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外交再啟動 針對中國?

2017/06/22

http://zh.cn.nikkei.com/politicsaeconomy/politicsasociety/25693-2017-06-22-04-59-45.html?start=1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黑沼勇史 新德里

莫迪外交再啟動 針對中國?

=====================

印度總理莫迪的外交在經過半年的空白期之後,

再次啟動,

出訪了西歐3國與俄羅斯。

 

在倡導內向政策的美國川普總統上台,

世界不確定性加強的背景下,

莫迪出訪意在探索阻止「全球化」倒退、

以及出現美國和中國構成的「新2極格局」的方法。

 

   在莫迪出訪期間,川普表示巴黎協定「過於嚴格」、

「成為讓他國從美國獲得資金援助的框架」,

宣佈退出巴黎協定。

 

莫迪外交方針改變?

   莫迪6月3日與剛剛就任法國總統的馬克宏舉行了首腦會談,

表示「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是對於世界的政治遺産,

是我們共享的」,

在美歐之間出現裂痕的該框架的相關問題上,

明確表明支持歐洲。

 

而在訪問俄羅斯聖彼得堡的6月2日強調,

「不管是不是巴黎協定,我們都承諾為了下一代而防止地球變暖」。

直接關係到吸引可再生能源相關投資的「環保牌」

已成為莫迪經濟外交不可或缺的手段。

莫迪6月3日與剛剛就任法國總統的馬克宏

舉行了首腦會談

(reuters-kyodo)

 

   莫迪就任總理以後,平均每3個月訪問6個國家,

但在2016年11月訪問日本之後,出訪戛然而止。

這是因為處理國內事務非常繁忙,

例如為打擊腐敗和避稅而廢除2種大額紙幣、主要邦的地方選舉等。

但是,以5月中旬訪問鄰國斯里蘭卡為開端,重啟了首腦外交。

莫迪從5月29日展開了為期1周的出訪,

選擇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法國和俄羅斯。

 

   但莫迪此次出訪的成果裏,

此前重視的大規模項目洽談和投資等商業成果不多。

除了在印度南部與俄羅斯合作追加建設2座反應爐這一協議之外,

列入協議文件的都是聯合反恐、促進教育文化領域交流等常見的項目。

   缺乏具體成果的馬拉松外交令常駐印度的

各外資企業的高管感到失望。

 

駐新德里的西班牙企業的一位首席財務官(CFO)也不例外,

他説:「印度的現任總理訪問我的祖國,在過去近30年裏屬於首次,

但卻空著手」。

這位首席財務官在接受Nikkei Asian Review的採訪時如此表示。

「莫迪來了,喝一杯茶,然後離開」,

莫迪訪問西班牙的日程只是到訪德國和俄羅斯的間隙5月31日。

   不過,與商業方面的協議相比,

莫迪此次的出訪似乎將焦點更加對準戰略性課題。

印度的智囊組織觀察家研究基金會

(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副會長

納丹·烏尼克里希南(Nandan Unnikrishnan)

針對莫迪外交隱藏的意圖

表示,「歐洲需要為世界承擔責任。

我們希望歐洲懂得這一點。

這是莫迪通過此次出訪傳遞的信號」。

   印度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GDP)目前只有1800美元。

今後也將是全球化的受益者,

有必要從海外獲得直接投資和技術轉讓。

5月30日在德國總理梅克爾也出席的德國的經濟會議上,

莫迪明確提出了這一點:

「(吸引投資的)最大目的在於創造就業、

縮小(印度)社會的貧富差距」

   在川普總統領導的美國轉向保護主義、

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和巴黎協定的世界裏,

希望歐洲成為全球化的守護者——在與德法首腦的會談中,

與拘泥於眼前的外交成果相比,莫迪似乎更重視鞏固這種基礎。

 

在中國的影子裏?

    在於聖彼得堡舉行的國際經濟論壇上,

莫迪發出了另一個信息:

「世界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兩級分化體制」,

這番發言被認為莫迪正在警戒

上個世紀美國與前蘇聯對峙的兩極分化體制

會在華盛頓與北京之間形成。

 

莫迪擔心美國與中國會建立新的兩極分化體制。

川普總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做了「交易」,

莫迪擔心會發生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分割歐亞大陸,

而美國分割除此之外的其他地區統治世界的事態。

    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不但是喜馬拉雅周邊和克什米爾地區,

在印度洋,相對於中國而言印度也將陷入劣勢。

 

從可能會埋沒在中國的影子中這一層意義上來説,

俄羅斯總統普丁應該也有相同的擔心。

    自首任總理尼赫魯在全球提倡非同盟運動的1960年代以後,

印度為了保持戰略自主性,

一直在努力推進「全方位外交」和「等距離外交」。

 

莫迪目前似乎轉變了這一路線,雖然是全方位外交,

但在與日美歐構築戰略性合作關係的同時,

謹慎地與試圖在南亞和印度洋提高影響力的中國保持了距離感。

 

    莫迪沒有派代表團參加中國5月14~15日

在北京舉行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

也是與中國保持距離感的表現。

 

不僅如此,印度外交部在一帶一路論壇開幕前一天

還發表了批評中國的聲明,表示

「沒有哪個國家能接受無視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核心利益的項目」。

 

儘管莫迪政權在經濟政策方面熱切希望獲得中國的投資。

 

    不過,為美國提出保護主義的總統上台

對莫迪來説無疑是意料之外的。

 

今後,莫迪外交除了原來的「民主主義」外,

「全球化」也將成為關鍵詞,可能會進入

篩選開展「非等距離外交」對象國的階段。

================================================

===============================================

 

 

 

================================================

歐洲即將迎來「愛國之春」?

2017年 2月 2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fooc-38841704

BBC希爾(Jenny Hill) 發自柏林

Fishing boats in the harbour at Freest on Germany's Baltic coast

記者來鴻:

歐洲即將迎來「愛國之春」?

======================

英國要脫歐,美國出了特朗普。

2017即將成為歐洲的覺醒年?

受夠了建制派冷遇、去擁抱”愛國之春”的溫暖?

來德國、荷蘭小鎮聽一聽。

暮色昏暗,淒寒陰冷。

最開始,一個猙獰的塑料維京人嚇了我一跳。

通往德國波羅的海海岸的公路旁,

快餐店停車場內聳立著這個頭戴長角頭盔、高大狂妄的維京人。

 

他伸出大手、傲然地指著我來的方向。

 

我接著開車前行。

通往海濱小鎮Wollagtz的公路兩側,田野一片漆黑,枯樹搖曳,

感覺有些陰森森。

路邊鎖了門的小客棧、窗戶黑洞洞的小平房看來也很詭異。

 

淡季,這個地方冷清慘淡。

港口,漁船懶散地隨波起伏,突然,眼前閃出一縷亮光,

一位身穿黃色連身衣的男子正在刮魚鱗,打理昨天出海的戰利品。

 

碼頭邊,走進一所低矮的水泥房,

我意識到,感覺距離柏林很遙遠的並非我一人。

熏魚廠女工恩尼斯說,感覺被德國政府遺忘了

Image caption

熏魚廠女工恩尼斯說,感覺被德國政府遺忘了

 

三個腰間系著塑料圍裙的女人坐在桌旁,

桌子上堆滿了滑溜溜、銀閃閃的小鯡魚。

 

她們手拿長長的金屬釺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條條小魚串好,

凖備送往熏房。

話題轉向政治、德國政府,恩尼斯看上去很傷心。

 

她說,”他們就知道照顧大城市,不是這些小社區。

沒人為我們做什麼,他們把我們忘了。”

 

德國大選預計九月舉行,真正的硬仗,

都將是在這樣的地方展開。

 

人們感覺他們被建制派政黨拋棄了,

這些地方成了反伊斯蘭政黨”德國選擇黨”(AfD)生根、

生長的沃土。

 

民意調查顯示,超過十分之一的選民支持德國選擇黨。

羅蘭吃力地舉起一隻裝滿小魚的大桶,放到桌上。

 

他告訴我,他會投票支持德國選擇黨。

 

羅蘭說,”其他那些政黨逃避真問題。

 

默克爾就知道堅持自己的觀點,

儘管她能看得到她把我們帶到了什麼局面,比如恐怖攻擊。

 

如果她沒有讓那些人進入我們的國家,

聖誕節柏林市場的受難者恐怕現在還活著呢。”

德國選擇黨領導人:我們不製造恐懼,我們不怕談恐懼

Image caption

德國選擇黨領導人:我們不製造恐懼,我們不怕談恐懼

 

德國選擇黨有可能贏得議會中的第一個席位。

 

他們相當自信,甚至有候選人在默克爾的選區直接挑戰這位鐵娘子。

 

霍爾姆(Erik Lief Hoelm)衣冠楚楚,曾是電台DJ,

他告訴我說,他認為大多數穆斯林都有極端觀點、

希望建立全世界哈利法,他承認自己可能贏不了默克爾的席位。

 

不過,這也不是絶無可能。

 

事實上,受英國脫歐公投和特朗普大選獲勝的鼓舞,

歐洲右翼政黨認為,2017年將成為他們的一年。

荷蘭維爾德斯、德國的佩特裏、法國的勒龐最近在德國登上同一舞台

圖片版權 ROBERTO PFEIL/AFP/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荷蘭維爾德斯、德國的佩特裏、法國的勒龐

最近在德國登上同一舞台

 

不久前的周末,在德國中部城市科布倫茨(Koblenz),

德國選擇黨領導人佩特裏(Frauke Petry)和法國總統候選人、

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勒龐(Marine Le Pen)、

荷蘭大選民調中佔上風的極右翼自由黨(PVV)領導人

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肩併肩站在集會舞台上。

 

骨子裏不喜歡伊斯蘭、不滿歐盟、討厭默克爾的民族主義政黨

展示團結。

 

面對台下彩旗飄揚、人群歡呼,

威爾德斯在講話中使用了”歐洲革命”、”愛國之春”等字眼。

 

這幾位領導人在同一個信號團結自己的支持者:

我們要拿回屬於自己的國家。

 

這個表述我聽過許多、許多次了。

 

最近一次,

是在北歐另一個荒涼的角落、另一個慘淡的海濱小鎮。

 

在海牙最貧窮的一個區之一,我遇到開魚店的衛蘭姆。

 

早上,海邊籠罩著鹹鹹的晨霧,他拿著粉筆正在黑板上寫價錢。

 

衛蘭姆說,他失去了自己的國家:送給大規模移民和歐盟了。

默克爾將爭取第四次連任

圖片版權 Sean Gallup/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默克爾將爭取第四次連任

 

我們走進他的商店和小小咖啡館兒,

他笑著給我端上一杯濃濃的黑咖啡。

 

咖啡館兒裏,幾張桌子已經坐滿了人。

衛蘭姆忙忙碌碌地端上魚肉卷、和角落裏坐著的一位老人開他們抬手

指了指門上的一張照片:一名裝扮成聖誕老人的男子在派送禮物。

 

我明白了,這些人並不僅僅是客戶或者朋友,更像是一大家子人。

所以,當他們告訴我維爾德姆是他們當中的一員時,

我懂了,他們的感情到底有多麼深刻。

他們認為,維爾德姆是唯一的—借用他們一個詞

—”聽得懂我們話”的政治家。

 

歐洲的民粹主義右翼政黨不應該對預期中的勝利想當然,

但是,建制派政黨同樣也不能繼續忽視、不予理睬。

 

因為,歐洲那麼多地方、那麼多選民感覺

自己被拋棄在寒冷的荒郊野外,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轉去尋求心中那個所謂的”愛國之春”的溫暖。

============================================

網友留言

一個選民說”默克爾就知道堅持自己的觀點”,

這句話觸發一個場景,就是人類兩種廣為認可的美德之間的衝突:

美德一,

像通勤列車司機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同一個”崗位,

認真服務大眾,體恤”所有”乘客的感受為首要原則,

杜絶飆車、急剎車。

美德二,

思維領跑者、富有上進心、勇於承擔,不被負面情緒所羈絆,

“時刻積極尋找最佳的舞台”,

以便把內心領受的前瞻性觀點”更有效的”播撒給大社會。

現實有些尷尬:默克爾總理爭取多次連任,

有選民對默克爾做出了那樣的評論。

 

勒龐夫人愉快的在德國集會,顯然,勒龐夫人在德國有粉絲;

那麼默克爾總理在法國有嗎?

(也許媒體選擇性報道造成視角缺失)FYI

 

碧海長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