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扣押與新聞自由

假扣押與新聞自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mar/4/today-o6.htm

◎ 徐慧倫

馬政府執政四年以來,

國際間對於台灣新聞自由和社會民主的評比,

每下愈況。

 

根據美國「自由之家」所發布的全球新聞自由報告

台灣排名從二○○八年的卅二名一路下滑至二○一一年的四十七名,

亞洲排行從二○○七年第一名暴跌至第八名,

主要因素除在於政府企圖透過置入性行銷、人事安排

或直接干預等手段箝制新聞自由

權勢者動輒以司法對記者示警等種種作為,

亦是使台灣新聞自由倒退的重要原因。

 

二 ○一一年九月國民黨籍立委謝國樑

指控「新頭殼」記者林朝億〈旺旺併中嘉案 藍委兩度施壓NCC〉報導不實,

進而對林朝億以及「新頭殼」董事長蘇正平

提出妨害名譽刑事訴訟並民事求償五百萬,

另向地方法院聲請假扣押蘇、林三分之一的薪水。

 

此舉對於沒有龐大財力資助的獨立媒體工作者而言,

無啻是千斤重擔。

 

即便後來謝國樑為「展現善意」撤銷扣押令,至今卻仍未撤告,

自由之家以「政治干擾」形容此舉,

國際人權團體也視之為干擾新聞自由的指標。

 

更早,

二○○四年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

因認為《工商時報》記者曠文琪的報導

致使鴻海損失三千萬元,

進而採取假扣押之手段,也引起諸多爭議。

 

台灣走過了戒嚴,走過了報禁,

但是政府干預新聞自由的陰影卻從來沒走過,

更令人擔心的是,

若財團和權勢者利用司法機制,

扼緊報導者的經濟命脈,

成為干預新聞自由的主要趨勢,

接下來可以預期的是,

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記者畏於站上第一線做「揭弊者」,

恐非台灣之福。

 

(作者為前新聞工作者)

—————————————————————————————————————————————————

[  檢驗民主的細節   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

 

台灣(並未)走過了戒嚴,(並未)走過了報禁,

但是政府干預新聞自由的陰影

卻從來沒走過,

更令人擔心的是,

財團權勢者利用司法機制

扼緊報導者的經濟命脈

成為干預新聞自由的主要趨勢

 

<< 卅八年戒嚴,近卅假民主 >>

< 無民主第四權何來自由民主人權 >

台灣沒有民主內容假民主

 

利用司法機制扼緊經濟命脈

( 由卅八年戒嚴,轉變成假民主 手法改變 )

財團權勢者還是原來的那些人及其附庸

—————————————————————————————————————————————————

隱藏在台灣民主假象背後的真相:

只要控制新聞媒體控制司法系統

就可以在新聞媒體包裝掩護之下戴上民主法治的面具

台灣人經濟政治語言文化各方面極盡壓迫之能事

三十八年戒嚴之後近卅國民黨控制下的假民主

豢養本土人士構陷羅織排除異己鞏固外來流亡殖民政府

徹底摧毀台灣社會善良的風俗文化

文化認同錯亂導致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普遍存在

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勞逸不均貧富懸殊

外來殖民統治族群及其本土附庸毫不掩飾傲慢優越

控制新聞媒體致溫水煮青蛙

逐步台灣推入中國內戰

———————————————————————————————————————————–

真的假民主 [ 張學銘  ]

台灣電視新聞模仿朝鮮李春姬遭批致歉 [ BBC ]

———————————————————————————————————————————-

[  台灣傳播媒體真面目  ]

台灣傳播媒體中國人的禁臠

民主第四權從未在台灣出現過

第四權的民主只是偽裝假象

國共傳聲筒偽裝成民主第四權

利用媒體對特定人施暴常態

媒體橫行包裝加欺騙無所不能

 

———–相關————-

中字號無冕皇帝?[  鄭同僚  ]

跨媒體巨獸吞噬閱聽權 [ 鄭秀玲  ]

旺旺併中嘉 綠委轟:一言堂媒體怪獸

自由之家︰ 台灣媒體獨立性仍受威脅

旺旺中時集團一味捧中 戕害新聞自由最大隱憂

憂慮中國影響台灣言論自由 自由之家點名旺旺中時集團

國名叫台灣 vs.台灣的國名叫台灣 [郭正典 ]

用你的錢 洗你的腦

<林保華專欄>言論自由是我們的最後防線

 

<林保華專欄>

言論自由是我們的最後防線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jan/19/today-o9.htm

有兩百多個公民團體參與的民間反收買新聞聯盟

一月十七日舉行的記者招待會,雖有多家媒體採訪,

但是除了自由時報之外,幾乎沒有其他重要媒體報導,

顯然,如果不是涉及利益關係,就是對問題嚴重性認識不足。

而十八日,

則是金小刀出面狀告民視「頭家開講」主持人

謝志偉與名嘴的民事訴訟開庭,

原因是他們評論國民黨假民調問題

被認為損害國民黨形象云云。

總之,收買與威脅,

都是當權者企圖掌控媒體、戕害言論自由的手段。

言論自由的重要,

從它成為共產黨的最後防線就可以知道。

他們不但總結了蘇聯亡黨亡國的教訓,

即使中國加入WTO,

也非得保留不准外資在中國經營媒體的條件;

但他們卻要收購外國媒體。

可見他們對言論自由的極端恐懼。

台灣民主運動的發展,

迫使蔣經國在一九八○年代開放黨禁與報禁,

其中開放報禁比開放黨禁還重要,

因為即使有反對黨,如果沒有言論自由,

也無法把理念傳達給民眾知曉與接受。

也因此,

馬英九國民黨要倒退到威權體制,

就必須把媒體控制在自己手裡。

馬英九的完全執政,

意味著已經完全掌控行政、立法、司法大權,

唯有作為第四公權力的媒體,

雖然因為國民黨統治台灣半個多世紀

及其他種種因素而能掌握其中的大多數,

但是仍有一部分它還不能完全掌控,

成為馬英九復辟威權體制與完全投共的最大障礙,

它成為馬英九的心腹大患而必須制伏,

這才出現上述收買與威脅的問題。

香港在九七前後,也面對中國的收買與威脅媒體問題,

香港許多媒體出現「反特不反共」的現象,

可以把特區政府罵到臭頭,

但是中共領導人卻在香港民調中榮獲高分。

然而香港特首所表現的無能,

不就是因為事事都要請示北京所造成的嗎?

這就是媒體扭曲現實的結果。

台灣媒體對「反共」也非常敏感,

深怕因此影響他們到中國發展,

也得罪「國共合作」。

這種對理念的退讓,就很難防止被掌控的命運。

被收買也許有短暫的利益,

但是在喪失新聞自由的空間後,

才知道經營媒體的困境,

因為無法真正按照市場機制來運行。

黨國開始只是管制政治新聞,

但是媒體在社會新聞上出現激烈競爭後,

社會新聞也會被管制。

例如台灣已經不大報導自殺新聞,

因為影響政府的形象;

日前有關台灣三分之一貧童處境吃不飽、穿不暖,

影響他們身高的報導,將來也會被禁止,

因為會被扣上「唱衰台灣」

(實際上是唱衰政府)的帽子。

NCC對壹電視的打壓,

不也是懷疑他們對社會新聞的處理嗎?

面對馬政府的掌控,台灣媒體不分藍綠都應該團結,

不要被分化,就是同一陣營的媒體,

也不要因為存在競爭關係而不互相支援,

要記得「唇亡齒寒」的道理啊。

黃哲斌、劉蕙苓都可以為言論自由犧牲自己的飯碗,

難道媒體老闆與高層,非要吃黨國嗟來之食嗎?

何況共產黨並非有些人想像的那樣不可一世,

「強大」的背後也有其致命弱點,

那就是與人民為敵。

人們還記得,

去年十二月十日為頒和平獎給劉曉波,

中國歇斯底里大發作,

揚言要對挪威政府報復,

但是同一天的中海油田服務有限公司所屬子公司卻宣布,

它與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一個五年的開採石油合約。

中國也曾多次威脅停止與台灣的交流,結果又如何?

馬政府用共產黨來嚇我們,

我們要有志氣,

才能保住台灣好不容易得來的民主成果。

 

(作者林保華為資深時事評論員,http://blog.pixnet.net/LingFeng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