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兩岸互動的新時勢與新思維

2016年03月16日 07:02 AM

張中衡 為FT中文網撰稿

 

臺海兩岸互動的新時勢與新思維

===========================

臺海問題糾合了歷史與現實、統一與分裂、國家戰略與地緣政治等

一系列復雜層面,

是一個極容易暴露智商學養,

也極需要展示政治智慧的領域。

 

塵埃落定的大選結果不止昭示了島內政治和社會力量的此消彼長,

更代表了一種世代的更替和理念的深刻變遷。

如今,兩岸互動的傳統平臺國共兩黨關系退居其次,

維系統一的傳統力量台灣統派群體日漸式微,

兩岸政治的新生勢力台灣青年一代已銳意進場。

 

當此之際,兩岸新一輪互動如何開啟?

古人雲,識時務者為俊傑,筆者不才,願為有識者論之。

 

一、

拋棄陳舊的“法統觀念”,將中國還原為一個地域和文化範疇

“法統”者,一脈相傳之正統也。

 

作為中國傳統政治觀念,一般用來指政權之正當傳承。

 

這種傳承的正當性在歷代統治者眼裡有特別的意義,

正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具體形式規儀上便是分外隆重的“封禪”大典。

 

“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史記·封禪書》)“易姓而王,

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梁父,天命以為王,

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五經通義》)。

顯然,這種法統觀,源自“君權神授”的政治理念。

 

近代以來,

隨著天命神話的消退和法治觀念的興起,

它又被賦予了新的涵義,

那就是“統治權力在法律來源上的正當性” 。

 

比如台灣就堅持認為,

它的“法統”上承辛亥革命後的南京臨時政府

和1925年於廣東成立的國民政府,

是根據1912年民國參議會制訂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1931年國民會議通過的《訓政時期約法》

1946年制憲國民大會及其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而產生的。

 

正統同時意味著唯一,“天無二日,地無二君”,

為此繼起的新王對前代務求滅除,蒙元之於趙宋,

滿清之於朱明皆是如此。

 

戰後國共兩黨在勝負已分,乾坤已定,

雙方皆無力再戰的情況下,

一方仍念念不忘光復大陸,一方仍朝夕準備解放台灣,

且皆以“大業”視之,

這不能不說是這種潛意識的法統觀念沈浸其中。

 

熱戰不成,外交爭奪,海外個別小國藉此兩邊下註,

敲詐勒索無所不用其極,竟成國際奇觀。

 

而在今天,主流的“政治合法性”認知已經發生深刻變遷,

舊有的 “法統”之爭已經毫無意義,

念茲在茲,大可不必。

 

對台灣人來說,民主理念已經深入人心,

“正統”一語不僅毫無正面價值,

反讓人們聯想起以往的黑暗記憶。

 

既然大陸早已不再提“解放台灣”的口號,

台灣也不再做“光復大陸”的迷夢,

“中國”作為統治空間、政治認同的依據也已光彩不再,

兩岸何須再爭“中國”之名分?

 

至於國際邦交,從來都是唯利是圖,

所謂名分,不過自我感覺而已,

在外國人眼裡意義不大,徒受他人掣肘,反失大國威儀。

 

何況法統之屬,原本無常,“皇天無親,惟德是輔;

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尚書·蔡仲之命》)。

 

大陸是中國,台灣亦是中國,大陸是祖國,台灣亦是祖國。

 

中國這個概念原本一就是個地理和文化範疇,

只因昔日兩黨之爭才被抹上了特別的政治色彩。

 

劫波渡盡,中國這個億萬華人共有的家園,也該恢復其本來面目了。

 

也許有人會認為此議純屬多此一舉,

因為“九二共識”中的“各自表達”早已解決了這個難題,

只要回到“九二共識”就沒有問題。

竊以為即使回到“九二共識”,問題依然存在。

 

“各自表達”看似高明,實則曖昧,

“周子瑜事件”為什麽會因一個莫名其妙的因素

而引發如此不可理喻的後果?

 

除了個別人的肆意炒作之外,

恰是因為這種曖昧表達所導致的兩岸民眾在中國認知上的巨大落差,

為其提供了發酵空間和傳播能量。

 

二、

變革落伍的“統戰思維”,展開平等真誠的思想文化交流

一個人容易為自己的成功所累,一個政黨也是如此,

“統戰”作為中共黨爭的“三大法寶”之一,

在歷史上確實發揮過特殊作用,但時代已經不同了,

凡事都要與時俱進。

 

民主政治在台灣已相當成熟,國家政治已非一人一黨之事,

而成為一種群體行為,為求勝選,

政黨必須畏懼民意。

 

現代性政黨內部也不是個別黨魁和少數大佬所能完全左右的,

黨魁也須時刻面對黨內同志的督察,

傳統統戰手法已經利害相雜,

甚至未得其利反受其害。

 

君子之交,貴在誠心正意。

人是理念動物,

先入為主的道德說教和功利性的糖衣炮彈是不受歡迎的,

唯有基於平等和尊重的思想和文化交流才能拉近距離,

溝通理念,增進情感,對青年一代來說更是如此。

 

這在兩岸的“服貿事件”中體現的一覽無餘。

 

過去三十年來,在籠絡台灣民心方面,

大陸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近年來好不容易找到“經濟牌”這一竅門,

終因 “服貿事件”而破功,原因何在?

 

有人也許會覺得,這是台灣青年年輕幼稚,

受人蠱惑,不識抬舉,

殊不知青年一代的這種“不識抬舉”本身恰恰才正是問題的所在。

 

誠如候選人之一宋楚瑜在選後感言中的忠告:

兩岸的距離,不是海峽,而是民心。

 

三、

消除無謂的“恐獨焦慮”,以同理心感受島內民眾的真情實感

如果任由“台獨”發展,

台灣有沒有可能獨立?

 

當然有,但台灣自身不可能真正獨立,

因為台灣一島不可能擺脫中美兩大“力量極”的雙重鉗制

 

事實上,

獨立在台灣從來都只是一個被操縱的議題,

而不是一個真正的問題,

並且是一個伴隨民粹情緒的退潮而日漸冷卻的議題。

 

我們看到,整個大選期間,

對兩岸關系蔡英文只有四個字:維持現狀,

具體內容卻不置一言,

為此甚至不惜被人譏之為“空心菜”。

 

顯然,民進黨方面在有意迴避和淡化這一議題,

相反國民黨方面推出的洪秀柱卻緊追不放,

舊事重提,冷飯熱炒,

不能不說是本輪大選的一大敗筆。

 

也許有人會認定,

蔡英文的這種含糊其辭實際另有用心,

因為民進黨是把“台灣建國”寫進黨章的。

 

這是事實,

但一個政黨的現實政策同其宣傳綱領未必是一回事。

 

政黨要有理想,就像店家要有招牌一樣,

但很多時候它僅僅是個招牌而已。

 

如果追根溯源,

民進黨原本和台獨並沒有什麽關系,

只是在與國民黨角逐的過程中,

糾合和吸納了眾多深綠力量。

 

在我看來,

民進黨能夠以執政黨地位整合深綠未必是壞事,

相反,任由這部分人在主流政黨之外才會使局勢更復雜。

 

盡管如此,可以預見,獨立思潮在島內仍將頗有市場。

 

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我傾向於將其看成一個歷史和人文現象,

而非純粹的政治。

 

如果放到更大的歷史時空之中,就會更容易看清這一脈絡。

 

台灣開埠四百年,最早入主這片土地的卻是歐洲殖民者,

隨後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來此經營,

直到清初施琅攻島成功,並入一統。

 

然不幸於1895年,清廷甲午戰敗,

台灣連同其生民又被割讓日本。

 

故國已去可奈何?

 

台灣人不得不著和服,說日語,做日本人。

 

50年後中國又勝,

日本駐台總督安藤利吉在國民政府代表陳儀面前簽署降書,

台灣再歸中國,

並在幾年後以彈丸之地承接戰敗來此的兩百餘萬國民黨軍民。

 

此後作為兩蔣統治下的“反共基地”,

台灣長期處在以戡亂為名的高壓統治之下。

 

1971年大陸重返聯合國,台灣代表被無情驅逐,

隨後中美建交,台灣成為真正的孤島。

 

從“前清遺族”到“殖民屬民”,

從“反共基地”到“亞細亞的孤兒”,

殖民之辱,壓迫之痛,何其悲悵?

 

何其無助?

此地此民何曾有過喘息,何曾有過出口?

 

在這個過程中,台灣承受了反復的文化沖擊,

有來自大陸的中華傳統,也有外來的東洋、西洋文明,

可嘆的是,如同每年太平洋突入其境暴烈肆虐的台風一樣,

它們都是攜政治之強權以不容置疑、不可拒絕的方式加諸其身的。

 

文化的進入與政治的壓迫一體兩面,台灣不可能沒有抵抗,

這種抵抗自然會以尋求自身的獨特性為基調。

 

總之,台獨思潮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

而這個背景一開始又跟今日大陸基本無關。

 

抵抗的代價是殘酷的,在日本殖民時代,

反抗就等於滅族,在國民黨戡亂時期,反抗同樣意味著死亡。

 

其實,在海峽的另一面,

大陸近代以來所遭受的苦難又何嘗不是血淚斑駁,

痛徹心腑?

 

那些一聽到“台灣人”三個字就暴跳如雷的人,

對海峽對岸的同胞何不能存一份“基於理解的同情”?

 

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已經修改法律,

撤銷對台獨言論的犯罪指控

——同時撤銷的還有對鼓吹共產主義的指控。

 

我認為這是一種開明,同時也相信歷史終將證明,

這種寬容是一種難得的政治智慧。

 

四、

嚴控隨意的武統宣傳,以寬容和智慧掌控臺海復雜局面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多個政權並峙的局面,

最終必是其一以武力兼並剪除其他而成一統。

 

在這個過程中,中華民族也付出了極大代價。

 

秦的統一帶來東方六國多元社會文化的焚滅,

蒙元滿清的入主則導致中華文明的停滯,

甚至帶來了生靈塗炭屍骨相枕的歷史性倒退。

 

何以至此?

只因歷代統治者不是只知攻城掠地、拓土開疆,

就是只知固守一隅、割地為王,專恃武功,

動則興兵,從未將百姓福祉意願放在頭等重要位置。

 

21世紀的今天,中華民族應該有能力選擇更好的手段和方式,

正如60多年前《新華日報》社論中所提出:

 

“中國需要的統一,正如孫中山先生所主張的,

是和平的統一,民主的統一,而不是武力的統一,專制的統一。”

 

即便暫時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武力也應是最後的底牌,

而不應是動輒展示的沖動。

 

無論如何,

每一個中國人都應明白和切記這樣一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

臺海決不是展示鐵血的舞臺,因為它是中國的內海

 

隨意展示自己的底牌並不高明,

公開的武統宣傳更是一種輕率之舉。

 

我不反對武力威懾,

但公開的威懾等於公開的羞辱和挑釁,

沒有人願意在這種游戲中屈服。

 

在兩岸已有足夠對話渠道的情況下,

任由個別名聲不佳的所謂 “鷹派”人物發表此類言論實無必要,

這看似收放自如,

實則和任由一些三流藝人操弄的“反獨大業”一樣極不嚴肅,

在敏感脆弱的兩岸關繫上捅下大簍子,

還洋洋自得而不自知。

 

要知道,“台獨”勢力不會無知到坐等導彈飛機打來,

真要宣佈獨立一定會選擇特別時機,也一定會求得美日的協助。

 

美國固然不會為了遷就台灣而對抗大陸,

卻完全可以為了對抗大陸而拉攏台灣,

此局若成,縱有絕世雄才也不是那麽好應付,

兩岸鷸蚌相爭,美日漁翁得利的民族大悲劇恐怕難以避免。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求仁得仁,求戰得戰,

為淵驅魚,終非王者之道,

再不能任由一些不三不四之人亂吹口哨了。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與齊宣王有一段精彩的對白:

“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

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孟子·梁惠王下》)這不是老生常談的陳詞濫調,

而是古老恆新的民族智慧,

相信對今天的兩岸仍有借鑒。

 

五、

充實統一構想,以“共和”理念涵蓋凝聚臺海兩岸

對於“統一”,大陸盡釋善意,

提出在此前提之下什麽都可以談,

但台灣方面卻始終並不領情,原因何在?

 

因為恰恰對什麽是“統一”

這個最重要的前提並沒有說清楚。

 

任何事情都需要條件,統一也不例外,

我們不能抽象的談論統一,

至少應該對統一後的制度安排有一個清晰的設計說明。

 

“一國兩制”的提法固然新穎,卻總是難以令人信服。

 

“夫冰炭不同器而久,寒暑不兼時而至”(《韓非子·顯學》),

系統是統一的,任何社會制度都是一套嚴整自洽的體系,

一國如何兩制?

反之亦然。

 

一個鍋里不可能同時煮出兩種稀飯,

否則當年兩黨何須爭得個你死我活?

 

資本主義是包括自由民主在內的一整套制度體系,

並不是大陸“允許一部分先富起來”那麽簡單,

這在今天已經是一個非常顯明的道理。

 

古人雲:

“道不同,不相謀”,因為同祖同宗,就得湊在一起過日子,

天底下並沒有這樣的道理。

 

即使經濟層面的合作也只是統一的正向推動而不是決定因素,

統一最終還是要靠價值理念和制度體系的融合——這種融合,

已經超出傳統意義上的政權統一,

竊以為與“共和”二字倒是甚為貼切。

 

“共和”與以往的統一有什麽區別呢?

 

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大一統”基於皇權理念,

即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統一的依托和目的全在於至高無上的“皇權”。

 

這一觀念在中國浸染已久,

“王臣意識”的代入感依然普遍存在於國民潛意識之中,

但它雖然已經不合時宜。

 

近代以來,隨著民族國家興起,統一又具有了新的內涵,

國家在很大程度上被視作一個民族集合體。

 

但這對中國這樣一個多民族國家來說,這顯然也是異數。

 

眾所周知,中華民族的內外之別、華夷之辨並不拘泥於血統、族裔,

而在於文化。

 

而“共和”就是一種既不同於昔日王朝帝制,

也不同於西方民族國家(聯邦),

它基於共同文化類屬和相同價值理念,

超脫於黨派和地域之爭,

兼具現代性和民族性的國家統一形式。

 

如此議可成,

兩岸暫可在“中華共和國”這一共同框架之下,

分占“民主共和”與“人民共和”之兩端,既追先王之道,

又合今日之實,各得其所,不亦善哉?

 

六、

結語

天下無全勝之局,

炎黃一體、四海一家的闊大場景固然是令人神往,

思想文化的變革和制度的演進卻非一朝一夕之功。

 

在可預見的將來,兩岸價值理念和制度體系還將存在巨大落差,

硬性統一對雙方既有格局都將是一種劇烈沖擊。

“維持現狀”既是各方反復博弈的結果,

也是現階段最好的歷史安排。

 

統一之路依然道阻且長,惟願兩岸能夠以共和為念,

仁者取仁,智者求智,樂天保國,不強為天下難。

 

但歷史不會止步,它一定會為自己開闢前行的道路。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假以時日,歷史一定會有更好的安排。

=================================================

Mind your language

 

台灣一島不可能擺脫中美兩大“力量極”的雙重鉗制

————-

On how language often unfairly frames the discussion on Taiwan and China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把台灣人拖下水

 

中國人民一人一票決定中國領導人

================================================

[ high profile human rights violators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FT : Without Fear and Without Favour,

 

Now Long gone !    Chinanization !

===============================================

2016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大選

 

國民黨中華民國不是國家

=======================================

中華民國總統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國民黨中華民國總統 沒資格代表台灣人

—————————————————

習近平所講的維護和平

就是用武力威脅別人承認東海南海台灣是屬於中國的。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把台灣人拖下水 ]

 

我們應該以行動向世人表明,

兩岸中國人完全有能力智慧解決好自己的問題,

並共同為世界與地區和平穩定發展繁榮,

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六在新加坡的馬習會公開說出這句話。

 

我想為他拍拍手;

如果馬英九也能說出這句話,那就更好。

 

兩岸中國人確實應該有能力和智慧去解決自己的問題,

他們也應該這麼作。

 

不過,我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

所以也希望中國人在解決他們自己問題的時候,

不要把無辜的台灣人拖下水,

更不應該為此而犧牲台灣人的利益。

 

[ 相關 ]    馬習會中穿越40年的「兩岸中國人」[全力中年 ]

===============================================

[ 中南海幻覺狂妄之念]

習近平的美國之旅, 就是尋找其國際合法性之旅。

—————————–

濫用金元外交揮霍國庫以構建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正面臨國際國內合法性的責難。

————————————–

有一種幻覺叫中南海幻覺

身處中南海權力核心, 最高權力者需要什麼,

身邊的人就會提供什麼, 中央權力似乎無所不能,

中國力量似乎可以無處不在,

這種幻覺使當權者易生狂妄之念

 

 [ 相關 ]   習近平訪美與國際合法性問題[BBC]

===============================================

[聯合國憲章第7776條日本放棄台灣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舊金山和約的前言寫明 日本絕對遵守聯合國憲章

聯合國憲章第七十七七十六條

日本放棄台灣之後,由人民自組政府,獨立建國。

 

[ 相關 ] 如何反制?[ 沈建德 ]

======================================================

 

[ 相關 ]   歐洲比馬英九更關心台灣民心向背[林育立]

==================================================

[ 中國 俄羅斯 台灣 克里米亞 美國 ]  Crimea vs. Taiwan

兩名美國參議員

——亞利桑那州共和黨參議員麥肯

康乃狄克州民主黨參議員墨菲

加入烏克蘭首都基輔示威者的行列,

抗議烏國總統亞努科維奇將烏克蘭進一步推向俄羅斯。

 

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盧嵐

造訪基輔獨立廣場上的示威者,

鼓勵他們並協助分發食物。

要是參議員麥肯、墨菲助理國務卿盧嵐

也能造訪台北的示威人士

給他們加油打氣,

或許會是美事一樁。

 

相關  ]  從烏克蘭看台灣[ 白樂崎專欄 ]

=============================================

1949年內戰敗給中共之後,國民黨退守台灣。

 

中國稱自治的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分,

且沒有排除武力統一的可能性。

=====================================================

中國福建省金門縣

1949年10月,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軍隊

在這個小島上擊退了毛澤東領導的共產黨軍隊的進攻

奠定了兩岸分隔而治的局面

>>

廈門,金門  —- 兩岸分隔而治的局面

台灣海峽國際水域

==============================================

 

二次戰後,美國為一己利益犧牲台灣早有先例:

一、

一九四五年十月

用軍艦運送中華民國「軍隊」來台接受日軍投降,

之後該撤走卻不走,美國假裝不知道。

二、

一九四九年中華民國政府兵敗中國,

由美國提名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基於職責,

表示台灣不是中國領土南京政府不得進入台灣,

但還是讓它的「政府」進來。

三、

一九五一年的舊金山和約是美國起草和主導,

日本放棄台、澎未給中國;

一九五二年四月二十八日和約生效後,

還讓中華民國在台灣明顯違法,卻不理台灣人抗議。

 

[ 相關 ] 小心美國又要交易台灣 [  沈建德 ][20130422]

=============================================

[ 中華民國疆域沒有台灣 ]

中華民國的「固有疆域」只有二十九省,

規定在其立法院三讀通過,

一九三六年公布的五五憲草第四條,

沒有台灣

國民黨辯稱當時台灣日據當然不含,

東三省(滿洲)也是日據卻包含,

無法自圓其說。

一九九一年「憲法」增修條文有「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權利義務關係;

一九九七年 台灣省議會議員及台灣省省長之選舉停止辦理的字樣,

表示已變更了。

錯!

這只是規定行政範圍

領土主權範圍變更程序規定在 憲法本文第四條 二○○○年增修

不管憲草、憲法本文或增修條文,

中華民國固有疆域都沒有台灣, 在台統治 坐實竊台的指控,

 說實屬自揭瘡疤!

 

 [ 相關 ]   中華民國 沒有台灣 [ 沈建德  ]

======================================================

[台灣中華民國成立於1950年三月它不是國家 <台灣視同國家]

 

馬英九停留在一九四七年恐龍憲法虛構中華民國,

則只配以流亡政府地位,霸佔台灣,領土只有金門馬祖

美國移民簽證規定美國認定金、馬屬「福建省」福建省中國

對美國而言,台澎主權未定,金馬主權中國並無爭議。

台灣關係法相關的移民法修正案

台灣「視同國家」,給台灣兩萬名移民配額,

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定義,只限「台灣與澎湖」,不含金、馬,

在金、馬出生者國籍列為「中國」,不能享受「台灣」的移民配額

 

馬英九接受一個中國原則使「中華民國」再淪為流亡政府

佔領主權歸台灣人民台灣主權歸中國金、馬

 

相關  ]  把台灣當國家看 [  王景弘  ]

================================================

Free Taiwan!

The lost 70 years of Taiwanese after World War Two.

Has Anyone Asked Taiwanese?

Free Taiwan!

Go Home Chinese,Leave People on Taiwan Along !!

==================================================

[ 台灣國家地位處於靈博獄(limbo)" ]

 

彭定康簡述了從朝鮮戰爭尼克松時代美中台關係

指出,

台灣此一靈博獄狀態是在美國協助下維繫的。

 

靈博獄(limbo)這個來自宗教的說法,

是死後介於地獄與天堂之間的地獄邊緣。

 

用彭定康的話來說, 台灣所處這種不上不下狀態,

是介於一個主權國家以及實際行使國家地位

 

在馬英九與習近平共唱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之際,

曾任歐盟外交事務專員的彭定康在文章中

對台灣的描述之一,

台灣從未堅持國際承認其是一個具完全主權國家

 

美國前官員白邦瑞, 在推銷新書的同時,

也持續向台灣推銷這種靈博獄狀態

 

 [ 相關 ]  台灣的靈博獄[彭定康,BBC]

========================================

[ 英國外交部糾正: 絕大多數台灣人是原住民 ]

[ only because the Chinese call them Chinese! ]

 

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時, 英國報紙報導

「六百萬島民絕大多數是中國人,歡迎和中國合併。」

 

英國外交部立刻糾正:

台灣人是中國人,這話是中國人說的。

其實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是原住民,

明朝以來不被中國統治。」

 

原文如下:

only because the Chinese call them Chinese!

 

The great majority are aboriginals

over whom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on

even in Ming times had little or no control.

 

[ 相關 ]  明鄭? 看看鄭經怎麼說![ 沈建德 ]

===================================================

[二戰結束時並沒有俄羅斯聯邦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俄國慶祝二戰勝利閱兵, 感覺歷史相當諷刺,

二戰結束時並沒有俄羅斯聯邦

 也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

這兩個全新的國家都是後來的歷史產物

 

[ 相關 ]   紅色的閱兵式,藍色的抗戰史?[紐約時報 ]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台灣國共爭奪中國主權戰爭脫身 ]

 

[ 台澎一國金馬一國  中國內戰不必拖台灣下水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

<< 台灣不會因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存在變成中華民國 >>

[  國民黨殘餘者虛構的政府 >>>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

=====================================================

“中國敘事”挑戰西方價值觀

2015年11月03日 07:40 AM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4649?full=y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 戴維•皮林

 

“中國敘事”挑戰西方價值觀

==========================

也許在具有無限可能性的宇宙中,

某個星球上,

在津巴布韋實行了幾十年近乎毀滅性統治的羅伯特•

 

穆加貝(Robert Mugabe)

已經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Nobel Peace Prize)。

 

但回到地球上,

他一定對中國版的諾貝爾和平獎

——一家位於香港的協會授予的所謂“孔子和平獎”(Confucius Prize)

——感到滿意。

 

這個被冠之以

反諾貝爾和平獎”稱號的頒獎委員會

稱贊了91歲的穆加貝對國家建設

以及泛非主義運動所做出的貢獻。

 

孔子和平獎設立於5年前,

是對將諾貝爾和平獎授予劉曉波的憤怒回應,

後者是一位遭監禁的、主張在中國實行更廣泛民主的異見人士。

 

之前的獲獎者包括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

古巴前領導人菲德爾•卡斯特羅(Fidel Castro)。

 

選擇穆加貝進一步夯實了該獎項挑戰西方價值觀的聲名。

 

孔子和平獎是一種更廣泛趨勢的有點另類的縮影。

 

雖然緩慢但可以肯定的是,

中國共產黨正試圖構建一種與西方中心的世界觀並行的敘事。

 

過去一個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里,

美式的民主觀念、個人權利以及法治

被認為是普世價值。

 

而中國正開始挑戰這些價值。

 

中國的理念

(在幾千年維持一個幅員遼闊國家完整性的過程中形成的)

更側重於穩定以及強有力的政府。

 

對北京而言,

過去30年的經驗證明瞭物質進步與出色的領導

在創造人類福祉方面比民主更重要。

 

北京方面正在穩步積累講述自己故事所需的手段

 

自2011年開始,中國國家電視台

——中央電視台(CCTV)就開始大量增加英語節目,

並在世界各地設立了70個海外記者站。

 

自2004年以來,數以百計的孔子學院(Confucius Institutes)

——隸屬於中國教育部、旨在推廣漢語和中國文化

——在幾十個國家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公民個人也參與行動。

 

2009年,出於對美國電視台有關西藏報道的憤怒,

一名叫饒謹的學生創辦了“反CNN網”(Anti-cnn.com),

羅列所謂的西方媒體的謊言與偏見。

 

《當中國統治世界》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一書作者

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表示,

這起到了部分效果,西方對中國的看法正在轉變。

 

他說,10年前,很少有人聽說過鄭和

——一位受過宮刑的海上探險家,

他率領龐大遠洋艦隊在15世紀時就到達了非洲。

 

如今,鄭和的航海壯舉讓外國人感到敬畏。

講一個更通俗易懂的事情,

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九段線”

——一條把幾乎整個南中國海劃入中國版圖的環形圖標界線。

 

但如今,

這條界線正在被用於強化北京對這一重要航道的領土主張

——中國正在南中國海建設人工島嶼,

挑戰美國保障下的航行自由之說。

 

北京希望構建自己版本的敘事是其影響力日益增強的可預見結果。

中國在其他領域也有相應的行動。

 

在金融領域,中國希望人民幣挑戰美元的地位。

 

新的機構——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簡稱亞投行)

——正在創建之中,

以期與西方主導的佈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下的機構相競爭。

 

將孔子和平獎授予穆加貝反映了

中國要與所有對西方世界觀不感冒的人站在一起的願望,

不管後者身上有多麽大的缺陷。

 

的確,孔子和平獎並非由中國官方設立。

穆加貝甚至拒絕接受該獎。

 

然而,正如資深中國觀察人士夏偉(Orville Schell)所說,

在中國,

沒有哪個借用孔子之名的機構敢在未得到北京同意的情況下頒發獎項。

 

夏偉還回憶起去年在人民大會堂(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參加為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舉辦的晚宴時的情形。

 

參加的人數不多。

 

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時正在為穆加貝舉行晚宴,

並稱“中津傳統友誼是在

我們並肩反帝反殖反霸的光輝歲月中凝結而成的”。

 

在習近平最近訪問倫敦期間,

也可以看到中國在講述自己故事方面所做努力的蛛絲馬跡。

 

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中,

習近平稱贊他的東道國在13世紀就建立了議會,

但隨後表示,

在比那早3300年的時候,

中國已建立了一個“以民為本”、

實行他所說的法治的國家。

 

盡管他所指的那個皇帝只存在於神話中。

 

中國想告訴全世界,它的時代正在到來

 

但夏偉認為,

這方面的努力受到了中國政府其他方面敘事

——作為150年屈辱史的受害者——的掣肘。

 

他們是經濟上的世界強國,

他們又覺得自己是遭欺壓的第三世界國家,

這造成了不可思議的精神分裂,”

他說。

 

因此,

北京的自我形象夾在了 “受傷巨人”的舊形象

與能夠展開自身敘事的“崛起的強國”新形象之間。

 

授獎給穆加貝表明這種過渡尚未完成。

=======================================================

中國共產黨正試圖構建一種與西方中心的世界觀並行的敘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