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不是靠法律約束出來的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special1/6513-20130911.html

2013/09/11

 

文明不是靠法律約束出來的

 

      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

「中國遊客因想帶走飛機上的餐具,與空姐發生了爭吵」、

「中國遊客在埃及的古遺址上亂寫亂畫」、

「中國遊客用手摸盧浮宮美術館的展品」。

      在瀏覽中國的博客時發現,

中國遊客的惡習被毫不留情地披露。

而與之相反的是,對於日本人的舉止,中國網民則稱讚有加。

「日本人很禮貌、文明又親切」、

「日本乾淨衛生,文明程度也很高」。

 

從日本人的角度來看,

僅僅因為一些表面的行為舉止就被稱讚「文明程度高」,

好像有些不可思議。

 

受到稱讚固然好,但是不免會覺得中國人對日本人的禮儀存在誤解。

    人民網日文版曾刊登過以日本為榜樣有必要開展教育提升旅遊文明素質的文章。

文章稱60年代世界各地對日本遊客的評價很差。

為此,

日本政府以漫畫的形式發行了《海外禮儀指南》,

介紹了「在酒店裏,不要直接穿著脫鞋走出房間」等注意事項。

報導認為,幾十年的普及教育取得了成果,

如今日本遊客的形象大大提升。

 

該文稱中國將從今年10月份起實施《旅遊法》,

將通過法律手段約束在旅遊地的不文明行為。

       正如上述文章所指出的,

在60、70年代日本遊客不受歡迎確屬事實。

 

日本中年男性曾集體參加「買春旅遊團」,

在亞洲各地招致了反感。

 

不過,在我印象中,在禮儀這一點上,過去也一樣有過好的評價。

 

暫且不論過去日本人的禮儀是好是壞,

我要質疑的是希望通過教育或法律來提升文明素質的思維方式。

     日本人之所以被認為擁有出眾的禮儀規範、有公德心(日本人自身也許並不這麼認為),

並不是教育或法律的成果。

 

之前也曾在日經中文網上寫過的《從北京公廁的兩隻蒼蠅看中國》

一文中指出過同樣的問題。

 

日本人的文明禮儀和公德心之所以大大提升,是因為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

日本人開始有餘力注意自身的禮儀和道德。

      如果單憑法律或教育就能改變人的話,

那麼無論哪個國家都只需20、30年便可成為「文明國家」。

但事實上這樣的國家並不存在。

 

從一開始,法律(刑法)的目的就是懲罰犯罪,

而不是用來規範人的道德和禮儀。

 

這個大原則寫在所有法律教科書的第一頁。

       似乎一些中國的精英們總會認為「愚昧的民眾應該由我們來引導」。

 

正是這樣的思維方式,讓他們想通過「教育」或用「法律」手段來糾正民眾的行為,

而不是去相信民眾自發的力量。

 

禮儀和舉止只有民眾自發的提升才有意義。

 

如果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民眾便會有餘力考慮他人,

或者說會更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這樣,就會自覺的糾正自身的行為。

      難道就不能改變思路去相信民眾,幫助他們自發的投入行動嗎?

記得我小時候,為了抄近路回家,

會隨便從鄰居家的院子穿過。

 

結果,被那家很兇的姐姐訓斥:

「應該先打招呼,再從別人家院子穿過!」

我反思了自己的錯誤,之後每次都會事先和鄰居打個招呼。

禮儀正是通過這種民眾間的交流而學會的。

        另外,在我記憶中並沒有印象日本政府和學校教過海外旅遊禮儀。

應該也不太會有日本人知道人民網的文章中所介紹的禮儀漫畫書。

相反,在日本書店裏擺放著很多出於商業目的發行的介紹外國禮儀的書籍。

 

很多日本人會閱讀這類書籍,自發的學習外國的禮儀。

記得我第一次去歐洲旅行時,為了不在當地丟人現眼,

特意購買了餐桌禮儀方面的書籍。

       日本年輕人在與人的接觸時最討厭的就是居高臨下的態度。

指的是以輕視對方的態度來闡述事情。

在日本,即便是掌權者和權威人物,

如果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發號施令,年輕人也不買賬。

在極少數接受高等教育的精英「掌權」的時代,

居高臨下的「命令」和「指導」或許有效,

但在當今社會這種做法只會招致反感。

       如今,很多日本人都擁有「中流意識」,而且擁有自尊心。

在一半人以上都可以進入大學學習的社會裏,

已經很難判斷誰是領導社會的精英。

 

因此,在這種大眾佔主流的社會裏,

如果以居高臨下的態度和對方說話,結果必將引來反感。

更何況日本的年輕一代,不但從小就嬌生慣養,也很少受到強迫和命令。

       而現今中國的年輕人似乎也多少具有這樣的特質。

中國也進入了每三個同齡人中就有一個人能上大學的時代。

大部分年輕人又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受到百般疼愛。

他們應該也不會再接受一直以來的居高臨下的教育和指導方式。

更重要的是,

有多少人會贊同通過法律手段進行強制和約束的思考方式呢?

        自我約束是民主社會的基礎。

希望中國摒棄居高臨下的「教育」方式,

更重視由下而上激發出來的民眾的意識。

 

很多中國人在博客上披露種種惡習,

就足以證明中國人已經充分意識到了禮儀的重要性。

 

我相信即使政府不強加教育,

依靠民眾自身的力量,

中國人的文明素質也應該越來越好。

       「話雖這麼說,你的文章不也總是居高臨下的姿態嗎?」,

寫到這裡筆者似乎聽到了來自讀者的心聲……

作者村山宏為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編輯委員、本文僅代表筆者個人觀點

——————————————————————————————————

日本曾遭全世界討厭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column-special1/5035-20130313.html

2013/03/13

<< 日本曾遭全世界討厭  >>

村山宏為日經中文網撰稿:

日本戰略性地持續提供經濟援助,是提高國際形象」,

中國人不善宣傳自己,結果不易得到外國人的理解」,

歐美媒體正在妖魔化中國,所以中國遭到了厭惡」。

圖為日本的青年海外協力隊隊員在海外參加援助活動

只要觀察中國人寫的博客,

總能看到質疑為何日本比中國更受世界歡迎的聲音。

在中日關係惡化之後,對抗意識也有所增強,

對於外國人給予日本的積極評價,

中國人似乎正變得更加在意。

BBC去年發表的在世界22個國家實施的民意調查中顯示,

作為對世界產生積極影響的國家,

位居榜首的是日本(58%),

第2位是德國(56%),第3位是加拿大(53%),

而中國從前年的第9位上升至第5位(50%)。

這項調查由BBC聯合各國媒體共同實施,

並非英國人自己進行的主觀選擇。

因此,或許可以認為是客觀的調查。

看到這個調查結果,

像筆者這樣有點上年紀的日本人禁不住感到驚訝,

因為想起以前日本人一直在世界遭到討厭的情景。

在筆者還是孩子的1974年,

當時的日本首相田中角榮相繼訪問了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但在所有國家都遇到了反日遊行。

在印度尼西亞,遊行甚至發展為暴動。

其原因在於在第2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曾佔領過東南亞,

日本的這種形象依然根深蒂固。

此外,

還存在日本企業與當地獨裁政治家勾結做盡壞事等形象。

日本不只是遭到厭惡,同時還是被愚弄和取笑的對象

日本首相訪問法國時,據稱法國總統甚至說,「晶體管的推銷員來啦」。

日本人還曾被視為對文化和藝術不感興趣的「經濟動物」。

在上世紀80年代的美國,

反對日本產品銷售攻勢的勞動者和政治家

曾多次掀起打砸日本車和日本家電產品的活動。

在美國電影中,

日本人曾總是被刻畫成滑稽而愚蠢的人,

或被描寫成美國經濟的敵人以及令人作嘔的人。

當時各國對日本人的共同印象大致是,

「長著齙牙、戴著眼鏡、脖子上挎著照相機的人」。

甚至當時日本人自己也曾自嘲說,

我們是「在世界上沒有朋友的孤獨國家」。

如此遭到厭惡的國家,

被稱為「酷日本」進而成為全世界的香餑餑大概是在什麼時候呢?

自2000年前後起,

日本棒球和足球界一流選手開始活躍在美國和歐洲各大知名球隊。

在全世界,日本的動畫、漫畫、時裝以及日式食品成為了流行,

而在音樂、電影、小說以及繪畫領域,

在世界受到高度評價的日本人也逐漸增多。

在不知不覺之間,

日本人的形象從「經濟動物」變成了「懂禮貌、有教養的人」。   

由此可見,

日本形象的好轉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體育和文化等軟實力

但我卻認為:

日本形象好轉,只不過是因為經濟實力不斷下降

對世界各國的人來說,日本不再可怕,僅此而已。

因為日本已經失去了足已被視為敵人的影響力

中國如今似乎形象上不如日本受歡迎,

或許也是因為世界對中國的強大感到恐懼。

請大家再認真觀察一下BBC的調查結果。

位居前列的國家每年都是日本、加拿大和德國。

加拿大自不必說,

日本德國作為第2次世界大戰的侵略國

如今在電影和小說中被刻畫為敵人的情況依然司空見慣,

照常理來說,

世界普通民眾不應該對兩國具有好印象。

而另一方面,

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中國則都是戰勝國

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但卻都難以躋身最受歡迎國家排行榜的前3名。
    

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五個大國不受歡迎,

而日本和德國卻受到好評,

其原因何在呢?

世界的人民總是討厭戰爭。

在第2次世界大戰曾是侵略國的日本和德國

在戰後被限制擁有武力,

在過去近70年裏,從未發動過戰爭。

尤其是日本,自1945年以來從未參加過任何戰鬥行為。

當然,有人批評說,日本在向美軍提供軍事基地,間接支援美軍,

但日本自衛隊的確從未奪取過他國人民的性命。

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

雖然亞洲擔憂日本成為軍事大國的聲音有所加強,

但並未發展到武力衝突的危機程度。    

相比而言,

5個常任理事國中的多數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都曾多次進行軍事干預

而在有些時候,

一個國家的正義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就是邪惡。

也就是說,只要實施戰鬥行為,

世界某些國家的人民就會表示反對。

五大國的人氣未能提高,而日本、德國和加拿大卻受到好評,

這或許是因為這些國家對行使武力比較慎重。

筆者推測,中國的排名相對靠前,或許也是因為在五大國中,

自1979年的中越戰爭以來,中國從未參與大規模戰鬥行為,

對行使武力採取了慎重態度。   

世界人民都在看著我們。

如果日本和中國之間偶然發生武力衝突,

中日兩國都將從最受歡迎國家排行榜上消失,

並會名列最厭惡國家排行榜的前茅。

© 2013 Nikkei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

日本企業與當地獨裁政治家勾結做盡壞事等形象。

—————————————————————————–

日本不只是遭到厭惡,還是被愚弄和取笑的對象

——————————————————————————

日本人還曾被視為對文化藝術不感興趣的「經濟動物」。

——————————————————————————–

日本形象的好轉>>>

在世界受到高度評價的日本人逐漸增多>>>

———————————————————————————

[ 2013年3月10日東京大空襲68周年 ]

東京大空襲發生於1945年3月10日

約10萬人喪生

東京舉行空襲68周年法事悼念死者[ 共同社 ]

——————————————————————————–

“生命比經濟更重要”

“明明應該有很多人都呼籲去核電,但卻被無視。

不能坐視民意被踐踏

僅嘗到經濟復蘇的甜頭就好了嗎?”

反核電團體舉行演講會 強調“生命比經濟更重要”[  共同社 ]

———————————————————————————

東日本大地震遇

難者和失蹤者分別達15,881人和2676人。

加上2303名的“震災間接死亡”者,

遇難者突破2萬人。

東日本大地震過去近兩年 2676人仍下落不明 [ 共同社 ]

——————————————————————————–

日本人和深夜勞作的德國人很像﹐

歷史上最悲觀的時候實現重建的經歷。

1950年到2008年﹐其人均收入大幅增長。

重視教育愛國主義在日本社會中佔據突出地位﹐

這個國家在土地短缺、自然資源不足情況下實現了繁榮。

最強大的資源﹐應該說是日本人民

他們幾乎全部受過良好教育﹐擁有達成所願的強大動力﹐

並且始終具有創新精神。

他們發自內心地關注國家的興衰這可以叫做愛國主義

但顯得更加深刻﹐屬於某種體現在他們文化之中的東西

日本重建最強大的資源:人民 [ WSJ ]

——————————————————————————–

日本前駐華大使稱應承認尖閣存在爭議 [ 共同社]

——————————————————————————–

稻盛和夫:日本缺乏的是政治領袖 [ 日經BP社 ]

———————————————————————————-

《舊金山和約》生效的1952年4月28日

對於沖繩而言無疑是一個“屈辱日”。

該條約的生效迫使沖繩與本土分離,被置於美國施政之下。

日本政府擬紀念“主權恢復日”遭沖繩民眾痛批 [ 共同社 ]

————————————————————————————–

慶祝台灣獨立一甲子

◎ 多田惠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生效的舊金山和約

決定台灣從日本法理獨立

所以一九五二年才是台灣元年

那麼二○一一年就是台灣六十年。

剛好一甲子。恭喜!

(作者為日本人,任教於日本帝京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