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義言論傷及美日關係

 

2014年02月24日

 

民族主義言論傷及美日關係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40224/c24japan/print/zh-hant/

MARTIN FACKLER

 

東京

——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關係密切的政治人物發表了

一系列頗具挑釁意味的民族主義言論,

其中還包括批評美國的言辭。

 

這些表態促使分析人士發出警告稱,

安倍晉三的右翼政府和奧巴馬政府間的關係將會越發冷淡。

奧巴馬政府一向把日本視為其轉向亞洲戰略的關鍵。

 

美國駐日大使館的反駁

讓人們更加擔心日本和美國將會產生不和。

 

截至目前,

美國一直對安倍晉三增強日本的經濟,

並在該地區擴大軍事影響的努力表示歡迎,

因為這樣可以制衡中國。

 

這些言論對日本的二戰歷史表達了粉飾的態度,

也促使日本的鄰國

——尤其是中國和韓國

——再次發聲,

稱安倍晉三正在帶領日本走上右翼路線,

希望能藉此激起人們的愛國精神,

粉飾日本的戰爭歷史。

 

本周,

執政黨議員、安倍晉三的助手

衛藤晟一(Seiichi Eto)對美國表示了最直接的批評。

 

最近,

安倍晉三參拜了靖國神社,

奧巴馬政府表示對他的行為感到失望,

衛藤晟一在上傳到網上的視頻中,

就此對奧巴馬政府表示了不滿。

 

靖國神社裡供奉着許多戰死的亡靈,

其中還包括一些戰犯,

安倍晉三的參拜讓韓國和中國頗為惱怒,

因為這兩個國家都曾在日據時期飽受折磨。

 

「應該是我對美國感到失望,」

衛藤晟一在YouTube上的視頻中說。

由於首相官邸希望控制對外交造成的破壞,

這段視頻已於周三刪除。

他還說,「為什麼美國不對日本好一點呢?」

 

美國與它在亞洲關係最緊密的盟友之間出現不和之時,

該地區的衝突和矛盾也正在激化,

安倍晉三曾說該區域的局勢與一戰前夕的歐洲很相似。

 

美國試圖說服日本和韓國

在愈加自信的中國面前達成統一戰線,

同時又盡量避免惹怒中國,

這個工作本來就不甚順利,

可是關於歷史和領土的爭議又加劇了問題的複雜性。

 

美國在亞洲地區的重要盟友韓國,

對日本的保守議程心存顧慮。

 

韓國擔心日本會收回為20世紀早期

日本鑄造帝國時的所作所為表達過的道歉。

 

美國官員認為安倍晉三沒有盡其所能安撫韓國的這種憂慮,

並對此表達了不滿。

 

美國還擔心,

安倍晉三可能會損害他自己

為恢復日本在亞洲的地位所做的努力,

因為中國努力把日本塑造為不知悔改的軍國主義者的形象,

而美國官員認為安倍的舉動為中國的說法提供佐證。

 

分析人士說,

美國大使館之所以會採取不同以往的舉措,

公開批判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的行為,

也是出於上述的擔心。

 

如今,

日中兩國就東海島嶼產生的爭端仍在繼續,

就日本官員而言,

他們也對美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更明確地支持日本感到不滿。

 

他們還埋怨,

儘管安倍晉三自稱為改善日美關係,

採取了一些政治上頗為困難的舉措,

例如重啟此前陷入停滯狀態的沖繩美軍基地的搬遷工作,

但奧巴馬政府沒有給安倍晉三足夠的回報。

 

「安倍首相感到失落,」

東京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的美日關係專家

細谷雄一(Yuichi Hosoya)說。

 

「他覺得自己為加強兩國關係付出了自己的政治資本,

但卻沒有獲得足夠的感謝。」

 

安倍晉三的盟友本月發出的最具挑釁意味的言論是,

極端保守的小說家百田尚樹(Naoki Hyakuta)在一篇演講中說,

二戰後的東京軍事法庭是掩蓋美國空襲東京

向廣島和長崎投擲原子彈的「種族滅絕」行為的一種手段。

 

百田尚樹由安倍晉三親自任命,

在公共廣播電視機構NHK擔任經營委員。

 

美國大使館稱這些評論「荒謬」。

 

此時發生幾天前,

NHK的新任會長曾說,

談到戰爭期間強迫女性為士兵提供性服務的問題,

不應該只針對日本, 因為美國軍隊也是這樣做的,

他的說法引起了華盛頓的不滿。

 

這位會長上個月剛剛由一個管理委員會選舉產生,

委員會中包括安倍晉三任命的委員。

 

大多數歷史學者都說,

日本為軍隊專門設立慰安所,

之後迫使數以萬計的他國女性從事性工作

其他國家的軍人則是不時光顧當地的妓院,

這兩種做法存在差異。

 

日本對奧巴馬政府態度的不滿可以追溯到去年早些時候。

 

當時,

新當選的安倍晉三打算立即安排行程,

前去會見奧巴馬總統,

但卻被告知需要等待一個月。

 

近來,

日本官員似乎再次受到打擊,

因為奧巴馬在4月訪問該國時只想在日本待一夜。

 

有些分析人士說,

近日美國受到的一些批判可能就源於這種被拒於千里之外的感覺。

 

這是我所見過的美日關係最危險的時刻,」

東京拓殖大學(Takushoku University)的國際關係專家

川上高司(Takashi Kawakami)說。

 

「日本有一種被孤立的感覺,

有些日本人開始覺得日本應該為自己出頭,

而不是去依附美國。」

 

分析人士指出,

前面提到的許多評論都來自相對不那麼重要的人物,

而非安倍晉三的內閣成員。

 

他們還說,

絕大多數日本公眾仍然對美國感到友善。

 

美國是日本戰後安全的保護者,

目前共有5萬美軍駐紮在那裡。

 

與此同時,分析人士稱,

雙方的不滿情緒都是真實的。

 

在美國,

這種情緒反映了對安倍晉三的矛盾心態。

 

一些人擔心,

他正在重拾上次擔任首相期間主張的議題,

也就是嘗試修改日本的和平憲法,

並且以恢復失去的民族自豪感為名刻意淡化戰時的暴行。

 

談到參拜靖國神社一事,

斯坦福大學舒思深亞太研究中心

(Shorenstein Asia-Pacific Research Center at Stanford University)

的研究副主任丹尼爾·C·施奈德(Daniel C. Sneider)稱,

我認為參拜之行是美國看待安倍晉三的轉折點。

  它提醒人們,

他仍然在嘗試推動對戰後的日本進行愛國主義改造。」

 

安倍晉三的參拜及美國對此的批評,

似乎還引發了當前的一波粉飾言論。

 

美國分析人士與官員指責安倍晉三

未能讓本人及其領導的政府

與這些民族主義言論保持充分的距離。

 

內閣發言人僅僅表示,

這些言論代表的是說話者的「個人觀點」,

而沒有予以譴責。

 

不過,

他的確也稱,

安倍內閣已要求衛藤晟一刪除表達對美國失望之情的視頻。

 

前來日本訪問的一些美國國會議員也發出警告,

粉飾言論及安倍晉三的參拜只會讓中國獲益。

 

儘管如此, 他們也表示,

美日之間的關係仍相當穩固,

修補起來比較容易。

 

議員代表團周三在東京拜會了安倍晉三。

其中, 來自威斯康星州的共和黨眾議員

吉姆·森森布倫納(Jim Sensenbrenner)說,

就算是最好的盟友之間,

也總會存在令人遺憾的說法和言論。

這也是我們必須解決並跨越的問題。

 

我們需要經濟繁榮而強大的日本來制衡中國,

這一點十分重要。

————————————————————————————————-

——————————————————————————————–

中國越來越成功地

將自己的政治觀點強加給其它國家

 

為了不惹惱本國經濟界,

許多歐洲政治家因此放棄和達賴喇嘛會面

 

北京越來越重視自己的’核心利益’和政治立場

反過來卻不樂見其它國家在自由和公民權利上也有明確的原則

 

然而,

中華人民共和國所標榜的大國關係應該能經得起這些。”

 

[ 相關 ] 中國喚醒了許多國家[ 德國之聲 ]

——————————————————————————–

安倍的國安幕僚礒崎陽輔表示,

美日同盟是日本最重要的同盟關係,

但是日本將邁向成人之路 ,

成為一個正常的國家。

 

[ 相關 ] 怕美日同盟生變 安倍擴軍自保

—————————————————————————————————-

[1938年德意英法 — 2014韓??? ]

 

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接受美國記者採訪時

把中國比作二戰前咄咄逼人的納粹德國引起中國媒體強烈反應。

 

中國的國際影響力增加

和在外界眼中的「咄咄逼人」

被用來同一戰和二戰前的國際關係類比

似乎成了一種模式。

 

二戰前夕

希特勒在1938年要求捷克斯洛伐克部分國土時

西方沒有給與捷克斯洛伐克足夠的支持。

 

英國首相張伯倫

去德國慕尼黑參加了德意英法四國首腦會議,

規定把蘇台德區「轉讓」給德國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慕尼黑協定」。

 

被迫割讓領土的捷克斯洛伐克卻沒有被允許出席慕尼黑會談。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日本德國第2次世界大戰的侵略國

在電影和小說中被刻畫為敵人的情況司空見慣,

照常理來說,世界普通民眾不應該對兩國具有好印象。

而另一方面,

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則都是戰勝國

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卻都難以躋身最受歡迎國家排行榜的前3名。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五個大國不受歡迎,

而日本和德國卻受到好評,其原因何在呢?

[ 相關 ] 日本曾遭全世界討厭[ 日經,村山宏 ]

——————————————————————————————-

在中國韜光養晦的年代,中國發展壯大,

與鄰國發展友好關係,鄰國也以禮相待。

但是現在,這一切已經結束。

 

中國脫去了昔日溫文爾雅的外衣。

 

北京政府試圖通過新的防空識別區鞏固它對爭議島嶼的領土要求。

 

 [ 相關 ]  中國脫去溫文爾雅外衣[ 德國之聲 ]

————————————————————————————————-

[ 布什認為: 參拜靖國神社日本的內政問題”]

 

布什認為中國正崛起,

公開批評可信賴的盟國首腦極不可取”。

 

採取 參拜靖國神社日本的內政問題

 

[ 相關 ]美前政要透露美國不批評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原因[ 共同社 ]

——————————————————————————————–

Bush is not a Chinamerican.

———————————————————————————————

[  中美韓日本  東海新冷戰– 日本對美國的承諾心存懷疑 ]

 

日本全民心態根本轉變

二戰以來日本比任何時候都更有意願、更有能力捍衛本國

 

部分原因是,日本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承諾心存懷疑

[ 相關中美日韓,東海「新冷戰」[David E. Sanger,紐約時報]

———————————————————————————————————–

[ 相關中國軍事崛起促亞洲防務開支激增[ BBC ]

[ 相關日本表示理解菲以納粹德國比喻中國[ BBC ]

[ 相關美國新任駐華大使:與中國共建互信[ BBC ]

[ 相關當今中國、戰前德國與世界大戰警告[ BBC ]

[ 相關阿基諾喻中國似納粹 北京斥「業餘政客」[ BBC ]

[ 相關美國參議員稱中國對和平構成威脅[ NYTimes ]

日本首相助理撤回批評美國發言

 

2014年02月19日

 

日本首相助理撤回批評美國發言

 

http://tchina.kyodonews.jp/news/2014/02/69582.html

  【共同社2月19日電】

 

日本首相助理衛藤晟一

19日下午在國會議事堂向記者表示,

對於在視頻網站YouTube上發佈的

就美國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表示失望進行批評的發言,

他有意撤回並已刪除視頻。

 

衛藤就改變態度解釋說:

“這是因為我的發言被誤認為是日本政府的見解。”

 

  官房長官菅義偉19日在記者會上稱,

已打電話要求衛藤“撤回發言中屬個人觀點的部分”。

 

鑒於美國總統奧巴馬即將於4月下旬訪日等,

首相官邸急於儘快平息事態。

 

  菅義偉就衛藤批評美國的發言內容強調稱:

這與首相的見解不一致。”

 

他還表示,這不會對日美關係造成太大影響。

 

菅義偉不希望此事發酵為衛藤的去留問題,

希望其繼續擔任首相助理。

 

  衛藤在自民黨內以安倍的親信著稱,

在靖國問題等方面與安倍採取相同的保守派立場。

 

  衛藤此前在YouTube上發佈國政報告,

就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後美國發聲明表示失望一事提出批評稱,

倒不如說是我們感到失望

 

為何美國不重視擁有同盟關係的日本呢?”

他此前曾表示不會撤回發言稱

這是個人觀點。產生問題才令人奇怪”。

(完)

——————————————————–

相關報道

關注:日首相助理批評美國發言或動搖日美同盟

日首相助理就美國對安倍參拜”失望”提出譴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