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式戰鬥機重歸故里 明年或飛上日本天空

 

2014年11月06日

零式戰鬥機重歸故里

零式戰鬥機重歸故里

一架經過復原的日軍零式艦載戰鬥機日前由美國運抵日本,

11月5日下午在神奈川縣綾瀨市與媒體見面。圖為機身等部分。

(共同社)

零式戰鬥機重歸故里

 

零式戰鬥機重歸故里

明年或飛上日本天空

==================

 

  【共同社11月6日電】

一架經過復原的日軍零式艦載戰鬥機日前由美國運抵日本,

5日在神奈川縣綾瀨市與媒體見面。

 

策劃這項活動的ZERO ENTERPRISE日本公司介紹,

目前美國共有5架具有飛行能力的零式戰鬥機,

此次回到日本的是其中1架。

 

  這架飛機拆解後運回日本,

計畫在明年二戰結束70年之際完成重新飛上日本的天空。

 

  機體被拆解為發動機、主翼與控制室、機身與尾翼三大部分,

通過海運集裝箱9月運抵橫濱港。

 

這架零式戰機於上世紀70年代在巴布亞新磯內亞被發現,

後在美國等地進行修理。

 

該公司正在推進零式戰機“重歸故里項目”。

 

  ZERO公司將於21日至24日

在埼玉市中央區的埼玉超級競技場

向公眾展出拆卸的機體,參觀者需買票入場。

(完)

============================================

 零式戰鬥機重歸故里  ???

———————————-

Another Japan !!!

Japan with no history.

 

[  日本 二戰後名存實亡 近70年 ]

——————————————————————————-

<二戰後近70 日本年輕人仍然不能成為正常國家的國民>

 

戰後日本如何走來???

日本二戰後近70,

佔領軍代理人仍然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舊金山和約》生效之日 日本並未還給日本國民

佔領軍表面上離開了!!!

佔領軍制定的憲法—並未離開

佔領軍培養的代理人並未離開!!!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相關 ] 思考憲法可改與不可改 [  朝日新闻 ]

>>>>> 

[日本戰後世代作為正常國家日本國民的權利–>日本國民基本人權]

=============================================

日本教育改革右傾化國際化難兼顧

2014年10月14日

http://cn.tmagazine.com/education/20141014/t14japaneducation/zh-hant/

國際教育

MICHAEL FITZPATRICK

 

去年,日本的保守派重新掌權,安倍晉三成為首相。

去年,日本的保守派重新掌權,安倍晉三成為首相。

Craig Ruttle/Associated Press

 

日本教育改革右傾化國際化難兼顧

=============================

 

東京——日本對民族主義和世界主義的同時採納,

是該國教育政策制定者發出的模稜兩可的信號。

 

在重新編寫教科書時,

他們遵循了所謂的「愛國」理念,

從而在這一過程中疏遠了他們的亞洲鄰國。

 

但與此同時,為了參與國際競爭,

他們又在力促日本大學成為全球化的開放大學

 

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教授、

研究日本政治的專家

托馬斯·伯傑(Thomas Berger)說,

日本在教育政策上的右傾和它在國際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存在明顯矛盾。」

 

日本的教科書政策正在加劇它與亞洲其他國家的緊張,

打擊了日本人去鄰國學習以及外國人來日本的積極性,」伯傑說。

 

「教育政策處在一種進退兩難的境地:

一方面存在支持國際化的強大的經濟和政治壓力

——不過,日本其實一直是在朝相反的方向前進。」

 

在極其少見地當了一次在野黨後,

去年,日本保守派重新當權,安倍晉三(Shinzo Abe)成為首相,

並且推動了以較少的歉意來重修戰爭歷史的議程

 

把日本塑造為二戰侵略者的比較具有批判性的歷史版本,

已經被更「愛國」的內容所取代。

 

批評人士稱,

新政府正試圖把一種右派議程強加給日本的學校系統

 

他們舉出的例子包括,

經國家批准的新教材淡化了中國南京大屠殺中的死亡人數,

而南京大屠殺本身現在則被稱為「事件」。

 

這些改動也遭到了一些抵抗,但總體來看,

日本各地的教育委員會都在接納它們。

 

日本第二大城市橫濱就是第一批採用新課本的城市之一。

 

與此同時,同一撥保守派正在採取強有力的行動,

意圖使日本着眼國內的教育系統實現全球化。

 

安倍晉三表示,

他希望日本能有10家教育機構進入世界大學前100強。

 

目前,

只有兩家能登上《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

(Times Higher Education)排名等著名榜單:

東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kyo)和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

 

政府的計劃包括:

通過聘請外國教授來加強大學的師資力量、建立一個認證評價體系,

以及拓展資源。

 

政府還計劃與被這批新教科書惹惱的國家

——美國、中國和韓國

——改善雙邊關係。

 

日本的亞洲鄰國擔心,

它新近對愛國主義的強調將催生民族主義,

並在進行歷史教學時在戰時暴行上混淆視聽。

 

他們還指責安倍晉三是在試圖復興過去的軍國主義。

 

中國外交部今年曾發表聲明稱,

東京「企圖否認甚至美化」日本的軍國主義侵略歷史。

 

中國和日本——兩國還存在領土爭端

——均表示,歪曲歷史的教科書和教育是雙方深刻敵意的源頭之一,

對兩國之間50多年的和平局面造成了威脅。

 

華盛頓獨立研究中心「亞洲政策源」(Asia Policy Point)的負責人

明迪·科特勒(Mindy Kotler)說,

就連美國等日本的盟友都對這批新教科書深感不安。

 

「之所以會失望,是因為我們意識到,

日本領導人持有一種倒退的、不可信的且令人厭惡的態度,

不僅是在對待歷史的問題上,

而且在對待民族、女性、戰爭、和平與和解方面也如此,」她說。

 

「簡而言之,問題是日本決策者是否能夠做出明智的判斷。」

 

不過,日本政府聲稱,

它已經做了足夠多的努力,

來照顧鄰國對其戰時侵略行為的敏感情緒。

 

日本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Hakubun Shimomura)

否認政府想強制推行特定的歷史觀。

 

他說,日本教科書的審核過程是公平公正的,

「建立在專家和學者的深思熟慮之上」。

 

但他也承認,

希望日本能採取一種更加愛國的角度來看待本國。

 

「歷史都有積極和消極面,」下村博文在電子郵件中寫道。

我們認為,教學內容應該平衡好和壞的方面,

這樣孩子們才會為我國的歷史感到驕傲,

而且擁有信心。

=============================================================

[  日本 名存實亡 近70年 ]

大量「不好說」的回答,不意味着他們沒答案,

而是反映出

日本人至今看待「那場戰爭」的心態依舊複雜

 

日本普通民眾國家的關係上來理解。

 

記得在日本上小學、中學期間,

有些師生望着國旗「國歌齊唱」的時候,

都會覺得很尷尬,甚至難受。

 

不少日本國民看來

國旗和國歌是軍國主義者發動戰爭的象徵,

不僅給他國人民造成了傷害,

還迫使日本陷入崩潰

 

由於這段歷史,

媒體、學者、百姓心裡始終存有疑問:

國家政府憑什麼不會犯錯誤呢?

「國」字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我認為,

日本修憲派的最大阻力,

不是來自中國、韓國的外交壓力,

恰是來自日本國內對「國家主義」的厭煩和警惕

 

二戰結束已近70年,

戰後的日本拿着「和平憲法」,

在美國「核保護傘」之下走了一條

「重經濟、輕安保」的吉田茂路線(Yoshida Doctrine)。

 

日本社會迄今依然走在這條路上,卻顯出疲態。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失落的二十年」

中國崛起的大時代背景令日本人感到擔憂:

「我們這樣下去,

經濟影響力下降,政治無法行使話語權,

會不會被孤立,被邊緣化,

最終變成全球化時代的孤兒呢?

 

[ 相關 ]日本倒向「右翼」了嗎?[加藤嘉一,紐約時報]

=====================================================

<二戰後近70 日本年輕人仍然不能成為正常國家的國民>

 

戰後日本如何走來???

日本二戰後近70,

佔領軍代理人仍然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舊金山和約》生效之日 日本並未還給日本國民

佔領軍表面上離開了!!!

佔領軍制定的憲法

 

並未離開

佔領軍培養的代理人並未離開!!!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相關 ] 思考憲法可改與不可改 [  朝日新闻 ]

>>>>> 

[日本戰後世代作為正常國家日本國民的權利–>日本國民基本人權]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毛澤東後中共大張旗鼓重提抗日戰爭>需要新意識形態取代共產主義 ]

 

1985年,為銘記1937到1938年“南京大屠殺30萬遇害同胞的紀念館

落成開放了。

南京非中共領地,這場屠殺從沒引起過中共多大興趣。

如今,南京大屠殺在中國被廣泛討論,

熱烈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人之間更大規模的自相屠殺,

特別是毛澤東發起的

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毛澤東時代過後,中共大張旗鼓地重提抗日戰爭的話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需要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共產主義。

 

[ 相關 ]   被遺忘的戰爭 [ 西蒙•庫柏, 英國《金融時報》 ]

============================================

[ 相關國家政客繼續攪動亂局獲得他們自以為的好處 ]

 

他對日本是否是二戰中的侵略者

這一問題很謹慎地不置可否,

並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辯護,

把那個埋葬着13名日本甲級戰犯的神社

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相提並論。

 

現在中國已再度強大,北京要糾正歷史記錄,

不論那片荒島的實際價值有多麼小。

 

北京其實是在1969年聯合國調查組表示

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發現石油之後

才表示對島嶼有興趣的,這絕非巧合。

 

 [ 相關 ]

東亞各國為何拂不去歷史陰雲 [ 紐約時報, Jonathan Tepperman]

===============================================

安倍的國安幕僚礒崎陽輔表示,

美日同盟是日本最重要的同盟關係,

但是日本將邁向成人之路 ,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 相關 ] 怕美日同盟生變 安倍擴軍自保

=====================================================

靖國神社問題開始變成涉及外交的歷史問題

 

這一轉變的背景是,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實施的戰略

 

80年代,

在推動改革開放路線的同時,

為了給中國共產黨的正統性尋找依據,

煽動民族主義,

鄧小平在戰略層面開始利用歷史問題

 

[ 相關國際政治學者添谷芳秀談靖國神社與世界秩序[朝日新聞]

====================================================

這種突然的轉變似乎確實有兩個強有力的催化因素:

2011年海嘯中國

幾十年來,

人們第一次真正發出這樣的疑問:

日本工業是否會出現整體外逃?

第二個因素就是中國。

如果日本故意選這樣一位領導的,那麽中國可能就是一個誘因。

對安全的擔憂和經濟上的無力感之間的聯系由來已久,

並且非常深刻。

[ 相關 ]  日本為何突然奮起? [  英國《金融時報 》]

===================================================

印度法官巴爾在東京審判中主張所有甲級戰犯無罪

[ 相關 ] 莫迪稱不會忘記主張甲級戰犯無罪的印度法官[共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