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導彈促中日韓實現暫時和解

 
2016年8月25日

http://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160825/japan-china-korea-missile-test/zh-hant/

Makiko Inoue和Hisako Ueno自東京、

Choe Sang-Hun自首爾

和赫海威(Javier Hernandez)自北京對本文有報導貢獻。

MOTOKO RICH

週三,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中)在東京歡迎了中國外長王毅(左)和韓國外長尹炳世。

Katsumi Kasahara, via Associated Press

週三,日本外相岸田文雄(中)

在東京歡迎了中國外長王毅(左)和韓國外長尹炳世。

朝鮮導彈促中日韓實現暫時團結

========================

東京——朝鮮週三從位於其東海岸外

一艘潛艇上試射的導彈

馬上讓三個最近因各種原因爭吵不休的國家聚到了一起。

在事先定於在東京舉行的會議上,來自這三個國家

——中國、日本和韓國——的外交部長,批評了朝鮮的導彈試驗,

這次試驗似乎顯示出,

在建造用以打擊美國及其盟友軍隊的難以探測的努力方面,

朝鮮取得了重大進展。

試射的導彈朝日本方向飛行了約500公里,比此前試射的距離遠得多。

 

中日韓三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在最近幾個月有所加劇:

中國船隻曾多次進入東海的有爭議海域,

該片海域位於日本控制的一組島嶼附近,因此引起日本的抗議。

東京方面本月也對韓國國會議員訪問一個島嶼表示反對,

日韓兩國對該島都有著主權主張。

對於韓國同意在該國部署美國製造的一種先進導彈防禦系統,

中國也表示了強烈反對,

中國認為該系統可能會用於防禦中國的導彈。

 

但是,朝鮮的導彈試射,讓這三個國家在週三臨時團結了起來,

給三國外長的東京聚會提供了某種外交掩護。

「如果說導彈試射還有好的一面的話,那就是它為三國提供了一個尋找共同點的機會,這很罕見,」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的國際事務研究員

J·伯克希爾·米勒(J. Berkshire Miller)說。

的確,專家們說,如果想真正化解來自朝鮮的威脅,

這三個東亞鄰國需要找到更多的共同點。

「我們都知道,在朝鮮不試射導彈的日子裡,

緊張關係可能會顯露出來,」

在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研究朝鮮半島問題的斯科特·A·施耐德(Scott A. Snyder)說。

「但是從長遠來看,如果想找到那些對地區意味著真正穩定的條件,

這種合作將會是必要的。」

過去的經驗表明,這三個國家的任何合作都極其脆弱。

但是,隨著朝鮮不斷超越界限,

東亞鄰國在區域安全問題上可能迫於壓力,轉向更有意義的合作。

就在最近這次導彈試驗的兩天前,

美國和韓國拉開了年度聯合軍事演習的序幕。

朝鮮譴責所有這類軍演,認為它們是入侵的預演,

朝鮮經常以好戰言辭、或導彈試驗來作回應。

 

週三,在東京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

日本外務大臣岸田文雄表示,朝鮮的行為「是完全不能容忍的」。

 

韓國外交部長官尹炳世表示,三國「確認了我們共同的看法,

即我們必須阻止朝鮮進一步的挑釁行為」。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

中方反對朝鮮的核導開發進程,

反對任何導致半島局勢緊張的言行。」

但他重申了中國反對美國在韓國建設導彈防禦系統的努力。

 

中國的評論人士認為,朝鮮的好鬥行為部分歸咎於美國。

中國國家新聞機構新華社週三發表了一篇英文評論文章

譴責美國及其盟國「冒下了將該地區變成一個火藥桶的風險」。

評論文章說,

「炫耀武力的結果只會是讓平壤變得更焦慮、更蠢蠢欲動,

從而也更難預測。」

儘管如此,

中國社交媒體上的許多帖子把矛頭直接指向朝鮮領導人金正恩,

把他描述為不穩定、不值得信任的領導者,

並敦促中國政府對他採取更多遏制措施。

週三,在視察前線一個軍事部門時,

韓國總統朴槿惠發表講話譴責了這位朝鮮領導人。

朴槿惠說,

「考慮到朝鮮有一種個人獨裁統治下的非理性決策機制,

加上金正恩不可預測的性格,這種威脅成為現實的可能性很高。」

朝鮮最近這次挑釁的時機,

正值日本在首相安倍晉三的領導下討論該國軍隊未來走向之際,

日本受制於戰後憲法所要求的和平主義已近70年,

該憲法基本上由美國佔領者起草的。

安倍晉三已在去年推動通過了一系列安全法案,

允許日本自衛隊(這是日本軍隊的名稱)參加海外作戰。

 

週三,安倍晉三譴責朝鮮導彈發射是「不可原諒的暴力行為」,

他新任命的國防部長稻田朋美表示,

日本自衛隊將開始為執行海外任務受訓,

包括營救執行維和任務時被俘士兵的訓練。

 

小林節(Setsu Kobayashi)是慶應義塾大學

退休法學名譽教授,他稱這些新訓練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違反了日本憲法,

小林節也是「公眾的憤怒之聲」(Kokumin Ikari no Koe)組織

的領導人,該組織反對去年通過的安全法案。

 

「現在,日本國外的人民將會問,

日本是否能成為一個可以發動戰爭的國家,」小林節說。

 

但也有些分析人士表示,

那些主要反對日本去年在激烈的議會爭吵後通過的安全法案的日本人,

可能會開始接受安倍晉三正在推動、逐漸升級的軍事活動。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東京分校的

亞洲研究部主任傑夫·金斯頓(Jeff Kingston)說,

「中國的崛起、朝鮮的威脅等周邊地區的這些危險越多,

安倍的動力就越大。」

安倍晉三最終的想法是修改憲法中的和平條款。

但公眾、以及包括安倍晉三執政聯盟成員在內的國會議員,

將很可能會反對他這樣做。

 

「即使在這種更具威脅性的環境中,修改憲法也絕不會是容易的事情,」

金斯頓說。

 

「對和平憲法根深蒂固的信念是日本國家認同的一部分。」

金斯頓補充說,安倍晉三「明白,試圖說服公眾有必要修憲,

這項工作將是非常艱難的。」

日本公眾對朝鮮導彈試驗的反應比較溫和,

雖然有幾名政客對朝鮮的行動表示了強烈抗議。

日本中部的愛知縣(名古屋市屬該縣)知事

大村秀章在Twitter上表示,發射導彈是「嚴重的挑釁」。

 

日本國會參議員、反對黨民主黨黨魁候選人村田蓮舫說,

她「堅決抗議」朝鮮的做法。

 

隨著日本人對導彈試驗已變得有些習以為常,

朝鮮導彈發射的重大意義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會被充分意識到。

 

「對日本人來說,中國船隻圍繞在尖閣諸島的畫面更令人震驚,」

研究機構「東京基金會」(Tokyo Foundation)的高級研究員

渡邊恆雄說,他指的是中國對東海有爭議島嶼

(中國稱之為「釣魚島」)的介入。

 

渡邊恆雄說,朝鮮的導彈試射有時候「看起來像動畫片」。

============================================

「對日本人來說,中國船隻圍繞在尖閣諸島的畫面更令人震驚,」

研究機構「東京基金會」(Tokyo Foundation)的高級研究員

渡邊恆雄說,他指的是中國對東海有爭議島嶼

(中國稱之為「釣魚島」)的介入。

 

 [ 相關 ]  朝鮮導彈促中日韓實現暫時和解[ 紐約時報 ]

====================================

 

 

========================================

東北亞的再平衡

2015年11月03日 07:40 AM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4622?full=y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學者

孫興傑

為FT中文網撰稿

 

東北亞的再平衡

==============

  時隔三年半,

中日韓三國政府首腦會晤再次重啟,

會後發表了東北亞和平合作聯合宣言

並且商定三國定期召開領導人會議並擴大經濟合作。

 

三國領導人見面已經就是不小的進展,但是乍暖還寒,

中日韓三國對於會晤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溫差”。

 

韓國總統樸槿惠在開場白中便點出

中日韓面臨的歷史與安全問題。

 

在三國領導人見面前的最後時刻,

這些“結構性”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歷史認識、慰安婦問題以及領土問題不會因見面而消除,

但是三國應該有足夠魄力和眼光讓三邊領導人會晤機制化,

使之成為三國危機管控與安全合作的平臺。

 

不能不說,東北亞局勢已經觸底,三年多的僵局正在慢慢緩和,

但是物是人非,不得不需要在新的基礎上構築東亞安全的基礎。

 

借著三邊會晤的機會,

中韓、日韓以及中日三國領導人之間都進行了雙邊會晤。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韓國事“正式訪問”,

與韓國政府、立法機構以及工商界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而安倍對韓國則是“工作訪問”,沒有受到期待中的外交禮遇。

 

這也是日本與中韓兩國關系的“溫差”所在。

 

此次日韓首腦會晤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慰安婦問題。

 

樸槿惠在訪美期間就表示,

會在與安倍舉行雙邊會談時提出“慰安婦”問題。

 

而安倍在即將訪韓之際還是顧左右而言他,

只是說要同樸槿惠就包含這一問題在內的諸多課題坦率交換意見。

 

言下之意,慰安婦問題並不是安倍最關註的問題。

 

同時,中日關系的寒意未消,

在歷史問題、領土問題等議題上難以達成共識,

雙方願意從青年交流等渠道推動中日關系的發展。

 

但無論如何,中日韓三國領導人能夠坐在一起,

就已經改變了東北亞外交的格局。

 

一年前,東北亞局勢還處於一種“外交革命”的狀態:

中韓接近,而朝鮮則試圖通過人質問題獲得對日外交的突破,

東北亞出現了很奇怪的外交景觀。

 

但中日韓三邊首腦會晤機制的恢復意味著這一“外交革命”戛然而止,

東北亞的國家關系似乎在回歸到既有的軌道,

尤其是日韓關系回暖,中朝關系也走過了冷淡期。

 

當然,這種“再平衡”並不是回到從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軌道,

因為兩三年之間,東北亞出現了非常具有“顛覆性的變化”:

一是朝鮮已經事實上擁核;

二是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變成了“普通國家”;

三是中國已經成為東北亞第一大國。

 

中日韓的會晤機制不得不直視這些變化,

在此基礎上構建地區合作與安全的新框架,

逐漸 “消化”東北亞地區的這些歷史性變化。

 

此前,樸槿惠訪美受到了美方非常高規格的接待,

而樸槿惠也多次確認韓美關系的牢固性,

在很大程度上,樸槿惠也是在安撫美國,消除美國的疑慮。

 

在過去的半年中,

韓國做了兩件讓美國不太放心的事情:

尾隨英國等西方國家加入了亞投行

參加了中國盛大的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閱兵儀式

 

對於韓國外交政策的“漂移”,

美國的學界和政策界表達了多種憂慮,

但沒有對樸槿惠形成打壓,這與日美關系有著很大區別。

 

樸槿惠在沒有觸怒美國的前提下提升了與中國的外交水平,

這是非常不容易的。

 

樸槿惠的“模糊”戰略使韓國得以在中美之間左右逢源。

 

加入亞投行是在西方盟友普遍“背叛”美國的前提下,

韓國的“從眾之舉”,

參加閱兵式則是在朝韓發生激烈危機之後,

韓美重啟聯合作戰指揮體系,

且樸槿惠感謝中國在這場危機管控中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即便樸槿惠有充分的理由來為韓國的政策辯解,

還是需要到美國進行一場“安撫”。

 

樸槿惠不斷重申,

韓美關系已經達到歷史最好水平,

甚至提出,韓美同盟是美國亞太再平衡的核心支柱。

 

如此表態似乎已經偏離了美韓軍事同盟的既有軌道:

美韓同盟主要是針對來自朝鮮的威脅,

除此之外不能針對另外的第三國,

而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目標並不只是應對朝鮮核危機。

 

筆者並不相信樸槿惠要修訂韓國的同盟戰略,

將註意力從朝鮮半島轉移到亞太,

但是樸槿惠 “放空炮”的做法,

也是為了迎合美國的心思。

 

樸槿惠此次訪美以及中日韓領導人會晤機制的恢復

代表著韓國外交政策的“漂移”暫時結束

 

這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

中韓自貿區已經落地,

韓國先於日本進入中國市場的目標已經達成,

李克強訪韓期間兩國達成的最重大的共識

就是推動兩國自貿區戰略盡快落地生效。

 

而TPP協議意外達成,

韓國需要重新評估自己的自貿區戰略,

加入TPP只是時間問題。

 

二是

中朝關系出現比較大的調整,劉雲山訪問朝鮮,

中朝關系的冷淡期結束,

中國對朝鮮半島政策目標再次出現調整,由此帶來的是,

美韓軍事同盟的必要性再次上升。

 

樸槿惠雖然提倡半島信任進程,

但是對朝鮮政策比較強硬,

且8月份的朝韓危機證明樸槿惠的強硬政策取得了效果。

 

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發表的聯合宣言中

關於朝核問題的內容也更多體現了韓國的立場。

 

三是

日本解禁集體自衛權,美日軍事同盟升級,

美國“撮合”日韓關系再次提速,

韓國國防部時隔13年再次派軍艦參加日本的海上自衛隊閱兵式,

而安倍則恰好“偶遇”美國核動力航母 “里根號”,

並且登上了美國航母。

 

客觀而言,

樸槿惠在發展中韓關系方面已經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果,

甚至說已經在既有的框架之下達到了極致。

 

回顧過去幾年來東北亞地區的震盪,

根本性的不穩定因素來自於日本

從釣魚島國有化開始,

安倍借著外交的危機在提前大選中上臺。

 

為了追求日本“普通國家”的身份,

安倍可謂馬不停蹄地修訂了日本防衛戰略,

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解禁集體自衛權,修改安保法案,

最終日本獲得了介入地區安全事務的權利,

改變了二戰結束以來東北亞的安全結構。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日本就尋求戰後的政治總決算,

擺脫戰敗國地位,可以成為軍事與政治大國。

 

安倍已經實現了日本幾十年來的夙願,

而修改憲法第九條近期無望,

安倍已經實現了國家形態的“悄悄革命”,

緩和東北亞局勢也就提上了日程。

 

另外,安倍已經在2013年參拜了靖國神社,

第一個任期留下的遺憾也彌補了,

近期內也不會再以參拜來挑動中韓等戰爭受害國的敏感神經。

 

除了日本之外,

朝鮮核問題在過去兩三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

朝鮮已經事實上擁核,

六方會談的核心議題也從朝鮮不發展核武器變為朝鮮需要放棄核武器。

 

伊核問題達成協議之後,朝鮮似乎比較焦慮,

在不同場合召開記者會,

宣佈絕不棄核的立場。朝核問題已經陷入了僵局之中,

國際社會的棄核要求得不到朝鮮的任何妥協,

擁核已經寫入了朝鮮憲法,而朝鮮的訴求則是得到擁核的地位,

正式進入核武國傢俱樂部。

 

為了得到這一地位,

朝鮮從去年7月份開始了一系列的外交突圍的嘗試:

先是與日本就人質問題進行磋商,但無果而終;

與俄羅斯一度熱絡,但“爽約”普京的閱兵儀式之後,

兩國關系遇冷;對韓國的戰爭威懾失敗,

8月25日達成的共識幾乎滿足了韓國的訴求,

朝鮮也暴露了自己“不戰”的底線。

 

可以說,朝鮮外交陷入了一種孤立,金正恩也示好於中國,

如向志願軍敬獻花圈等。

 

隨著劉雲山訪朝,兩國關系也在“復歸”。

 

當然,中國還需要執行聯合國安理會做出的對朝製裁,

“無核化”的原則還是要堅持,

至少可以通過接觸勸服朝鮮

不要再次以核試驗挑戰國際社會的底線。

 

這也是在化解當下僵局為數不多的無奈選擇。

 

中國經濟正在經歷轉型與調整期,新的開放戰略正在形成,

發展戰略的融合與對接、國際產能合作、

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等新思路正在應用到外交實踐之中。

 

在此次會晤中,李克強提出三國開展產能合作的呼籲,

中國願意將工業體系完整、裝備製造集成和施工建設能力強、

性價比好的優勢與韓日的高端技術相結合。

 

這也可能是未來中日韓合作的新方向,更是建立互信的重要開端。

 

東北亞“外交革命”的因素正在慢慢消失,地區格局正在復歸。

 

然而,各國的身份與訴求已然發生巨變:

擁核的朝鮮、擁有戰爭權的日本,

以及正在構建“大國外交”的中國,

這些新的因素和變量需要一種新的框架來重新框定。

 

不斷強化的經貿聯系、人文交流是地區安全的“底線”,

而大國之間的彼此博弈與試探也在走向一種新的均衡,

但是更需要一種機制性的溝通渠道來管控危機、推進合作,

中日韓領導人會晤是不錯的平臺。

 

但如果它只是附著於大國博弈之上的工具的話,

就無法發揮這樣的作用。

 

中日韓領導人不能因為彼此出現紛爭就不見面了,

而是應該達成一種共識,

讓領導人會晤變成一種強固的制度,唯有如此,

東北亞才可能在共同市場的基礎上建立共同安全。

==========================================

朴槿惠出席中國抗戰紀念活動南韓以戰勝國自居

================================================= 

韓國做了兩件讓美國不太放心的事情:

 

韓國加入了亞投行

參加了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閱兵儀式

================================================ 

安倍向年輕網民說:“我認為網絡將大幅改變政治。”

 

[ 相關 ] 安倍出席“niconico動畫”網站活動 [ 共同社 ]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

史上最悲觀時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國家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

[ 相關 ]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Marshall Loeb]

==================================================

Published: Apr 6, 2011 12:01 a.m. ET

http://www.marketwatch.com/story/japans-people-are-its-greatest-resource-2011-04-06

By Marshall Loeb

 

Japan’s people are its greatest resource

 

Commentary:

Don’t underestimate Japan’s determination

 

NEW YORK (MarketWatch)

— I can hear it now as if it were yesterday,

the tack-tack-tack sounds of scores of jackhammers at midnight in Munich,

as they tore up and rebuilt that devastated city in the early 1950s.

The skeptics back then said it couldn’t be done,

that German industry could never again become the strong man of Europe.

But within a few years the Germans not only had reconstructed their homeland

but turned it into one of the three most powerful nations in the world.

Now much the same challenge confronts the Japanese.

And much the same band of skeptics are saying that the Japanese can’t

— and won’t

— come back.

The World Bank says that Japan may need up to five years

to rebuild from the disastrous earthquake and tsunami,

and the cost of rebuilding may hit $235 billion.

The bank also estimates that the country’s economic growth this year

will shrink by 0.5 percentage points,

although growth should pick up agai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year,

in part because of the reconstruction efforts.

The bank predicted in a separate report that

East Asia also will be affected by the Japanese earthquake and tsunami,

notably in terms of trade and finance.

Japan’s northeast region, where the tsunami and earthquake hit,

is home to ports, steel mills and auto manufacturers

— and the list goes on.

The Japanese, much like the Germans at midnight,

have a long history of rebuilding when things look bleakest.

Per capita income rose dramatically between 1950 and 2008.

Also,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and patriotism figure prominently in the story of Japan,

and this country has managed to thrive despite geographical deficiencies

and few natural resources.

 

But the strongest resource appears to be the Japanese people:

almost universally well-educated, highly driven to succeed in whatever they pursue,

and consistently innovative.

The people also have an intrinsic interest in the success of Japan,

which could be characterized as patriotism,

but it appears to be deeper,

something that is embodied in their cultu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