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需正視歷史

2015年04月08日 06:58 AM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戴維•皮林

 

日本需正視歷史

=============

1970年,西德總理維利•勃蘭特(Willy Brandt)

跪倒在華沙猶太人起義死難者紀念碑前(見上圖)。

這一舉動成為德國悔罪的象徵。

 

1984年,

法德兩國當時的領導人

弗朗索瓦•密特朗 (François Mitterrand)

和赫爾穆特•科爾(Helmut Kohl),

在凡爾登戰役紀念遺址舉行的一場感人的紀念儀式上握手。

 

凡爾登戰役發生在1916年,死傷士兵達70萬或更多。

 

而在亞洲,盡管二戰結束已有70年,

類似的和解舉動仍幾乎不可想象。

 

現在亞洲各國對歷史的看法,

不僅沒有隨著記憶的淡化而變得不那麽爭議多多,

反而變得越發充滿怨毒。

 

日本和美國已是親密的盟友。

 

然而,即使他們之間都不能就如何記述歷史達成一致。

 

2015年安排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參觀珍珠港(Pearl Harbor),

讓美國總統巴拉克•奧巴馬(Barack Obama)訪問廣島的設想已經化為泡影。

 

這體現出歷史上那兩個事件的意義在今天仍然存在多大的爭議,

以至於兩位領導人都仍不可能在

不觸怒受害者或者施害者的情況下發表任何有意義的言論。

 

尤其是,

奧巴馬會覺得很難為美軍當年投下原子彈道歉,

因為大多數美國人認為這樣做縮短了戰爭進程,

輓救了許多生命。

 

連美國和日本都很難做到的事,

對其他國家來說更近乎不可能。

 

誠然,

一些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國家,

包括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

已翻過了這段歷史。

 

但在中國和韓國,

對日本的仇恨依然根深蒂固。

 

這三個國家的領導人都執意想要讓舊日的仇恨保持新鮮

 

中共的合法性來自它在驅除日本侵略軍過程中發揮的作用。

 

對於韓國總統樸槿惠(Park Geun-hye)而言,

反日情緒仍可以用來團結選民。

 

同樣,對安倍來說,

讓民眾普遍感覺

中國既強大、又仍未原諒日本當年的侵略行為,

對於他擴充軍備和重新解釋和平憲法的努力至關重要。

 

多年來,

日本幾任首相都發表過道歉,

但我們仍常聽到一種說法,

即日本從來沒有真正承認過其侵略歷史。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

善於將當代事件從歷史中抹去的中共

仍在在教育日本要坦白承認其過去。

 

2001 年,

時任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說:

日本基於錯誤的國策進行了殖民統治和侵略,

導致了無可估量的災難和痛苦。

 

我願意,

鑒於我國這些令人悔恨的歷史……表示深切的悔意和哀悼。”

 

這是個道歉,盡管當然了,道歉的對象有權質疑其誠意。

 

對他們來說,

日本人在歷史細節上找茬

(比如質疑南京大屠殺遇難者人數、

以及日軍慰安婦在多大程度上是被迫的)、

日本首相屢次參拜供奉戰爭死難者的靖國神社,

常常讓這類聲明顯得蒼白無力。

 

東京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

從事國際研究的傑夫•金斯頓(Jeff Kingston)教授說:

日本需要正視歷史,

但鄰國也有義務接受……伸出的橄欖枝。”

 

我們可以再比照一下歐洲。

 

在2009年的停戰紀念日,

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說,

戰爭“對雙方都同樣可怕”,

他補充說,

正如法國的孤兒和妻子曾為自己的父親和丈夫哭泣一樣,

德國的孤兒和妻子也曾為自己的父親和丈夫哭泣。

 

在當前的環境下,

很難想象北京或首爾方面能表達這樣的情緒。

 

如果歷史問題無法解決,至少可以對其進行控制。

 

而安倍暗示要重新審視過去道歉的用詞,對此毫無幫助。

 

例如,在貌似質疑“侵略”(invasion)一詞含義的發言中,

他為那些聲稱日本仍不承認自己戰時罪責的人提供了口實。

 

安倍執意從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駭人歷史中輓回日本人的名譽,

這種執意是錯位的。

 

日本不應該在學校中美化這段歷史,

日本兒童可以從學習這段歷史中得到極大的收獲。

 

這不是為了讓他們羞愧地低下頭,而是為了讓他們學習,

當年那個讓日本陷入一場毫無勝算的災難性戰爭的制度

有哪些缺陷。

 

至於安倍想讓日本人重拾自豪感的遠大抱負,這是最容易實現的。

 

就這一點而言,

日本的許多歷史時期都遠比日本對外侵略時期更適於被翻出來。

 

在整個古代史中,

不論是在平安時代、德川幕府時代還是其他時期,

日本都是一個文化和社會創新的熔爐。

 

更近一些,

在上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非凡的幾十年間,

日本證明瞭亞洲國家完全像歐洲人一樣

有能力建設一個富裕而現代化的社會。

 

那是日本對亞洲以及亞洲民眾發揮了積極作用的一個歷史時期。

 

在這一點上,幾乎所有人都能認同。

============================================================

善於將當代事件從歷史中抹去的中共

仍在教育日本要坦白承認其過去

=========================================

[ The endless World War Two !!! ]

日本佔領軍憲法

日本教育基本法

====================================================

[ 日本在亞洲的真實形勢 ]

 

「在亞洲,朝鮮外, 親日國家有20個,

反日國家只有中韓兩個

是連日本人都不知道的20對2的真實形勢。」[古森義久]

>>>

加上台灣,在亞洲朝鮮外,親日國家有21個

反日國家只有中韓兩個21對2的真實形勢

 

[ 相關 ] 安倍推動日本給越菲等國援助巡邏艦[ BBC ]

===========================================================

去年12月,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的政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

受到鼓舞的他再次表示,

他將使日本從過去的枷鎖中解放出來,

尤其是在二戰中戰敗所帶來的枷鎖。

 

安倍晉三及其支持者認為,

對那個時代的廣泛報道堪稱「自虐」,

會妨礙人們對他所謂的「新日本」感到自豪。

 

他們提議對日本憲法中

聲稱日本人「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的條款進行修改。

 

 [ 相關 ] 日本的領土野心[亞歷克西斯·杜登]

 [ 相關 ]  日本的領土野心[亞歷克西斯·杜登  ALEXIS DUDDEN]

==================================================

現在中國已再度強大,北京要糾正歷史記錄,

不論那片荒島的實際價值有多麼小。

北京其實是在1969年聯合國調查組表示

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發現石油之後

才表示對島嶼有興趣的,這絕非巧合。

=================================================

[ 相關國家政客繼續攪動亂局獲得他們自以為的好處 ]

 

他對日本是否是二戰中的侵略者

這一問題很謹慎地不置可否,

並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辯護,

把那個埋葬着13名日本甲級戰犯的神社

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相提並論。

 

現在中國已再度強大,北京要糾正歷史記錄,

不論那片荒島的實際價值有多麼小。

 

北京其實是在1969年聯合國調查組表示

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發現石油之後

才表示對島嶼有興趣的,這絕非巧合。

 

 [ 相關 ]

東亞各國為何拂不去歷史陰雲 [ 紐約時報, Jonathan Tepperman]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美國國務院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溫迪•舍曼

2月27日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時,

在歷史問題上間接對中韓提出了批評

 

 她說,“韓國和中國圍繞所謂’慰安婦’的問題與日本論爭,

在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和多種海的名稱上意見不同”,

她對此“雖然理解,但是充滿了挫折感”。

 

溫迪•舍曼2月27日在華盛頓卡耐基和平財團

戰後70週年的主題進行講演,

她說,“韓國和中國圍繞所謂’慰安婦’的問題與日本論爭,

在歷史教科書的內容和多種海的名稱上意見不同”,

她對此“雖然理解,但是充滿了挫折感”,

民族主義感情仍然被利用,對於政治領導人來說,

譴責過去的敵人不難獲得廉價的掌聲,

但是這樣的挑釁不能帶來進展,而會招致機能麻痺。”

“為了前進有必要超越過去。”

 

韓國報紙hankyoreh 指出:

從溫迪•舍曼的講演文脈上看是衝著韓國和中國說的

她在說韓國和中國的領導人把過去的問題利用在國內政治之中,

應該超越過去面向未來共同前進。

 [ 相關 ] 

美副國務卿在歷史問題上批評中韓[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

[ 主權在民>>憲法還給國民>>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在最悲觀時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國家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

[ 相關 ]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Marshall Loeb]

===========================================================

1914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一百週年

1939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75週年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