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成安保法案的學者希望國民“看清現實”

 

2015年08月27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5/08/104225.html

贊成安保法案的學者希望國民“看清現實”

贊成安保法案的學者希望國民“看清現實”

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神保謙就安保相關法案接受共同社採訪。

(共同社)

關註:

贊成安保法案的學者希望國民“看清現實”

==================================

 

  【共同社8月27日電】

日本政府力爭通過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不斷被指“違憲”。

從國際貢獻的觀點贊成該法案的安保專家

對於這樣的議論感到煩躁,同時也在持續關注。

 

他們紛紛指出

不僅是法律論,還要看清世界的現實”、

難道要無視在他國發生的悲劇嗎”。

 

此外,與反對派之間的論點不契合也令他們感到焦躁。

 

▽內向型和平主義

  “通過討論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日本國民的安保意識才是重點,

但迄今為止有關是否合憲的爭論占到半數以上。

非常讓人煩躁。”

 

  佳能全球戰略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國際安全保障論專家神保謙主張稱原本論點應該是:

對於他國的人道主義危機,

日本承擔多大程度的風險來採取國際主義的行動。

 

他感嘆道:

自衛隊海外派遣開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對於完全無視這些成果的‘內向型和平主義’,我感到失望。”

 

  關於成為違憲合憲爭論焦點的集體自衛權,

神保指出,

首先看清日本的安全保障需要的是什麼,

然後考慮通過憲法解釋能否實現才是理所當然的順序”。

 

在支持政府見解的基礎上,

神保將《憲法》比作“1945年後出版的醫療大全”,

反駁反對派的主張稱,

“這就像是醫生說‘醫療大全中沒有寫到你的症狀,

所以症狀並不存在,也不能開藥’,於是對病人置之不理”。

 

▽安保領域常識

  慶應大學教授、國際政治學專家細谷雄一指出,

“在學校等處學習有關安保知識的機會較少,

這也不是與日常生活直接相關的課題。

專家和非專業人士之間出現了認識分歧。”

 

細谷還是首相安倍晉三組建的

“關於重建安全保障法律基礎的懇談會”成員。

 

  細谷說明稱,

軍事抵抗能力弱容易誘發他國侵略,

“完全不認可集體自衛權和集體安保,

在這種情況下出現戰爭的幾率更高。

這是安保領域的常識”。

 

他強調說,

“法案中有關集體自衛權的部分是有節制且限定性的。

其最大的意義是使日本能夠比以往更積極地開展國際和平合作活動”。

 

  細谷以上世紀90年代歐美因前南斯拉夫大屠殺而實施軍事干預為例,

闡述了在國際紛爭時能

隨時向他國軍隊提供後方支援的《國際和平支援法案》等的意義。

 

他指出“當時外交談判受挫,期間屠殺仍在繼續。

提倡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人有必要提出制止屠殺的具體談判方案”。

 

  另一方面,細谷也表示擔憂稱,

安倍政府“給人以‘通過法案是為了自身目的’的印象”,

 

呼籲政府有必要做出說明,

讓國民充分感受到

“為和平作貢獻,建設不易爆發戰爭的世界,

這實際上是讓日本的安全更加穩固”。

贊成安保法案的學者希望國民“看清現實”

(完)

======================================================

編輯雜談:教育人才之​難

 

2014年11月04日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4/11/85829.html

(編輯:木本一彰)

 

編輯雜談:

教育人才之​難

============

  上週末,

我跟一位同學前往宮城縣南三陸町參加一項志願者活動。

 

我的同學是初中英語老師。

 

南三陸在東北大地震時遭遇高達22米的海嘯襲擊,受損嚴重。

 

此項活動內容是10名災區中學生訪問附近農戶以及林業農戶等後,

用日語和英語彙總重建過程的報告。

 

我要向他們介紹如何採訪和文章寫法。

 

  我給他們介紹作文和新聞報道的差異。

 

作文是寫個人吃驚或感覺新鮮的事情,

但是新聞報道是要寫很多人普遍感到驚訝或者感興趣的事情,

並需要聽取各種數據、發言等客觀內容。

 

而且按照年齡、地區、興趣等價值標準都不同,

我們在採訪時需要想想讀者的關心何在,

報道內容引發什麼影響等等。

 

  我們舉行模擬記者會。

我先扮演一位記者採訪“祭祀活動”的主辦方。

 

然後,讓學生們作為記者提問。

 

男生先提問“什麼時候舉辦?”

“為什麼開始這一活動?”等等。

 

然後,我敦促一位女生提問,

告訴她“什麼問題都可以,你提問吧”。

她問“你的眉毛為什麼這麼密?”

 

  我的同學與我做法完全不同,

他最重視如何引起學生們的興趣。

 

雖然與學生們首次見面,

但他在教課之前盡量跟學生聊天,

以掌握他們的性格。

 

在上課教 “thank you”一句的時候,

他表演了三四種“thank you”的說法,

並說明哪一個是真正表示感謝,

哪一個不是由衷的說法。

 

與聽我講時相比,學生們的神色很認真又饒有興趣。

 

  他參觀大學生幫助中學生學習的情況時

也一下子看出學生們能否集中精神。

 

而且決不否定每個人的短處。

 

例如,

對一位比較懦弱的男生稱

“他能理解他人的怯懦。

站在弱者一邊的特點能獲得很多人的信賴”。

 

對一名摸不著性格的女生稱

有些人會比較容易親近這種看似糊裡糊塗的人,

可作為她的魅力”。

 

  我只能單方面傳達自己的經驗,

而我的同學先看出每個人的特徵,

然後鼓勵他們,讓他們抱有上進心。

 

老師不能否定自己學生的性格,得找出每個學生的長處,

有必要把缺點改為優點。

 

這樣想,每年擔任40名左右的一個班,

他肩負的責任特別大。

 

長達26年當老師的他技能遠遠超過我的想像。

  聽說他當老師的第一年的學生們已經37歲,

仍然保持著很親密的關係。

 

他說“我相信自己的做法沒錯,因為每個人都好好活著”。

 

不管學生有沒有學習能力,

他一直教給學生“人生是值得活下去的”,

並賦予學生對人生的希望和生活能力。

 

這可謂是真正的教育。

=========================================

 

[ 日本這個國家如何運作 ?  ]

=============================================

安倍向年輕網民說:“我認為網絡將大幅改變政治。”

[ 相關 ] 安倍出席“niconico動畫”網站活動 [ 共同社 ]

===============================================

[20年日本社會辜負年輕人的期待][ 奪走年輕人夢想日本重建不了]

小學初中的教育早就有人指出 孩子們缺乏自我肯定”的問題。

日本社會或許蔓延“無奈”氣氛,想起來太可怕。

我們應該給他們提供另一種“醒悟”的機會。

這20年,日本社會辜負了年輕人的期待。

若我們繼續奪走年輕人夢想的話,日本真的重建不了了。

[ 相關 ] 編輯雜談:自我肯定 [  共同社 木本一彰]

============================================

[ 相關 ] 調查顯示逾半數日本高中生“不想出人頭地”[ 共同社 ]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史上最悲觀時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國家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

[ 相關 ]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Marshall Loeb]

========================================================

[ 日本無視定義的國家 ] >>>[ 日本名實不相符的國家 ]

日本名義上民主國家 除三年外 五十年一黨執政

(順便,那三年,多數人視為災難)。

——

所有人都認為,日本必須改變。但是,日本人害怕改變。

所以,他們把希望寄托在政府身上。

政府說要投資、讓日本重返繁榮。 誰也不清楚能否見效。

但是,聽上去總比放棄自己最熟悉、最信任的生活方式要更動聽吧。

—->

政府 ???

日本名義上民主國家,但是日本人民擺脫不了世襲的政治勢力

[ 相關 ] 在日本成了「丈二和尚」![ BBC,傅東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