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日本學者參與中國千人計劃,對遭謾罵感到困惑

 

2020-10-19

https://tchina.kyodonews.net/news/2020/10/197bb754deb7.html

參與中國千人計劃的日本學者對遭謾罵感到困惑

==================================

  【共同社上海10月20日電】

參與中國政府海外人才支援項目“千人計劃”的日本研究人員,

對在網上等被罵是“間諜”“賣國奴”等感到十分困惑。

 

因“日本學術會議”推薦的會員被拒絕任命問題,該計劃受到關注,

網上謾罵與此相關。

 

研究人員氣憤地稱“不講道理”,

強調“不基於事實的討論將阻礙日本科學技術的發展”。

 

  據分析,自民黨稅制調查會甘利明在博客發文稱,

該學術會議為千人計劃提供合作,其研究成果有可能被中國用於軍事。

 

這成為學者遭謾罵的契機。

 

  在中國沿海地區某大學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一名日本男士,

據稱在網上被批評參與武器研究、被當作間諜,

他表示“遭到無端指責,精神上很痛苦”。

 

另一名在北京某大學從事研究的日本學者稱

“甚至被日本的親屬當成‘賣國賊’”。

 

  兩人均否定為軍事研究提供合作,

強調“研究成果全部寫進論文並公開,

對論文的評價對研究者而言是一切”,

並指出“在保密性很高的軍事研究方面,

僱用外國人對中國政府而言並無好處”。

 

  據稱從千人計劃獲得的研究費為3到5年,

各總計5000萬日元左右(約合人民幣316萬元),

他們強調“和美國比起來更低,是極其理所當然的金額”,

並稱“在有些領域中國領先,

‘被好待遇邀請赴華、使日本技術外流’之類的批評不符合實際”。

 

  隨著日本削減研究預算,大學等就業崗位減少,很多學者前往海外。

擔憂日本人理科研究生減少的聲音也十分強烈,

普遍認為“日本的基礎研究處於危機狀況”。

 

  上述兩人強調

“網上沒有明確根據的討論,對誰都沒有好處,

只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

(完)

===================================================

===================================================

[中國千人計劃 , 支那日本人,日本二戰後教育迷途,                    ]

參與中國政府海外人才支援項目“千人計劃”的日本研究人員,

對在網上等被罵是“間諜”“賣國奴”等感到十分困惑。

 

因“日本學術會議”推薦的會員被拒絕任命問題,該計劃受到關注,

網上謾罵與此相關。

 

研究人員氣憤地稱“不講道理”,

強調“不基於事實的討論將阻礙日本科學技術的發展”。

 

  據分析,自民黨稅制調查會甘利明在博客發文稱,

該學術會議為千人計劃提供合作,其研究成果有可能被中國用於軍事。

 

這成為學者遭謾罵的契機。

 

[ 相關 ]  2020日本學者參與中國千人計劃,對遭謾罵感到困惑[共同社]

====================================================

COVID-19(2020-10月21日)

世界4098萬人確診。112.9萬人死亡

美國852.0萬人確診。  22.6149萬人死亡

《日德蘭郵報》刊登武漢肺炎諷刺漫畫。(圖片擷取自《日德蘭郵報》網站)

=====================================================

[ 日本年輕人,不識「民主的價值」,被「中國理論」籠絡    ]

 

沖繩中國少數民族的事例

民主的日本現在,單方面的「同化」是不可能的

 

中國少數民族的文化被尊重、優遇政策實施得很好,

究竟是從誰那裡聽到而做出的判斷呢?

 

學生們推出的極端單純化的邏輯,沒有反映複雜的現實,

在那裡打造解決問題的模式,在現實中行不通。

 

日本學生們並沒有認識到,戰後日本構築的民主和言論自由的價值。

 

日本的高材生們這樣, 日本在外交和國際舞台,陷入不能積極地進行主張,

而缺乏存在感嗎?

 

參加討論會的日本學生中,有的已經考入中央省廳工作。做為大學教員,

如實感到危機,覺得需要重新審視大學教育的應有方式

 

 [ 相關 ]

2018不認「民主的價值」,被「中國理論」籠絡的日本年輕人[阿古智子]

=====================================================

日本大學提到留學生就不得不依賴中國人 ]

 

日本政府與民間合作,積極吸引留學生推動本國大學全球化。

 

就目前來看,很多大學提到留學生就不得不依賴中國人。

 

日本教育一線質疑:「這樣下去算得上全球化嗎?」

 

日本大學的國際地位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在為了眼前的就業

而追求仍未褪色的日本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

與不得不依賴他們推進全球化的日本大學之間,

同床異夢的中日留學熱潮或將不斷升溫。

 

[ 相關 ]

在日本一流大學「復活」的中國留學生[日經,古山和弘]

================================================

[     日本和平憲法, 日本教育基本法                             ] 

 

歷史事實普及協會” 會長,茂木弘道認為:

因為日本戰敗了,勝利者說都是日本的錯。

我們要駁斥這種說法。”

 

他聲稱,

每個國家都有權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考本國歷史“。

 

 [ 相關 ]

  日本民族主義教科書 灌輸不同歷史觀[  德國之聲,Julian Ryall ]

=================================================

[   日本新版高中教科書                            ]

 

寫入 竹島(韓國稱獨島)

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 是日本“固有領土”

 

的修改後的“學習指導要領”解說書宗旨的

新教科書相關內容增至現行教材的約1.6倍。

 

中國外交部也主張

對尖閣諸島“享有固有的主權,這一點是無可爭辯的”。

 

 [ 相關 ]   日本新版高中教科書政府色彩濃厚[  共同社  ]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擴大 ]

日本能真正地終結「戰後」嗎?

 

日本的「戰後」以一種奇妙的形式得以延續,

這就是當下的社會現狀。

 

[ 相關 ] 

「戰後」何時結束?——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 [古市憲壽]

=================================================

  日本佔領軍代理人  [ 日本戰後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世代 ]

=================================================

  [ 日本佔領軍代理人 – 戰勝國的日本人  ]

「躺在納稅人血汗錢上的寄生蟲。」

這是我的父親鄙夷日本天皇的用語。

 

那時候,我們的天皇是裕仁(Hirohito),

而我父親對他的反感在日本知識分子當中很普遍。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認為越早把天皇趕到街上越好。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

看著現任天皇明仁 (Akihito)兢兢業業地履行自己的象徵性職責,

年復一年,不知疲倦地向公眾致意、探訪受災者,

我的態度軟化了。

 

我開始喜歡他,甚至開始同情這位說話柔聲細語的天皇。

 

這與許多同胞的想法一樣,

不管他們是保守派還是自由派。

 

天皇的日程毫無鬆懈的餘地,他這份工作誰都不想乾。

 

 [ 相關 ]  誰還願意嫁給天皇?[ 紐約時報,水村美苗 ]

=================================================

[  日本二戰後名存實亡72年 ] 吉田茂路線(Yoshida Doctrine)

 

大量「不好說」的回答,不意味着他們沒答案,而是反映出

日本人至今看待「那場戰爭」的心態依舊複雜

 

日本普通民眾國家的關係上來理解。

 

在日本上小學、中學期間,有些師生望着國旗「國歌齊唱」的時候,

都會覺得很尷尬,甚至難受。

 

不少日本國民看來國旗國歌軍國主義者發動戰爭的象徵,

不僅給他國人民造成了傷害,還迫使日本陷入崩潰

 

由於這段歷史,媒體、學者、百姓心裡始終存有疑問:

國家政府憑什麼不會犯錯誤呢?

「國」字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日本修憲派的最大阻力,不是來自中國、韓國的外交壓力,

是來自日本國內對「國家主義」的厭煩和警惕

 

二戰結束近70年,戰後日本拿着「和平憲法」,在美國「核保護傘」下走

「重經濟、輕安保」的吉田茂路線(Yoshida Doctrine)。

 

日本社會迄今依然走在這條路上,卻顯出疲態。

 

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失落的二十年」

中國崛起的大時代背景令日本人感到擔憂:

「我們這樣下去,經濟影響力下降,政治無話語權,

會不會被孤立,被邊緣化,最終變成全球化時代的孤兒呢?

 

[ 相關 ]日本倒向「右翼」了嗎?[加藤嘉一,紐約時報]

=================================================

[ 歐巴馬立場搖擺造成新總統無法阻止中國南海擴張 ]

 

奧巴馬政府在南海議題上立場搖擺,

未來美國新總統也無法阻止中國在南海擴張。

 

喬治華盛頓大學

中國問題專家沙特(Robert Sutter)表示,

奧巴馬政府對中國的政策十分反覆,

尤其在對兩國都嚴重的南海問題上,

美國無法阻止中國在南海的擴張。

 

而未來南海問題還將繼續,新總統也無法阻止中國。

 

[ 相關 ]

阻止中國南海擴張? 美國新總統可能也力不從心[ RFI ]

====================================================

[                               ]

 

 

[ 相關 ]

日本報導李登輝死訊的觀點,與戰後75年台灣的中國難民問題[野島剛]

======================================================

2020日本媒體報導李登輝死訊的觀點,與戰後75年台灣的中國難民問題

 

2020.08.18

https://www.nippon.com/hk/japan-topics/g00928/

野島剛

 

Crimea vs. Taiwan

 族群引發的身分認同問題,一直是獨立建國障礙,2014年的烏克蘭危機,提供了一個操作樣版,俄羅斯不開一槍,吞併克里米亞,給了中國示範,身分認同至今仍然是台灣走向正常化國家的阻礙,並且危及台灣的生存安定。圖/網路資料,民報合成

深層集團, 暗黑集團deep state

Chinese Refugees 1949,中國難民1949

The endless Chinese civil war of the China Lobby  in Taiwan

after 1949.

—————————————————————————————-

The lost 75 years of Taiwanese after World War Two.

Has Anyone Asked Taiwanese?

—————————————————————————————

遣返1949中國難民

Repatriation of 1949 Chinese refugees

====================================================

[    中國國旗冒充台灣國旗                 ]

https://i1.wp.com/ichef.bbci.co.uk/images/ic/320x180/p04pzd1g.jpg?resize=293%2C168&ssl=1

          美國               中國                                       台灣

———————————————————–

1924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國旗

1949中國共產黨中國國旗

============================================

THE SOONG DYNASTY

宋子文  T. V. Soong, the Harvard-educated business tycoon

who became Chiang Kai-shek’s Prime Minister,

it is merely said that for a time he was the richest man in the world

=====================================================

The SOONG DYNASTY in Taiwan

 

Soong May Ling, time magazine cover, 1943 Madame Chiang Kai Shek, Time Magazine, Magazine Covers, March 1st, World History, I Love Books, Book Nerd, Famous People, Songs  蔡英文登上即將出刊的時代雜誌亞洲版封面人物,訪談中流露她對總統大選的自信。圖為將於29日出刊的雜誌封面。(翻攝時代雜誌)。 中央社 Adam Ferguson, New Taipei City, Newspaper Headlines, Thing 1, Time Magazine, Magazine Covers, Smart Women 

Madame Chiang Kai Shek,Soong Mei-ling and Tsai Ing-wen

They are all Hakka Chinese 

————————————————————————————–

They are all Hakka Chinese 

。

李登輝和現任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

==================================================

They are all Hakka Chinese 

  https://render.fineartamerica.com/images/rendered/share/32257124&domainId=12 總統青春故事館: THE STORY HOUSE OF PRESIDENT TSAI (Traditional Chinese Edition) de [童文薰  WEN-HSUN TUNG]

時代雜誌蔡英文封面版_

百大影響力人物專刊特輯

==================================================

 

日本媒體是如何報導李登輝的死訊?

===========================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日前過世,日本媒體也隨即展開大幅報導。

隔天後,所有的全國主要報紙都在頭版以及國際版有大幅度報導,

就連社論也都對此評價。

 

除了台灣之外,日本絕對是最關注李登輝死訊的國家了。

對於一位已長年退居第一線的國外政治領袖來說,

為何李登輝得過世會受到這麼大的注目?

他的過世事如何被報導?本文做了檢證。

 

產經新聞頭版報道,朝日每日放左上角

李登輝病逝於7月30日的晚上,當天不論是新聞報紙還是電視,

都以快速的方式在各家媒體即時報導。

此外,考量到即時新聞的重要性之外,隔天的報紙對消息參考跟進之餘,

對於李登輝的報導更為多樣化了。

 

日本的報紙,會經由編輯會議決定當天的頭條新聞到第五重要的新聞,

依序排名,然後再決定頭版要刊登誰的新聞。

 

這對於報社來說,比較日本國內外的新聞大事後,

再作出新聞價值的判斷有其意義在。

 

換句話說,對於網羅各種新聞製作的全國綜合性報紙的日本報社而言,

這是很重要的機能。

 

當中,將李登輝過世新聞放在最大版面的莫過於產經新聞了。

不但在頭版最上方寫上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過世、97歲、首次民選的『民主化之父』」外,

也附上了照片。

產經新聞在1972年日本與中國的邦交正常化,與台灣斷交之後,

依舊不選擇在北京開設分社,是唯一持續在台北開設分社的媒體,

就歷史上來說,對於台灣相關的報導始終有著相當大的自信也不為過。

報紙傳統上,會習慣把新聞的排列以人的身體做比喻。

最上方的頭條稱作「頭」。因此對記者來說

「頭版最上方」是身為記者最大的夢想,可以說是個「勳章」。

頭版左側則稱之為「肩膀」,通常都是第二重要的新聞,

朝日新聞與每日新聞則是將其放在第二重要位置。

讀賣新聞與東京新聞格式放在稱作「腹部」的中間中段位置,

視為第三重要的新聞。

 

先不論是否是放在頭版,

基本上李登輝過世的新聞全都是在報紙相當重要的位置。

這樣想的話是相當罕見的案例。

李登輝已經從總統位置上退下來經過20年,

基本上已經在政治上等同完全沒有影響力。

原則上,國際新聞的價值是,這個問題會對日本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以此基準作為新聞的判斷材料。

放在今日,李登輝的過世被如此大篇幅詳盡的報導,

可見李登輝對於日本社會的知名度與存在感都是相當大的故事,

這點是毫無疑問的。

 

1997年,當時中國的鄧小平過世時也立刻快訊就發出來了,

不過鄧小平在嚥下最後一口氣之前,還是實質上掌控著中國的權力。

另一方面,李登輝在20年前從總統的位置上退下後,

就已經沒有政治實權。

日本人對於住院觀察,甚至傳出病危的97歲李登輝容貌相當關心時,

媒體就已經慢慢就類似快訊與頭版新聞等等來準備。

曾經在評傳中提及對日關係與「台灣的悲哀」

在頭版,只有產經新聞對於李登輝生前的功績整理了「評傳」。

撰寫評傳的筆者,是產經新聞的前台北分社長河崎眞澄。

產經新聞從去年開始到今年,進行一連串長篇連載「李登輝秘錄」,

在7月底的時候正好連載書籍劃準備發行,卻碰到李登輝過世,

而河崎記者正是這個系列的主要筆者。

 

產經新聞的評傳上,環繞對李登輝跟日本這個主題為中心闡述,

李登輝就任總統後,對於過去國民黨進行的「反日教育」開始改革,

「希望年輕世代可以用公平的眼神來判斷日本,

強化對日本產生親切的感情。

跟從90年代開始不斷加強反日教育的中國與韓國相比相差甚多」,

產經的論調一項相對保守,這樣的論述內容也蠻符合產經的思維。

另一方面,在頭版以外其他報紙也有刊登評傳,

讓我感覺整體平衡非常好的就是朝日新聞了。

筆者對於現在就任台北分社長的西本秀記者,

提到以前李登輝跟司馬遼太郎對談時提及的「生為台灣人的悲哀」

這一詞想多做著墨。

 

抱持台灣身負被荷蘭、清朝、日本以及國民黨等

外來政權所支配的歷史之「悲哀」意識,

李登輝以一位台灣出生的本省人首次當上總統,

說到「這是我想要推進民主化的原動力」。

 

全部報紙社論都給予評價

日本的各大新聞,在有關社論方面,

朝日、毎日、讀賣、日經、産經、東京等六大報紙都有刊登。

產經在7月31日,、朝日、毎日、讀売、東京這是在8月1日,

日經則是在8月2日,在過世後即刻反應。

在這邊可以了解到的是,有關刊登社論與否的議論,

通常是由各報紙的論說委員會,就刊登與否進行討論,

雖然外界不太能看到樣子,但是社論一定是由他們來執筆的。

 

朝日新聞的標題是「構築民主的重量」、

每日新聞則是「主導和平民主化」,

讀賣新聞則是「種下台灣民族主義的根」,

日經則是「李登輝給予貴重的遺產」,

產經新聞則是「自由與民主的遺志傳向下世代」,

東京新聞則是「台灣的悲哀與驕傲體現」。

 

這樣思考下, 這樣的處理本身也是罕見的。

 

李登輝的知名度相當高,這也不是因為台灣跟日本有外交關係。

應該說,各家報紙社論之所以會論述,不單是因為台灣,

而是對於亞洲,對於日本來說,

李登輝這個政治家所留下來的影響是相當大的。

此外,如果要形容特徵,各報紙對於李登輝的評價,

不論哪間報社的論調都沒有相當大的差異。

 

當年在東西方冷戰下意識形態對立的時代,各家報紙間,

在政治立場不同下對於李登輝的評價當然有所不同。

但這是對於李登輝的評價,日本媒體間立場不同的「溫度差距」也不大,

讓人看到時代變化的印象。

 

對於李登輝功績等,各家報紙的評價幾乎都是一致,

對於民主化推進進等都是表達肯定的態度,

不論是哪家報紙都花了大篇幅提到此事。

 

保守派的產經新聞則提及

「二次大戰後從中國大陸來的國民黨政權持續獨裁支配下,

由內而外進行六次修憲改革」,

較自由派論述的每日新聞也表示

「在中國的強烈反對下人受到台灣人的壓倒性支持而選上首次民選總統,

完成民主體制的移轉」,不論是日本的保守派或是自由派媒體,

對於李登輝的評價幾乎都沒有太多差距。

 

不論是什麼報紙的社論,都會提及李登輝日本之間的歷史因緣

朝日新聞表示

「李登輝對於日本來說是相當特別的政治家。出生在殖民地時代的台灣,

在京都帝國大學就讀。以日本軍人的身份迎接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同時也描述

「日本該如何面對台灣這樣的歷史。往後應該構築什麼樣的關係。

如此重大的問題,應該是讓日本人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的存在」。

 

社論中內容相當出色的莫過於讀賣新聞

提到了李登輝上台灣社會的台灣人意識變高了。

 

李登輝在「民主化上的『寧靜革命』,讓台灣人『重新誕生』。

 

導入台灣的歷史與文化教育,自己不再是『中國人』,

而確立並提高了『台灣人』意識」。

 

這被稱為「台灣本土化」,

也是談論李登輝人生兩大功績中

民主化」與「台灣化」的必定前題之一。

 

要是報紙社論在此不全是只讓通曉台灣政治的其他論說委員來執筆時,

往往都只凸顯易解的「民主化」,但都不會傾向凸顯「台灣化」。

 

這當中,談及台灣化的讀賣新聞社論,整體的平衡都是取得相當不錯的。

 

對於兩岸關係上,想必是現在不安定的日中關係也反映出來,

因此對於過去李登輝時代給予的「去中國化」政治行為,

各家報紙也給予了肯定評價。

 

日經則在社論中對中國當局尖銳指出

香港的『一國兩制』 原先就是統一台灣用的手段。

只是不顧香港居民的民意實施國家安全維持法,

自己讓一國兩制名存實亡」 。

 

朝日新聞則表示「強大的中國目前正在逆行民族主義,當中台灣的自由,

在這個時候更增加了一層重量」,

「台灣向中國證明,不靠著像中國那般鎮壓方式,

也能夠有安定的發展」。

=====================================================

=====================================================

[                               ]

 

 

[ 相關 ]

日本報導李登輝死訊的觀點,與戰後75年台灣的中國難民問題[野島剛]

======================================================

[ 臺灣國內對李登輝的兩極評價,在日本較不為人知 , Fake_Taiwanese ]

 

Hakka Chinese  vs. Taiwanese

他執政的1988年到2000年間,演講稿中也不乏嘗試錯誤的痕跡,

他一方面想確立臺灣人認同,一方面又作為中華民國總統

代表著中國人的認同中華民國中國人),

他在這兩者的狹縫之間謹慎選擇語彙,雖然有時也會因失敗而遭到批判,

但他的確逐漸拓寬了言論自由的範疇。

 

在漫長的戒嚴時代白色恐怖的影響之下,人們難以充分表述自身意見,

我認為李登輝的言論在某種程度上,提供了相當清楚的指標:

「噢,原來這話也可以說」、「原來這話不能講」。

 

 

[ 相關 ] 在「臺灣」研究中華民國李登輝的難度[前原志保]

==================================================

[ the Soong Hakkas Chinese Dynasty in Taiwan after 1949 ]

 

台灣歷史, 1940年代開始蔣家與宋美齡影響台灣的命運,

活過105歲三個世紀的宋美齡並沒有死,

她仍繼續活在蔡英文的黨國靈魂裡。

 

 

[ 相關 ] 2020宋美齡活在蔡英文的黨國靈魂裡[童溫層]

==============================================

[  日本政府當局與天皇     GHQ       日本國憲法    ]

憲法的籌畫制定工作是由日本人進行的,

在佔領體制下,這只不過是表面而已,實際上日本別無選擇。

 

對於將國民捲入戰爭的政府當局與天皇,

民間已經掀起了不滿的漩渦,

戰後GHQ透過不斷地推行民主化政策,

在民眾之間獲得了很高的威望,

其憲法草案也顯然受到更多歡迎。

 

最重要的是,日本正處於盟軍的佔領之下,

無法正面反抗GHQ的旨意。

 

最後,麥克阿瑟先於日本在9天時間裡制定出憲法草案的作戰

取得了勝利。

從這一過程來看,《日本國憲法》無疑是由美國人制定的。

 

[ 相關 ]   我們的憲法,是美國人寫的[ 野島剛 ]

===================================================

[ 日本社會現狀:「戰後體制」以隱匿的形式延續擴大 ]

 

日本能真正地終結「戰後體制」嗎?

 

日本的「戰後體制」以一種奇妙的形式得以延續,

這就是當下的社會現狀。

 

[ 相關 ]「戰後」何時結束?——探索未來的年輕人們 [古市憲壽]=

===================================================

[                   ]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19日上午參拜了位於東京九段北的靖國神社。

 

他在推特上寫道“今天參拜靖國神社,

向英靈報告了本月16日卸任首相一事”,並配上參拜的照片。

這是安倍自第二屆內閣成立1年後2013年12月以來的再次參拜。

 

[ 相關 ] 2020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共同社]

=====================================================

「在日臺僑」和「在日華僑」之間

——如何定義旅日的中華民國國籍保有者╱臺灣出身者?

 

 

 

 

 

[ 相關 ] 台僑vs.華僑,台獨vs.華獨[ 岡野翔太 ]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拖台灣人下水]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美國表示,

希望蔡英文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

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這個頭箍,國民黨願意套上,

對老共便有實用價值。

 

當它對新政府沒用時,老共很自然會換一個頭箍,

屆時只要念個緊箍咒,能讓不聽話的新政府頭痛打滾。

 

這頂新的頭箍或許就是「他們自己的憲法」,

它是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往「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方向壓枝。

 

就「中華民國憲法」而言,本來就有其危險性。

 

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可以在台灣有效運作,

某種程度總是挑戰著台灣的國家法理地位,

所謂的「一中憲法」、「憲法一中」便透露了這種曖昧性。

 

這部憲法在中國制定時並不涵蓋台灣,

當時台灣仍屬於日本領土。

 

[ 相關 他們2300萬人自己的憲法

==================================================

台灣人尊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自稱為中國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禁止台灣人自稱為台灣人

也就是,

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是可以有自己主張的人,

台灣人不可以有自己的主張。

 

如果不全盤接受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

台灣人就是自絕生路。

政治上的壓迫,帶來經濟上的壓迫。

 

要經濟上不受壓迫,

得先排除政治上的壓迫,而不是接受政治上的壓迫吧?

 

 [ 相關 ]  九二共識的背後──不把別人當人[ 許玉秀 ]

=================================================

[ 國民黨中華民國,  ]

 

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與其後的「中華民國」 ( 國民黨中華民國 )

是同一個實體(continuity)嗎?

 

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將總統權力正式移交李宗仁後下台;

1949年4月23日首都南京陷落,總統李宗仁離開南京。

 官方雖美稱此為:

分批疏散、分地辦公, 「中華民國」已解體而滅亡,

 

更別說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新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蔣介石的殘餘部眾歷經廣州、重慶、昆明、桂林等四散過程,

終流亡到仍為盟軍佔領地台北

經重整後享受短暫的「中華民國」落日餘暉,

旋即又恢復為流亡地位中國人台北政權」(Chinese Taipei)。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解體、總統李宗仁沒來台灣

抵台的蔣系軍隊、官員可自稱「中華民國」嗎?

 

辭職並移轉權力的蔣介石又自行上台,可稱「中華民國」總統嗎?

 

哪些國家以條約承認了此政權為「中華民國」?

 

[ 相關 精采100 流亡62[ 雲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