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了! 2成購屋族竟是免稅戶

2016-11-28  07:01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900008

財政部調查發現,房價上漲,

但是購屋者的年齡和收入卻未增加。

圖為大台北地區。(資料照,記者賴筱桐攝)

 

怪了!

2成購屋族竟是免稅戶

=================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

最近幾年房屋價格上漲,

但是購屋者的年齡和收入卻未增加。

 

從2008年到2014年財政部的資料發現,

6年來房價指數漲了近1倍,

但購屋的年齡卻未增加,

大部分買房者的綜合所得稅率僅5%,

而且有2成的購屋者家庭收入未達徵稅標準,

顯現不需繳納綜合所得稅者也有買房的能力。

 

根據《聯合報》報導,

2008年購買住家用房屋的平均年齡是40.5歲,

2014年購屋者平均年齡為41.2歲,6年間房價增加1倍,

購屋者平均年齡卻僅多0.7歲,並未因房價上漲而顯著提高。

財政部統計處分析,買房者年齡和房價漲幅沒有連動關係,

原因可能與購屋人所得和家庭需求有關。

而不用繳納綜合所得稅卻有能力買房的原因,

可能是購屋者有其他資金來源,或是土地交易所得、

證券交易所得等未納入綜合所得稅,

才有這樣奇怪的現象。

 

報導也提到,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說明,

應該是有許多人靠父母親贈與,

而且房價上漲但是利率、持有稅卻低,

讓許多人即使自備款不夠也要咬牙購買來自住或投資賺錢。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表示,

沒有繳稅不代表沒有購屋能力,

許多人靠房地產、股票和現金收入,這些人雖然納稅不多,

但是都有能力買房。

==========================================

 

=========================================

何以貧富差距無法有效改善?

不諱言地說,現行稅制,包藏著「劫貧濟富」的病源。

現行所得稅法規定,

公司發放股利所含的營利事業所得稅,准予全額抵繳股東的綜合所得稅,

這就是所得稅「兩稅合一制」。

 

[ 相關 ]   兩稅合一 劫貧濟富[  黃春生  ]

==================================

階級門與貧富牆

2015年03月13日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50313/36434008/%E8%98%8B%E8%AB%96%EF%BC%9A%E9%9A%8E%E7%B4%9A%E9%96%80%E8%88%87%E8%B2%A7%E5%AF%8C%E7%89%86

 

蘋論:

階級門與貧富牆

=============

台北市規劃某些捷運聯開宅作為公共住宅,

以較廉價的租金租給沒錢購宅的人居住,

竟引起原住戶及附近居民抗議,

理由是:

貧民入住會拉低附近居住品質,並造成房價下跌。

 

展現人性黑暗面

之前鬧出原居民要求

聯開宅另闢大門給貧民走,

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門,被譏為「階級門」的爭議;

美河市也傳出住戶擬建「貧富牆」,

分隔原住戶與公共住宅,

還揚言控告北市府,

並向北市捷運局求償,

賠償因窮人入住而導致房價下跌損失金額的一半。

這是人性黑暗面的展示─嫌棄窮人。

 

這項推理的邏輯是:

來租的一定是窮人,

窮人一定髒亂沒文化,

髒亂一定會影響房價。

 

其實原住戶不必擔憂。

 

首先,

以目前市府對聯開宅租金的訂價並不很便宜,

平均月租金要1萬多元,不是弱勢窮人住得起的。

其次,住進來的人未必髒亂,

文化水準未必低於原居民。

 

收入高低不等於生活習慣和公德心的好壞。

 

魏應充家族富貴逼人,

連政府高層都有人當他們家門神,

可是卻為獲取暴利而生產黑心毒油,

美河市居民歡不歡迎魏家搬進去當鄰居?

 

太多中低收入者是人格高尚、操守正直、品德珍貴的好人,

怎能以所得來判斷品德?

 

簡直莫名其妙。

網路上一片咒罵,

批原居民「自私」、「吃相難看」;

對於房價下跌要市府賠償,鄉民反罵:

「那房價漲,是不是要捐出一半給國庫?」

對此,柯文哲回應說,

不要把公宅想成貧民窟,既是政府推動,

一定有他的水準,會把社會福利帶進去,

如托嬰、托老、診所、學校等。

 

柯還說,

他同意馬總統及許多專家學者提出的混居概念,

不要讓有錢人住同一區,窮人住另一區。

 

公民正義試金石

這個問題牽涉到正義的三項概念:

功利或福祉的最大化;

尊重自由選擇;

培養美德和共善。

 

論述正義的哈佛大學哲學家桑德爾特別強調

共善的4種樣貌:

1,公民精神、犧牲、服務。

2,市場的道德限制。

3,貧富差距、團結、公民品德。

4,相互尊重的道德對話。

 

在公宅議題上,

正是試探我們公民正義感的試金石。

 

市府、公宅附近的原居民、公宅新居民三方應該展開對話,

目的是達到共善的境界,

才能創造周邊社區與公共社區的雙贏。

===============================================

展現人性黑暗面 [ easy money raise evil ]

 

聯開宅另闢大門給貧民走,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門,

被譏為「階級門」的爭議;

美河市也傳出住戶擬建「貧富牆」,

=============================================

階級門貧富牆人性黑暗面

 

========================================

中國人劣質文化污染台灣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