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講古:兩岸「各自表述」的一江山戰役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29_taiwan_story_yijiangshan_

威克 BBC中文網記者

馬英九參加一江山六十週年紀念儀式

Image caption

馬英九參加一江山六十週年紀念儀式

 

台灣講古:

兩岸「各自表述」的一江山戰役

===========================

中國軍方最近舉行了儀式,

紀念1955年1月18日發生的一江山戰役

台灣則是去年由總統馬英九主持了戰役六十週年紀念。

 

台灣的台北市有條一江街、許多地方有大陳新村,

之所以會如此都和一江山戰役有關。

 

一江山是個小島的名字,

位於台州列島上下大陳島的北方,

1955年1月18日,

中國的人民解放軍向該島發動攻擊,

經過激戰,在19日拿下了這座小島。

 

百里之外

蔣介石在撤退到台灣之後,

堅持的還是有朝一日能夠「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

當時一江山、上下大陳仍在國民政府的控制之下。

 

據稱蔣介石認為,

南有與廈門對望的金門和閩江口的馬祖、

北有浙江岸外只有數十公里的台州列島,

可以作為反攻作戰的跳板。

國民政府撤出大陳島

Image copyright CNA Image caption

國民政府撤出大陳島

 

雖說蔣介石是當時的「三軍最高統帥」,

也不是說沒有人反對他的這種作戰思維,

例如當年的國防部長俞大維還有就是美國方面。

 

美國方面曾經向蔣介石施壓,

以台州列島距離台灣數百公里、運補及防守不易,

要求蔣介石放棄金馬與台州列島,

將軍力集中防衛台灣,但是一直受到蔣介石的抗拒。

 

俞大維本人則是認為,

在支援浙江外海的台州列島上有力有未逮的實質困難,

不過一心要「收復神州」的蔣介石不同意。

 

海空優勢

局勢在1954年有了顯著的變化,

首先是解放軍已經取得了米格機,

對中國東部近海上空有絕對的優勢,

而且海軍也取得了魚雷艇和登陸艦艇。

 

而國民政府的海軍也在1954年年底,

兩次在台州列島海域受挫,損失兩艘軍艦。

 

反觀蔣介石在一江山的「反共救國軍」部隊,

人數大約為一千多人,

平常任務就是到江浙沿岸進行情報搜集、破壞等工作,

配備的是輕型和中型的武器,兵力懸殊。

一江山戰役紀念碑

Image caption

兩岸都有一江山戰役紀念碑,

各自紀念在戰役中失去生命的將士。

 

到了1955年1月18日,

解放軍向一江山發動了成軍以來

首次的陸海空三棲立體協同作戰,

一江山當時已經經歷了將近兩個月的猛烈轟炸。

 

解放軍在張愛萍的指揮下,

進攻面積不到兩平方公里的一江山島,

接下來的故事就成了「兩岸各自表述」。

 

解放軍聲稱殲滅包括指揮官王生明上校在內

的上千名一江山守軍,

台灣方面則說守軍是堅守不退、全體成仁,

蔣介石還特別舉行悼念儀式,紀念陣亡守軍。

 

合乎需要

解放軍說本身有近400人陣亡,

台灣方面則說「擊斃共軍」3000餘人,

直到最近幾年,才證實這些數字統統不實。

 

例如當時的守軍副指揮官王輔弼作戰中受重傷而昏迷,

後來被解放軍俘虜,詳細的情形一直到1991年,

被俘守軍申請返台定居才得以見其端倪。

 

解放軍方面也是到最近才又考證資料認為,

應該有大約兩千人陣亡,

但是出於當時當權者的考慮,

兩岸都定出了符合自己需要的數字。

 

一江山被攻陷之後,

蔣介石終於接納了美國和俞大維的意見,

放棄台州列島,但是堅持將大陳島的居民全部轉到台灣。

 

1955年2月,

在美國第七艦隊的支援下,大陳島軍民撤退,

當時蔣介石還派遣蔣經國多次前往大陳島與居民溝通,

並且和大陳軍民一起撤離。

 

3天後,解放軍控制了整個台州列島,

到了台灣的大陳居民被安置在各地的「大陳新村」,

還有了個「大陳義胞」的新頭銜,

並且由當局協助就業就學。

 

如今兩岸都有「一江山戰役紀念碑」

紀念這場底定現在兩岸分治局勢的戰役,

不過一方的「殲滅」是另外一方的「成仁取義」,

過了61年多,這場戰役還是停留在「各自表述」。

=========================================

1955年2月,美國第七艦隊的支援下,大陳島軍民撤退,

蔣介石還派遣蔣經國多次前往大陳島與居民溝通,

並且和大陳軍民一起撤離。

=======================================

2016二戰結束71週年

 [ high profile human rights violators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ukraine !

keep making Taiwan become another  Crimea !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

 

[ 相關 ]   歐洲比馬英九更關心台灣民心向背[林育立]

========================================

[ 國民黨中華民國 vs. 中華民國 vs. 中國難民1949 ]

 

1949年前的中華民國,

與其後的「中華民國」 ( 國民黨中華民國 )

是同一個實體(continuity)嗎?

 

1949年1月20日蔣介石將總統權力正式移交李宗仁後下台;

4月23日首都南京陷落,總統李宗仁離開南京。

 

官方雖美稱此為:

分批疏散、分地辦公,

但「中華民國」實已經解體而走向滅亡,

 

更別說10月1日成立新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

 

忠於蔣介石的殘餘部眾

經廣州、重慶、昆明、桂林等四散過程,

終流亡到仍為盟軍佔領地的台北,

經重整後享受短暫的「中華民國」落日餘暉,

旋即又恢復為流亡地位中國人台北政權」(Chinese Taipei)。

 

1949年中華民國解體、總統李宗仁沒來台灣

 抵台的蔣系軍隊、官員可自稱「中華民國」嗎?

 

已辭職並移轉權力的蔣介石又自行上台,

可稱「中華民國」總統嗎?

 

哪些國家以條約承認了此政權為「中華民國」?

 

[ 相關 精采100 流亡62[ 雲程 ]

=============================================

[防堵共產主義擴散為藉口默許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 台灣北韓還要不如的地方 ]

國際社會普遍認知北韓非自由民主的國家

國際社會被誤導以為台灣已經民主化

 

事實上 ,以防堵共產主義擴散為藉口,

流亡的殘餘國民黨非法竊佔台灣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掠奪台灣人資源,建構外來殖民政權一個台灣兩個世界

六十五年流亡的中國人台北政權始終嚴密的掌控台灣

台灣人爭取免於恐懼生活基本人權被污名化為麻煩製造者

—————-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

美國對蔣介石政權非法據台保持沉默

——–>

我用「沉默的同謀」(a conspiracy of silence

形容蔣介石政權美國政府當時的關係。

美國國務院對於蔣氏政權下的專制暴行一清二楚,

卻不讓美國人民了解真相。

 

[ 相關 ] 白色恐怖 沉默同謀[ 唐培禮(Milo Thornberry)]

=========================================

[兩岸中國人有智慧回中國去解決自己問題-不要拖台灣人下水]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日前在美國表示,

希望蔡英文願意接受他們自己的憲法

所規定的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

 

「九二共識」這個頭箍,國民黨願意套上,

對老共便有實用價值。

 

當它對新政府沒用時,

老共很自然會換一個頭箍,

屆時只要念個緊箍咒,

能讓不聽話的新政府頭痛打滾。

 

這頂新的頭箍或許就是「他們自己的憲法」,

它是將蔡英文的「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

往「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方向壓枝。

 

就「中華民國憲法」而言,本來就有其危險性。

 

一九四六年在中國制定的憲法,可以在台灣有效運作,

某種程度總是挑戰著台灣的國家法理地位,

所謂的「一中憲法」、「憲法一中」便透露了這種曖昧性。

 

事實上,

這部憲法在中國制定時並不涵蓋台灣,

當時台灣仍屬於日本領土。

 

[ 相關 他們2300萬人自己的憲法

==============================================

台灣中國難民問題

 

1949年的中國難民

————————

1950年3月的國民黨中華民國?  它不是國家 !

————————————

馬英九曾說,「九二共識」是一座跨海大橋

===========================================

蔡英文即將接掌中華民國總統

===============================================

[台灣不再名為中華民國,台灣共和國加入聯合國]

 

台灣不再名為中華民國, 中國承認台灣獨立,

讓台灣以台灣共和國之名加入聯合國,

而隨連ˊ

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東渡台灣而來若干法律聲稱,

以及

中國國民黨不願接受獨立安排的黨員就送回中國本土,

筆者相信

台灣不再會是「反共基地」,

台灣人民必將專注於自己的生活和政治,

中國共產黨就少了港台兩個會挑戰自身政權的地方,

其實對中國共產黨也有一定益處。

 

對於統獨問題

真正要放低不必要的大一統想像 其實是中國自身。

———————————————————————

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東渡台灣而來

若干法律聲稱,

以及

中國國民黨不願接受獨立安排的黨員

送回中國本土,

 

[ 相關 ]   從練乙錚主張中港分家談統獨[黃世澤 ]

===============================================

Free Taiwan!

The lost 70 years of Taiwanese after World War Two.

Has Anyone Asked Taiwanese?

Free Taiwan!

Go Home Chinese,Leave People on Taiwan Along !!

========================================

[ 舊金山和約生效  1952年4月28日 ] 1949年的中國難民

 

1949年1月19日路透社南京電訊報導:

鑒於南京政府一部份遷往臺灣, 美國向國民黨警告,

在對日和約簽訂之前,美國根據開羅協定

盟軍總部對臺仍負有任務,

故南京可遷都廣州,不能遷都臺灣」。

———————————————————-

1949年4月遷都廣州

1949年10月共軍入廣州,

理應東逃台灣,美國也警告在先,只好北竄重慶

1949年11月重慶陷落又亡命成都

1949年12月成都失守逃西康

 

逃到無路可逃才冒死闖入台灣

=======================================

[國民黨共產黨洗腦愚民統治,變造歷史是他們的專長 ]

 

國民黨共產黨都是靠洗腦與愚民統治,

歷史替政治服務,變造歷史是他們的專長,

他們爭「抗戰」功勞,各說各話, 美國「史觀」還比較平實。

 

 [ 相關 ]    美國的「抗日」史觀[王景弘]

==========================================

聯合國2758號決議(1971.10.25)

否定蔣介石中華民國駐聯合國代表團」,

裁定蔣氏政權為中國的非法政府

移駐台灣也屬非法

—————————

( 台灣日本領土至1952年4月28日)

 

>>1949年國民黨台灣(日本領土)建政 ????

=====================================

[ 台灣獨立運動目的是->台灣國共爭奪中國主權戰爭脫身 ]

[ 台澎一國金馬一國  中國內戰不必拖台灣下水  台灣中國一邊一國 ]

<< 台灣不會因為中華民國流亡政府的存在變成中華民國 >>

[  國民黨殘餘者虛構的政府 >>>

寄生台灣自稱中華民國流亡中國人台北政權 ]

==============================================

洪秀柱成國民黨首位女主席 習近平祝賀

2016年 3月 26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6/03/160326_taiwan_hung_kuomingtang_president

在這次的大選中,

洪秀柱的全國黨員票是78829票,得票率56.16%。

 

洪秀柱成國民黨首位女主席

習近平祝賀

======================

  周六(3月26日),國民黨黨主席選舉結束,

洪秀柱獲得至少56%的得票,將成為該黨首位女性黨主席。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也在當晚對洪秀柱表達祝賀,

並希望國共兩黨能「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在這次的大選中,

洪秀柱的全國黨員票是78829票,

得票率56.16%,

第二高票是現任代理主席黃敏惠的46341票,

得票率為33.02%,黃敏惠票數在南部的部分縣市領先洪秀柱。

 

其餘兩位李新及陳學聖分別是7604票與6784票。

洪秀柱在當地時間26日晚間出來發表勝選感言,

她除了感謝黨員大眾在黨最困頓時期仍不拋棄黨之外,

她也表示這次的選舉是最實際的行動

「證明我們黨員的心是在一起的」。

 

她還說,未來她將「拾起第一塊磚頭,帶領黨從廢墟中站起」。

 

洪秀柱也是國民百年來首位女性主席。她的任期將至2017年8月。

 

她也表示,她會努力讓過去敗選的恥辱化為成功的驕傲,

並期許同志在未來與她一起奮鬥、加油。而對於3位競選對手,

她也予以感謝,但是提到之前選舉時期的批評,

洪秀柱則是認為大家「會一起將她放下」。

 

針對之前有人喊話,要是洪秀柱當選的話,

黨內恐怕將爆發「出走潮」,洪秀柱則是認為不會發生「這是誤會,

我們有共同的理念跟目標」。

 

而在致詞結束後,參選人之一的陳學聖也與洪秀柱握手致意。

 

習近平祝賀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aption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也以共產黨總書記身分向洪秀柱發賀電。

內容提到,

希望國共兩黨能「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並鞏固互信基礎,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在面對記者及國民黨幹部的恭喜時,

洪秀柱也感嘆

「沒有高興,只有重擔,只能休息一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

也以共產黨總書記身分向洪秀柱發賀電。

 

內容提到,

希望國共兩黨能「繼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

並鞏固互信基礎,共同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國民黨在今年1月的台灣總統大選中落敗,

黨主席朱立倫宣佈辭職。

 

洪秀柱在1月20日宣佈參選國民黨黨主席,

並說國民黨在大選遭遇空前的潰敗,使黨失去人心。

 

「如果再不洗心革面,

具有百年歷史的國民黨恐怕將淪為泡沫,

被掃入歷史的灰燼之中。」

 

洪秀柱當時說,國民黨已經一無所有,無權可爭,無利可圖,

希望未來找回核心價值、重新凝聚人心;

大力整頓改革、提出願景;並且重用中生代、和培養新生代。

 

民進黨:「朝野攜手」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aption

即將執政的民進黨,

也透過發言人王閔生發表聲明表達

「蔡英文總統當選人的恭賀之意」。

 

即將執政的民進黨,

也透過發言人王閔生發表聲明表達

「蔡英文總統當選人的恭賀之意」。

 

王閔生表示,

「面對台灣當前的諸多困境,

朝野政黨與各界間的共識與合作,是全民的共同期待」。

 

如要讓台灣的政黨政治走向更成熟的方向,

他們期盼「朝野政黨能夠攜手,通力合作推動各項改革,

共同解決台灣面臨的各項問題與困境」,

這樣的行動「必為社會所樂見」。

 

外界認為,

洪秀柱與中國大陸長期維持著良好互動,

洪秀柱往後會有很大的機會多次訪問中國大陸,

甚至有可能變成習近平與蔡英文間「溝通的橋樑」。

 

洪秀柱日前受訪時也曾坦言,

假若當選「會協助蔡英文了解對岸」。

 

黨內同志皆「祝福」

Image copyright CNA Image caption

洪秀柱的最大競爭對手黃敏惠,

則是在結果確定後,召開記者會表示恭喜洪秀柱,

也「祝福」國民黨,

也表示將持續替黨做志工,為黨為國努力。

 

洪秀柱的最大競爭對手黃敏惠,

則是在結果確定後,召開記者會表示恭喜洪秀柱,

也「祝福」國民黨,也表示將持續替黨做志工,

為黨為國努力。

 

並請大家在這艱困時期,要繼續「關心黨」。

 

但是國民黨內也有較為不同的「祝福」聲,

前國民黨發言人楊偉中,就在臉書發文表示

「國民黨即將重演虛假的團結大戲」,

並表示誰當選,國民黨都有「兩大裂痕」無法彌補。

 

一是「黨內地域、路線」,

再來是「全黨與台灣主流民意和社會趨勢」的裂痕,

擔憂國民黨愈走愈「非主流」。

 

他又提出,國民黨要再生,只有「三不」,

不頑抗轉型正義的工程;不幻想靠藍綠惡鬥執政,

而是要彰顯本土、公義、革新的新價值;

不死抱各式的ㄧ中框架,尤其應該以廢除國共論壇,

展現與中國獨裁勢力、權貴資本的決裂。

 

重視中國民主、人權與平等的課題」。

 

但他都認為國民黨做不到了,文末「祝福」國民黨。

 

楊偉中在朱立倫敗選後辭去發言人職務,

並一直希望國民黨能「重視本土、反思新的民意」、

並多次批評黨中央「醬缸文化」深,

並被視為是國民黨本土改革派、多次表示不樂見洪秀柱當選。

 

洪秀柱日前面對該等評論時,

僅僅微笑表示「可能是雙方不夠認識,之後會找機會好好說明」。

 

幕僚或成黨幹部

外界預估,

這次幫助洪秀柱競選的黨幕僚,

未來將進駐黨中央成為率先被任用的職員,

黨內可能會有新一波的人事異動。

 

而先前洪秀柱說的

「重用中生代、提拔新生代」是否會落實,也備受大家關注。

 

但是對比過去的黨員總投票率,

洪秀柱這屆的選舉,狀況比過去幾屆相比都低,

也讓部分人士猜測,

雖然有高達4位競選,

但因為明星光環較過去幾屆遜色,

仍舊無法拉出最大投票率。

 

洪秀柱會得到黨內最高票支持,

外界預估應該是與她擁有深厚的「眷村票」實力。

 

屬於外省籍的洪秀柱,

在黨內普遍受到老一輩來自中國大陸「外省籍」黨員的支持,

尤其是死忠黨部「黃復興」裏的黨員,

幾乎長期繳納黨費,也是具有最多投票資格黨員的黨部。

 

國民黨黨主席結果塵埃落定,

將於3月28日舉辦交接,屆時,洪秀柱未來接近一年半的任期,

能否帶領低迷的國民黨走出新格局,

也將考驗著這位縱橫政界將近40年沙場老將的手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