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望輝」給台灣政媒「建制派」的啟示

2016年12月06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552

※作者長期旅居美國,觀察國際情勢,並於報章雜誌發表評論

韋行之

與綠營友好的葉望輝(右)今天訪台,

行前他自己已在個人臉書打卡,

說此行將會「是很有趣」的一週。

(葉望輝Twitter)

川蔡通話風波》

 

「葉望輝」給台灣政媒「建制派」的啟示

==============================

葉望輝(Stephen Yates)來了

 

雖然他先打了預防針,

說他既非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交接團隊成員,

也非促成川普和蔡英文歷史性通電話的幕後推手,

但台灣媒體早已迫不及待對他進行緊迫盯人。

 

訪台前他自己也先在臉書打卡,說此行將會「是很有趣」的一週。

 

說來也挺諷刺,

年輕時就以摩門教傳教士身份來台灣基層走透透、

練就一口流利中文、

更曾經在美國前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辦公室

擔任國家安全顧問的葉望輝大概從未料到,

過去他訪台只有綠營和本土媒體對他不離不棄、溫暖相待,

這次來台卻將面對台媒大陣仗伺候的「榮景」,

只因為他和川普陣營微妙的角色。

 

與其追蹤葉望輝未來可能在川普政府中的職務,

或他是否來安排蔡英文一月過境紐約時與川普幕僚會晤,

其實更值得探討的命題,

應該是「蔡川通電」與「葉望輝現象」

對台灣政、媒「建制派」的啟示。

 

「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是近來一個很夯的名詞,

「反建制派」(Anti-establishment)

也成為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競選主要議題之一。

 

不只川普時時將對手希拉蕊(Hillary Clinton)標誌成「建制派」,

就連希拉蕊初選時的黨內對手桑德斯(Bernie Sanders)

也是高舉打倒「建制派」的大旗。

 

川普的當選,更是對美國主流「建制派」媒體的打擊,

因為這些媒體自認為代表真正民意,

對川普若干競選言論猛烈撻伐、不遺於力,

選前更公開支持希拉蕊勝出。

 

川普則反其道而行,

將美國傳媒對他的敵意轉化為選民的憤怒,

將自己包裝成被華府「建制派」打壓的弱者。

 

台北天龍國觀點

當選之後川普甚至邀來這些媒體高層,大加訓斥一番

 

台灣政、媒的「建制派」又可稱為「台北天龍國觀點」。

 

他們這次在川普當選和「蔡川通電」事件中,未嚐不是受挫連連。

 

在野的國民黨不思反省,

就劈頭指責蔡英文政府在美國大選前押錯寶,賭希拉蕊當選,

還妖言惑眾說川普要撤出亞洲,台灣將成為「亞細亞孤兒」。

 

結果「蔡川通電」證明,蔡政府早就在川普陣營部署暗樁,

選後更透過各種管道與川普陣營連繫,

造就了這場37年來在台美關係上最令人驚奇的電話事件。

 

但台灣媒體少數「建制派」依然見獵心喜,

導致接連誤解川普兩篇推特(Twitter)的文字。

 

第一篇是看不懂川普用反諷口吻

表達對外界質疑他接受蔡英文來電的想法,

第二篇則是將「臉書」的中文翻譯功能

誤認為是川普秀中文。

 

英文能力不夠好是其次,最多只是反映媒體水平而已,

承認錯誤、事後道歉、下不為例是基本媒體的格調。

 

但深層的意涵是

那股從某些台媒「建制派」心理衍生出來的酸葡萄心理,

就是見不得美國對民進黨或者台灣好一些,

或是根本不相信美國會對台灣真的好一點。

 

同樣的情形也顯現在「葉望輝現象」身上。

 

他曾經貴為白宮高層,卸任之後成立私人顧問公司,

一度還嘗試競選家鄉共和黨愛達荷州眾議員初選失利,

後來擔任共和黨在該州的州黨部主席。

 

無論他在朝還是在野,只要他來台灣,綠營人士都視他為真正好友。

 

但也因為和民進黨走得太近,葉望輝嚐過不少國民黨的刁難的苦頭。

 

但風水輪流轉,現在才證明是誰押錯了寶。

 

在「蔡川通電」之後,

葉望輝與同僚小布希時代擔任國務院資深顧問的

惠頓(Christian Whiton)聯名撰文提到,

北京生氣的不只是這通電話,

還有川普稱呼蔡總統為「台灣的總統」

但川普稱呼蔡總統的說法才是「正確的」,

這對一般美國人、台灣人及中國人來說都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但外交官卻喜歡假裝無視」。

 

所謂華府的「台灣通」和「中國通」

長久以來,

葉望輝就主張台灣對美外交戰略不能只著重在

與「建制派」的政府與智庫交往,而是要擴大到美國基層民眾,

結交更具發言影響力的社群媒體意見領袖,

這樣才能讓台灣更廣為人知,

而不僅是被片面形塑的「麻煩製造者」而已。

 

他的道理很簡單,

華府「建制派」對於美國對台政策的思維,

永遠被框在「一個中國政策」的框架之中,

進而從此框架來要求台灣必須「聽話」,

或者不得突破限制,以免得罪北京,造成美中關係緊張。

 

但如此一來,

台灣的風險就是多數時候都必須關照

這群「建制派」的意見和反應,

又或者舉凡有關台灣與兩岸議題的話語權,

多數時候被掌握在少數幾個所謂

華府「台灣通」和「中國通」身上。

 

例如台灣政、媒最為熟悉的這些「建制派」意見領袖包括

卜睿哲(Richard Bush)、包道格(Doug Paal)、

容安瀾(Alan Bomberg)、葛來儀(Bonnie Glaser)、

薄瑞光(Ray Burghardt) 、卜道維(David Brown)、

坎伯(Kurt Campbell)、葛林(Michael Green)、

薛瑞福(Randy Schriver)、麥艾文(Evan Medeiros)等。

這些掌握多數美中台關係話語權的人士意見,

有時甚至被台灣某些政黨和媒體用來作政治的操作,

他們也感到無辜。

 

在美國華府這些政、媒「建制派」眼中,

對於葉望輝和惠頓此類的主張自然嗤之以鼻,

他們對於「蔡川通電」後對美中關係的衝擊也都多有警示,

惟恐踩到中國的痛腳。

但川普的當選難道還不足以給這些「建制派」

帶來思想上的重新反省嗎?

 

如果川普在推特上公然用「台灣總統」來稱呼蔡英文,

他的副總統當選人潘斯(Mike Pence)也強調

接到來自「台灣民選總統」的恭賀電話有何不對時,

這不也意味他們說出多數美國民眾對台灣的認知?

 

他們用的正是平凡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

 

川普說台灣向美國購買武器,

難道接一通來自台灣總統的恭賀電話有錯嗎?

 

潘斯說如果歐巴馬與獨裁的古巴袖握手都被稱許,

那川普接受來自台灣民選總統的道賀電話

有必要受到如此批判嗎?

 

無論川普和潘斯的論點在正式上任之後會不會繼續維持,

又或者會否進而影響美國長久以來對台政策框架的調整和改變,

台灣必須做的,除了致力長期外交人脈的投資和經營,

也應提出對美外交的新戰略。

 

也就是說,台灣的對美外交應該更加鎖定

與「非建制派美國社會」的對話與交往,

而不只是將多數資源花在與「建制派」的關係鞏固而已。

 

所謂「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的概念就是出自於此。

 

如此一來也才能為台灣打開更寬廣的外交空間,

重現台灣的國際品牌。

================================================

 

 

=============================================

 

 

 

================================================

台美熱線,川普給中國下馬威

2016-12-03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203-opinion-trump-tsai/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

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攝:Evan Vucci/AP

黎蝸藤:

台美熱線,特朗普給中國的下馬威

=========================

特朗普執政初期增強對台關係,已成基本定局。

但對特朗普來說,台灣仍然不過是對付中國的籌碼。

美國東部時間星期五下午6點左右(亞洲時間週六凌晨),

特朗普過渡團隊突然放出消息,

特朗普已經和台灣總統蔡英文通電話

這個消息一出,頓時成為各大媒體的重大“Breaking News”。

畢竟,這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美國總統當選人或總統,

第一次與台灣總統通電話。

即便沒有立即的進一步行動,其象徵意義也是極為巨大。

特朗普當選後忙於挑選內閣團隊和準備「勝利之旅」,

還沒時間真正認真處理東亞問題。

但有幾個動作已經足夠引人注目。

他最早與韓國總統朴槿惠通電話,承諾會繼續保護韓國。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親自跑到特朗普大廈,

成為第一個和特朗普見面的外國元首。

 

和奧巴馬關係緊張的杜特地,

被特朗普邀請在就職典禮後到白宮做客。

 

現在,又輪到和蔡英文通電話。

美國在東亞的幾個盟友,都得到「特殊待遇」。

 

相反,特朗普和中國主席習近平的接觸充滿波折。

 

11月11日,特朗普在專訪中公開說,

世界很多領導人都打電話給他,只有習近平除外。

 

直到特朗普當選6天之後,習近平才和特朗普通上電話。

特朗普還特意向媒體發放消息:

而這次電話是習近平「主動」打給特朗普的。

在這一兩年,中國報導習近平與外國元首見面和通話時,

都喜歡加上「應約」二字,顯示外國有求於中國。

這次特朗普可謂回敬了中國一手,

以致中國的相關報導罕有地不提誰撥電話。

這一切都說明,特朗普還沒有上任,就在給中國下馬威。

 

對特朗普的兩個迷思

許多中國國際關係學者對特朗普有兩個認識:

第一是認為特朗普是「孤立主義」,不愛管美國之外的事;

第二是認為特朗普是「商人本色」,不會糾纏於意識形態的事,

只要是「錢的問題」,就什麼都好商量。但這兩個看法都值得商榷:

第一點,特朗普不是「孤立主義者」。

他不是像桑德斯那樣,希望把花在軍事上的錢拿回美國,

投入社會福利。

相反地,他曾多次抱怨美國軍隊被歐巴馬「掏空」(depleted),

指責美國國防不堪,誓言要大力加強國防。

他非常強調國際參與,強調在世界範圍內維護美國利益。

只不過他認為美國「免費」提供安全服務太吃虧,

要求盟友需「給錢」,美國才「幹活」;

他也認為美國在外花了這麼多錢,

什麼東西都拿不回來,非常不划算

——比如曾質疑美國打伊拉克,為什麼不拿回伊拉克的石油。

 

因此特朗普的政策是一種「僱傭軍」思想。

他不重視價值觀,也不排除以「不履行國際義務和條約」

作為談判籌碼,他以完全實用主義的「商人」眼光看世界,

也以武力為後盾,通過「談判」掃清不符合美國利益的障礙。

他這才是他真正的「美國至上」思維的核心。

 

第二點,中美之間的矛盾難以調和。

中國首先有特朗普最在意的,對美國三千多億的貿易順差,

又是把美國製造業「掏空」的全球化經濟的最大得益者。

 

進一步在從地緣政治來說,

美國認為中國崛起是最大的地緣政治挑戰:

中國有全面挑戰美國實力和欲望。

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一製造業和貿易大國;

GDP很快能追上美國;軍事實力快速增長,

正在建立起直追美國的海軍,擁有能攻擊美國的導彈;

「一帶一路」計劃被視為「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

 

對比俄羅斯和伊斯蘭,中國才是美國頭號挑戰者。

 

這是誓言「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特朗普所無法容忍的。

這並非單純可以用錢解決。

 

況且,即便僅限於貿易問題,由於貿易已經是中國的核心利益,

雙方也難以只用「在商言商」的框架解決。

 

另類外交下,對華強硬的政策基調

其實,在特朗普當選之後不久,就已經放出風聲,

希望以「不干涉中國內政」、不謀求「推翻中國政府」,

作為中國尊重東亞「現狀」的交換條件。

這個叫價,對現在的中國來說只會被嗤之以鼻。

中國反而把特朗普否決TPP,視為取代美國主導東亞的大好時機。

特朗普的外交思維,在當代標準看來相當「另類」;他可能不重視二戰之後建立起來的國際體系與國際交往準則,把外交思維回到19世紀。這種思維,讓他會拿起能用得著的工具,去達成他的目的。特朗普無疑對人權、宗教自由等價值觀問題不太感興趣,但這不妨礙他會利用這些工具,給中國製造麻煩。而且,他還可能進一步把長久以來,公認和中國打交道的禁忌問題,堂而皇之地搬出來當做工具。中國最敏感的台獨、疆獨、藏獨甚至港獨問題,都可能因此成為特朗普對付中國的武器。

特朗普身邊核心的國安團隊人物,有直接對華經驗的不多,

缺乏「親中派」是一個顯著的特色。

今年7月共和黨大會上通過的,

由特朗普支持者主筆的共和黨行動綱領,在國際關係部分反映的,

就是這種對中國強硬的態度。

其中對中國的部分,

大概是愛達荷眾議員葉望輝(Steve Yates);

他曾在台灣居住,與獨派來往甚密。

在外交問題上,該報告重申對台六項保證,

讚揚蔡英文對兩岸關係的「建設性」立場;

支持對台售武,並強調支持柴油潛艇的技術輸出;

譴責中國在南海和東海對美國盟友的「欺淩」;

並且「與防禦需求遠遠不成比例」

(far out of proportion to defensive purposes)地擴充海軍。

在經貿問題上,其指責中國操控貨幣、不公平貿易、盜竊商業機密。

甚至在中國內政問題上,也指責中國「文革復活」、

二胎政策(意思是儘管即便放寬了還是強制性計劃生育),

收買海外輿論等等。

這已經奠定了對華政策的基調。

 

初期對台親善姿態,並不意外

其他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也有「親台」的事跡:

比如金格里奇(Newt Gingrich)

在1997年擔任國會議長時就誓言,

如果中國攻台就會軍事保衛台灣。

朱利亞尼(Rudy Giuliani)在2001年曾冒着中國反對,

邀請陳水扁訪問紐約,並形容台灣是一個「國家」。

其他比如未來的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

和國安顧問弗林(Michael Flynn)等,都是著名的軍事強硬派。

國會中最著名的強硬派、南海自由航行計劃的最積極支持者、

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John McCain),

支持馬蒂斯的就任(由於退役不足7年,

馬蒂斯需要國會豁免才可就任),

已經顯示在對外軍事關係方面會和特朗普合作,

特別在對華政策方面。

他和特朗普國安團隊的人同樣強硬,只是不滿特朗普的對俄政策。

 

共和黨參議員科藤(Tom Cotton)與盧比奧(Marco Rubio)

最近會見「港獨」分子黃之鋒,

承諾在國會推動與香港有關的法例。

科藤與盧比奧兩人,是選舉後期特朗普「大巴錄音」事件爆發,

共和黨建制派紛紛拋棄他的時候,

還堅決站在特朗普一邊的參議員,科藤更被視為

特朗普在國會中的重要同盟。

 

他們的對華態度,也不可避免地影響特朗普。

可以說,在特朗普、白宮、內閣以及國會,對華強硬派

已經形成初步規模。

 

在特朗普和蔡英文通話之後,科藤就第一時間表態支持特朗普的行動。

因此,特朗普至少在一開始擺出對臺親善的姿態,

并不太令人意外。

 

但這次,特朗普破天荒地和台灣總統通電話,

而且在通電話後還在推特上直接用

“President of Taiwanese” 稱呼蔡英文,仍令人感到驚詫。

 

仍不穩固的台美關係

這些舉動,

顯示了特朗普在外交上突破常規的一面。

 

他首先利用自己還不是正式總統的身份,製造了模糊空間;

更重要的是,他利用個人推特,進一步提高「非正式」的掩護。

這種形式,在特朗普時代,以後極可能會成為

一種標誌性的發放信息形式,是「新常態」。

(日前傳媒質疑特朗普六個月不開新聞發佈會,

金格里奇才聲稱,總統沒有義務開新聞發佈會)。

當中國質疑的時候,就可以用通過正式的渠道「澄清」,

以此不斷「突破底線」。

 

其實,這種「先大嘴再澄清」的推進議程的方式,

最近在菲律賓總統杜特地身上見得不少

(菲律賓外交界有這樣的傳統)。

 

這和中國在南海上的「切香腸」戰略異曲同工。

 

白宮對這個電話事先一無所知,在事後不得不善後,

減低影響,強調對華政策沒有改變。

中國則輕描淡寫地說這是「台灣搞的小動作」。

 

但特朗普隨後在推特上反諷地稱

美國給台灣賣這麼多武器,自己卻不應該接通恭賀電話「很有趣」。

 

這更直接地提到武器售賣問題。

 

我們甚至可以設想,

美國加強和台灣聯繫而牽制中國的最直接方式,

就是在共和黨綱領中已經強調過的「向臺售武」,

特別是出售潛艇技術。

 

這也符合特朗普喜歡做生意的本性。

儘管特朗普在執政初期增強與台灣的關係,已經基本成為定局。但這種關係並不穩固。對特朗普來說,台灣仍然不過是對付中國的籌碼,如果中國做出足夠的讓步,台灣仍可能成為棄子。但無論如何,由於特朗普這種「非傳統」的外交思維,已經為台灣提供了「打破悶局」的空間。台灣會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這個空間,如何證明自己對美國有價值,是台灣此後命運的關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