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國」是影響世界的共同體

2015/09/28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16316-20150928.html

    本文作者為日本經濟新聞

(中文版:日經中文網)

華盛頓支局長 小竹洋之

 

「中美國」是影響世界的共同體

===========================

 

小竹洋之

在美國中西部愛荷華州的鄉下小鎮馬斯卡廷,

在作為穀倉地區的住宅區,

筆者有機會參觀了成為話題的住宅。

 

1985年,

曾任中國河北省正定縣縣委書記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率領農業考察團進行了首次訪美。

這是當時曾居住2個晚上的地點。

(GETTY-KYODO)

 

  或許是當時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以國家副主席身份訪美的2012年,

與當時的房東家重溫了舊交。

 

而以18萬美元買下這棟房子的中國商人表示,

打算將其改建為象徵中美友好的博物館。

  此次訪美的習近平在9月25日的歡迎儀式上

提到了對馬斯卡廷的回憶,

顯示與美國總統歐巴馬的友好關係。

 

但在首腦會談中突出的是兩者之間難以彌合的鴻溝。

  「中美國(Chimerica)」

——現在甚至會有這種將中國和美國兩個詞組合起來的新新造詞,

2個經濟大國正在加深相互依賴關係。

 

這同時也是避免像冷戰期間

 

美國和蘇聯那種絕對性對立的「安全裝置」。

 

  但是,中美的實力均衡已經改變。

 

在南海的岩礁填海造地、網路攻擊、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的創建……,

挑戰美國霸權的習近平與擔憂中國崛起的歐巴馬的冰冷關係

將給世界投下陰影。

  在習近平第一次訪美的30年前,

中國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僅為美國的7%。

 

如今已達到60%,在今後約20年時間裏,有可能超過美國。

 

中國以「新型大國關係」為旗幟,試圖與美國對等,

這正是中國得到經濟發展支撐的強烈自信的體現。

  由於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和雷曼危機,美國國力出現衰弱,

對中國的挑戰也日趨感到危機感。

 

美國副總統拜登將中國稱為「競爭對手」,

而非「利益相關方」。

  中國異常接近美國軍機以及進入美國領海。

而美國則暗示對中國的網路攻擊啟動制裁措施。

 

在此次的首腦會談上,

兩國就緩和緊張關係的最低限度的框架達成協定

已是盡了最大努力。

  美國哈佛大學特殊貢獻教授

約瑟夫•奈(Joseph Samuel Nye, Jr.)表示,

美國必須區別情況使用對華戰略。

 

也就是説要採用兩手準備:

(1)

通過與中國的對話,

推動中國深化與世界的結合,

促使中國遵守法律和規則;

(2)

加強與包括日本在內的同盟國的關係,

以遏制中國的挑釁行動。

  與此同時,中國也不希望與美國發生事端。

 

習近平在西雅圖提到了

意為新老大國衝突難以避免的「修昔底德陷阱」,

強調了對話與合作的重要性。

  如果中美關係持續陷入冷卻,國際社會的穩定也無從談起。

 

「中美國」將是影響世界走向的命運共同體。

 

以行動承擔相應責任的領導人的決心將承受考驗。

=====================================================

 

 

===========================================

The American people will not be delighted

The people of USA won’t  be delighted

 

[ 相關 ] The Seat of “Leader of The world” Was Vacant ![紐約時報]

=====================================================

[權貴資本主義敦促美國成為中國的附傭]

 

上月,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牽頭下,

51位美國重量級商界領袖敦促奧巴馬

把2016年簽訂中美雙邊投資條約

作為與習近平會晤的一個優先重點。

 

這一條約將為兩國帶來巨大利益

 

[ 相關 ]  重啟中美關係[ 紐約時報 ]

===============================================

[ 馬英九/中國/歐巴馬共管體系]

以同樣的思路宣稱

民進黨政府的政策有導致兩岸關係倒退之虞」,

而不是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策有導致兩岸關係倒退之虞」,

從事實看來,在海峽兩岸不斷運作施壓的始終是中國,

因此後面那句話遠比前者更能準確地陳述現場實況。

 

 [ 相關 ]  台灣,與民主黨的自食其果[Peter Enav 溫逸德]

=================================================

中美開戰真的「無可避免」嗎?

2015年 5月 27日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5/05/150527_column_us_china_south-china-sea

歐陽誠 BBC中文網記者

中國在南沙群島永暑礁上填海造島(21/05/2015)

周一,北京官方《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說,

如果美國的底線是要求中國停止在南海的島礁建設,

那麼中美將「無可避免」地在南海有一戰

(圖為中國在南沙群島永暑礁上填海造島)。

 

透視中國:

中美開戰真的「無可避免」嗎?

===========================

 

近期,圍繞著南海的爭端再次履見報端。

 

從上周起,美國在這場糾紛中的角色也日益顯見,

中國與美國之間就南海問題的直接交鋒也正變得愈發頻繁,

雙方措辭強硬,互不相讓。

 

周一,北京官方《環球時報》發表社評說,

如果美國的底線是要求中國停止在南海的島礁建設,

那麼中美將「無可避免」地在南海有一戰。

 

《環球時報》還說,衝突的烈度將會高於人們通常理解的「摩擦」。

 

我們不希望與美軍事衝突,但如果這一衝突必須要來,我們就應接受它,」

《環球時報》在這篇社評中寫道。

 

此前,美國國務院在回應中國海軍

要求進入南海上空的美軍反潛巡邏機離開的事件時說,

不認為雙方出現對抗,並稱美軍將按照有關權利,「繼續在南海活動」。

 

周二,中國發佈首部系統闡述中國軍事戰略的國防白皮書,

提到「軍事鬥爭凖備是軍隊的基本實踐活動,

是維護和平、遏制危機、打贏戰爭的重要保證……

統籌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凖備,

做好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應對武裝衝突和突發事件凖備。」

 

 

美國真的選邊站了嗎

親北京的中國媒體評論員指責美國近期在中國南海島礁建設與巡邏機事件上

對中國百般阻撓。

 

《大公報》周二發表一位署名為「資深國際關係研究員」的文章說,

「奉勸美國切實信守『不選邊站隊』的承諾,不要口是心非,

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和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美軍反潛巡邏機乘員(21/05/2015)

美國國務院在回應中國海軍要求進入南海上空的美軍反潛巡邏機離開的事件時說,

不認為雙方出現對抗,並稱美軍將按照有關權利,繼續在南海活動。

 

那麼,美國真的選邊站了嗎?

「我不認為美國在主權糾紛中選邊站,」

美國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高級顧問葛來儀(Bonnie Glaser)

對BBC中文網記者說,美國只是「在國際法的支持下採取了一個更加強硬的態度。」

 

葛來儀在接受採訪時說,

儘管中國填海造地本身並不違法,

但關鍵問題是,北京將如何來使用這些島礁。

以為中國會將這些軍事哨所用以和平目的是十分天真的,」

 

她引述美國主管東亞事務的助理國務卿羅素的話說「事關規則,而非石子。」

 

華盛頓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

亞太安全項目副研究員艾小磊(Alexander Sullivan)認同葛來儀的分析。

 

他對BBC中文網記者說,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政策並沒有變化,

但美國在依據國際法和平解決糾紛中有著強烈和長遠的利益。

 

「但中國填海造地的規模,在那裏建造的軍事設施,

以及中國拒絕參與到菲律賓提起的國際仲裁等行為,

均進一步讓人質疑中國是否真的希望通過和平和合法的途徑解決這些紛爭,」

艾小磊表示,

「華盛頓並不是反對中國,而是對中國的行為有所顧慮。」

 

中國方面認為美國對其填海造地項目是否和平的顧慮純屬多餘。

 

上月,中國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華春瑩在被問及此時強調,

中國的做法「合情、合理、合法,不影響也不針對任何國家,無可非議。」

 

中美開戰真的「無可避免」

似乎,南海問題再次走進了僵局。

似乎,南海問題再次走進了僵局。

 

似乎,南海問題再次走進了僵局。

 

《環球時報》周一的評論發表後被國際媒體廣泛轉載和報道。

 

除了這篇社評引人眼球和激烈的措辭外,

外界更擔心中美間是否真的會因此而引起摩擦或者發生更大規模的衝突。

 

華盛頓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艾小磊對BBC中文網記者說

,很明顯,任何一方都不想有衝突,

但目前美國對中國填海造地的工程並不能做太多,

「華盛頓只能試圖確保中國不將這些新島嶼宣稱自己的領土主權,

也不用作不穩定的軍事用途。」

 

在另一位長期關注南海局勢的美國耶魯大學

法學院中國中心的高級研究員魏光明(Graham Webster)看來,

人們沒有必要擔心中美間真的開戰。

 

他認為,近期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所為,

旨在讓中國對自己的宣稱更加明確一點。

 

「若美國的船隻和飛機進入或者威脅進入中國宣稱島礁的12海里半徑,

中方可能被迫向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提出異議,」

魏光明在他最新一期的 《中美周報》中寫道,

中國多年來試圖創造出一種「戰略模糊」,

「(不過)若這真是美國的戰略的話,那麼這毫無疑問是冒險的。」

 

「當然,這些舉動有其風險,

但美國並不是唯一一個有類似做法的國家。

 

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做法並不是挑釁的行為。

過去幾個月來,美國官員注意到,南海局勢正在變得更加危險,但沒有太多細節。」

 

不過,無論中美最新一輪南海問題的隔空喊話出於什麼目的,

南海衝突的可能性還是不能被完全排除的。

 

「衝突的最大風險還是在中國軍隊和美國及其盟友軍隊間產生的事故或事件,」

新美國安全中心的艾小磊說。

 

他表示,為了避免衝突,

華盛頓應當試圖避免讓一些小的衝突擴大成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對抗,

「(而)在這方面,中國應當試圖明確其南海問題最終願景。

中國拒絕說清楚自己想要什麼讓華盛頓和地區國家

擔心中國在完全控制區域前是不會停止的,

而這種擔心將會繼續引發對中國的平衡,

除非北京能夠證明事實並非如此。」

 

(責編:蕭爾)

地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