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島戰役海祭別有意義?

 

29.03.2016

http://dw.com/p/1ILBg

 

中國國防部稱,海軍舉行海祭儀式,

祭奠一江山島戰役中犧牲的烈士。

 

路透社指出,

中國紀念這場國共戰役的時間

正值台灣下任總統蔡英文即將上台之際。

Screenshot Webseite Verteidigungsministerium China Erinnerung an Sieg über Taiwan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一江山島戰役海祭別有意義?

========================

中國國防部周一在其官網發文指出,

在清明節即將來臨之際,3月28日,

正在進行海上訓練的海軍大別山艦,

途經一江山島附近海域時,舉行隆重的海祭儀式,

祭奠一江山島戰役中光榮獻身的英烈。

 

路透社就此指出,

台灣下任總統蔡英文五月即將上任,

中國軍方舉行海祭,紀念這場關鍵但鮮為人知的勝利。

 

此外,中國軍方不時提醒台灣:

他們依舊將台灣視作其戰略重心之一,

並於去年9月在台灣海峽舉行了為期三天的實彈演習。

路透社繼續寫道,北京對台灣新當選的總統蔡英文深表懷疑。

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公開支持台灣獨立。

但即將上任的蔡英文也宣布要與大陸和平共處。

 

關鍵性勝利

收復台灣,尤其是上世紀50年代,

中國軍隊進攻台灣的威脅也確實存在。

 

北京從未宣布放棄動用武力

Taiwan Wahl Tsai Ing-wen

台灣下任總統蔡英文五月即將上任

 

1949年之後,

國民黨仍然控制了中國東部的一些小群島,

他們對大陸發動游擊戰,並不斷襲擊大陸船隻。

 

因為距離台灣遙遠,國民黨後來放棄了大多數群島,

其中一些被共產黨控制,包括一江山島。

 

1955年的一江山島戰役中,

中國人民解放軍取得關鍵性勝利。

 

台灣至今依舊控制著福建省附近的三個群島,

但如今這些島嶼除了起到軍事前哨的作用之外,

還是大陸游客的觀光勝地。

 

一江山戰役 60 週年

迄今為止,

中國和台灣對”一江山戰役”戰役的記錄和解讀各有不同。

 

去年適逢”一江山戰役”60週年,兩岸分別舉行紀念活動。

 

在台北舉行的紀念大會上,總統馬英九表示:

“‘一江山戰役’國軍雖然犧牲慘重,但影響非常深遠,

引起國際社會重視,

使美國國會通過台海決議案(也稱福爾摩沙決議案),

授權美國總統可在台海用兵,以協助中華民國保衛領土。”

 

Flagge China und Taiwan

蔡英文也表示要與大陸和平共處

 

中國媒體則報導稱,

將該戰役中解放軍首次也是迄今為止

唯一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渡海登陸作戰,

有”中國的諾曼底登陸”之稱。

 

人民網去年在報導紀念活動時指出:

“戰役勝利後,浙江沿海島嶼全部解放,

確保了浙江和上海地區海上交通、漁業生產的安全。”

 

並非首次

如今的海祭活動並不是第一次。

 

2014年4月,《中國解放軍報》報導稱,

3月22日,正在海訓的東海艦隊某登陸艦支隊艦艇

編隊在雁蕩山艦舉行隆重的海祭儀式,

祭奠一江山島戰役中光榮獻身的英烈。

 

2011年3月28日《浙江日報》稱,

海警33011艇、33012艇官兵

和海義海洋漁業公司幹部、老黨員漁民

一行30多人在一江山島海域灑潑紙花以海祭方式祭奠

和緬懷解放一江山島犧牲的革命先烈。

=================================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拖台灣人下水]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美國表示,

希望蔡英文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

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這個頭箍,國民黨願意套上,

對老共便有實用價值。

 

當它對新政府沒用時,

老共很自然會換一個頭箍,

屆時只要念個緊箍咒,

能讓不聽話的新政府頭痛打滾。

 

這頂新的頭箍或許就是「他們自己的憲法」,

它是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往「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方向壓枝。

 

就「中華民國憲法」而言,本來就有其危險性。

 

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可以在台灣有效運作,

某種程度總是挑戰著台灣的國家法理地位,

所謂的「一中憲法」、「憲法一中」便透露了這種曖昧性。

 

事實上,

這部憲法在中國制定時並不涵蓋台灣,

當時台灣仍屬於日本領土。

 

[ 相關 他們2300萬人自己的憲法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台灣國共爭奪中國主權戰爭脫身 ]

[ 台澎一國金馬一國  中國內戰不必拖台灣下水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

<< 台灣不會因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存在變成中華民國 >>

[  國民黨殘餘者虛構的政府 >>>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

請勿輕言「金錢換院士」

2016-03-29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73612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 林明璋

傳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

將獲得中研院工程組院士提名。

(資料照,記者廖振輝攝)

 

自由廣場》

 

請勿輕言「金錢換院士」

====================

近日媒體報導

尹衍樑獲提名選中研院工程組院士

議論中有指責中研院販賣院士頭銜者,

也有影射翁啟惠院長因私交贈送尹院士頭銜者 。

 

議論中有三個層次的誤解,澄清如下。

一、

社會大眾心中的「中研院」,

其實包括兩個完全不同的部分。

 

第一是中研院的各研究所及研究人員

研究人員和大學教授一樣,

從事學術研究,並接受中研院的薪資,

中研院院長是所有研究人員的學術主管。

 

第二部分是兩百多名的中央研究院院士。

院士是研究成績突出的學者,一旦獲選,終身享有院士頭銜;

院士並無任何薪資,只是榮譽。

 

大多數院士在國內外大學任職,

並非中研院的研究人員,不受中研院院長的行政管轄。

 

院士每兩年開院士會議一次,選舉新院士,

會議時也可能做成提案,對中研院或政府提出建議。

 

院長是會議的主席,

但他的提案和投票權利和其他院士相同。

以往院士分屬人文社會、生醫及數理三組;

電資、機械、化工、土木等專長的傑出學者都屬於數理組。

最近幾次會議,都有院士提議將工程組從數理組獨立出來,

增設工程組院士。

此提議在兩年前的院士會議通過。

 

二、

兩年前通過的提案同時修正院士的資格。

 

以往的院士一律都是傑出的學者,

新案則增加工程師或企業家。

 

這個做法並不是台灣首創,

美國國家工程學院就選出Google的CEO Lawrence Page等

企業人士擔任院士。

 

美國公司常有龐大R&D的部門,

科技開發改變現代人的生活甚巨 。

 

選重要的工業、科技企業人士擔任院士,

在美國歷來視為佳話,

未必就是論者所謂金錢換院士榮譽的邏輯。

 

三、

院士的提名資料,照講不公開,

但尹衍樑的提名訊息已遭外漏。

 

訊息故意省略尹的提名人,

是某國立大學的前校長及其他幾位院士,

但並不包括翁啟惠院長。

 

提名尹的院士,其人際關係和政治屬性,

媒體自可調查檢視,不在本文評論範圍 。

 

再者,提名並不等於當選。

 

院士被提名人必須先經過中研院評議會的初選,

再經過院士會議的投票。

 

中間至少還有兩道選擇機制。

尹衍樑是否當選,還不可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