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察:台灣太陽花和香港豆腐花

 

自由撰稿人 呂意

更新時間 2014年3月25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1:04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hong_kong_review/2014/03/140325_hkreview_twsunflower_hk_doufuhua.shtml

台灣的太陽花社會運動

台灣的太陽花社會運動,看得香港人目瞪口呆

 

香港觀察:台灣太陽花和香港豆腐花

 

這數天不少香港人的臉書,

都在傳「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台灣的太陽花社會運動,

看得香港人目瞪口呆。

 

台灣每天立法院和行政院內外的情況

都在香港新聞報導佔重要篇幅。

 

不同港人當然看出不一樣的角度,年青人在想著:

喊了一整年的「佔領中環」究竟所為何事?

 

為什麼佔中一直都沒有發生,

也不知道何時發生,

為何年紀相若的台灣年青人,

一下子便可以罷課,

一下子便佔領立法院,

還有警察也較香港的和善?

 

香港人對台灣,

總是有著不少浪漫化的想像,

簡單如地道小食,

不少港人在周五晚上會飛往台北,

在周日晚上回港,

在當地閒遊一個周未,

就是為了到夜市吃小食和在咖啡館優閒喝一口咖啡。

那種浪漫,還展現於政治,

每次台灣大選,在總統競選總部的街頭巷尾,

不難看見充滿傾慕神情的香港人。

 

他們多不會特別作聲,

但那渴望自己可以投票選總統的眼神幾近人人一致。

 

港人對台民主的渴望

就算台灣人當年如何不滿陳水扁,

今天如何不滿馬英九,

不少香港人總會幽幽地說:

「最起碼他是你們選出來的吧」。

 

就是這種擁有一票、選擇權的基本分別,

令香港人對台灣社會不期然有一份羨慕。

 

就在台灣發生太陽花運動的當兒,

香港也正在討論行政長官和立法會選舉方法。

 

當台灣那邊好像有不同的可能性;

香港那邊,負責政治制度改革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突然在諮詢還沒有完結時,

說一些包括來自北京的法律學者對政改的說法是

「一錘定音」,在社會惹起軒然大波。

 

此時此刻,更叫港人多添兩份惆悵。

 

所以這次台灣的群眾運動,

有港人選擇親赴台灣,

如公民黨的成員、佔領中環的參與者,

和早前遭商業電台解雇的李慧玲。


 

除了這些活躍分子外,

也有一些在台唸書或居住的香港人,

和專程從香港到台灣的年青一代。

 

出於真心的支持

這些港人的主軸都是「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其中一個在網絡廣傳的,

便是

「我是香港人,

請台灣踏在我們的屍體上,想你們的路」。

 

這些訴求,都是真心的。

政治上,自行政長官梁振英上台後,

中共對香港的參與更深入,

正如梁振英的智囊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邵善波所言,

港府不濟,所以中央出手是合理的。

 

這些言論和做法,令港人政治無力感更重。

 

而這次太陽花運動的源頭「服貿」,

即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令港人回想起香港的

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

對於港人來說,這安排就是「自由行」,

就是讓香港越來越不得安寧,租金狂升、小店關門、

每天被大陸客逼迫的安排。

 

協議細節是否如此巳經不重要了,

港人出於對台灣的浪漫想像,

絕不想看到台灣被大陸客包圍,

所以對台灣的支持是出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了。

 

豆腐花般弱的抗爭力

可是港人在浪漫化台灣民主的同時時,

卻忘記了自己的力量。

 

香港人根本行動不起來,

也不願意行動起來,

沒有看到台灣人是怎樣走過來的,

香港早二、三十年走出來抗爭過的,

今天都巳經坐在議事堂裏,

脫離「抗爭」這兩個字很遠很遠了。

 

最基本的分別,

當台灣人可以先有白合花(野白合)運動,

再來太陽花運動,

野白合年代家長去支持太陽花年代孩子。

 

香港呢?

家長只會怕自己的孩子上街會影響日後找工作。

 

行政會議成員羅範椒芬表示,

希望香港人不要因為政改的問題而做違法的事,

香港青年不要學台灣青年。

 

結果,

簡單如在校園連張貼支持台灣標語都給阻止,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撕去學生張貼於校內

聲援台灣太陽花學運的「台灣加油」字句,

學生唯有掛出黑布抗議。

 

也有一群香港城市大學的同學於校內民主牆等

貼上「台灣流血了 我們在做什麼」標語,

卻被校內保安除去,說是「上頭」命令。

 

而在香港過去一直強調爭取民主的泛民,

在剛剛一個本來支持民主派的區議會選區,

大敗於建制派政黨代表。

 

看看佔領中環還沒發生,

便巳經出現的種種質疑和看淡,

香港人的抗爭能力是豆腐花,

輕輕一拍,巳經碎掉。

———————————————————————————

民主還將在哪裡重生?

 

http://dw.de/p/1BUXe

 

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被認為是拯救台灣民主的壯舉

成為明日香港的希望。 新疆問題的未來出路,

也不能僅僅依靠經濟發展。

(德國之聲中文網)

 

民主還將在哪裡重生?

 

反對服貿協議“黑箱作業”的台灣學生佔領了立法院台灣,

《自由時報》發表評論文章《民主之死亡與重生》,

作者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許又方認為,

國會之莊嚴,並不建立在其有形的設置上,

而在於其堅守民主法治的抽象精神。

 

換言之,

唯有奉行程序正義、為國計民生作嚴格且合乎公眾利益之把關者,

方可謂為具神聖不可侵犯的國會尊嚴。

 

許又方說,

學生衝進立院之舉,卻像徵著台灣民主精神的重生

——國會殿堂本來就是行使民意的神聖場域,

人民為了自己的福祉不受惡質政客操弄、扼殺,

決定自行掌理這個最高民意機構,何錯之有?”

 

他認為,

民主真正的精神是公民直接參與,

“代議”只是一種權宜之計。

 

如今既然代議制不能為國計民生把關,

公民只好以不服從的手段來表達對公理正義的追求,

這對民主而言,不僅不是踐踏,反而是一種守護。

 

“今日”“明日”顛倒輪迴?

時評家李怡在香港《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已經成為台灣反服貿協議的主要訴求和口號。

然而,台灣人和香港人是否知道,

30年前,這句話曾經是台灣人追求的目標和正面訴求嗎?

他說,當時自己接觸的台灣大陸渴望自由的人士都說,

香港是他們所神往所追求的理想國。

 

諷刺的是,

1997年香港回歸,當時中共領導人江澤民說,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可以對台灣發揮’率先垂範’的作用,

也就是認為’今日香港’是’明日台灣’ 的榜樣。”

李怡認為,香港回歸這17年,

在中共和大陸人的侵凌下,

從良好的公民社會大倒退,廉署、警隊

和相當部份的政府機構在政治干預下選擇性執法,

受尊重的專業精神受政治衝擊,

核心價值不斷受挑戰,

奮發自強的香港精神變成絕望與無力感,

滿街擁擠的大陸客及其中的劣質文化。

 

李怡說,

大陸政府有肌肉,但台灣社會有靈魂。

香港,曾經是台灣、大陸所寄望,

今天我們卻要面臨選擇:

向滿身肌肉的中共膜拜,

還是向有靈魂的台灣社會追求?

 

緩解民族矛盾從何入手?

在昆明暴恐事件發生之後,

澳門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定定

和牛津大學社會學碩士研究生丁雪潔

發起了針對中國內地民眾的問卷調查,

了解他們對恐怖主義以及民族問題的態度和理解。

 

本週《紐約時報》發表了這份調查分析。

其中,22%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7·5事件”,

“估計是因為在2009年網絡​​信息發達程度不如現在,

而且政府當時也實施了信息封鎖”。

 

表示知道此次昆明事件的民眾高達99.5%,

“估計部分原因是社交媒體如微博和微信的廣泛報導”。

 

調查顯示,

不論是短期或是長期解決新疆的恐怖主義問題,

受訪者認為發展經濟始終是最重要的政策。

 

調查者分析說,

“這一點與之前的問題產生矛盾。

一方面66%的受訪者不認為經濟落後是新疆衝突的根源問題,

另一方面受訪者們則認為可以通過經濟發展來解決新疆的民族問題:

50%受訪者支持短期內發展經濟,67%受訪者支持長期發展經濟。”

 

調查者認為,

“解決或緩和民族問題應從宗教,語言,文化政策入手,

同時注意經濟發展的平衡型,

合理分配政治資源,縮小民族間貧富差距。”

————————————————————————————–

[ 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拯救台灣民主]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

——————————————————————–

貿協議送到院會

就剩「要或不要」最後一道程序,

沒有逐條逐項審查的機會,

只有在委員會審查時才可提案修正。

 

國民黨團所謂 在院會逐條逐項審查的說法,

遭民進黨痛批純屬「謊言」。

[ 相關 ] 服貿逐條審 王金平:須退回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