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和約〉的條約義務,(2)

2017-11-20

http://hoonting.blogspot.tw/2017/11/blog-post_20.html

雲程

 

〈舊金山和約〉的條約義務【編輯修正】
==============================

閱讀戰後外交資料時,不解的項目之一是,

中共不斷強調:日本對於台灣無任何權力。

 

這點意見,從未獲得美日等國的附和。

其中的曲折,或牽涉和約義務。

 

日本戰敗,

帝國領土能處理或未處理的,通通規定在和約之中。

 

如台澎、西沙等地,便屬於日本放棄但未規定地位歸屬的領土。

 

疑問是:

日本放棄台澎後,就從此徹底撒手不管、不能管了嗎?

 

答案,是否定的。

 

日本雖於和約中明言放棄台澎,

國際法領土移轉必須以條約形式明記

 

顯然,日本在和約中的單純放棄,

並未完備領土移轉的形式與程序條件;

因而,未來台澎地位一有決定,

日本必須依據在和約所承諾過的意向,

再度出面與「合法收受方」完成領土後續移轉的條約。

 

以白話文說,日本必須出面「蓋章」來完成放棄的程序。

 

這是和約的義務。而這個合法收受方,目前還沒成為共識。

 

要進一步深究的幾點:

一、

除非出現「情事變更」事由,

日本既然在和約中表達放棄台澎的意向,就不能再食言,

這是國際法「禁反言」(Estoppel)原則;

二、

由於需要日本「蓋章」的程序才能完成領土轉讓,

因此日本對於台澎必須擁有「剩餘主權」(residual sovereignty),

否則就不具蓋章者的身分;

三、

處在最終處理前,日本及所有和約簽署國,

都必須保衛此台澎「戰利品」完整無缺,

不使發生被侵略、合併,或社會、經濟、文化程度減損等現象。

 

意思是:放棄者、收受方與標的物的完整,缺一不可。

 

美、英、日等國對台澎曾行使過「維持現狀」的條約義務。

 

2007年3月28日當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

在未與美國及其他安理會成員國會商下(可能僅與中國一方商量),

以函件僭稱

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案

聯合國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美國立即發出

對台灣地位的聯合國非正式文件

(U.S. Non-Paper on the Status of Taiwan)[1] 駁斥。

 

英、加等國,甚至日本都出聲附和。

 

在聲明中,

美國雖強調基於三公報與〈台灣關係法〉的「一中政策」;

但不再講「海峽兩岸的中國人」,而是「海峽雙方的人民」;

並強烈釐清

雖然聯合國官員的指稱符合中國的立場,

但它不是被包括美國在內的聯合國會員國普遍接受的立場」;

聯合國秘書處堅持視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一部分,

或以用語暗指台灣屬於此地位,

美國將被迫以國家立場撇清此一立場。」。

 

潘基文聞訊道歉收回。

 

誰說和約義務已遠,法律現狀被改變了?

=====================================================

=====================================================

[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台灣地位    ]

 

2007年3月28日當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以函件僭稱

根據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案,

聯合國認為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

 

美國立即發出

對台灣地位的聯合國非正式文件

(U.S. Non-Paper on the Status of Taiwan)[1] 駁斥。

 

英、加等國,甚至日本都出聲附和。

 

 [ 相關 ]  〈舊金山和約〉的條約義務,(2) [ 雲程 ]

=====================================================

 

====================================================

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定義與中國不同。

 

因為美國要求「兩岸」不能片面改變現狀,台灣才委曲求全,

定位現狀是「主權國家」,但希望美國及其他國家承認它的「現狀」;

承認與否是政策問題,誠如川普所言,「不需要聽中國的指使」。

 

歐巴馬「台灣人民同意」

只要他們能繼續享有「某種程度的自治」,

他們就不會「宣佈獨立」。

 

這是嚴重錯誤的陳述,不是「台灣人民」與政府的立場。

 

 

 [ 相關 ]  歐巴馬荒謬的PRC’s “one china”[ 王景弘 ]

=====================================================

[40年前美國結束中國孤立PRC關係正常化>後果?-2015習馬會]

 

四十年前美國採取行動結束中國政治孤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正常化

 

我們確實可以慶祝這個事實

但我們也需要觀察, 該怎麼結束台灣目前仍遭受的不公正以及政治孤立

—->

在我們慶祝四十年前這項成就時,

讓我們以行動幫助兩千三百萬台灣人

讓他們脫離一九七○年代在他們無法控制的不幸狀況下

被強加的政治孤立

 

相關  ]  讓台灣關係正常化 《 白樂崎專欄

====================================================

[一個中國政策混淆造成長期誤導>強化中國威權政權立場]

 

我國的政策何以造成這麼多混淆?

第一,

因為台灣關係法已有32年之久,大多數起草此一重要法案的人都已過世。

 

但這並不是藉口,因為美國憲法有兩百多年歷史,也仍受人熱烈討論。

 

第二個原因在本質上就與第一個不同,

即:

我國官員只聽北京的說法我們刻意地對我們與台北的接觸設限

 

假若我們與台灣民選領導人有直接、高層級面對面接觸,

那麼美國在這個議題上就會有更平衡的觀點。

 

第三個原因是,我國的政策並未明確定義

 

助理國務卿凱利

在2004年4月21日承認,美國在定義「一中政策」的立場上有其困難。

*

他說,我不確定我能很容易就下定義」,

他接著說,

我能告訴你的是,我們的立場不是什麼,就是不是北京所指的一中原則。」

 

這樣的混淆只會導致長期的誤判並且強化中國威權統治者的立場。

 

所以,我們應該更清楚地定義並聲明,

一個中國」政策的意思是,我們只承認一個政府做為真正的中國政府

 

[ 相關 ] 華府有必要釐清「一個中國」政策的混淆[白樂崎專欄]

———————————————————————————–

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的意思是,

我們只承認一個政府做為真正的中國政府

 

美國的一個中國立場」不是北京所指的一中原則。

===================================================

 

===================================================

潘基文表示世界需要強有力的聯合國

 

2015年10月24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5/10/107746.html

聯合國舉行紀念成立70周年討論會

聯合國舉行紀念成立70周年討論會

當地時間10月23日,

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的討論會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舉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強調世界需要強有力的聯合國。

(共同社)

 

潘基文表示世界需要強有力的聯合國

===============================

  【共同社紐約10月23日電】

紀念聯合國成立70周年的討論會

當地時間23日在紐約的聯合國總部舉行。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強調:

“聯合國的藍色旗幟如今仍是全人類希望的標誌。

為了實現(消除貧困等)目標,需要強有力的聯合國。”

 

本月24日是聯合國成立70周年。

 

  潘基文還表示,

當今世界上仍有因衝突等產生的難民,眾多人苦於貧困和疾病,

各國應為解決問題彙集力量。

 

  非洲、亞太、東歐、拉美、西歐

以及世界其他5個地區國家集團的代表在會上發表了演講。

 

發言者相繼要求改革被指因美歐與俄羅斯對立

而不能充分發揮作用的安理會。

 

作為亞太地區代表的柬埔寨表示,

為了使安理會變得民主和有效率,應該推進改革。

 

  拉美的代表聖基茨和尼維斯也委婉地要求

接受拉美國家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稱“我們的聲音也值得隨時在安理會得到反映”。

 

  希望加入聯合國的國家之後發表演講。

 

爭取“入常”的日本的駐聯合國大使吉川元偉表示,

要求安理會改革的呼聲“令人深受鼓舞”。

 

他進一步指出,

聯合國會員國數量已從成立時的51個增至193個

“應該反映21世紀國際社會的現實”。

(完)

===================================================

1945年6月26日聯合國憲章通過聯合國成立

==================================================

[聯合國憲章第7776條日本放棄台灣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舊金山和約的前言寫明

日本絕對遵守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第七十七七十六條

日本放棄台灣之後,由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 相關 ] 如何反制?[ 沈建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