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統混油週年 懲罰一再縮水

2014-10-17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22271

 

大統混油週年 懲罰一再縮水

========================

 

〔記者吳為恭、顏宏駿、湯世名/彰化報導〕

 

黑心油爆不停,

大統長基混油案本月十六日剛滿一週年,

從司法判決刑期與罰金及行政裁罰的罰鍰來看,

一年內幾度「縮水」,

民眾不禁嘆道,

這樣要怎麼能夠遏止黑心食品?

 

難怪會助長這些黑心廠商敢一而再、再而三地荼毒人民!

 

去年十月十六日大統案爆發,

七名彰檢檢察官和衛生局人員大舉搜索大統長基工廠,

揭開油品界「潘朵拉的盒子」,

如今一年過去了,黑心油不僅沒有停歇,反而越演越烈。

 
高振利刑期 16年變12年

彰化縣議會民進黨團總召黃秀芳表示,

大統案的行政罰鍰原為十八.五億元,

因被衛福部以一事不兩罰為由撤銷,

最後僅剩下因多次規避調查罰一千五百八十四萬元,

大統董事長高振利的判刑也從一審的十六年

減到二審的十二年定讞。

 

彰化縣議員林維浩說,

如果能像中國判地溝油主謀死刑,

或是像美國對食安廠商罰到倒,

黑心廠商不會嚇到縮腳嗎?

 

還會肆無忌憚嗎?

 

重點在於政府的決心。

 

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說,

解套之道在於立法院再修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

修成可以一事兩罰,不然,行政單位開罰再重,

也極可能被撤銷。

 

對照餿油飼油 果然「有良心」

大統案一年過去了,

一年前遊客如織、車水馬龍的大統鹿港廠及線西廠廠區,

目前都堆置相當多的廢棄物,一片荒涼,

鹿港廠原本的醬油觀光工廠早已停止營業

園區的花園、長城等景觀造型也都閒置,

偌大的廠區目前僅有門口一名保全員看管。

 

兩廠大門的招牌仍都寫著「大統長基食品廠股份有限公司」,

但早已不再運作。

 

一年前,

高振利在被羈押前還一臉無辜地說:

大家都這樣做,我是最有良心的。」

如今大財團頂新竟用餿油、飼料油精煉脫臭做成香豬油,

也印證了當時高振利所言非假。

 

巧!大統案滿1年 傳喚魏應充

偵辦頂新案的彰檢連押四名被告之後,

步步進逼,

昨天傳喚頂新三董魏應充。

 

彰檢選在大統案滿週年的十月十六日傳喚魏應充,

不知是刻意還是巧合,

「小油魔王」高振利已成階下囚,

「超級油魔王」魏應充是否步其後塵?

備受外界矚目。

===============================================

GMP食安標章破功 美食天堂蒙塵

 

嚴思祺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更新時間 2014年9月1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04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taiwan_letters/2014/09/140911_twletter_foodsafety_gutteroil.shtml

台灣餿水油風波引發民眾食安恐慌

台灣餿水油風波引發民眾食安恐慌

(圖片來源:中央社)

 

台灣來鴻:

GMP食安標章破功

美食天堂蒙塵

===============

 

台灣爆發餿水油食安危機,

消費者長期信賴的GMP食品安全標章也淪陷,

重創美食天堂形像。

 

這次餿水油風暴波及全台上千家食品業者,

原因之一是販賣劣質豬油的強冠公司竟有GMP認證,

許多受害商家都是信任GMP認證才向強冠公司進貨,

未料買到餿水油做成產品出售,

不但商譽受損,

更讓他們無所適從,

未來不知道要用哪種油才安全。

 

根據調查,

冠共有12項油品通過GMP認證,

但是禍首「全統香豬油」並不在其中。

 

事件爆發後,強冠油品GMP認證資格全被撤銷。

 

這顯示,GMP認證在制度設計上,是有缺失的。

 

更糟的是,

向強冠進貨的235家業者中,

包括味全、味王、奇美、陸仕裕國冷凍等5 家企業,

是經過GMP認證的食品大廠,

其產品竟然是以不合格原料製成,

重創了GMP公信力。

 

這也凸顯了GMP制度查廠不力。

 

一時之間,

食品GMP認證制度成為眾矢之的,

成了被檢討的對象。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全名為「良好作業規範」,

顧名思義,

是一種注重製造過程中產品質量與衛生安全的自主性管理制度。

 

早在1960年代,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先後實施了藥品GMP和食品GMP制度,

開全球風氣之先。

 

台灣在1982年正式推動實施藥品GMP制度,

後來採用更高標凖的「現代優良藥品製造標凖」,

確保藥品從原料、制程到成品,

每一步驟都經過嚴格的作業評估,

以獲得更優良的藥品。由於實施整廠自主管理,

輔以嚴格的罰則,成效普遍獲得肯定。

 

至於食品GMP認證制度,

是由經濟部工業局自 1989年開始推行,

迄今已有25年,但是法規相對鬆散,

罰則不具嚇阻力,嚴謹度明顯不如藥品。

 

根據現行規定,

食品GMP分為廠商和產品認證兩大類,

只要單一產品驗證通過就核發GMP標章,

形成了非GMP廠卻給GMP標章的怪異現象,

名不副實,誤導消費者。

 

強冠就是明顯的例子。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工業局和台灣食品GMP發展協會已決定

提前實施「全廠同類產品全數驗證」,

提高審查驗證門坎,

並強化產品原料的管理,

以及加強查廠,以杜絕類似強冠事件再度發生。

 

事實上,這已不是食品GMP第一次破功。

 

去年大統橄欖油驚傳摻混劣質油事件,

揭露GMP廠商旗下其他商品造假的不法行為,

外界質疑GMP認證形同具文。

 

當時,工業局著手推動GMP精進方案,希望杜絕弊端。

 

如今,類似事件再次爆發,

工業局已決定將新制GMP提前在明年元旦上路,

屆時原本通過認證廠商的全廠同類商品也要全部通過驗證,

否則取消GMP資格。

 

舉例來說,廠商同一條生產線如有10項商品,

需10種都符合驗證標凖,才可獲得GMP。

 

但是,這樣的作法能否為GMP贏回公信力,有待觀察。

 

另有學者質疑,

負責審核的食品GMP發展協會,

其成員都是食品大廠,自己審核之後,

報請工業局核發標章,形同「球員兼裁判」,

以致質量無法把關。

對此,工業局和GMP發展協會均否認。

 

工業局指出,

GMP認證是由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

及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執行認證,

審查通過後再移請GMP發展協會辦理登錄。

 

長期以來,

通過食品認證的產品包裝上都會標示GMP微笑標章,

微笑的表情搭配OK手勢,

在消費者心中代表安全、衛生、質量純正與誠實。

 

但是,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

微笑標章淪為笑話,

讓人食不安心,重創了台灣美食王國的形像。

 

如何洗刷污名,

讓消費者重拾信心,

帶給消費者更多安心和滿意,

重建GMP標章信譽將是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