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家和學者創建反戰組織

 

2014年03月05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4/03/70421.html

日本作家和學者創建反戰組織

日本作家和學者創建反戰組織

3月4日下午,日本作家和學者等

在東京的參院議員會館召開”阻止戰爭千人委員會”成立大會。

憲法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奧平康弘(左3)等發起人在會上發言。

(共同社)

日本作家和學者創建反戰組織

 

  【共同社3月5日電】

 

鑒於安倍政府有意通過變更憲法解釋來允許行使集體自衛權

對此表示反對的日本作家和學者等

4日在東京的參院議員會館召開“阻止戰爭千人委員會”成立大會,

還舉行了記者會。

 

  憲法學者、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奧平康弘

和記實作家鐮田慧等87人是該組織的發起人。

 

奧平在記者會上指出:

修改憲法解釋與修憲是一樣的。

不應該借內閣的解釋來藐視(《憲法》)第九條。”

 

鐮田表示:

開戰前夕正在迫近。

希望把(反戰)運動的範圍拓展開來,

而不是僅限於政黨和工會之中。”

 

  作家雨宮處凜認為安倍政權

暴露了本性,

想要從根本上以極快的速度改變這個國家”。

她懷有危機感地表示,

讓《憲法》第九條成為一紙空文的行動正在加速。

 

  約120人出席了在記者會前召開的成立大會。

與會者強調

將加強對試圖推進備戰、建立秘密國家的政府的批評行動”。

 

該組織的發起人還包括作家落合恵子、評論家佐高信和演員菅原文太等。

(完)

—————————————————————————————————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 價值觀錯亂世代 !!!

>> 日本國家意識淡薄世代 !!!

———————————————————————————–

[20年日本社會辜負年輕人期待][ 奪走年輕人夢想日本重建不了]

小學初中的教育早就有人指出 孩子們缺乏自我肯定”的問題。

日本社會或許蔓延“無奈”氣氛,想起來太可怕。

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另一種“醒悟”的機會。

這20年,日本社會辜負了年輕人的期待。

若我們繼續奪走年輕人夢想的話,日本真的重建不了了。

[ 相關 ] 編輯雜談:自我肯定 [  共同社 木本一彰]

———————————————————————————–

[ 日本無視定義的國家 ] >>>[ 日本名實不相符的國家 ]

日本名義上民主國家 除三年外 五十年一黨執政

(順便,那三年,多數人視為災難)。

——

所有人都認為,日本必須改變。但是,日本人害怕改變。

所以,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

政府說要投資、讓日本重返繁榮。 誰也不清楚能否見效。

但是,聽上去總比放棄自己最熟悉、最信任的生活方式要更動聽吧。

—->

政府 ???

日本名義上民主國家,但是日本人民擺脫不了世襲的政治勢力

[ 相關 ] 在日本成了「丈二和尚」![ BBC,傅東飛]

———————————————————————————————-

[  日本 名存實亡 近70年 ]

大量「不好說」的回答,不意味着他們沒答案,

而是反映出

日本人至今看待「那場戰爭」的心態依舊複雜

 

日本普通民眾國家的關係上來理解。

 

記得在日本上小學、中學期間,

有些師生望着國旗「國歌齊唱」的時候,

都會覺得很尷尬,甚至難受。

 

不少日本國民看來

國旗和國歌是軍國主義者發動戰爭的象徵,

不僅給他國人民造成了傷害,

還迫使日本陷入崩潰

 

由於這段歷史,

媒體、學者、百姓心裡始終存有疑問:

國家政府憑什麼不會犯錯誤呢?

「國」字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我認為,

日本修憲派的最大阻力,

不是來自中國、韓國的外交壓力,

恰是來自日本國內對「國家主義」的厭煩和警惕

 

二戰結束已近70年,

戰後的日本拿着「和平憲法」,

在美國「核保護傘」之下走了一條

「重經濟、輕安保」的吉田茂路線(Yoshida Doctrine)。

 

日本社會迄今依然走在這條路上,卻顯出疲態。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失落的二十年」

中國崛起的大時代背景令日本人感到擔憂:

「我們這樣下去,

經濟影響力下降,政治無法行使話語權,

會不會被孤立,被邊緣化,

最終變成全球化時代的孤兒呢?

 

[ 相關 ]日本倒向「右翼」了嗎?[加藤嘉一,紐約時報]

————————————————————————————————-

[  中美韓日本  東海新冷戰– 日本對美國的承諾心存懷疑 ]

 

日本全民心態根本轉變

二戰以來日本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意願、更有能力捍衛本國

 

部分原因是,日本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承諾心存懷疑

 

[ 相關中美日韓,東海「新冷戰」[David E. Sanger,紐約時報]

—————————————————————————————————–

<二戰後近70 日本年輕人  仍然不能成為正常國家的國民>

 

戰後日本如何走來???

日本二戰後近70,

佔領軍代理人仍然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舊金山和約》生效之日 日本並未還給日本國民

佔領軍表面上離開了!!!

佔領軍制定的憲法 >>  並未離開

佔領軍培養的代理人並未離開 !!!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相關 ] 思考憲法可改與不可改 [  朝日新闻 ]

 

>>>>> 

[日本戰後世代作為正常國家國民的權利–>日本國民基本人權]

————————————————————————————————-

[ 主權在民>>憲法還給國民>>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在最悲觀時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國家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

[ 相關 ]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Marshall Loeb]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