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各國謹慎歡迎日韓“慰安婦”和解

2015年12月30日 07:14 AM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5517

英國《金融時報》

羅賓•哈丁 東京, 米強 北京報道

 

亞洲各國謹慎歡迎日韓“慰安婦”和解

================================

日本和韓國就“慰安婦”問題

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和解協議

周二獲得亞洲各國謹慎歡迎,

顯示該協議有望化解亞洲地區圍繞東京方面

對日本戰時行為敘述的長期積怨。

 

台灣外交部長林永樂(David Lin)表示,

此舉帶來了與日方進一步磋商的機會。

 

在菲律賓,

代表二戰期間被迫賣淫的婦女的一名代表稱,

她尊重韓國的和解決定。

 

這些言論似乎表明,

該協議可能轉變亞洲地區

對日本在“慰安婦”問題上態度頑固的看法,

這個問題損傷了美國在東亞的兩個主要盟友之間的關系,

還向中國奉送了一件有效的外交工具

——盡管對於該和解協議會不會像日韓所希望的那樣

“最終且不可逆轉”,

人們仍有一些疑問。

 

按照協議,

日本將向一隻為依然健在的受害者設立的基金出資830萬美元,

這是日本首次為此動用公共部門(而非私人部門)資金,

依據是日方“痛苦地意識到”要為戰時的強制賣淫制度負責。

 

但是,日本不會承認法律責任

——這是韓國受害者的核心訴求之一。

 

它還堅稱該基金不構成賠償,

表示相關問題已在1965年日韓建交條約中得到解決。

 

與此同時,首爾方面表示,

今後將避免在這個問題上批評日本,

並尋求解決日方對設立在首爾日本駐韓使館前

一個代表性奴役受害者的女孩雕像的不滿。

 

一些受害者對該協議反應冷淡。

 

“(日本首相)安倍並沒有承認法律責任,

也沒有在記者面前正式道歉,”

 

韓國聯合通訊社(Yonhap)援引89歲的

“慰安婦”金福童(Kim Bok-dong,上圖)的話稱。

 

歷史學家們估計,

二戰期間有20萬亞洲女性(其中很多是韓國女性)

被迫在面嚮日本軍人的“慰安所”工作。

 

這些婦女中如今只有幾十人健在,她們都已是風燭殘年的老人。

 

日本民族主義者的修正主義論調

(他們辯稱“慰安婦”並非被迫賣淫,

或者日本軍隊並沒有參與,

或者她們的人數被誇大)往往阻礙了東京方面的努力,

日本官方希望把自己描繪成友好和民主的地區夥伴,

可以替代不斷崛起的中國。

 

中國外交部的反應比較低調,

但暗示北京方面並不急於同日方達成和解。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表示,

對於日本能否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拭目以待”。

 

陸慷還稱,

日本必須“切實正視和深刻反省過去那段侵略歷史,

徹底同軍國主義劃清界限,

為同亞洲鄰國增進互信、實現和解作出真心誠意的努力”。

 

中國和日本去年末才恢復高層接觸,

之前兩國關系凍結了兩年,

症結是中日圍繞東中國海尖閣諸島(Senkaku)

——中國稱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

——的領土爭端。

 

去年,習近平主持紀念南京大屠殺受害者的高調公祭儀式,

這場屠殺是由“大日本帝國陸軍”在1937年12月犯下的罪行。

 

習近平沒有出席今年的紀念活動。

 

在日本,許多人對終於有望解決問題表示歡迎,

同時懷疑這個協議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日本曾在1993年由內閣官房長官河野洋平(Yohei Kono)

在一份聲明中向“慰安婦”道歉,

當時貌似解決了這個問題。

 

但日本國內的修正主義和代表韓國婦女

提起的訴訟使這個問題死灰復燃,

令人懷疑最新協議能否被證明更加持久。

 

日本的民族主義者抨擊了有關日本責任的措辭,

以及動用政府資金進行賠償的做法,

但對安倍本人沒有什麽直接批評。

 

“前瞻性的日韓關系的基本前提是韓方真誠履行協議

立場右翼的《讀賣新聞》(Yomiuri)在社評中表示。

======================================

中華民國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

[台灣外交部長林永樂(David Lin)]

 

[國民黨中華民國外交部長林永樂(David Lin)]

 

日本和韓國就“慰安婦”問題

達成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和解協議

周二獲得亞洲各國謹慎歡迎,

顯示該協議有望化解亞洲地區圍繞東京方面

對日本戰時行為敘述的長期積怨。

 

台灣外交部長林永樂(David Lin)表示,

此舉帶來了與日方進一步磋商的機會。

=================================================

同為「日本人」的台韓殖民地女性,

與日本軍人的關係沒有那麼敵對緊張,

這可由許多口述訪談和日本戰爭文學裡有關慰安婦的描寫得到印證。

 

但 AWF補償作業成果最好的反而是菲律賓荷蘭佔領地慰安婦

由她們的證言也可得知其滿足安慰之感。

 

台灣婦援會跟隨韓國挺對協的強硬路線,

高喊「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控訴日本死不肯道歉(總理謝罪信不夠正式?)

與要求日本國會「特別立法」法律賠償,

並且對外宣稱

沒有一個台灣慰安婦阿嬤領取該筆錢,她們一身傲骨不為所動。」[4]

 

目前國內對於AWF的認知多來自於婦援會的解說

認為這是日本政府欲逃避國家法律責任的幌子,

成員都是親日本政府關係密切者,藉以分化支援團體。

 

而且「若接受賠償,則放棄控告日本政府的權利」[5]

 

這與事實相差甚遠。

 

 

[ 相關 ]

折夭的蘆葦–被消音的台灣慰安婦阿嬤們[ 劉夏如 ]

===============================================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與韓國外交部長官

尹炳世舉行外長會談後的聯合記者會上強調:

在軍方的參與下,傷害了眾多女性的名譽和尊嚴,

日本政府痛感責任”。

 

尹炳世稱:

期望能使受害者的名譽和尊嚴得到恢復,

心靈創傷得以治癒。”

 

  此後,岸田向媒體強調,

承認政府的責任

“基於歷代內閣的立場,

日本關於日韓間索賠權的法律立場沒有任何改變”。

 

岸田稱向基金提供資金“是日韓合作的項目,並不是賠償”。

 

關於首爾日本大使館前設置的象徵受害女性的少女像,

岸田表示“認為會得到恰當轉移”。

 

[ 相關 ]   日韓就最終解決慰安婦問題達成共識[共同社]

===============================================

他們不想讓你看到慰安婦的其他方面,」

 

如果你這樣做,他們便認為你是在淡化問題,縱容日本。」

———————————————-

父權社會、中央集權和貧困在慰安婦招募中扮演的角色

 

威逼利誘婦女進入「慰安所」的, 是韓國的投機通敵者

日本的私人招聘人。

 

 [ 相關 ]

韓國教授稱慰安婦是日本士兵「戰友」遭起訴[紐約時報]

=====================================================

[ 戰友般的關係 ]

 

來自韓國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婦女,

受到日本帝國公民一般的對待

把自己的服務視為愛國行為。

 

她寫道,

她們和日本士兵建立了一種「戰友般的關係」,

有時候還會愛上他們。

 

她列舉了數個案例, 其中

日本士兵對生病的慰安婦關懷備至,

他們甚至把不願賣淫的婦女遣送回國。

 

 [ 相關 ]

韓國教授稱慰安婦是日本士兵「戰友」遭起訴[紐約時報]

======================================================

[ 韓國慰安婦與後來的毯子軍團blanket corps」妓女 ]

 

從1960到 1980年代, 她們跟隨在韓國的美國士兵,

一同前去冬季實地演練的地點。

 

妓女往往抱着毯子被稱作「毯子軍團」[blanket corps]。

 

為美軍服務的妓女透露, 她們隨皮條客翻越積雪的山丘尋找美軍,

或在演練場搭起帳篷,當成妓院接待在外面排隊的美軍。)

 

 

 [ 相關 ]

韓國教授稱慰安婦是日本士兵「戰友」遭起訴[紐約時報]

=========================================================

[ The endless World War Two !!! ]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還指出,

日本有關慰安婦的立場是「自相矛盾的」,

日本既承認日軍在二戰期間違反慰安婦意願,

通過脅迫和恐嚇等手段徵募、運送和管理慰安婦

但又表示慰安婦並非強制性。

 

 [ 相關 ]  聯合國敦促日本公正獨立調查慰安婦問題[ BBC ]

========================================================

夭折的蘆葦 ──被消音的台灣慰安婦阿嬤們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4427

 

夭折的蘆葦 ──被消音的台灣慰安婦阿嬤們

=====================================

814 國際慰安婦日」即將到來,

這是2012年12月在台灣召開的第11回亞洲連帶會議的決議

(目前各國NGO正串連爭取成為聯合國正式認定的紀念日),

以紀念第一位出面告發的韓國慰安婦阿嬤金學順,

她於1991年8月14日實名現身,

並在同年12月與文玉珠、今田君子(假名)等人

聯合向東京地裁提訴,要求日本謝罪與補償,

2004年11月敗訴定讞,訴訟過程中的1997年12月逝世。

 

金過世時我正在日本念書,新聞大篇幅報導,

印象深刻。

 

有關她的證言,始終有許多矛盾質疑,

但慰安婦的經歷則是無可否認的事實。

 

留學期間適逢女性主義/性別研究熱潮,

跟著朋友組讀書會、參加研討會,

我自然也以女性人權普世價值的角度去看慰安婦問題,

日本保守派在乎的「強制連行」與否,

對我而言一點也不重要。

 

然而,

韓國慰安婦支援團體「挺對協」的對日強硬態度,

粗暴對待不同意見的韓國阿嬤,

讓我們這些關心女性人權發展者越來越反感,

而進步派媒體知識人的應對也讓人失望。

 

現在回想起來,

90年代日本新民族主義興起的背景,

會以反自虐史觀的歷史教科書運動登場,

慰安婦問題的應對失措,或許也扮演了催化劑的作用。

 

2005年1月,

最初與金學順一起對日提訴的今田君子(真名:朴福順)過世,

相關新聞內容讓我非常驚訝感嘆。

 

身著韓服在靖國神社餵食白鴿的照片更令人難忘。

 

朴福順阿嬤曾在

亞洲女性和平國民基金」(AWF)的證言影像[1]

提到自己痛苦的慰安所生活以及照料傷兵時所見的悲慘場景,

那些軍人說死後會在靖國花下見,結果她人到了只看見白鴿,

也許那是他們「恨」的化身吧?

 

想到逝者的悔恨怨懟,心痛不已,

就買了些飼料餵食,鴿子還會特別駐足在她手上進食。

 

她死後,沒有任何親友出面,

最後是由日本支援慰安婦的NGO負責人

出資幫她安葬在韓國的公墓「望鄉之丘」。

(圖片來源:1994年10月,產經新聞社)

 

1993年「河野談話」作成前曾訪談16名韓籍慰安婦,

朴福順阿嬤就是其中一位。

 

她明確表達自己如何被誘騙到中國河北棗強的慰安所,

曾經抵抗但胸口被刀刺傷。

 

朴福順等七名原慰安婦在1997年因為考量自己年老體衰,

生活有困難,除了繼續上訴外,

也希望能領取AWF的贖罪金與醫療補助費,

遭到主張日本國家法律賠償的挺對協強力抨擊:

「領日本的髒錢,等於承認自己是公娼!」

 

當時因為抵制AWF而發起的韓國市民捐款

居然排除這七名阿嬤的領款資格,

公開實名個資讓她們成為全民公敵

受到騷擾威脅冷漠霸凌,

更要求韓國政府必須停止她們的每月生活費,

此無理要求最後雖然未果,

但已對許多慰安婦阿嬤們造成莫大心理壓力。

 

(與台灣婦援會獨攬全責不同,

韓國的慰安婦每月生活補助由政府負責發放,不透過挺對協)

 

AWF成立於1995年7月村山內閣

針對二戰時期慰安婦受害女性提供補償/贖罪(atonement),

其具體內容:

(1)總理大臣謝罪信[2]

(2)從國民募款給每人200萬圓的贖罪金,

(3)由政府資金提供每人約120萬到300萬圓的醫療福利援助,

實施對象為

菲律賓、韓國、台灣、荷蘭、印尼等五國[3]

 

研究指出,

菲律賓、印尼等佔領地慰安所的人權侵犯情節重大,

後者甚至出現戰俘收容所就地變成慰安所,

強制荷蘭女性當慰安婦,這不折不扣屬於戰場性犯罪,

一如今日其他戰地所發生的人權案件。

 

相對地,

同為「日本人」的台韓殖民地女性,

與日本軍人的關係沒有那麼敵對緊張,

這可由許多口述訪談和日本戰爭文學裡有關慰安婦的描寫得到印證。

 

但 AWF補償作業成果最好的反而是菲律賓荷蘭佔領地慰安婦

由她們的證言也可得知其滿足安慰之感。

 

台灣婦援會跟隨韓國挺對協的強硬路線,

高喊「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控訴日本死不肯道歉(總理謝罪信不夠正式?)

與要求日本國會「特別立法」法律賠償,

並且對外宣稱

沒有一個台灣慰安婦阿嬤領取該筆錢,她們一身傲骨不為所動。」[4]

 

目前國內對於AWF的認知多來自於婦援會的解說

認為這是日本政府欲逃避國家法律責任的幌子,

成員都是親日本政府關係密切者,藉以分化支援團體。

 

而且「若接受賠償,則放棄控告日本政府的權利」[5]

 

這與事實相差甚遠。

 

如果連鶴見俊輔、和田春樹、大沼保昭等

古典左派進步學者[6]都算親政府者,

只能說婦援會從一開始就對AWF充滿了無知的敵意,

誤導台灣社會。

 

婦援會的解說並未提及日本總理的謝罪信,

只不斷強調阿嬤清白不能為錢所收買,

勿「聽信敵人片面之詞」否則「親痛仇快」的負面字眼隨處可見,

彷彿台日之間處於交戰國狀態

 

另一個與事實相違者是關於訴訟權利的確保,

1998年,已經領取AWF贖罪補助的朴福順阿嬤不僅能繼續上訴,

更在東京地裁的口頭辯論中,

提及自己拿到橋本龍太郎總理謝罪信時的流淚激動。

 

而這項法律權利的促成其實與台灣的知日世代積極協助息息相關。

 

根據現任司法院長賴浩敏於2006年接受和田春樹教授的專訪[7]

我們可以確認有多名台灣慰安婦阿嬤們

透過萬國法律事務所正式完成AWF贖罪補助的領取手續,

字裡行間透露出當時與婦援會交手的衝突緊張

和阿嬤感人落淚的場面。

 

這些事實並未載入婦援會的相關報告裡,

飽受壓力的這些台灣阿嬤們也成了被消音的存在。

———————————————————————-

[1] http://www.awf.or.jp/3/oralhistory-00.html (link is external)

[2] http://www.mofa.go.jp/mofaj/area/taisen/letter.html (link is external)

[3] http://bylines.news.yahoo.co.jp/egawashoko/20130525-00025178/ (link is external)

[4] http://www.womandpeace.org.tw/04_memory_01.aspx?subid=2&detid=2 (link is external)

[5] http://ahmaspaperplane.wix.com/ah-ma#!untitled/c16cf (link is external)

[6] http://www.ioc.u-tokyo.ac.jp/~worldjpn/documents/texts/JH/19950718.O1J.html (link is external)

[7] http://www.awf.or.jp/pdf/k0020.pdf (link is external)

===========================================================

 

賴浩敏回顧當年受東大衞藤瀋吉教授請託,

協助處理AWF補償作業時,承受了婦援會和輿論的無比壓力,

但仍堅持必須以被害人最大的利益為考量。

 

尤其是當時大多已屆70歲高齡的台灣慰安婦阿嬤們,

如何恢復她們的名譽並給予實際的生活和醫療補助,

讓她們安度晚年,乃首要之急。

圖片來源:蘆葦之歌 慰安婦阿嬤光影紀實粉絲專頁

 

當時社會討論的方案有四:

(1)國對國,台灣以國家身分對日本政府請求戰爭損害賠償。

(2)被害者對日本請求國家賠償。

(3)司法救濟,個人到裁判所對日本政府提訴。

(4)政治手段,日本國會通過特別立法來處理慰安婦問題。

 

賴認為AWF措施比較實際可行,也無損這四個方案。

 

亦即,即使接受AWF補償金,並不會因此失去訴訟權利。

 

賴與日方交涉確保所有權益後,1997年5月連日刊登大幅廣告,

呼籲受害阿嬤們前來領取。

 

為了牽制AWF與賴的合作,李敖公開在電視猛烈批判,

並舉行義賣會,

所得交付阿嬤們但必須簽下拒絕AWF的誓約書。

 

賴對此不予置評,

且指出這些阻擾動作背後「別有意圖」,

已經扭曲事情的本質。

 

其後台灣立法院也通過決議先支付「要求日本國家賠償墊支款」。

 

賴認為若AWF沒有來台活動的話,

不可能有這些針對台灣慰安婦的積極作為,

從結果來看還是給予AWF高度肯定,

實際上阿嬤們的生活也獲得了大幅改善。

 

當時台灣阿嬤們多人表達領取意願,

聽聞總理大臣謝罪信的內容而流淚不已,賴在旁也深受感動。

 

賴痛斥當時若無「不正當手段」阻止的話,

幾乎百分之百的阿嬤們都會接受AWF的謝罪補償作業。

 

同時也為台籍日本兵從軍看護婦等戰爭受害者請命,

認為只有慰安婦受到特別待遇,對其他人並不公平。

 

90年代慰安婦問題浮上檯面後,

法律責任與道義責任的爭議始終不斷,

優劣各有所持,很難論斷。

 

韓國挺對協與《朝日新聞》、上野千鶴子等

左派知識人堅持法律責任=國家賠償論

也形塑法律戰奮鬥到底一定會獲勝的輿論氛圍。

 

賴與婦援會的鬥智鬥力,

基本上則是認為法律責任曠日費時可能性很低,

應先完成道義責任,法律責任留待後續,屬於兩者之折衷。

 

事實上,即使普遍被認為戰爭責任反省優於日本的德國,

對於戰爭時期的犯罪行為並沒有任何實際的法律賠償,

歐洲各國並不諒解,不斷有糾紛,

類似AWF 的組織叫做

「記憶・責任・未來基金」

(Stiftung”Erinnerung, Verantwortung und Zukunft)[1]

遲至2000年才成立。

 

德國受肯定的印象

來自於1970年總理勃蘭特

在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前下跪的贖罪政治儀式,

屬於道義責任的層次。

 

果若如此,

那麼日本1995年成立的AWF在道義責任上其實仍然值得肯定的。

 

傳統國際法有關戰爭賠償的方式乃國對國,

透過政治代表談判,

包裹式處理後再分配給國內該當權利者。

 

日韓1965年體制實施經年,

日方無法退讓,

否則所有戰後所簽訂的法律秩序將崩解大亂,

即使是美國也不可能。

 

慰安婦國際聲援團體的法律訴訟雖然在日本屢戰屢敗,

即使2009年民主黨執政,

引頸盼望的國會特別立法也無能實現,

漫長的法律戰期間,年邁的慰安婦阿嬤們紛紛凋零。

 

但在國際上,

成功結合「國際人權法」的新潮流,

敦促聯合國人權委員會,

1996年著名的《Coomaraswamy報告》所附的

慰安婦=軍事性奴隸敘述以「take note」通過後,

成為英美世界通用譯語,

日本社會對此反彈越來越大,

從90年代左右論爭逐漸發展到民族主義議題。

 

2006年第一次安倍內閣成立,

慰安婦問題成為待解決重點,儘管說會承繼「河野談話」,

2007年3月仍然以閣議決定發表,

強調沒有發現官憲強制連行的官方文書證據。

 

日本保守派更在美國刊載大幅廣告,

指稱慰安婦=公娼,

引起美國輿論反彈,連共和黨人也開始批判,

也刺激美國眾議院通過譴責案。

 

安倍當時以「狹義的強制性」與「廣義的強制性」對外說明,

前者指史料文書證據,後者認為只要違反當事人意願即算,

日本願意針對後者負道義責任。

 

當然,在女性人權主流認識下,

這樣的說明沒有任何效果。

 

2008年,台灣立法院也跟進通過慰安婦決議文。

 

2011年,

韓國憲法裁判所認定政府的不作為侵害被害者基本人權,

違憲判決雖然無法否定國際條約效力,

仍逼使韓國政府得重新跟日本交涉,日韓外交對立毫無轉圜,

此判決即使連韓國法學者也有異議。

 

但挺對協開始在首爾日本大使館前設立慰安婦雕像,

隨後韓裔美國人也跟進立碑,

將「歷史戰」正式擴張到全美,

甚至澳洲歐洲等世界各地。

 

日本民間感情惡化,「嫌韓論」四起。

 

另一方面,

長期無效的法律戰究竟是為了慰安婦人權還是為了民族主義?

過度強調性奴隸受害形象的論述是否符合史實與學術檢驗?

 

讓一些韓國研究者開始質疑,

其中以女性主義人類學者蘇貞姬(Sarah Soh)與文學研究者朴裕河為代表,

分別在美日知識界受到好評。

 

Soh原本也是國家賠償論者,但越來越看不下挺對協的作法,

認為國際女權團體的性奴隸主流論述和韓國的反日民族主義結合,

所建構出的日本軍性奴隸被迫害形象,

和日本右派主張的自願/公娼說法,都只能反映「部分真相」。

 

朴也持同樣看法,認為只將批判對象指向日本國家暴力,

忽略朝鮮半島傳統社會對女性的各項壓迫,無助於女性人權的改善。

 

另從文學作品分析慰安婦的心情處境,

認為與性奴隸的指控相差甚遠。

 

更批評慰安婦少女像與底層未受教育婦女的受害史實完全不合,

無垢制服少女遭受日帝蹂躪仍堅忍不屈的女權鬥士」,

純粹只是韓民族的心情投射。

 

慰安婦制度是「帝國」軍事擴張的產物,而非「日本」獨有,

許多西方帝國也有,必須徹底檢討生產慰安婦的整體時代結構。

 

不若美國的言論思想自由,朴的著作在韓國成為禁書,也面臨司法訴訟。

 

2014年《朝日新聞》撤銷慰安婦報導風波,

讓此前長居下風的日本保守派士氣大漲。

 

上野千鶴子、吉見義明等人雖然承認強制連行無法證實存在,

但許多原慰安婦的口述資料仍然證明有廣義的強制性,

慰安婦的本質還是女性人權問題,日本政府仍然必須有所作為。

 

儘管長達二十幾年的慰安婦問題早形成既定刻板印象,

很難一夕改觀,安倍政府還是決定成立特別對策單位,

不惜時間金錢成本,努力向國際說明。

 

今年春天安倍在美國的演講頗受好評,

針對慰安婦問題,

他選擇用「人身買賣」的歷史時代悲劇說明,

果然奏效。

 

其後美國的日本研究者187人(後增為457人)

連署發表公開信[2]其中針對慰安婦的部分,

除了同時批判中韓民族主義的扭曲

(這部分台灣的國際編譯照例省略),

不再使用性奴隸一詞,

人數部分也不再論斷為20萬以上,

顯示實證研究成果受到一定的公評。

 

回顧90年代,

長年從事在日朝鮮族人權運動的大沼保沼教授認為,

AWF從民間募集贖罪金,事務局由政府出資運作,

醫療補助也由國庫支出,

具有半官半民的「國民」參與的「公共性」,

是戰後賠償的新嘗試,

可惜並未受到當時主流媒體的認識,

偏執的論調反而刺激了日本民族主義興起。

 

一直要到近年才重新被評價,

許多探討市民運動公共性的論著紛紛以AWF為研究對象。

 

當年的一線主將上野千鶴子,

也於近日表達了對杯葛AWF的悔意,

認為1995年「村山談話」儘管不足,

仍提示了戰後補償的新架構,

當時AWF的政治判斷從歷史來看是正確的,

她沒有預想到會變成現在這樣的「右傾化」[3]

 

婦援會報告

不僅誤導台灣社會對AWF的認知,

也跟隨韓國挺對協的強硬作法,

壓抑慰安婦阿嬤們的個人決定,

刻意對不同調的人採消音政策。

 

比對東京訴訟判本

也可發現婦援會有關慰安婦口述的擅改[4]

 

小桃阿嬤台南女中就學被抓走的虛構故事

在數位史料與網路資訊的流通下,無所遁形[5]

 

其用意或許和挺對協的慰安婦少女像異曲同工。

 

馬政府主導的課綱危調,

刻意造謠反課綱運動者主張慰安婦自願說[6]

 

婦援會一改之前的調查報告與發言記錄

(《台灣慰安婦報告》p.27,《台灣論風暴》p.250),

統一口徑聲稱「全部都是被迫的,無需懷疑動機」。

 

這些排除個體差異與改造文本的作為,

難逃「假借女性人權之名,行民族主義鬥爭之實」的偽善指控。

 

馬總統說年內要成立台灣第一座慰安婦紀念館,

婦援會也已完成「阿嬤的網站—台籍慰安婦虛擬博物館」之建置,

慰安婦問題確定從社會運動進入展覽實踐的階段,

目標是透過慰安婦進行歷史教育與女性人權的社會教育。

 

不管是透過紀念館或博物館,

被展示的人事物一定是經過篩選設計的,

這過程勢必有主其事者的判斷。

 

那麼,誰的故事會被敘說?

 

揀選的標準是什麼?

 

「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祂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以賽亞書42:3)

世人多軟弱破碎,上帝也從不放棄。沒有人是神,

也沒有任何人能決定誰可以被捨棄。

 

當人想越格為主審判,

「撕裂有時,縫補有時」的箴言至理,只會離我們越來越遙遠。

——————————————————————-

[1] http://www.stiftung-evz.de/start.html (link is external)

[2] http://toyokeizai.net/articles/-/69928 (link is external)

[3] http://digital.asahi.com/articles/DA3S11734533.html (link is external)

[4]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135839&hc_location=ufi (link is external)

[5]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86351348209694/permalink/486894314822064/ (link is external)

[6]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469150273410872&id=10… (link is external)

=====================================================

=======================================================

台灣婦援會???            [ 中國人掠奪台灣歷史 ]

———————————————————–

台灣婦援會跟隨韓國挺對協的強硬路線,

高喊「韓國能,為什麼台灣不能?」

 

控訴日本死不肯道歉(總理謝罪信不夠正式?)

與要求日本國會「特別立法」法律賠償,

並且對外宣稱

沒有一個台灣慰安婦阿嬤領取該筆錢,她們一身傲骨不為所動。」[4]

 

我們可以確認有多名台灣慰安婦阿嬤們

透過萬國法律事務所正式完成AWF贖罪補助的領取手續,

字裡行間透露出當時與婦援會交手的衝突緊張

和阿嬤感人落淚的場面。

 

這些事實並未載入婦援會的相關報告裡,

飽受壓力的這些台灣阿嬤們也成了被消音的存在。

————————————————-

 

======================================================

========================================================

慰安婦的存在是人性的一部分,

但我不是說就要以人性統稱,

來再度羞辱或合理化,當年這群複雜的人性世界。

 

提出以慰安婦做為防衛自己的一方,好像是假設,

政治攻防的另一方永遠不可能,也不敢說出政治不正確的話語。

 

例如,的確是否有可能,某些人是自願的,

一來,已經很難查證了

二來,沒有人會說自己是自願的

三是,敢說有人是自願的,就會觸怒那些被迫的婦女

 

就我有限的了解,很困難在「歷史事實」上,

有具體證據來「解釋」某些慰安婦(本質充滿歧視的語彙)是自願的。

 

而且要這麼驗證時,就冒著所謂政治不正確的困境

 

[ 相關 ]

「慰安婦」成為「歷史事實」和「心理真實」間的殘酷[蔡榮裕]

==================================================

有關台籍「慰安婦」紀錄片:《蘆葦之歌

————————————

所謂政治不正確的困境

 

台籍慰安婦」與後來的 「八三么的查某」

 

=================================================

[ 中國人掠奪台灣歷史 ]

 

反黑箱課綱學運>>對於歷史記憶的奮鬥

 

 

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

================================================

他們不想讓你看到慰安婦的其他方面,」

如果你這樣做,他們便認為你是在淡化問題,縱容日本。」

———————————————-

父權社會、中央集權和貧困在慰安婦招募中扮演的角色

 

威逼利誘婦女進入「慰安所」的, 是韓國的投機通敵者

日本的私人招聘人。

 

 [ 相關 ]

韓國教授稱慰安婦是日本士兵「戰友」遭起訴[紐約時報]

=====================================================

[ 戰友般的關係 ]

 

來自韓國和台灣等日本殖民地的婦女,

受到日本帝國公民一般的對待,

把自己的服務視為愛國行為。

 

她寫道,

她們和日本士兵建立了一種「戰友般的關係」,

有時候還會愛上他們。

 

她列舉了數個案例, 其中

日本士兵對生病的慰安婦關懷備至,

他們甚至把不願賣淫的婦女遣送回國。

 

 [ 相關 ]

韓國教授稱慰安婦是日本士兵「戰友」遭起訴[紐約時報]

=====================================================

[ 韓國慰安婦與後來的毯子軍團blanket corps」妓女 ]

 

從1960到 1980年代, 她們跟隨在韓國的美國士兵,

一同前去冬季實地演練的地點。

 

妓女往往抱着毯子被稱作「毯子軍團」[blanket corps]。

 

為美軍服務的妓女透露, 她們隨皮條客翻越積雪的山丘尋找美軍,

或在演練場搭起帳篷,當成妓院接待在外面排隊的美軍。)

 

 

 [ 相關 ]

韓國教授稱慰安婦是日本士兵「戰友」遭起訴[紐約時報]

================================================

掌握歷史就掌握未來?

 

歷史真很重要,能激發各種熱情,

但如何詮釋、學習目的何在容易引發爭議。

 

韓國、日本等地均出現爭奪戰。

 

課本,通常不會讓人上街示威,

但是在韓國,政府計劃重新編寫歷史教科書,

卻讓大批人在上個月走上街頭抗議,

警察動用高壓水龍驅散人群。

 

歷史,並不僅僅是學術人員研究的枯燥科目,

而是讓韓國人熱血沸騰的一個話題。

 

 [ 相關 ]  真實的謊言—歷史教科書之爭[BBC]

=======================================================

[ The endless World War Two !!! ]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還指出,

日本有關慰安婦的立場是「自相矛盾的」,

日本既承認日軍在二戰期間違反慰安婦意願,

通過脅迫和恐嚇等手段徵募、運送和管理慰安婦

但又表示慰安婦並非強制性。

 

 [ 相關 ]  聯合國敦促日本公正獨立調查慰安婦問題[ BBC ]

=====================================================

[ 好總統創造歷史,壞總統創作歷史教科書 ]

 

[ 相關 ] 好總統創造歷史,壞總統創作歷史教科書[紐約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