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以迥異的歷史觀孤立自己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feb/3/today-o1.htm

<< 當中國以迥異的歷史觀孤立自己 >>

◎ 雲程

元月二十五日奈伊(Joseph Nye)投書《紐約時報》

發表〈不要圍堵中國,要和它合作〉

Work With China, Don’t Contain It),

二十八日即被《國際前鋒論壇報》轉載。

奈伊是發明「軟實力」及「巧實力」的美國民主黨戰略學者。

不像布里辛斯基專注地緣,奈伊的戰略較注重社會因素,

如經濟、氣候、文化與聯盟等。

奈伊在美國政權轉換一週內適時投書,可能意圖影響政策,

或在政策轉向之前進行輿論鋪陳。

奈伊對中戰略的基礎是「美中不同於美蘇」

—美蘇之間無經濟關聯,故可圍堵;

而美中有巨大經貿交流,削弱中國也可能削弱自己並危及世界。

基於此一事實,美國不應圍堵中國,反而應與中國合作共榮。

故而一九九四年奈伊謹慎設計「兩邊下注」的機制,預留政策迴旋餘地。

但一個巴掌拍不響,

奈伊合作論的成敗依賴「他國的主觀」︱︱

北京必須認定自己未被圍堵而願意合作。

遺憾的是,

二○一三年奈伊震驚地「發現很多中國官員都認為,

這樣的(圍堵)政策已經確立,

並且已經成為歐巴馬政府『轉向』亞洲政策的核心目標。」

縱然奈伊的合作論無法、也無須處理北京頑固的心理圖像,

但美國確實因合作而淪於被動。

大小事由中國人說了算,

揭露了奈伊合作論︱︱屬因應性而非開創性的根本弱點。

無獨有偶的,

《紐約時報》十七日曾以一篇〈迥異的歷史觀〉,

報導前美國副助理國務卿福特(Christopher Ford

去年十一月參加解放軍所主辦的第四屆「香山論壇」(三) 時,

親身體會中國人特殊的思考模式:

戰略規劃者無視事實,對澄清事實也沒興趣,

直接將「主張」視為「歷史事實」,

並堅持外界與中國交往前,應先承認「中國人心中的歷史圖像」。

北京基於前述心理圖像,已構築一套「道德戰略

—我因曾受侵略,故獨占「道德祭壇」。

無論外界如何百般妥協,中國人仍認定其民族毫無瑕疵,錯的是外界。

這樣深陷於革命情結的中國,願意與世界合作嗎?

仔細研讀奈伊與福特的原文,

驚覺兩位作者皆已無奈地體會中國以迥異的歷史觀孤立自己,

而與國際社會崇尚理性與事實的模式漸行漸遠。

無怪乎奈伊感嘆「只有中國才能圍堵中國」。

(作者著有《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

http://tw.myblog.yahoo.com/hoon-ting/

——————————————————————————————–

中國人特殊的思考模式:

戰略規劃者無視事實,對澄清事實也沒興趣,

直接將「主張」視為「歷史事實」,

並堅持外界與中國交往前,

應先承認「中國人心中的歷史圖像」。

———————————————————————————————-

不要遏制中國,要和它合作 ?????(Ajin 開口)

———————————————————————————————-

身兼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顧問的政治分析家大衛.米勒

十八日撰文駁斥紐約時報日前一篇賣台救美國經濟的評論,

指出棄台主張是誤解了美國與亞洲的關係,同時違背美國的基本價值

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研究員保羅.凱恩

本月十日在紐時發文提議,

美國應出賣台灣以換取中國一筆勾銷美國高達一兆四千億美元的債務。

美軍太平洋司令部顧問駁斥「棄台救美」論

>>>

http://www.nytimes.com/2011/11/11/opinion/to-save-our-economy-ditch-taiwan.html

PAUL V. KANE

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

為拯救美國經濟,捨棄臺灣吧!

http://www.peopo.org/rousseau/trackbacks/94188

———————————————————————————————————-

日本右轉是虛弱之象 [ 約瑟夫•奈- 英國《金融時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