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關系從懸崖邊緣折回

2014年09月26日

http://cn.wsj.com/big5/20140926/bch085516.asp?source=whatnews3

Toko Sekiguchi / Chun Han Wong

Reuters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中日關系從懸崖邊緣折回

====================

 

中國和日本這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的關系終於有所緩和。

 

過去兩年兩國的緊張關系不斷升級,

雙方軍機甚至還險些在空中發生碰撞。

但中日關系在最近幾周悄然被從懸崖邊上拉了回來,

本周兩國代表還就海上安全和商業關系舉行了雙方所說的“親切交談”,

從而進一步向外表明兩國關系的緩解。

雖然外部觀察人士警告稱,

雙方在導致分歧產生的根本性問題上基本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但他們也表示,

這加大了兩國首腦在11月份於北京召開的地區峰會上舉行會談的可能性。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一直希望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直接會談。

安倍晉三周一在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時表示,

他非常希望與習近平舉行會談;

兩國領導人僅僅是舉行會談和握手就能給地區和平和安全帶來示范作用。

周三,中國和日本的高級外交人員以及國防官員

結束了在中國青島舉行的一次為期兩天會議。

雙方在會上對東中國海(East China Sea, 中國稱:東海)問題進行了討論。

中國對東中國海上一些目前由日本控制的小島主張擁有主權,

這一問題經常是兩國沖突的導火索。

中日兩國各自劃定了包含重疊區域的防空識別區。

根據日本方面的說法,今年早些時候,

兩國戰機曾經在東中國海上相遇,最近相距僅30米。

但兩國本周會晤的氣氛較為溫和,

兩國還在此次會議上同意建立更好的溝通交流渠道。

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中日問題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稱,

顯然兩國最高領導人都認為當前的中日關系太過危險,

這麼緊張的關系也不符合兩國的利益。

中國和日本都已認識到兩國關系的回暖對雙邊商貿有利。

 

根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的數據,

2013年,雙邊貿易下降6.3%,這對日本出口商造成沖擊。

 

由於擔心在華不受歡迎,

許多日本企業已經將投資目光轉向了東南亞。

 

對於正應付經濟增速放慢、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的中國政府而言,

這也是個棘手的問題。

周三,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北京會見了日本的一個大型貿易代表團。

 

該代表團由超過200位商界領袖組成,

是迄今規模最大的日本訪華貿易代表團。

 

汪洋向他們表示,

他希望盡早重啟中日高層經濟對話。

中日高層經濟對話從2010年8月起就被暫停。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教授樑雲祥表示,

經濟是中日關系改善背後的一個因素。

 

他還說,

另外一個因素可能是習近平感覺他已確保了自己的政治權威,

這要歸功於他的反腐行動以及對軍隊加強控制,

對軍隊的控制使他在對外政策上有了更大的騰挪空間。

不過,

中日雙方都沒有做出可能推動關系進一步改善的大膽姿態。

兩國都在擴大軍費支出。

 

2013年12月,

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令中國大為不滿。

 

安倍晉三目前繼續在儀式場合向靖國神社供奉祭品,

不過與他關系密切的人預計他將不會再參拜。

日本關西學院大學(Kwansei Gakuin University)

研究中國問題的教授Yasuyuki Miyake表示,

雙方都沒有做出任何重大讓步,

兩國關系從冰櫃轉入了冰箱。

安倍晉三本月初任命的最新的內閣包括了幾名持保守觀點的部長,

比如總務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

她表示,她會在任期內繼續參拜靖國神社。

 

安倍晉三留下了文部科學大臣下村博文(Hakubun Shimomura),

他力推終結他所謂的在日本學校中教授的過度表達歉意的歷史觀。

中國周四重申,

兩國領導人間是否會進行任何正式會談將取決於日本政府。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說,關鍵是日方應該顯示誠意,拿出實際行動,

為消除影響兩國關系正常發展的政治障礙作出切切實實的努力。

倫敦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國際關系教授休斯(Christopher Hughes)表示,

如果習近平被認為是在日本沒有作出讓步的情況下與日本和解,

那他的地位可能受到影響。

休斯稱,從某種意義上來講,

安倍晉三的國內地位比習近平更加穩固。

 

他表示,

中國不想被人視為軟弱,中國希望給外界的印象是:

中國能夠以強勢地位按照中方的要求進行談判。

==============================================================

 

[ 相關 ]   舊恨新仇,中日關係危機重重[ 紐約時報 ]
==============================================================

[毛澤東後中共高調重提抗日戰爭>>需要新意識形態取代共產主義]

1985年,為銘記1937到1938年“南京大屠殺30萬遇害同胞的紀念館

落成開放了。

南京非中共領地,這場屠殺從沒引起過中共多大興趣。

如今,南京大屠殺在中國被廣泛討論,

熱烈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人之間更大規模的自相屠殺,

特別是毛澤東發起的

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毛澤東時代過後,中共大張旗鼓地重提抗日戰爭的話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需要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共產主義。

[ 相關 ]   被遺忘的戰爭 [ 西蒙•庫柏, 英國《金融時報》 ]

===============================================================

靖國神社問題開始變成涉及外交的歷史問題

 

這一轉變的背景是,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實施的戰略

 

80年代,

在推動改革開放路線的同時,

為了給中國共產黨的正統性尋找依據,

煽動民族主義,

鄧小平在戰略層面開始利用歷史問題

 

[ 相關國際政治學者添谷芳秀談靖國神社與世界秩序[朝日新聞]

=================================================================

靖國神社問題開始變成涉及外交的歷史問題

 

這一轉變的背景是,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實施的戰略

 

80年代,

在推動改革開放路線的同時,

為了給中國共產黨的正統性尋找依據,

煽動民族主義,

鄧小平在戰略層面開始利用歷史問題

 

[ 相關國際政治學者添谷芳秀談靖國神社與世界秩序[朝日新聞]

===============================================================

[中國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其它國家]

[為不惹惱經濟界,歐洲政治家放棄和達賴喇嘛會面 ]

 

中國越來越成功地

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其它國家

 

為了不惹惱本國經濟界,

許多歐洲政治家因此放棄和達賴喇嘛會面

 

北京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核心利益’和政治立場

反過來卻不樂見其它國家在自由和公民權利上也有明確的原則

 

然而,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標榜的大國關係應該能經得起這些。”

 

[ 相關 ] 中國喚醒了許多國家[ 德國之聲 ]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舊恨新仇,中日關係危機重重

2014年07月28日

http://cn.nytimes.com/world/20140728/c28japan/print/zh-hant/

王霜舟(Austin Ramzy)是《紐約時報》記者。

 

王霜舟

 

舊恨新仇,中日關係危機重重

==========================

有關中國和日本緊張關係的一項新研究指出,

這兩個亞洲對手之間的歷史糾紛已轉化為目前的對抗,

而且消除衝突的可能性似乎越來越渺茫。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在其報告中說,

中國和日本之間的敵意正在強化為對抗,

似乎越來越難以用外交手段解決。」

 

這篇發佈於上周四的題為

舊怨與新恨:演變中的中日緊張關係」的報告,

分析了自從日本政府購買了一群東海中無人居住的島嶼以來,

兩國關係是怎樣在兩年間顯著惡化的。

 

報告說,

這些日本稱為尖閣諸島(Senkaku)、中國稱為釣魚島的島嶼,

是雙方最棘手的問題。

 

但是,

兩國關係問題已超出這五個在日本管轄之下的無人居住的礁石。

 

「中日關係的惡化,已急劇上升到超越島嶼主權爭端的問題,

給製造雙方都不希望看到的武裝衝突帶來風險,」

總部在布魯塞爾的國際危機組織說,

這個非政府組織致力於防止武裝衝突。

 

中國已增加了這些島嶼附近的巡邏,

並希望日本承認這些島嶼的主權存在爭議,

而東京則一直拒絕承認。

 

中國在東海上空設置防空識別區的宣布

引來美國及其東亞盟國做出表示擔心的回應。

 

海岸警衛隊船隻數量的增加,

以及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日本自衛隊的軍艦和軍用飛機數量的增加,

已導致了幾次危險的近距離接觸,

使意外事件上升為更廣泛的雙方武力交鋒的風險進一步增加,

報告寫道:

由於不信任的深化,政治意志日益減少,

雙方都越來越多地採取安全措施。

 

日本正在調整其國防力量,

以建立保衛其西南部偏遠島嶼的能力。

 

中國的年度軍費預算繼續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

主要支持海軍、空軍和導彈建設,

以加速其近海力量投射的能力。

 

所有這一切都在讓戰略威脅成為常態,

使威脅感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雖然沒有跡象表明任何一方打算髮動軍事進攻,

但意外衝突的風險遍布三個戰場:

釣魚島/尖閣諸島;西太平洋的公海;以及東海上空。

 

有爭議島嶼附近的巡邏艦艇之間的遭遇似乎得到了控制,

但是,有漁船進入時,情況就變得更不穩定。

隨着中國人民解放軍增加其遠海能力,

擴大在西太平洋的活動,

與執行巡邏或偵察任務的日本自衛隊發生更多的接觸。

 

由於對交戰規則的解釋截然不同,

以及深刻的相互猜疑,

這類接觸是摩擦和潛在危險的主要來源。

 

中國領導人和國家媒體越來越多地強調

日本在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對中國的野蠻侵略和佔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不久在紀念抗日戰爭爆發的儀式上做了講話

國家媒體每天都在發表日本戰犯的筆供。

 

該報告說,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12月參拜東京的靖國神社,

重新揭開了舊日的傷疤,

進一步縮小了外交活動的空間,」

靖國神社供奉日本上百萬的戰爭亡靈,

其中包括幾個甲級戰犯。

 

報告雖然把中日雙邊關係的狀態描繪得頗為悲觀,

但對一個可能性仍持有希望,

那就是今年11月在北京召開的亞太經合組織首腦會議,

也許能為習近平和安倍晉三的會面提供機會。

 

雖然日本一直在尋求兩國領導人的會晤,

但自從島嶼爭端升級以來,

習近平一直拒絕與安倍晉三舉行正式會談。

====================================================

[毛澤東後中共高調重提抗日戰爭>>需要新意識形態取代共產主義]

1985年,為銘記1937到1938年“南京大屠殺30萬遇害同胞的紀念館

落成開放了。

南京非中共領地,這場屠殺從沒引起過中共多大興趣。

如今,南京大屠殺在中國被廣泛討論,

熱烈程度遠遠超過中國人之間更大規模的自相屠殺,

特別是毛澤東發起的

大躍進”(Great Leap Forward)

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

毛澤東時代過後,中共大張旗鼓地重提抗日戰爭的話題,

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需要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共產主義。

[ 相關 ]   被遺忘的戰爭 [ 西蒙•庫柏, 英國《金融時報》 ]

=============================================================

靖國神社問題開始變成涉及外交的歷史問題

 

這一轉變的背景是,

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實施的戰略

 

80年代,

在推動改革開放路線的同時,

為了給中國共產黨的正統性尋找依據,

煽動民族主義,

鄧小平在戰略層面開始利用歷史問題

 

[ 相關國際政治學者添谷芳秀談靖國神社與世界秩序[朝日新聞]

========================================================

1972年,時任日本首相的田中角榮為侵華向中國道歉時,

毛澤東告訴他不必道歉,

因為你們擊敗了國民黨,幫我們執掌了政權,」

迪雅裏克說。

 

但1989年中國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民主運動,

造成「六·四」事件後,

中共的宣傳口徑似乎轉向了民族主義。

 

六·四前,它把中國描述成一個勝利輝煌的國家;

在那之後,政府開始強調中國作為受害者的一面,」

東京大學當代中國政治學教授高原明生說。

 

現在,

中共把自己塑造成終結了中國一個世紀受外敵欺辱歷史的政黨,

他說。

 

「其方式就是灌輸對最近一次的侵略者的仇恨。」

[ 相關我看中日「缺失的歷史」[大井真理子BBC]

=================================================

[中國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其它國家]

[為不惹惱經濟界,歐洲政治家放棄和達賴喇嘛會面 ]

 

中國越來越成功地

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其它國家

 

為了不惹惱本國經濟界,

許多歐洲政治家因此放棄和達賴喇嘛會面

 

北京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核心利益’和政治立場

反過來卻不樂見其它國家在自由和公民權利上也有明確的原則

 

然而,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標榜的大國關係應該能經得起這些。”

 

[ 相關 ] 中國喚醒了許多國家[ 德國之聲 ]

============================================================

在中國韜光養晦的年代,中國發展壯大,

與鄰國發展友好關係,鄰國也以禮相待。

但是現在,這一切已經結束。

 

中國脫去了昔日溫文爾雅的外衣。

 

北京政府試圖通過新的防空識別區鞏固它對爭議島嶼的領土要求。

 

 [ 相關 ]  中國脫去溫文爾雅外衣[ 德國之聲 ]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  中美韓日本  東海新冷戰– 日本對美國的承諾心存懷疑 ]

 

日本全民心態根本轉變

二戰以來日本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意願、更有能力捍衛本國

 

部分原因是,日本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承諾心存懷疑

 

[ 相關中美日韓,東海「新冷戰」[David E. Sanger,紐約時報]

===================================================================

安倍的國安幕僚礒崎陽輔表示,

美日同盟是日本最重要的同盟關係,

但是日本將邁向成人之路 ,

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 相關 ] 怕美日同盟生變 安倍擴軍自保

=========================================================================

[ 安倍晉三 > 中國領土政策堪比粹德國生存空間論  ]

中國宣稱擁有台灣主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

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

>>>>

80年代起,中國就開始推行基於「戰略前線」理念的軍事策略

安倍晉三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想法

這種看法認為 邊界專屬經濟區是由國家實力決定的,

只要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中國的影響力將繼續擴張。

他說,「有些人會把這種看法與德國的「生存空間論」聯繫起來。」

 

[ 相關 ] 日前首相稱中國領土政策堪比納粹德國[BBC]

==================================================================

[ 相關國家政客繼續攪動亂局獲得他們自以為的好處 ]

他對日本是否是二戰中的侵略者

這一問題很謹慎地不置可否,

並為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Yasukuni Shrine)辯護,

把那個埋葬着13名日本甲級戰犯的神社

美國的阿靈頓國家公墓(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相提並論。

現在中國已再度強大,北京要糾正歷史記錄,

不論那片荒島的實際價值有多麼小。

北京其實是在1969年聯合國調查組表示

在釣魚島/尖閣諸島附近發現石油之後

才表示對島嶼有興趣的,這絕非巧合。

 [ 相關 ]

東亞各國為何拂不去歷史陰雲 [ 紐約時報, Jonathan Tepperman]

=================================================

中國人特殊的思考模式:

戰略規劃者無視事實,對澄清事實也沒興趣,

直接將「主張」視為「歷史事實」,

並堅持外界與中國交往前,

應先承認「中國人心中的歷史圖像」。

 

[ 相關 ] 當中國以迥異的歷史觀孤立自己 [  雲程  ]

===================================================================

[ 相關美國參議員稱中國對和平構成威脅[ NYTim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