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言論迷霧中前行的中日關係

2015-4-8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5/04/150408_china_japan_npo_narrative

在東京購物的中國人

日元貶值,日本成為中國消費者青睞目的地。

 

訪談:

在言論迷霧中前行的中日關係

==========================

 

去東京前,

有關中國人去日本搶購馬桶蓋的新聞鋪天蓋地;

後來又有報道說,去日本看櫻花的中國人激增,

以至於簽證都不夠發了。

 

購物旅遊,看上去熱熱鬧鬧,

但對長期跟蹤關注

中日言論和輿情的日本「言論NPO」代表

工藤泰志來說,這都是表象。

 

在工藤看來,中日民眾之間缺乏了解,

反而往往受輿論所左右,

以至於僅有的一些觀點和看法也是有偏差的,

導致「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創立於2001年的「言論NPO」

旨在通過民間渠道營造言論平台,

探討社會問題,彌補官方和主流媒體未能起到的作用

 

對中國來說,

言論NPO的兩個大手筆一是

與《中國日報》聯手進行年度「中日關係輿論調查」;

另一個則是參與「東京-北京論壇」,

二者始於2005年,

都是冀開闢中日關係的非官方「第三渠道」。

 

2012年9月的中日輿論調查結果顯示,

對中國「印象不好」的日本人比例升至93%,

達到2005年調查開始以來峰值。

 

其時,

中日關係因釣魚島/尖閣諸島爭端將至冰點,

中國內地諸多城市舉行反日遊行,

這一調查結果也不足為奇。

言論npo代表工藤泰志

工藤泰志認為,中日兩國民眾缺乏了解,

而媒體的報道又起到負面作用。

 

工藤泰志補充說,

其實也有70%的人認為這一結果「可笑、奇怪」,

應該加以改善。

 

但是,

中日政府間打不開對話渠道、加上媒體關注的多是負面報道,

結果弄得老百姓不知怎麼辦,

只能接受媒體的所報道的,導致對立情緒增加。

 

在工藤看來,

媒體輿論對中日關係起到了「負面作用」,

即便雙方政府想採取點改善關係的措施,

迫於輿論的影響和壓力,「想改善也改善不了」。

 

「雙方輿論影響雙方政府,

輿論給了雙方政府不改善關係的借口,

讓他們覺得現在民眾好像不像改善與對方關係,

這樣給了政府一個不改善關係的口實。」

 

多種聲音

重慶民眾

2010年中國內地城市爆發反日示威遊行,

一些日資企業和建築遭到抗議者衝擊。

 

工藤說:

「媒體輿論對國民情感起到反作用,

導致雙方民眾對對方有厭惡感,這種情緒,

通過媒體大肆宣傳出來,這樣政府是很關注輿論的,

尤其是日本社會,中國也是如此,所以最主要的是要改變輿論。」

 

57歲的工藤因為所從事的工作,成了去中國的常客,

也頻頻與中國高官會面。

 

他說:「我們與中國之間有很多交流和朋友,

其中要求改善關係的聲音有很多,可惜的是,

這種聲音很難通過媒體傳播出去。」

 

工藤舉例說,

日本首相安倍是否去靖國神社參拜的問題,

日本國內也有反對聲音,但是這樣的聲音很難通過媒體傳出去,

尤其是在中國。

 

他說:「中國看上去只有一種聲音,沒有反對,這是危險的,

這種多樣的聲音,應該讓更多的人知道。」

 

工藤介紹說,

言論NPO過去十年也對「有識者」進行調查,

關注他們的動向,因為他們是可以製造輿論的人。

 

據他觀察,2010年是個分水嶺,

導致有識者的看法出現變化。

 

那年,中日因釣魚島撞船事件引發中國大中城市的反日示威。

 

「在此之前,一般大眾有過激看法時,

有識之士的看法是平衡的,但2010年後,

有識之士對中國抱有不信任感,對於中國大國主義傾向,

有識者表示擔憂。」

中日官方交流因關係冷淡幾乎停止,

只是近來出現轉機。

 

民間渠道?

工藤認為,過去一段時間,

中日在主權問題上都無法讓步,導致國與國對話中斷,

加上雙方媒體關注負面的報道,導致政府活動空間更小,

「這是政府外交的宿命」。

 

對他來說,破解這一「宿命」的渠道是民間,

而且即便是在中國關係冷凍時期,中日的民間對話則一直持續。

 

雖說旅遊購物能增進中日民間的了解,

但工藤認為這遠遠不夠,

畢竟各自國民

長時間暴露在本國的媒體輿論和政府政策影響之下。

 

他說,

中日民眾之間能直接交流的機會很少,

調查也顯示,

中國人和日本人之間能有相互聊天的朋友不足受訪者的1%。

 

提到日本,

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是「家電」和「櫻花」;

提到中國,

日本人則想到的是「中華料理」和「長城」,

而最讓工藤吃驚的是,

2005第一次做調查時,

50%的中國受訪者認為現在的日本是「軍國主義」,

最近的調查又顯示60%的人認為日本是「霸權主義」,

在他看來,

多數日本人覺得自己是和平國家、軍國主義早已是歷史。

老齡化是日本媒體和社會關注的話題

 

今天和未來

在媒體對中日圍繞釣魚島/尖閣諸島爭端報道甚囂塵上之時,

又有多少普通日本民眾關心這個呢?

 

工藤說,

隨著日本社會老齡化不斷加深,

今天的日本人都對未來有關注和擔心,

多數人認為日本將來是一定要改變的,

即考慮日本作為和平國家、又考慮增強在國際社會裏的存在感」,

如何跨越這種不安、與鄰國建立好關係,是民間和政府需要做的。

 

他說,

未來亞洲,中日兩個大國的共存 需要認真討論

可惜對這個問題的議論沒有進行,

在有識者之間也沒有議論,因為雙方之間都有不信任感。

 

他說:「這個問題不解決,今後是不行的。」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日本佔領軍代理人

日本佔領軍憲法

===================================================

日本討生活的中國皮條客

  入籍日本 民主黨黨員  參選新宿區議員

—————————–

54歲的李小牧被視為是日本最具爭議的華人,

無論在日本的華人圈還是中國,

他頗為知名。

 

他的知名來自於他在日本東京著名紅燈區歌舞伎町的謀生背景,

作為「案內人」,

他把這裏的酒吧和色情場所介紹給客人,

被稱作在「日本討生活的中國皮條客」。

 

在霓虹絢爛的新宿歌舞伎町,他討生活一呆就是27年

 

但如今,

剛入日本籍的李小牧以民主黨黨員身份,

加入到新宿區區議員的選舉中。

 

[ 相關東京歌舞伎町的華人競選日本議員[ BBC ]

===============================================

[  2011海嘯核災 中國威脅 >> 日本人民奮起 ]

日本突然的轉變確實有兩個強力的催化因素

2011年海嘯中國

>>

幾十年來, 人們第一次真正發出這樣的疑問:

日本工業是否會出現整體外逃

 

第二因素就是中國。

 

如果日本故意選這樣一位領導的,中國可能就是一個誘因。

 

安全的擔憂經濟上無力感的聯系由來已久, 並且非常深刻。

 

 [ 相關 ] 日本為何突然奮起? [  英國《金融時報 》]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日本二戰後70年名存實亡

日本二戰後70年

 

Another Japan !!!

Japan with no history.

Chinapan >> 支那日本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