認知來決定是非,

尋求同溫層物以類聚的相互取暖和意見相仿的讚聲,

並以此支持立場相近的政見和政治人物。

 

自1970年代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興起,

世界奔向不受約束的自由市場趨動發展,

直到受到2008年金融海嘯和之後餘震引爆的歐債危機

金融危機反噬

金融海嘯後全球性的量化寬鬆(QE)政策

讓銀行和大企業受益良多

經濟復甦仍在長長的隧道裡未見出口的曙光,

以及全球化紅利的不均等分配於各地叢生,

孳生諸如2011年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等運動,

以「1%和99%的對話

─99%的人無法再容忍1%的人貪婪和不公,

預告了抑制全球化的前進路程,

今年的英國脫歐和川普的當選更是直接宣示:

曾經波濤洶湧的全球化的浪潮正在退潮,

並為逆全球化或去全球化的興起鋪好了高速前行路線。

2016年底,

《牛津字典》甄選出後真相(Post-Truth)

作為年度代表詞彙,也預告了2017年的可能走向。

(截自youtube)

 

新自由主義盛行的1988到2008年間,

全球平均收入的中位數有所提升,

但全球最富有1%的贏者圈收入增加60%,

而居於底層5%的魯蛇們收入毫無變化。

 

財富提升幅度最大的是中國、印度、印尼和巴西等

發展中國家的新興中產階級,

他們顯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不過,先進國家的中低中產階級這沒有受到上帝的眷顧,

其實際收入呈現停滯成長的窘境。

 

這段期間的貧富差距也呈現拉大趨勢,

英美兩國的基尼指數(Gini index)

從0.3上升到0.41和.037,

在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標準,

基尼係數高於0.4代表收入已達極度不平等。

 

全球大部分的窮人和中產階級是這一輪全球化的受害者。

 

顯見在已開發國家,貧富差距擴大是數十年來僅見

 

這說明了1980 年代美國總統雷根

主張的涓滴經濟學 (trickle-down economics)失效,

經濟成長紅利並沒有涓滴向下滲透給中下階級,

而是讓富人更加擁有財富。

 

教宗方濟各(Papa Francesco)曾評論說,

涓滴經濟學只是讓人們相信那些掌握經濟權力的人,

既無辜又天真罷了。」

 

美國導演史東(William Oliver Stone)執導的

《華爾街》(Wall Street)和眾多政治經濟學家都曾提出,

過度的、以非法和不道德手段促成的財富集中,

已開始腐蝕美國政治民主制度和平等的根基。

 

如同奧爾森(Mancur Lloyd Olson, Jr)

在《國家的興衰》(The Rise and Decline of Nations)中指出,

特殊的利益團體會透過金錢和遊說的力量影響政策,

讓利益向他們傾斜。

 

經濟困境貧富差距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令全球化的逆流已於全球竄流,

全球經濟整合和區域整合的退潮的對立面

─世界各地的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氣候已升溫擡頭。

 

甫以從歐洲整合至今問題仍層出不窮來看,

歐元對歐洲經濟宛如一場災難,

自東歐的移民和來自中東非洲的難民潮

更是對歐洲當政者致命傷。

 

是以,

全球向右轉的政治氛圍和經濟保護主義已然形成。

 

前者表現為權威民粹主義(Authoritarian Populism)

和防禦型民族主義(Defensive Nationalism),

並和後者的脫離區域整合、反全球化、去全球化有機結合。

 

法國左右兩派聯手率先

在2005年對《歐盟憲法條約》(European Constitutional Treaty)

的否決就在進行預告,

之後2012年的總統大選

高舉反全球化和去全球化作為選舉議題。

 

他們把全球化的作用比喻為一次大戰到二次大戰間

興建的馬奇諾防線(Maginot Line)。

 

自1929年起,法國在德法邊界建造了一條

想用以抵禦德國入侵的防禦工事,但當戰爭爆發後,

德國借道比利時從難走的山區發動攻擊,全然讓法國無法預料,

法國迅速陷入全面潰敗,固若金湯的防線完全沒有發揮作用,

淪為軍事笑柄。

馬奇諾防線係由法國當時的陸軍部長

安德烈·馬奇諾自1929年起開始建造,

防線主體綿延數百公里,但當戰爭爆發後,

德國借道比利時從難走的山區發動攻擊,

全然讓法國無法預料,法國迅速陷入全面潰敗。

(By Goran tek-en, wikimedia.org)

 

全球化和歐洲整合置法國陷入

更高的經濟、恐攻、文化和生活模式的風險,

無異於疆界開放讓法國更受傷。

 

如今具有鮮明民粹主義形象、素有「法國女川普」之稱的

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主席雷朋(Marie Le Pen),

將和上周甫出線取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資格的

前總理費雍(Francois Fillon)與氣若游絲的左派候選人對決。

 

和川普類似,國民陣線代言被遺忘的法國下層民眾,

主張反全球化、反對大規模移民、反伊斯蘭國的崛起

以及檢討法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

 

雷朋主張「人民對決菁英」、做「真正的法國人」、退出歐元區,

並舉行法國脫歐公投。

費雍在一些議題和雷朋一樣,

如主張強硬應對移民、穆斯林問題,外交上主張親俄遠美。

 

在社會黨執政不力和法國遭受兩次恐攻和高失業率下,

法國2017年大選將向右轉,由右派入主愛麗舍宮機會頗高。

 

義大利自1946年以來,70年內更迭了63屆政府,

每任政府平均執政時間僅1.1年,

左派民主黨籍總理倫齊(Matteo Renzi)政府

屆11月18日上台1000天,已是第四長壽。

由倫齊推動義大利史大最大的憲法改革公投意在簡化立法議程、

重新架構中央與地方權力用以增加政府效率、

解決治理失能問題。

 

憲法改革公投的失敗,讓極右派再度受到鼓舞,

受益的是民粹主義政黨五星運動黨(Five Star Movement)

和反建制派「北方聯盟」(Northern League)。

 

前者是歐洲懷疑主義、反移民、反全球化、

反建制的極右派民粹主義政黨,

後者也被稱為北義大利獨立聯盟

(Lega Nord for the Independence of Padanis),

主張擴大自治、脫離義大利獨立和反移民,

兩者均反對歐盟擴張甚至主張脫歐,

恐為歐盟前景蒙上黯淡陰影。

素有「法國女川普」之稱的國民陣線主席雷朋

(圖左)。(AP)

 

此外,反對全球化、開放邊境、移民

和與歐盟更緊密整合的反建制情緒,讓右派政黨手舞足蹈,

並揮劍傷及菁英政治民主價值和歐洲整合以來的主張。

 

義大利是歐洲第三大經濟體,自1999年加入歐盟後,

經濟不曾成長,自2001年起中東難民大舉入境,

在金融海嘯後一蹶不振,

復陷歐債危機淪為歐豬五國(PIIGS)之一。

 

如今失業率高達11%、年輕人失業率約在四成,

為全歐第二高、GDP滑落9%、工業生產總值銳減25%、

國家債務為國內生產毛額(GDP)140%左右,

在歐元區僅次於希臘,銀行資產已縮水一半,

共有約3,600億歐元壞帳,占歐洲銀行壞帳的三分之一,

相當於義大利GDP的25%,不良資產高達17%,

45%的銀行債務為普通人民持有。

 

國家經濟蕭條和人民變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測,

義大利將出現「失落的二十年」,

直到 2025年前不可能回復到 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前的經濟水準,

讓人民對未來失望茫然。

 

當下的義大利景象就像但丁(Dante Alighieri)名著《神曲》

描繪下的煉獄,必須經過煉洗過,

才能拾階而上邁向光明的伊甸園和天堂。

 

目前義大利政府的負債為歐盟第二,情況只比墊底的希臘好些。

 

義大利此刻最需要的是大筆資金的挹注,

但歐盟的撙節政策及不願對義大利因今年八月嚴重震災

亟需重建調高預算和援助等,

造成失業的年輕人和不滿歐盟者對總理倫齊與歐盟祭出懲罰,

以高達近六成的改對票否決憲法改革。

 

倫齊憲改的鎩羽而歸,

顯示義大利人民並不畏懼借債成本高升或是被其他歐盟成員國孤立,

「義脫」(Italexit, Italeave)的氣氛瀰漫,

猶如五星運動黨領袖格里羅(Beppe Grillo)所形容的,

這是個「焚毀的時代」,要歐盟還是要生存,

義大利選民正在徘迴中。

 

有「西方自由價值」堡壘稱譽的

梅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

深陷難民政策泥淖,今年五月一度有64%選民反對其連任,

地方選舉接連敗北,尋求明年四度連任,

原本的坦途被認為「總理黃昏的來臨」。

 

究其根本,

她在去年對來自於中東和非洲國家的穆斯林難民

敞開大門的政策,是導致主張反移民的右翼民粹政黨

德國另類選擇黨(Alternative für Deutschland, AfD)

乘勢崛起的加速器。

 

另類選擇黨稱難民為「寄生蟲」,要求確保邊界安全,

警察可以對非法越境者開槍的口號,

讓人聯想到當年「納粹德國」的政治宣傳。

 

該黨在今年五月修改黨綱反伊斯蘭教,

主張伊斯蘭不屬於德國,認為伊斯蘭教義和習俗

與德國的自由、民主社會基石、法律和猶太─基督教的文化傳統

格格不入。

 

其另外一大政綱是反對歐元,不願以「德國納稅人」

伸手援救歐元區的負債國。

歐盟的撙節政策及不願對義大利

因今年八月嚴重震災亟需重建調高預算和援助等,

造成失業的年輕人和不滿歐盟者對總理倫齊(圖)

與歐盟祭出懲罰,以高達近六成的改對票否決憲法改革。

(REUTERS)

 

另類選擇黨下載權威民粹主義和防禦型民族主義的軟體,

運行在法國政經體制的程式上,逐步佔據人民的記憶體。

 

諸如提出類似「美國優先」的主張,

激起面對百萬難民和恐攻憂慮的德國選民堅信自己才能救自己、

自己才是德國救世主的情緒。

 

或許受此影響,梅克爾進行持續蔓延的損害管控,

在連任基民黨(CDU)主席的黨代表大會上

一改以往堅定立場表示,

過去2015年夏末大規模難民湧入國境不能、不應、也不會再出現,

於去年到德國的難民不是每個人都能滯留在德國,

而全遮臉是不被允許的,德國法律優先於伊斯蘭教教法。

 

「西方自由派的最後捍衛者」梅克爾,

多數議題立場站在另類選擇黨的對立面,

主張建立更強大的歐洲、更強大的德國經濟,

力倡全球化和歐洲整合,也尖銳地批評反移民、

反伊斯蘭主義和極右翼的民粹主義。

 

明年大選她能否改變另類選擇黨所下載軟體的挑戰,

考驗著德國選民如何衡量西方自由的最終價值

當下安身處地感受的抉擇

 

目前梅克爾仍有優勢,但即使尋求連任成功,

德國民粹主義的撒豆成兵,也將令她的施政和滿意度造成困擾。

 

民粹主義的本質是想以任何方式代表民眾說出民意,

呈現出反對多元主義、否定複雜性以及扭曲代表的形式等特質。

 

相對於民主是個多元的價值

如果就民粹只站在自己的利益、單一個體或同溫層的視野

來思考自身利害來說,民粹主義相對顯得單一和簡單。

 

況且,

民主既然是眾人對公眾事務參與的決定過程和機制,

民主便意味著是複雜的程序正義、多元的利益和政策辯論的彰顯;

相對而言,民粹就不想多慮,只想直問民眾意見,

而不問政策是否合理、吻合普世價值

或是未來代價如何等複雜構面。

 

因此,

自由民主的決策機制和對其授權的代表性不需要強調,

代議政治的辯論、官僚體制的思考

或是菁英的深思熟慮變得不重要,

政策和議題的設定只剩Yes和NO,

以致於民粹主義者更鍾情於公民投票,

希望透過直接民主表達所宣稱的正確觀點─民眾的意見至上。

 

問題是,政策的複雜度不是簡單三言兩語可以說明,

也常常不是單純的YES和NO兩元對立機制的路線或抉擇而已。

有「西方自由價值」堡壘稱譽的梅克爾

深陷難民政策泥淖,今年五月一度有64%選民反對其連任,

地方選舉接連敗北,尋求明年四度連任,

原本的坦途被認為「總理黃昏的來臨」。

(AFP)

 

民粹主義是代議制民主永遠無法擺脫的幽靈。

由於具有反民主色彩,而威脅到民主本身。

 

英國脫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否決義大利憲改公投

和歐洲政治瀰漫極右民粹氛圍,

說明了選民用民主的手段─手中的選票表達對現狀的不滿:

面對全球、區域和在地政經和社會議題

執政者走在冏途沒有具療效的處方,

獲利的菁英階層也沒有承擔起應有的責任

 

民粹或是預告民主治理失能的警鐘、

菁英政治建制派的挫敗和對進步價值與文化的反撲,

反映為四個環環相扣的現象。

 

首先,

民粹運動嚴厲批判主流政黨處遇全球化的失敗

並質疑新自由主義,

高舉民族主義或本國優先鮮明旗幟號召認同;

其次,

民粹主義政黨或領袖以直白而讓人有感的語言擄獲民意,

直接反對傳統的政治菁英、建制派和政府決策體系;

第三,

民粹主義撩撥菁英與和人民間的鴻溝並製造對立,

認為贏者圈受惠於體制,是自私自利和腐化的,

後者是善良且是沉默的大多數,

且以政治改革和道德重整運動自詡;

第四,

民粹將反智、無邏輯、因果倒置、非科學集之大成,

內化為自己所相信現象的內在理解和感情,

表徵為對建制派的反叛和反對,

歸結為一切都是建制派(establishment)和體制的錯

 

當前政治社會的氣候變遷已異常化,鐘擺重力加速度向右,

世界各地的景象恰似著名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寫實主義(verismo)風格的代表人物

馬斯康尼(Pietro Mascagni)創作歌劇

《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

和《丑角》(Pagliacci)背景的民間景象一樣,

下層社會尋常百姓痛苦指數處於高峰。

 

然而,我們必須謹記歷史教訓,

嚴防馬斯康尼最後歸心向法西斯的歷史再度重演。

 

2016年的尾聲,

為歷史前進的道路架設了疆界的圍牆和障礙,

民粹主義、民族主義和保護主義的路障

阻擋了開放自由市場和多元民主價值的去路,

民主體制和執政菁英必須檢討民主的失靈和政府的失靈,

當民主韌體和自由經濟程式不再有效運作,

必將讓世界政經體制當機。

 

即將到來的2017年,也將延續2016年的情緒之路前進,

後真相的最後事實真相的顯影,

讓我們無法像先知一樣預知前行路徑,

或許全球向右轉的變局,就像離心力的作用力一樣,

破壞建制派長期以來構築的工事和堡壘,

再以顛覆既有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模式,進行破壞式衝突和創新。

 

年終倒數的新紀元,或將迎來:

一個以自我和國族為優先的自我保護和發展意志,

以及價值分歧化和文化保守化作為,

將加深邁向不確定且高風險未來世界的憂慮,

這份擔心恐怕像幽靈揮之不去。

========================================

=======================================

新自由主義盛行的1988到2008年間,

全球平均收入的中位數有所提升,

但全球最富有1%的贏者圈收入增加60%,

而居於底層5%的魯蛇們收入毫無變化。

 

財富提升幅度最大的是

中國、印度、印尼和巴西等

發展中國家的新興中產階級,

他們顯然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相關 ]   2017:全球向右轉的不確定年代[ 吳芳銘  ]

=======================================

全球化既得利益者政治正確壓倒一切   ]

 

記者似乎只能以繼續謾罵美國未來總統的方式

來承受特朗普當選的殘酷現實。

 

“時代周報”的評論員甚至不屑說出特朗普的名字,

繼續像選舉前一樣稱他為”恐怖小丑”、

“墨索里尼的拙劣模仿者”等等。

 

特朗普的選民在此間媒體眼裡

是一群上了年紀、 沒有文化和失意落魄的烏合之眾。

 

之前我沒有想到美國有這麼多沒文化、沒追求的人民

 

[相關 ] 

  既得利益者的政治正確壓倒一切[ 德國之聲 ]

=======================================

2017:全球向右轉擺脫不確定的全球化年代

================================

[全球化得利者>西方精英階層的挫敗 : 失去信任,失去舞台]

====================================

川普對美國外交政策的想法,

可以從前總統雷根的外交思維著手。

「實力捍衛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

是帶領美國打贏東西冷戰的雷根總統

國際外交之戰略精髓。

 

[相關 ]    美國全球利益沒有翻盤[ 黃介正 ]

 

=====================================

[權貴資本主義敦促美國成為中國的附傭]

 

上月,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牽頭下,

51位美國重量級商界領袖敦促奧巴馬

把2016年簽訂中美雙邊投資條約

作為與習近平會晤的一個優先重點。

 

這一條約將為兩國帶來巨大利益

 

[ 相關 ]  重啟中美關係[ 紐約時報 ]

===================================

在貪腐盛行、領導人藏匿財富的國家裡,

不論開展多少國際合作,都無法杜絕逃稅活動。

更糟糕的是,

金融行業非常善於鑽新法規的空子。

 

[ 相關 ] 

從「巴拿馬文件」看全球避稅新動向[ 紐約時報 ]

=====================================

Thieves, Robbers,  politicians

 -DUCKTALES QUOTES

=======================================

Chimerica in Decline?

It is not America in decline, but Chimerica,

the hybrid phantom state that was to be the acme of market-based integration.

By Vasilis Trigkas

====================================

 

    [ 相關 ] 

 與中國打貿易戰,川普贏不了[Eduardo Porter ,紐約時報]

=======================================

The American people will not be delighted

The people of USA won’t  be delighted

 

[ 相關 ] The Seat of “Leader of The world” Was Vacant ![紐約時報]

==================================

[2016美國獨立240週年: 川普,美國人民 ,全球化得利者  ] 

 

川普聲稱要讓工作機會回到美國,這現實嗎?

 

亞洲的一些商業人士認為,可能性不大。

 

凱基證券(KGI Securities)分析員Nicholas Teo說,

全球化發展已經深入世界,

逆轉這個趨勢已經不大可能。

 

他說,

保護主義政府短時間維持都不可能,

更不要說執政4年, 尤其執政者又是經商出身。

 

如果說亞洲有哪個國家會受到川普效應的最壞影響的話,

那肯定是中國。

 

普會不會像在競選中說的, 把中國正式列為操縱貨幣國家呢?

 

川普會不會像自己曾經建議的那樣,

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45%的關稅呢?

 

匯豐銀行認為,這也不可能,

咄咄逼人且兩敗俱傷的政策必定受到美國國會的遏制。

 

政治家想通過川普承諾的方式,

實現翻轉經濟 和「重振美國」的目標,

都是令人難以置信的。

 

更大的可能,他會表現得務實, 把先前做的承諾拋諸腦後。

 

  [ 相關 ]    川普上台對中國和亞洲意味著什麼?[ BBC ]

=================================

[ 全球化獲利的是一窮二白的中國西方大企業 ]

 

英國人民公投決心退出歐盟,

對流行一時的「整合」及全球化是一次重挫,

它反映一般人民受整合與全球化之害,

百般無奈的強力反彈。

 

英國與歐盟離異,

象徵國族主義及主權意識的再覺醒。

 

整合的結果與全球化過程,人民並不覺得因而獲益,

反而讓國家主權受約束,

人民不能依自己國家的需要制定法律與政策,

解決自己的問題。

歐洲民主、法治、獨立國家

以對等地位整合的超級國家模式,

都已出現離異的大逆轉。

 

全球化」也流行一時,

獲利最大的是一窮二白的中國,和西方大企業

一般人民因中國勞工廉價競爭,

慘受失業之害,又無力改變政策維護自己權益,

在經濟及政治上都有被剝奪感。

 

 

[ 相關 ]     區域整合與全球化失速![ 王景弘 ]

=================================

[ 西方精英階層縱容之下:  中國─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

 

全球化有幾項前提

自由市場、各國平等貿易、政府不操縱股市、

匯市、政府不補貼外銷、國營企業應減少並鼓勵民營企業、

法治必須上軌道以保護外來的投資。

 

  中國破壞全球化的第一件事

中國以政府的力量支援國企和外國企業做不公平競爭而賺大錢,

引起各國反感刺激出保護主義,也是理所當然。


中國是個泛政治的群體,任何部門都為政治目的服務。

中國絕非自由經濟,更不是自由市場。

 

第二

中國大量補貼國營產品,

用低於成本的價格消滅他國的相同產品,

再抬高價格,形成不公平貿易競爭。

第三

政府藉操縱股市、匯市使國內產品加強外銷的競爭力,

並從中賺取龐大的邊際效益,

更使股匯市成能為政府賺錢的工具和槓桿。

第四,

拿國營企業去和他國民營企業競爭,

一開始他國的民營企業就輸在起跑點,

 

 第五,

法治不彰、司法落後並作為政治的工具,

使外國投資客常血本無歸,即使官司打贏也求償無門。

 

這樣的掠奪型經濟體制如何讓人願意和他們「全球化」?

 

西方精英階層縱容之下,全球化造成國內大量失業貧富兩極,

 

國界虛化難民滲透,破壞社會的穩定

 

全球化造成反感,主要因為企業轉往人工低廉的國家,

導致國內大量失業;國際上的貧富兩極以及國內的貧富兩極

形成中產階級崩塌,破壞了社會的穩定。

 全球化的疆界虛擬化,鼓舞了國際難民的滲透,難民問題將越演越烈


全球化除經貿還包含生命價值(如人權、尊嚴)的普及化

中國對此則毫無貢獻。

 

西方精英階層的挫敗:失去信任,失去舞台。

 

[ 相關 ]   中國─全球化最大受益者[ 蘋論 ]

==================================

川普重拳出擊!

2016-11-24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897126

杭東

自由限時批》

 

川普重拳出擊!

==============

川普顯然是讀過大衛.葛根(David R. Gergen)

《美國總統的七門課》(Eyewitness to Power:

The Essence of Leadership, Nixon to Clinton),

所以,他一出手就符合第一課的「目標清楚」,

要在百日內完成六項要務,包含

貿易、移民、國防、能源、監管法規、公僕規範等政策。

 

而第一記重拳,就是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

無異是項莊舞劍,意在中國!

頗有踵武雷根的影子,值得拭目以待!

 

同時,他展現「獅子與狐狸」的特性,劍及履及的動作,

有排除萬難的決心和無畏勇氣,更為振興美國,

重整往昔雄風致力,亦逐漸浮現「聯俄制中」的策略,

幾顛覆了一般人云亦云的判斷!

 

按照一般的媒體報導或評論,泰半認為美國退出(TPP)有利北京。

 

因為中國多年來,一直視有12個國家參與的地區協定,

是美國加強亞洲影響力的方法之一(協定不包括中國),

更是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的策略,TPP除了刺激美國出口,

還將鞏固華盛頓與亞太區的重要關係,

無怪北京視這項協定的實際目的是抗衡中國的崛起。

 

然則,在企業界出人頭地的川普,看法不一樣。

 

他認為中國佔盡美國經貿便宜,曾在大選期間,

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來使其出口產品價格低廉,

從而擴大市場佔有額,使美國減少了百萬份工作機會,

卻非無的放矢!

 

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資料顯示:

2015年全美共有8141萬家庭,

全家無人工作的家庭有1606萬,比率高達19.7%,

意味著美國每五個家庭中,就有一個家庭沒有人工作;

全美超過一億人口依靠各種福利過日子。

在企業界出人頭地的川普,認為中國佔盡美國經貿便宜,

也曾指責中國操縱人民幣來使其出口產品價格低廉,

從而擴大市場佔有額,使美國減少了百萬份工作機會。

(REUTERS)

 

另據近日美國一篇最新研究顯示,

美國人口中與自殺相關的死亡案例增多,

和美國從中國進口增加有聯繫,這一現象在白人男性群體中尤為明顯。

 

而美國製造業中有一半的就業機會流失,

是因為從中國進口商品增加的關係,

而白人男性從事製造業的比例又比其他群體更高。

 

《美國之音》引述自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經濟學家賈斯汀·皮爾斯

(Justin Pierce)和耶魯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彼得·蕭特(Peter Schott)

最近聯合發表的一篇論文。

 

指陳,自2000年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

(目前已改稱「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PNTR)以來,

在美國那些受PNTR影響較大的地區(研究中以「郡」作為單位),

自殺及其相關原因造成的死亡案例明顯增多,

白人男性群體是受影響的「重災區」。

 

這份研究指稱,失業率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將導致自殺率提高11%。

 

顯然美國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待遇,

是肇致美國經濟衰退主因之一。

 

再者,

據國內知名財金專家黃天麟近日在《自由時報》「自由廣場」亦指出

中國政策性壓低人民幣匯率,獲取貿易的龐大利益是事實。

 

像1980年中國改採市場經濟,首先就是主導人民幣貶值;

1980年人民幣兌美元之平均值是人民幣1.5元兌一美元,

到了1993年,在無戰事或通膨之情況下,

竟然貶到人民幣8.68元兌一美元。

 

使得中國在勞工、土地等成本上,成為世界之超低廉國家,

引發台灣「沛然莫禦」之西進風潮。

 

美日亦同受其害。

 

去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順差為5930億美元。

 

但人民幣並未因資本累積、生產技術之提升而適度調整,

近來仍將匯率壓低在6.8至6.9之間。

 

先以壓低匯率、奪取貿易利益,

再以「國家資本主義」、「專制紅利」與世界進行不公平競爭。

 

簡言之,川普指中國為匯率操縱國,可說是正中要害。

 

但此並非川普反對TPP的主因,而是基於「美國優先」的思維,

須先將中國的負面影響降低,並將TPP中符合美國利益的部分,

轉換為其他貿易機制,

比如與其他亞太國家簽區域或雙邊貿易協定

(例如美中勢將重起經貿談判,台美之間則已有TIFA,

即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架構下的雙邊關係),自將會另起爐灶。

 

也就是說,川普當選後第一個會晤外國的領袖,

就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兩人私下顯已有默契

(TPP或改由日本主導,美從旁協助等等),

打臉日本有何好處?!

 

此外,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

最近在2016年的年度報告指出,若允許中資收購美國企業,

將傷害美國的國家安全,並呼籲國會應修改法律,

讓相關機關有權禁止中國國有企業收購美國企業。

 

報告指出,中國公安部駭客去年就曾入侵美國聯邦政府

人事管理辦公室的網路,涉嫌竊盜2200萬聯邦僱員的人事記錄。

 

在今年8月,FBI技術人員常坤山(Kun Shan Chun)也承認,

利用職務向中國提供FBI的美國機密。

 

USCC也呼籲國會應修改法律,並授權「國外投資委員會」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使其有權禁止中國國企收購美國企業。

 

復次,美國《華盛頓郵報》近日亦引述卡內基-清華中心主任

保羅.海勒的說法,北京得出的一個結論是,

以為川普將讓美國擁抱孤立主義,停止發展戰略實力,

縮小全球影響力。

 

因此,中國將可以趁虛而入,成為亞洲霸主。

 

但這些印象可能是被嚴重誤導的,因為揆諸現實,

可能是非常不同的。

 

例如,俄羅斯總統普丁不僅和川普「惺惺相惜」,

還表達願與川普共同努力使美俄關係擺脫目前艱難狀況的願望」;

並說,「建立建設性對話」符合兩國及國際社會利益。

 

再從川普目前遴選的外交政策和國家安全團隊觀察,

包括團隊核心的龐裴眾議員(Mike Pompeo)

與佛林將軍(Michael Flynn),

即將出任中央情報局長和國家安全顧問要職,

以及和被川普譽為「大將中的大將」,

及「本世代最受尊敬的海陸軍人」的退役海軍陸戰隊將軍

馬提斯(James Mattis),也可望出任國防部長。

 

他們將比北京預期的更加鷹派!

 

又如,其中出任國家安全顧問的佛林,與普丁有特殊交情;

而川普任命的要員中,有許多是共和黨內的強硬派,

他們不會容忍中國對美國的政經軍威脅。

因此可能一改「聯中抗俄」為「聯俄制中」!

 

況且目前安倍正在用心經營與俄羅斯、印度的友好關係,

亞洲則可能出現美、俄、日、印度圍堵中國的態勢。

 

(前一陣子,日本防衛大臣稻田朋美曾表示,

日本政府將著手實施今年三月通過的安保法案

賦予自衛隊的新任務所必要的訓練,

課目將包括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護友邦云云)

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海軍上將哈里斯(Harry Harris)

 

不久前也向國際媒體表示:

「我肯定,我們將持續維持對印亞太盟邦與夥伴的堅定承諾。」

並強調:

「我想消除我們夥伴與潛在敵人可能的疑慮,

印亞太地區對美國來說,重要性一如往常。

 

我相信我們(美國)

是此區的安全夥伴選擇,且未來也是如此。」

 

川普更在今天的感恩節,發表「團結一心」,

消弭歧見,為美國共同奮鬥的談話。

 

他強調:「我們現在有機會共同創造歷史,

為華府帶來真正的改變,為各城鎮帶來安定繁榮,包括內陸城鎮。

 

這對美國和我個人都非常重要,但要成功必須集結全美國之力」、

「現在正是大家重建互信的時刻,當美國人團結起來,

沒有什麼做不到的,真的無所不能」、

「大家應感恩擁有的一切,勇敢迎向新境界!」

 

如今的川普,完全與選舉的川普不一樣。

 

他不斷通過推特、臉書、YouTube等新媒體管道

發表談話、對話、澄清、演說等

(與過去總統依賴傳統主流媒體不同),

設法說服、化解歧見,以尋求社會的支持,並和黨內外大和解。

 

例如他推崇政敵希拉蕊對美國的卓越貢獻,

和批評他最嚴厲的黨內大老羅姆尼和解,

近日還起用南卡羅來納州女州長海莉(Nikki Haley)

擔任美國駐聯合國大使,

及來自密西根州的優秀和熱誠的教育倡導者德沃斯(Betsy DeVos)

擔任教育部長,消除歧視女性的傳言等 尤有進者,

他也能放下身段,不管是用政治智慧,或透過個人魅力,

還是遊說、合作等方式,設法與一般大眾、

國會和新聞媒體(主流媒體仍存有偏見)溝通、對話,

亦與外國勢力(俄、歐、中東、日等)、國內利益團體及國內菁英等,

建立或重修關係,將意見納入決策系統中

(像早年小羅斯福總統就能搞定這些團體,

所以伯恩斯(James M. Burns)曾讚小羅斯福

集「獅子與狐狸」的特性,成就非凡)。

 

而雷根成在此方面的表現,亦不遑多讓。

 

政治科學家史克洛內克(Stephen Skowronek)

就曾指出,歷來創造政治新局的美國總統,

例如傑弗遜、詹森、林肯、小羅斯福、雷根,

等等他們都有模式可循。

 

他們都因推翻老舊的正統而獲得權力,

從而建立了一個「新典範」。

 

川普頗有「大丈夫當若是」的氣概,不斷地顛覆一些政經舊思維,

且努力以赴,能否創造美國的新局,大家都在看!

====================================

政治科學家史克洛內克(Stephen Skowronek)

就曾指出,歷來創造政治新局的美國總統,

例如傑弗遜、詹森、林肯、小羅斯福、雷根,

等等他們都有模式可循。

 

他們都因推翻老舊的正統而獲得權力,

從而建立了一個「新典範」。

 

 [ 相關 ]     川普重拳出擊![ 杭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