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背常理的秘密協定

09.05.2016

http://dw.com/p/1IkTn

 

違背常理的秘密協定

=================

一百年前,

英國和法國秘密簽署塞克斯皮科協定

在中東地區劃分了勢力範圍。

 

這一協定為日後的種種衝突埋下了伏筆。

Jordanien Beduinen Sykes-Picot Abkommen

挖土機正在拆除一堵牆。

 

很快挖土機剷出的道路就已經足夠寬,

可以讓吉普和載重車等車輛通行。

 

這裡是敘利亞和伊拉克的邊境,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邊界檢查了。

 

“伊斯蘭國”的武裝人員射殺了邊防警察,

邊界已經名存實亡了。

 

2014年六月在網絡發表的這段視頻要告訴世人的訊息是,

伊拉克和敘利亞作為國家已經不復存在了。

 

伊斯蘭國“在其宣傳片中聲稱,

西方帝國主義對中東的操控已經被劃上了句號。

 

敘利亞同伊拉克的邊境存在了近一百年的時間。

 

1916年五月,

英國外交官馬克·塞克斯(Mark Sykes)

法國外交官

法蘭索瓦·喬治·皮科(François Georges-Picot)

簽署秘密協定,

奠定了這段邊界的走向。

 

正因為如此,

“伊斯蘭國”在其宣傳片中宣布了”塞克斯和皮科的終結。”

 

那麼,塞克斯皮科協定是不是

歐洲人反阿拉伯世界的一場陰謀呢?

 

很多阿拉伯人確實是這樣認為的。

 

敘利亞裔德國政治學家巴撒姆·迪比(Bassam Tibi )對德國之聲表示,

過去幾年中,他不得不經常談到這份協定。

 

“每個中學生都要在歷史課上

不斷學習塞克斯皮科協定及其造成的歷史創傷。

 

不僅對敘利亞人,而且對所有阿拉伯人來說,

這都是一個歷史創傷。”

 

對中東的劃分

根據塞克斯皮科協定,英法兩國在一戰獲勝前,

就已經開始了對奧斯曼帝國的大部分地區的瓜分,

而當地人卻沒有任何發言權。

 

法國人分到的地盤從今天的土耳其東南

橫跨伊拉克北部直到黎巴嫩的廣泛地區。

英國人得到的地盤包括伊拉克中部和南部。

 

而英法各自地盤的中間地帶,

也就是今天敘利亞、約旦、伊拉克西部以及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

在計劃建立一個由英法共同控制的阿拉伯王國。

Sykes-Picot Abkommen Mark Sykes und Jacques Picot

協定簽署人塞克斯和皮科

 

在這段歷史中,

德國人也同樣扮演了一個不光彩的角色:

德國人希望通過戰爭在中東地區削弱其敵對國。

 

德國當時是奧斯曼帝國的盟友。

 

德國人同遜尼派最高宗教領袖伊斯坦布爾哈利發合作,

呼籲阿拉伯人發動針對英國人的聖戰。

 

而英國人則同貴族胡賽因·本·阿里結盟。

 

當時,本阿里作為聖城麥加和麥地那的守護者,

是僅次於哈里發的第二位宗教領袖。

 

1915年10月,

英國駐埃及最高長官麥克馬洪向胡賽因·本·阿里

提出一個頗具誘惑力的建議:

如果阿拉伯人能夠支持英國人,

那麼英國願意幫助本阿里建立一個獨立的王國。

 

“英國願意在本阿里提出的邊界內建立一個阿拉伯國家,

並予以外交承認。”

 

“阿拉伯外牆之後”

英國人和本阿里的聯盟很快得以確立。

 

本阿里之子費塞爾·本·胡賽因稱為阿拉伯人的統帥,

在英國間諜托馬斯·勞倫斯

(Thomas Edward Lawrauce)的協助下,

他們很快打敗了奧斯曼帝國的軍隊。

 

一戰結束後,巴黎和會開始討論中東的新秩序。

 

費塞爾努力捍衛阿拉伯人的利益。

 

“我相信,

各國列強肯定會把阿拉伯民眾的利益置於各國物質利益之上。”

Historische Karte Sykes-Picot Abkommen

協定原圖:藍色為法控區紅色為英控區

 

最終,費塞爾還是失望了:

法國和英國仍堅持此前對中東的劃分。

 

可以存在阿拉伯國家,但必須置於英法的管控之下。

 

當時的英國外交大臣

喬治·寇松(George Lord Curzon)宣稱,

要將英國的經濟利益藏在”阿拉伯外牆”的後面。

 

“執政權掌握在英國人手中,

而由一個由穆斯林- 有可能的話- 阿拉伯團隊來進行管理。”

 

新的國家秩序

巴黎和會各類協定所產生影響非常之大。

 

根據這些協定,誕生了兩個新的國家:敘利亞和伊拉克。

 

1922年成立的國際聯盟還對另一個新國家予以承認:黎巴嫩

 

與此同時,

國聯還計劃在同一年為”猶太民族及建立一個家園“,

這也就是後來以色列建國的基礎。

 

費塞爾當時曾在巴黎表示

“我要強調,

我們阿拉伯人並沒有針對猶太人的民族或者宗教仇恨,

儘管世界很多地區令人遺憾地存在這種觀點。

 

然而,

費塞爾的良好願望很快就在殘酷現實面前破滅了。

 

第二年,也就是1923年,

英國人將外約旦地區從巴勒斯坦分割出去,

這為後來約旦國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早在十九世紀末,

英國人就已將小酋長國

科威特至於自己的保護之下。

 

一戰後,科威特宣布獨立。

 

尚未解決的爭端

Islamischer Staat / Flagge auf Berg / Syrien

“伊斯蘭國”成了陰謀論的受益者

 

新的國家秩序為日後接連不斷的衝突和戰爭埋下了伏筆,

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日益激化的以巴衝突,

1975年至1990年的黎巴嫩戰爭,

1990年薩達姆入侵科威特引發的第二次海灣戰爭,

一直處於準戰爭狀態的土耳其以及伊拉克的庫爾德地區,

敘利亞後來也捲入了相關的衝突。

 

2003年,美國人的入侵使局勢變得更加糟糕。

 

美國人的管理無方,

使得教派分割線一帶產生對峙狀態,

並進而產生了恐怖主義組織”伊斯蘭國“。

 

伊斯蘭國很快就滲透到正在遭受內戰之苦的敘利亞。

 

儘管”伊斯蘭國”的產生

並不能完全歸咎於1920年代對中東地區的重新劃分

但這種劃分確實為中東地區日後的衝突,

暴亂和戰爭提供了土壤。

================================================

 

 

 

====================================================

 

 

 

========================================================

日本援助伊拉克專案烏姆卡斯爾港整修工程竣工

 

2015年02月11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5/02/91773.html

日本援助伊拉克專案烏姆卡斯爾港整修工程竣工

日本援助伊拉克專案烏姆卡斯爾港整修工程竣工

2月10日,日本外務政務官薗浦健太郎(右)

在伊拉克南部烏姆卡斯爾與該國運輸部長茲貝迪會談。

照片由日本駐伊拉克大使館提供。

(共同社)

日本援助伊拉克專案

烏姆卡斯爾港整修工程竣工

======================

  【共同社開羅2月11日電】

日本政府援助伊拉克重建的主要項目之一、該國最大港口

——南部烏姆卡斯爾港整修工程的竣工儀式10日舉行,

兩國政府高官出席。

 

烏姆卡斯爾港直面波斯灣,是一大物流基地。

 

工程使用日元貸款進行了疏浚、沉船打撈、棧橋修復等工作,

港口功能大幅恢復。

 

  日本外務政務官薗浦健太郎在竣工儀式上致辭,

介紹了2003年在伊拉克被殺害的奧克彥、井之上正盛兩名外交官的參與,

工程的開展繼承了兩人的遺志。

 

  薗浦表示,

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製造日本人質事件後,

中東地區可能擔心日本在與中東的關係上會變得謹小慎微,

但日本承諾“為實現中東地區的穩定,

將一如既往地開展只有日本才能提供的援助”。

 

  烏姆卡斯爾港整修工程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後的第一個日元貸款項目。

該港因長年戰亂未能得到妥善管理,來自河流的泥沙堆積,

沉船被放置不管。

整修工程使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增加,為伊拉克的經濟增長做出了貢獻。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