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談「權力讓人傲慢」 與會者訕笑

2014-12-11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838093

 

馬談「權力讓人傲慢」

與會者訕笑

==================

 

世界人權日 馬出席致詞

 

〔記者楊媛婷、曾韋禎/台北報導〕

 

昨天是世界人權日,文化部舉辦紀念活動,

邀請三五○位經歷白色恐怖迫害的家屬與會。

 

馬英九總統出席活動致詞時說: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一個人手上有了權力就難免會有傲慢。」語畢,

與會者傳出一陣竊笑。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諷說,馬英九就是在說他自己,難怪會引發台下訕笑。

總統馬英九。(記者陳志曲攝)

總統馬英九。(記者陳志曲攝)

 

陳亭妃:馬在說他自己

對於馬政府屢被批評是傲慢的執政團隊,

馬卻還大談「權力傲慢說」,

陳亭妃指出,

馬在二○○八年當選總統後,

還擁有國會席次四分之三的絕對優勢,

但馬選前所承諾的支票,統統都跳票,人民的日子愈來愈困苦,

連台灣過去引以為傲的民主、人權,也在馬向中看齊後,

不斷倒退,只是馬從未記取教訓,看不到有任何改革的跡象,

馬才是台灣社會真正的亂源。

 

政治犯判決書 開放申閱

針對世界人權日的紀念活動,

文化部透過在景美人權園區的特展,

還有音樂、舞蹈、紀錄片等方式,

讓台灣民眾不要忘記曾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威權壓迫血淚史。

 

文化部人權館籌備處首波開放共兩百卅二筆

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判決書供大眾申請閱卷。

 

受難者家屬代表黃新華表示,

她是在領回父親黃賢忠遺書後,

「才開始認識父親」,

回憶民國四十一年被指控是匪諜而遭槍決的父親,

黃新華哽咽說,

父親的死是時代的悲劇,

「因為戰爭跟威權統治的迫害,讓父親失去了生命」,

她說沒有和平就沒有民主,

沒有民主就沒有人權。

 

馬英九在頒發感謝狀給

捐贈歷史文物給人權館籌備處的陳松、陳欽生、涂貴美、歐陽煇美等

政治受難者或家屬後表示,

人權館的成立是深化台灣民主人權觀念,

以及彰顯轉型正義的實踐。

 

馬英九也提到希望人權保障不只在人權日實行,

而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要確實貫徹,

馬還說,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一個人手上有了權力就難免會有傲慢,就會忘了人民的託付。」語畢,

現場傳來竊笑。

 

網友:打自己臉 馬真行

馬英九這席「有了權力就難免會有傲慢」的談話,

也引來外界的議論。

 

有網友諷馬說「一語道盡了自己,不愧是唸哈佛的」,

還有網友說「馬先生,能打自己臉打成這副奇葩樣,您真行」,

還有網友封馬英九是「馬不知臉長的代表」。

=====================================================

馬英九致詞說: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

一個人手上有了權力就難免會有傲慢。」

語畢,

與會者傳出一陣竊笑。

========================================================

原來「兩岸互設辦事處」就是統一進程!

2014-09-25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16283

〈社論〉

 

原來「兩岸互設辦事處」就是統一進程!

=================================

自二千年以來,

由於台灣內部的政黨競爭問題,

國民黨總會在國際,

主要是對著美國盟邦「投訴」:

民進黨的領導與政策,

對於區域穩定,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但是,

一篇來自德國媒體的訪問內容,

恐怕會讓所有的台灣公民確信:

今後不到兩年的時間,

台灣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無他,正是馬英九總統。

 

週二的德新社與德國之聲報導,

馬英九近日在受訪時,

強調了幾個重點,

第一,

他願意學習兩德處理雙邊關係最終走向統一的經驗,

在其任期屆滿前,兩岸將互設辦事處。

同時,

他對著外媒重申,

希望在十一月APEC能夠與習近平會面。

第三,

他誑稱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受到五十%以上民意支持。

第四,

他自認三月學生的抗議行動不會長期影響台灣的政治;

與中國改善關係,是唯一可行的途徑,

否則台灣的空間將被極度限縮。

 

以上這些言談訴諸國際媒體,

不能僅以單相思的囈語,做病態式的看待,

以民主國家規範元首的標準,我們必須合理懷疑:

這是不是與中國的隔空喊話交易?

 

也就是請習近平再思考馬習會的可能性,

籌碼就是互設辦事處?

 

甚至互設辦事處已經成為邁向「統一」進程的先期步驟?

 

這麼一個充滿個人議程設定的政治提議,

在國內未經民主程序取得正當性,

甚至連透過任何方式向民眾做最起碼的說明都沒有,

卻能毫無忌憚地對著國外重要媒體以台灣的代表自居,

是認為國人不能置喙、國會無從追究?

 

更何況,

陸委會主委已經證實中國送來的APEC邀請函上

頭銜不是總統,

而是先生(Mister),這與搖尾乞憐有何不同?

 

馬英九宣稱:

台灣方面下功夫研究德國歷史。

 

這個全稱肯定命題,與事實完全不符,

台灣頂多只能說是包括馬英九在內的某些人

醉心於兩德統一的歷史過程。

 

然而這個推動與中國發展終局關係的途徑,

並未與台灣社會對話及討論,

台灣社會已經形成的共識是:

任何涉及台灣現狀改變的方式都必須經過公民投票決定。

 

兩德的分裂國家模式,

與當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無法類比,

德國分裂是一九四五年二戰戰敗的結果,

當時的盟軍依據雅爾達密約,將德國一分為四,

英美法的佔領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

蘇聯佔領區則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

 

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統一之前,

由於西德主動宣布放棄代表全德國,承認分裂的事實,

以及兩德地位對等,

兩德因此得以在一九七二年簽訂《基礎條約》,

也才有一九七四年的兩德互設代表處,

同時在聯合國擁有席位,

在國際上,實行雙重承認,

各國可同時與兩德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當時的這種關係,

是兩德都承認德國存在兩個國家,

但彼此不視對方為外國,

而是一種特殊關係,

或可簡稱為「特殊的非國與國關係」,

這個說法,

也是馬英九在六年前上任總統未久

就積極推銷的兩岸關係定位,

但突然拋出,引起各方訾議,

他也從未在競選時誠實向選民表露真實心跡

 

於今,

在卸任的倒數計時時刻,

馬英九「出口轉內銷」,

逕行放風其下台前兩岸要互設辦事處,

熱切爭取十一月仍有APEC馬習會的一絲希望,

這樣的「統一夢」,

非但並無兩德當年相互承認的任一條件,

而且背離了台灣主體的歷史觀,

純粹是國民黨少數流亡餘緒的一廂情願,

甚至並不排除是更低層次的馬英九握手秀個人需求。

 

這樣的恣意妄為,豈不令國人高度遺憾?

 

三月學運對於台灣政治的影響,

是長期的、還是一時的?

 

這不是一人說了算,

馬英九錯估了三一八衝進國會議場所啟動的,

已經不只是一場學生抗議,

而是相當規模的公民運動,

其續航力如何,要由這個社會來集體判定。

 

當權者也不應誤判,

以為囿於憲政體制,民意已對他莫可奈何。

 

十一月,不只在中國有APEC的舉辦,

在台灣更有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

這是對主政者的期中考試,

國家元首不問問大家的主張,

即宣布要學習德國統一的經驗,

甚至謊稱一半以上台灣民意支持他的一中政策,

屆時,

選民有機會、有權利、也必須以選票就此表示意見。

====================================================

馬英九錯估三一八衝進國會議場所啟動的,

不只是一場學生抗議, 而是相當規模的公民運動,

 

誤判囿於憲政體制,民意已對他莫可奈何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檢驗民主的細節戳破台灣民主法治假象]

馬英九政府面臨的問題正在擴大,

學生組織呼籲在台灣全島罷工停課

更多的人到首都台北市參加抗議活動,

台灣是一個擁有2300萬人口的自治島嶼

 

台灣的獨裁歷史

以及

台灣與中國大陸之間令人不安的關係

不斷崛起的中國認為台灣島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必將與大陸實現統一。

 

貿易協議的一些爭議圍繞着一種擔憂,

那就是中國大陸可能會利用經濟來進一步強化對台灣的主權

 

[ 相關 ] 台灣官方稱強制驅散抗議學生有理[ 紐約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