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毫西弗? 談日本食品安全問題

2016-11-09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50237

(作者為台電工程師退休,台北市民)

◎ 劉振乾

自由廣場》

一毫西弗?

談日本食品安全問題

========================

筆者認為,

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輸台應無疑慮,為什麼筆者敢打包票?

 

因為科學數據會說話。

 

二○一二年四月一日起實施的

日本食品放射性物質含量基準(放射性銫),

設定由食品來的一年內暴露劑量要在一毫西弗以內。

 

這是當時的「民主黨」政權(新名字為「民進黨」)基於反核立場,

故意訂得比歐美嚴苛,也因此形成謠言災害的根基。

 

基準值是以表示放射性物質之量的強度,

貝克(Bq)的單位數值來呈現,使用實效劑量係數,

可以換算為表示對於人體影響程度的西弗(Sv)。

而實效劑量係數則是在醫學上做了各種實驗,訂定出來的數值。

我們身體內本就有約七千貝克的放射性物質,

美國的基準值是

「乳兒用食品」、「牛奶」、「飲料水」及「一般食品」,

一律採用每公斤一千兩百貝克。

歐盟則是「乳兒用食品」四百貝克,

「牛奶」與「飲料水」一千貝克,

「一般食品」則比美國稍高,用一千兩百五十貝克。

日本呢?

不到上述的十分之一,「飲料水」更只有十貝克,

「一般食品」則採用一百貝克。

舉個例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每天吃三百克含有一般食品基準值一百貝克的銫137蔬菜時,

成人的實效劑量係數是○.○一三乘以貝克的數值一百,

再乘以三百六十五,答案是一百四十二點四,

單位是微西弗,換算下來是○.一四二四毫西弗。

跟自然輻射(又稱背景輻射)的二到三毫西弗相比,

根本微不足道(搭一次飛機接受○.一到○.二一毫西弗,

機師一年接受數十毫西弗的輻射),對人體沒有影響。

一毫西弗到底具有什麼意義?

 

但為了要抑制到一毫西弗以內,而訂下上述多少貝克的基準,

讓福島縣等地從事農業與漁業的民眾吃盡苦頭。

 

如今米、蔬菜、水果等沒有超過基準值(一百貝克)的,

即使是與歐美基準值相比只有十分之一,

在日本還是不能出貨。

 

然後就形成「福島的魚還是危險」的刻板印象。

其實日本的食品基準值還是要放寬,才不會被困住。

 

綜合上述,

第一,

由於日本過於嚴苛的基準值(對於銫而言),

只有歐美的十分之一,

再加上農民認真從事栽培,

可以認定日本的食品與農作物是可以吃的。

第二,

根據車諾比的經驗,

只有放射性碘才是甲狀腺癌的元凶,碘的半衰期只有八天。

因此大家更可以安心。

====================================

 

===================================

[ 馬政權為政治目的拿日本食品開刀 ]

 

台灣加強限制日本食品

是在台灣揭發了本地食品不安全問題

引起民眾對馬英九政權不滿後,

台灣當局拿日本食品開刀的在政治目的。

台灣人並不真擔心日本食品不安全,

台灣旅客是訪日人數最多的外國旅客,

他們在日本吃日本食品都很滿意, 沒人懷疑不安全」。

 

[ 相關 ] 台灣嚴控日本進口食品 日本各方反應不一[BBC]

================================

[ 馬王政爭 殃及日輸台食品 ]

日本政府內部的了解是,

台灣爆出日本災區五縣市食品經改產地後輸台,

是因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的質詢,

因此政府借力使力,

「這是立委丟出來的問題,所以須慎重處理」。

 

[ 相關 ] 日方官員:馬王政爭 殃及日輸台食品

====================================

台灣總統馬英九18日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時強調,

因為發生了福島核事故,

從15日起對日本食品實施的進口限制強化措施是必要的

 

台灣在福島核事故後禁止進口福島等日本5縣的食品,

但今年3月發現有被禁食品被標註其他產地後出口到了台灣。

 

台灣主張強化進口限制是為了消除民眾對日本食品的不安。

 

  台灣在核事故後也進口了除福島等5縣之外的日本食品,

未檢測出超標的放射性物質。

 

日本政府因此以“沒有科學依據”為由要求台灣取消強化限制措施。

 

  馬英九表示,

實施強化措施並不意味著日本食品是危險的,

稱“這不是科學問題,是法律的問題”。

 

[ 相關 ]  馬英九強調有必要強化日本食品進口限制[共同社]

==================================

民間主導的日臺關係

 

目前, 日本與臺灣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1972年,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邦交正常化之際,

日本與此前建有邦交的臺灣的中華民國斷絕了邦交。

 

時至今日,「臺灣」仍是「臺灣」,一直保持著無邦交的狀態。

 

然而,

日方設有交流協會,臺方設有亞東關係協會,

這兩個機構長期維持著實質性的關係。

 

可是即便如此,

未建立邦交這一點始終會造成諸多不便。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臺灣的民主化和經濟發展,

日本的臺灣觀和日臺關係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應該說是日本與臺灣雙方的「民間」和「社會」成為主角,

構築了如此緊密的關係。

 

日本與臺灣之間的無邦交信賴關係

是由眾多人士彷如水鳥在水下拼命划水般的苦心經營支撐起來的。

 

[ 相關 ] 日本與臺灣——支撐無邦交信賴關係的基礎[川島真]

農委會密商提前解禁 福島米、核災4縣水產輸台

2016年10月21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6144/?

蔡慧貞

【獨家】

 

農委會密商提前解禁 

福島米、核災4縣水產輸台

====================

日本核災已5年,據了解,近日在日方頻頻催促下,

小英政府有意提前開放核災區農產品輸台,

其中,重災區福島米與茨城等縣的水產品,

亦在考慮開放之列,是最大爭議。

(設計畫面)

2011年日本發生311福島核災至今,

政府全面禁止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千葉5縣

核災災區的食品進口,如今,新政府上台,

台日關係空前友好,政府嚴禁核災區農產的態度也出現鬆動!

上周五(14日)由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與立法院經濟、

衛環委員會的民進黨立委們,聯席召開政策小組祕密會議,

討論開放日本核災區5縣農產問題。

 

據了解,會中農委會向綠營立委簡報政府

擬開放輸台的核災區農產,其中引發極大爭議的,

政府考慮開放輻射重災區─福島的米及其他4縣水產品,

多位民進黨立委紛紛表達反對意見,

要求農委會絕對不可以開放產地福島的所有農特產品;

至於輸台的4縣農產,則需以「雙證明」驗證後才可入關。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與民進黨立委與會,

報告政府擬解禁開放核災災區農產的既定政策態度,

但農委會評估開放的同時,

也爭取台灣水果銷日的雙邊貿易方式。

(翻攝自環境資訊中心)

 

據了解,新政府原訂明年初解禁日本核災災區農產銷台

但近來在日方頻頻催促下,小英政府有意提前解禁,

一度考慮11月中就開放日核災區農產入台。

不過,農委會在評估開放日核災區農產的同時,

亦同步向日方爭取台灣水果銷日的雙邊貿易方式。知情人士透露,

台日雙方已有默契,農委會現正規畫5項台灣水果銷日,

目前初步研擬香蕉、火龍果等水果品項進入日本市場,

因農委會爭取銷日的5水果品項和日方尚未磋商底定,

連帶影響日核災區農產解禁輸台期程。

新政府上台後,台日關係空前友好,

日本的眾議員、縣市長團頻頻訪台,

蔡英文接任總統後首次國慶慶典,

日方更組成近300人的慶賀團來台,

11月中旬APEC在祕魯召開,我派出特使、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可望和日首相安倍晉三雙邊會談,

台日互動極佳,但日方向小英政府釋出善意的同時,

亦不忘持續表達希望台灣能解禁日核災災區農產品的態度。

 

小心到家!會議全程不提供紙本或電子檔

據了解,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10月14日親自出席

立法院經濟、衛環委員會的民進黨立委們

聯席召開的政策小組會議,

會中農委會清楚向立委報告政府規畫擬解禁開放

日核災災區農產的既定政策態度,

並討論擬開放輸台的核災區農產項目及把關、檢驗措施。

 

儘管新政府已確定開放日核災區農產輸台的態度,

但因該案具高度政治性和爭議性,

此次政策小組會議內容被視為最高機密,以秘密會議形式,

僅在會議室投影口頭簡報,

全程不提供紙本資料和電子檔給與會委員。

 

不過,知情人士透露,

上周五該場政策小組會議,農委會提出的擬解禁核災區農產,

竟涵蓋重災區福島,

會中農委會提出考慮輸台的農產包括福島的米,

引起在場立委強烈反對,與會多位立委包括陳曼麗、蔡培慧等,

均反對任何福島農產輸台,尤其稻米生長期較長,一旦受輻射污染,

殘存的劑量對健康危害極大。

 

立委要求「雙證明」 並逐批檢驗才放行

另會中不分區立委蔡培慧特別提出除福島外,

另4縣的水產品也不應輸台,「水產品一再要禁止」,

因為她認為輻射隨著水流流入河川、湖泊、海洋,

水產品生長其中,根本防不甚防,危險度最高,

應該要強制管控。

 

另食安專家、不分區立委吳焜裕則表示,

當日會議並非最後定案會議,

農委會仍將持續和立委們溝通,不過確定的是,

在與會立委的強烈要求下,福島的所有農產都不會進來

至於爭議性大的水產品部分,

核災4縣輸台的水產品亦有所限制,

我方僅同意養殖水產可以進口,

至於野生水產則不可進來。

另外,會中立委們也提出「雙證明」要求,

即進口的4縣農產必須提出官方產地證明,

同時進口的農產將採「逐批檢驗」,

而非抽檢,且輸台農產一經驗出輻射就退回。

=================================

 

 

=====================================

 

[ 相關 ] 福島縣桃子積極出口東南亞尋求生路[ 共同社]

=================================

馬英九政權考慮事件將對16年1月的總統選舉産生影響,

擔心在食品問題上被貼上「軟弱」的標籤。

        雖然馬英九政權只是在表面上強化限制以保全顏面,

但是日本食品的形象已受到影響。

 

台灣一家高檔超市的負責人表示

「今後考慮將日本食品換成歐美産食品」。

 

此外還有聲音指出

「韓國産食品似乎正在加強攻勢」(相關人士)。

 

       馬英九政府似乎希望

以日本查明替換産地標籤問題為條件放寬進口限制,

不過日台當局的談判陷入僵局。

 

受到政治擺布的日本食品似乎將繼續「受苦」……

 

[ 相關 ] 台灣叫停日本食品進口的真與假[日經中文網]

======================================

[ 馬政權為政治目的拿日本食品開刀 ]

 

台灣加強限制日本食品

是在台灣揭發了本地食品不安全問題

引起民眾對馬英九政權不滿後,

台灣當局拿日本食品開刀的在政治目的。

台灣人並不真擔心日本食品不安全,

台灣旅客是訪日人數最多的外國旅客,

他們在日本吃日本食品都很滿意, 沒人懷疑不安全」。

 

[ 相關 ] 台灣嚴控日本進口食品 日本各方反應不一[BBC]

====================================

台灣總統馬英九18日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時強調,

因為發生了福島核事故,

從15日起對日本食品實施的進口限制強化措施是必要的

 

台灣在福島核事故後禁止進口福島等日本5縣的食品,

但今年3月發現有被禁食品被標註其他產地後出口到了台灣。

 

台灣主張強化進口限制是為了消除民眾對日本食品的不安。

 

  台灣在核事故後也進口了除福島等5縣之外的日本食品,

未檢測出超標的放射性物質。

 

日本政府因此以“沒有科學依據”為由要求台灣取消強化限制措施。

 

  馬英九表示,

實施強化措施並不意味著日本食品是危險的,

稱“這不是科學問題,是法律的問題”。

 

[ 相關 ]  馬英九強調有必要強化日本食品進口限制[共同社]

====================================

[ 馬王政爭 殃及日輸台食品 ]

日本政府內部的了解是,

台灣爆出日本災區五縣市食品經改產地後輸台,

是因民進黨立委林淑芬的質詢,

因此政府借力使力,

「這是立委丟出來的問題,所以須慎重處理」。

 

[ 相關 ] 日方官員:馬王政爭 殃及日輸台食品

 

============================================

許世楷與當時的農林大臣中川昭一接洽,

日本方面理解台灣方面的困難後,

答應派檢疫官到台灣檢查;

通過了檢查,蓋上官印,水果抵達日本後可直接出售上市,

解決了台灣果農的困難。

 

為了回應日本方面的好意,

我們提案飛機住宿等費用由我方負擔,但是日方謝絕了。

 

說「我們做得到的會做」。

 

如此,雙方的友誼應該建立在互相理解上。

 

日本是台灣人的好鄰居,

多數台灣人不願意看到和日本之間有隔閡。

 

[ 相關 ] 芒果銷日 通關憶往[ 盧千惠 ]

========================================

民間主導的日臺關係

 

目前, 日本與臺灣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1972年,日本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邦交正常化之際,

日本與此前建有邦交的臺灣的中華民國斷絕了邦交。

 

時至今日,「臺灣」仍是「臺灣」,一直保持著無邦交的狀態。

 

然而,

日方設有交流協會,臺方設有亞東關係協會,

這兩個機構長期維持著實質性的關係。

 

可是即便如此,

未建立邦交這一點始終會造成諸多不便。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臺灣的民主化和經濟發展,

日本的臺灣觀和日臺關係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應該說是日本與臺灣雙方的「民間」和「社會」成為主角,

構築了如此緊密的關係。

 

日本與臺灣之間的無邦交信賴關係

是由眾多人士彷如水鳥在水下拼命划水般的苦心經營支撐起來的。

 

[ 相關 ] 日本與臺灣——支撐無邦交信賴關係的基礎[川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