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背常理的秘密協定

09.05.2016

http://dw.com/p/1IkTn

 

違背常理的秘密協定

=================

一百年前,

英國和法國秘密簽署塞克斯皮科協定

在中東地區劃分了勢力範圍。

 

這一協定為日後的種種衝突埋下了伏筆。

Jordanien Beduinen Sykes-Picot Abkommen

挖土機正在拆除一堵牆。

 

很快挖土機剷出的道路就已經足夠寬,

可以讓吉普和載重車等車輛通行。

 

這裡是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邊境,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邊界檢查了。

 

“伊斯蘭國”的武裝人員射殺了邊防警察,

邊界已經名存實亡了。

 

2014年六月在網絡發表的這段視頻要告訴世人的訊息是,

伊拉克和敘利亞作為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了。

 

伊斯蘭國“在其宣傳片中聲稱,

西方帝國主義對中東的操控已經被劃上了句號。

 

敘利亞同伊拉克的邊境存在了近一百年的時間。

 

1916年五月,

英國外交官馬克·塞克斯(Mark Sykes)

法國外交官

法蘭索瓦·喬治·皮科(François Georges-Picot)

簽署秘密協定,

奠定了這段邊界的走向。

 

正因為如此,

“伊斯蘭國”在其宣傳片中宣布了”塞克斯和皮科的終結。”

 

那麼,塞克斯皮科協定是不是

歐洲人反阿拉伯世界的一場陰謀呢?

 

很多阿拉伯人確實是這樣認為的。

 

敘利亞裔德國政治學家巴撒姆·迪比(Bassam Tibi )對德國之聲表示,

過去幾年中,他不得不經常談到這份協定。

 

“每個中學生都要在歷史課上

不斷學習塞克斯皮科協定及其造成的歷史創傷。

 

不僅對敘利亞人,而且對所有阿拉伯人來說,

這都是一個歷史創傷。”

 

對中東的劃分

根據塞克斯皮科協定,英法兩國在一戰獲勝前,

就已經開始了對奧斯曼帝國的大部分地區的瓜分,

而當地人卻沒有任何發言權。

 

法國人分到的地盤從今天的土耳其東南

橫跨伊拉克北部直到黎巴嫩的廣泛地區。

英國人得到的地盤包括伊拉克中部和南部。

 

而英法各自地盤的中間地帶,

也就是今天敘利亞、約旦、伊拉克西部以及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

在計劃建立一個由英法共同控制的阿拉伯王國。

Sykes-Picot Abkommen Mark Sykes und Jacques Picot

協定簽署人塞克斯和皮科

 

在這段歷史中,

德國人也同樣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德國人希望通過戰爭在中東地區削弱其敵對國。

 

德國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盟友。

 

德國人同遜尼派最高宗教領袖伊斯坦布爾哈利發合作,

呼籲阿拉伯人發動針對英國人的聖戰。

 

而英國人則同貴族胡賽因·本·阿里結盟。

 

當時,本阿里作為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守護者,

是僅次於哈里發的第二位宗教領袖。

 

1915年10月,

英國駐埃及最高長官麥克馬洪向胡賽因·本·阿里

提出一個頗具誘惑力的建議:

如果阿拉伯人能夠支持英國人,

那麼英國願意幫助本阿里建立一個獨立的王國。

 

“英國願意在本阿里提出的邊界內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

並予以外交承認。”

 

“阿拉伯外牆之後”

英國人和本阿里的聯盟很快得以確立。

 

本阿里之子費塞爾·本·胡賽因稱為阿拉伯人的統帥,

在英國間諜托馬斯·勞倫斯

(Thomas Edward Lawrauce)的協助下,

他們很快打敗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

 

一戰結束後,巴黎和會開始討論中東的新秩序。

 

費塞爾努力捍衛阿拉伯人的利益。

 

“我相信,

各國列強肯定會把阿拉伯民眾的利益置於各國物質利益之上。”

Historische Karte Sykes-Picot Abkommen

協定原圖:藍色為法控區紅色為英控區

 

最終,費塞爾還是失望了:

法國和英國仍堅持此前對中東的劃分。

 

可以存在阿拉伯國家,但必須置於英法的管控之下。

 

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

喬治·寇松(George Lord Curzon)宣稱,

要將英國的經濟利益藏在”阿拉伯外牆”的後面。

 

“執政權掌握在英國人手中,

而由一個由穆斯林- 有可能的話- 阿拉伯團隊來進行管理。”

 

新的國家秩序

巴黎和會各類協定所產生影響非常之大。

 

根據這些協定,誕生了兩個新的國家:敘利亞和伊拉克。

 

1922年成立的國際聯盟還對另一個新國家予以承認:黎巴嫩

 

與此同時,

國聯還計劃在同一年為”猶太民族及建立一個家園“,

這也就是後來以色列建國的基礎。

 

費塞爾當時曾在巴黎表示

“我要強調,

我們阿拉伯人並沒有針對猶太人的民族或者宗教仇恨,

儘管世界很多地區令人遺憾地存在這種觀點。

 

然而,

費塞爾的良好願望很快就在殘酷現實面前破滅了。

 

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

英國人將外約旦地區從巴勒斯坦分割出去,

這為後來約旦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早在十九世紀末,

英國人就已將小酋長國

科威特至於自己的保護之下。

 

一戰後,科威特宣布獨立。

 

尚未解決的爭端

Islamischer Staat / Flagge auf Berg / Syrien

“伊斯蘭國”成了陰謀論的受益者

 

新的國家秩序為日後接連不斷的衝突和戰爭埋下了伏筆,

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日益激化的以巴衝突,

1975年至1990年的黎巴嫩戰爭,

1990年薩達姆入侵科威特引發的第二次海灣戰爭,

一直處於準戰爭狀態的土耳其以及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

敘利亞後來也捲入了相關的衝突。

 

2003年,美國人的入侵使局勢變得更加糟糕。

 

美國人的管理無方,

使得教派分割線一帶產生對峙狀態,

並進而產生了恐怖主義組織”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很快就滲透到正在遭受內戰之苦的敘利亞。

 

儘管”伊斯蘭國”的產生

並不能完全歸咎於1920年代對中東地區的重新劃分

但這種劃分確實為中東地區日後的衝突,

暴亂和戰爭提供了土壤。

================================================

 

 

 

====================================================

 

 

 

========================================================

亞洲獨裁者的成功之處

2015年04月03日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50403/c03friedman/print/zh-hant/

 

托馬斯·弗里德曼

 

亞洲獨裁者的成功之處

====================

過去這一周,我身在中國。

 

從中土瞭望世界,總能有所啟發。

 

有時候,單是瀏覽一下當地的報紙,

就能獲得無比深刻的見解。

 

3月25日那天,

《中國日報》發表了一篇文章,

詳盡報道「北京有關部門本周啟動對幼兒園的巡查工作,

確保孩童不會承受過重的課業負擔。

 

儘管語文、數學和英語本應在小學教授,

但學齡前兒童被迫學習這些課程的現象在全國各地普遍存在。」

 

接下來,文中解釋,

學齡前「就開始為高考做準備」並非有益之舉。

 

讀到這段文字,我腦海中突然浮現出這樣一副景象:

中國教育部派出的特警部隊沖入幼兒園的大門,

高喊,「放下紙筆!遠離書桌,這樣大家都沒事!」

 

這問題可真高級!

 

幼兒園居然過早教授數學和英語課程。

 

同樣在這份報紙上,

還有一篇文章介紹

也門的親伊朗什葉派和親沙特遜尼派之間戰事的最新進展。

 

衝突的焦點是也門的第二大城市塔伊茲。

 

咦,塔伊茲?

等一下!

 

2013年5月的時候我就在那裡,

製作一部關於也門環境災害的紀錄片。

 

我們把鏡頭對準塔伊茲的原因是,

由於也門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

塔伊茲的居民每月只有36個小時的自來水供應。

 

這下讀者明白了。

 

中國的新聞是打擊幼兒園過早教授數學和英語的現象,

而也門的新聞是遜尼派和什葉派在為一座城市拼得你死我活。

 

那裡本來就瀕臨崩潰,每月僅有36小時的供水,

其餘時間都得靠運水車。

 

而那還是在最近爆發戰事之前。

 

不過,至少我們發現了問題所在。

 

我讀到過這樣的觀點:這一切都是奧巴馬的錯。

 

要真是那樣就好了。

 

奧巴馬在中東問題上曾經說過一些蠢話,

做過一些蠢事(比如在沒想好下一步計劃前就推翻了利比亞政權),

但他小心避免進一步捲入該地區衝突的做法沒錯。

 

沒有哪位總統遇到過我們如今面對的狀況:

阿拉伯國家制度在70年失敗統治之後的瓦解。

 

與亞洲的比較再次給我們啟發。

 

在二戰結束後,

亞洲曾經經歷過許多獨裁者的統治,他們對民眾說,

我的人民,我要拿走你們的自由,

但會給你們提供金錢能夠買到的最好的教育、基礎設施

和出口導向增長的政策。

最終,

你們會建立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 並贏得你們的自由。」

 

而在同一時期,

阿拉伯的獨裁者則對他們的民眾說,

「我的人民,我要拿走你們的自由,

你們得到的將是阿拉伯世界和以色列的衝突。」

 

亞洲的獨裁者往往是現代化的推動者,

比如新加坡的李光耀(Lee Kuan Yew),

他上周剛剛去世,享年91歲——你可以看到如今的結果:

新加坡人願意排隊等10小時,

送別一個讓他們躍升至全球中產階級行列的人。

 

阿拉伯獨裁者往往是掠奪者,他們利用與以色列的衝突,

把它當成一個亮閃閃的目標,

分散人民對國家治理不善的注意力。

 

 

結果:利比亞、也門、敘利亞和伊拉克都成了人類發展的災區。

有些人曾經預見到了這一切。

 

2002年,一批阿拉伯社會學家發佈了

《阿拉伯國家人類發展報告》(Arab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上面寫道,阿拉伯世界忍受着缺乏自由、知識和女性權益的痛苦,

如果這種情況不得以扭轉,後果不堪設想。

 

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沒當回事。

 

2011年,受過教育的阿拉伯民眾揭竿而起,想要改變現狀。

 

這種覺醒現在已經灰飛煙滅,

只剩下一個突尼斯(唯一獨裁者也是現代化推動者的阿拉伯國家)。

 

因此,現在只能是這種下場:

政權崩潰,部落和教派(什葉派-遜尼派,波斯-阿拉伯)衝突亂成一團

——這個地區到處是失業而憤怒的年輕人,

學校幾乎不能正常運轉,即使能夠正常運轉,

也教授了太多宗教而非數學。

 

我在文章中看到,

埃及總統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宣布,

「我們阿拉伯民族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安全挑戰,

我們已經成功地確定了背後的原因。」

那麼原因是什麼?

 

阿拉伯國家為了對抗波斯人和伊斯蘭主義者的合作太少。

 

真的嗎,自從1979年以來,

美國已經提供了500億美元的援助,

但如今大約25%的埃及人是文盲。

 

(中國的文盲率是5%;伊朗是15%。)

我深深地同情這片地區的所有人。

 

但當你的領導人浪費了70年的時間,

坑已經很深了。

 

說句公道話,

塞西正在試圖把埃及從坑裡拽出來。

 

但埃及還是可能派出軍隊到也門打擊叛亂分子。

 

如果這樣的話,這將是首次由一個文盲率25%的國家,

派兵幫助一個每月只有36個小時自來水供應的國家,

而它要平息的這場戰爭的主要問題是,

誰才是先知穆罕默德的合法繼承人——什葉派還是遜尼派。

 

任何中國學齡前兒童都可以告訴你:這不可能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