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們的靖國和戰爭(下)

 August 26, 2014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politics_economy/AJ201408260005

文:鹽倉裕

 

孫子們的靖國和戰爭(下)

====================

8月12日,

山口縣田布施町的岸信介墓前,

出現了身穿藏青色西裝的安倍晉三首向身姿。

 

安倍首相手拿線香,閉眼靜佇了10秒鐘左右。

 

  戰前,

岸信介以作為操縱偽滿州國的權力者而嶄露頭角。

 

戰後從巢鴨獲釋後,

便提出「修憲」和創立了日本重建聯盟,

並以反抗占領軍的鎮壓作為跳板,一躍進入了政壇。

 

  相當熟悉岸信介的國際政治學家原彬久說道:

岸信介認為在占領下所建立的戰後體制,

是美國國家利益的產物。

而打破這種體制,

正是作為一名政治家、岸信介的目標。」

 

  岸信介作為首相所經手的安保條約1960年修訂,

修正了舊條約中的不平等性,

而孫子安倍首相也同樣的主張修憲和「對等的日美關係」。

 

  原彬久認為:

「安倍首向繼承了祖父的『未完成交響曲』,

並準備將其譜成。」

 

  對於完成安保修訂的岸信介,

東郷和彥表示「非常尊敬」,

並指出:

對於在安全保障方面,

大膽地重新評估戰後體制的安倍首向也表示贊同。

但是,我認為在歷史認識方面則須保持謙虛。」

 

  東鄉和彥在2006年時就曾建議道,

首相應暫時停指參拜靖國神社。

 

小泉純一郎首相因持續前往參拜,

而導致日中領袖高峰會就此中斷。

 

他呼籲,

首先應就戰爭責任問題進行國民間的討論,

並基於此來找出戰犯合祀問題的解決辦法。

 

  那麼,對於戰爭責任,

日本人在戰後真的有親自表示想法嗎?

 

對此,東鄉和彥認為「只有一次」。

那便是在戰後50年的1995年,當時的村山富市首相所發表之談話。

 

  村山首相在談話中承認了,

因為支配殖民地和侵略,

帶給多數國家、尤其是亞洲各國的人們巨大的傷害和痛苦」,

並表明「深切地反省」和「歉意」。

 

  東鄉和彥說道:

正因為否定東京審判,

才更加肯定日本人透過自行判斷所得出的村山談話之價值。

關於戰爭責任,

村山談話是戰後日本所到達的最高點,堪稱珍寶。」

 

  另一方面,

對於安倍首向在去年前往靖國神社參拜一事,

東鄉和彥擔心這有可能成為挑釁中國大陸的行為,

當時就連美國也表示「失望」。

 

  東鄉和彥表示:

美國不會輕易將自家軍隊送入

因日本無謂的挑釁所挑起的紛爭之中。」

 

  另外他還說道:

「這也是一場『文化之戰』,

必須在深刻了解美國和中國大陸的想法和心理的情況下,

散布出讓對方感到『原來如此』的訊息。

 

不然的話,

日本將在國際社會上遭到孤立,

而這場『文化之戰』也將敗北。」

======================================================

[ 相關 ] 孫子們的靖國和戰爭(上)[ 朝日新聞 ]

[ 相關 ] 孫子們的靖國和戰爭(中)[ 朝日新聞 ]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日本佔領軍代理人

>>日本二戰後名存實亡近70年

====================================================

[ 主權在民>>憲法還給國民>>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在最悲觀時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國家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

[ 相關 ]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Marshall Loeb]

===========================================================

[ 日本民主核心不是公民社會而是官僚體制 ]

太陽花學運到各式街頭運動的蜂起,

福爾摩沙之春透過媒體與網路的傳播,

獲得了日本社會廣大的關注。

 

自從311以後,

日本人的目光焦點慢慢地轉向了這個地理與文化如此接近,

長期不曾被日本社會所注意的島嶼

 

「所以事實上日本式民主的核心旋律

從來都不是公民社會,而是官僚體制。」

 

「某方面而言,

日本只是一個在憲政民主框架下

繼續由『お上(江戶時代庶民對於官僚或統治者的稱呼)』

由上而下遂行治理的前近代國家。」

 

那日本的未來該怎麼辦呢?」

眼見話題即將結束,

我做了一個人文社會科學討論中最不應該的動作

——討取標準答案。

 

「這個問題我們沒有解答!」T師說

 

「必須留給日本的年輕世代自己去尋找答案。」

 

不過這一次,我倒建議願意積極思考的年輕人,去台灣吧!」

 

N師拍了拍U君的肩膀

或許這一次,台灣會先一步找到答案呢!」

 

 [ 相關 ] 日本的年輕人為什麼不再反抗?[ 張智程  ]

=============================================================

<二戰後近70 日本年輕人仍然不能成為正常國家的國民>

 

戰後日本如何走來???

日本二戰後近70,

佔領軍代理人仍然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舊金山和約》生效之日 日本並未還給日本國民

 

佔領軍表面上離開了!!!

佔領軍制定的憲法 並未離開  !!!

佔領軍培養的代理人並未離開!!!

 

>>>“日本還給日本國民

[ 相關 ] 思考憲法可改與不可改 [  朝日新闻 ]

>>>>> 

[日本戰後世代作為正常國家日本國民的權利–>日本國民基本人權]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