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們」的「造假」工程

2015-06-11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888417

 

社論》

「馬英九們」的「造假」工程

========================

 

我國的最高峰是玉山?

 

還是喜馬拉雅山、或珠穆朗瑪峰?

 

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

居然成為馬版高中課綱的問題,

甚至課綱委員直指標準答案是後者。

 

如果你回答是玉山,即為錯誤,平常考試要扣分,

申請大學有可能落榜。

 

如果各行各業的大人們,

到現在還搞不清楚眾多高中教師與高中學生

最近到底在反對什麼、抗議什麼?

 

這道題目,

很純淨的、不帶任何雜質的說明了馬版課綱的真實內容。

 

這樣的教科書指導綱領所產生的問題,

已經超出了意識形態、史觀洗腦的有限定義,

而是一個徹底自我否決「事實」的工程。

 

這個定於一尊、不容有開放選項的工程,

是由「馬英九們」負責打造的有計畫行動,

準備要在八月間硬性上路。換句話說,

「馬英九們」堅持:事實是什麼不重要,

「馬英九們」怎麼說,才是正解。

教育部長吳思華。

(資料照,記者簡榮豐攝)

 

這絕不是吳思華所謂的「創造力」教育,

在科學的範疇,

確實可以培養學生「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無中生有的能力」,

但是在歷史人文的領域,恐怕並不存在「無中生有」的正面意涵;

這也不是「馬英九們」改以爭議問題「不考」,

新舊課綱「並用」的鋸箭法,可以掩蓋的。

 

最淺顯的例子就是前一位執行馬版課綱的蔣偉寧,

其師生論文引用涉及「無中生有」的行為可以「並存」於學術界嗎?

 

馬英九明年五月就要任期屆滿,

何以「馬英九們」在這個最後時刻非要不顧千夫所指?

 

這個現象可以分兩部分來看,首先從世代做區分,

馬英九是三年級的最後一班,

蔣偉寧、吳思華則是四年級生

這幾名「馬英九們」的成長背景幾近雷同,

他們在台灣求學階段受的皆是戒嚴時期的教育,

讀的全是蔣介石頒定的教科書,

加以該等的父祖清一色俱是一九四九年剛自中國而來

在黨國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加乘作用下,

所形成的流亡意識,

如果在之後的就業階段又未經充分的社會化與啟蒙過程,

這類活在平行時空的極少數族群,

很容易就會掉進「無中生有」的幻假之中,

分不清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就在那裡。

 

反觀當代的高中生,則已屆八年級中後,

他們出生在李登輝執政時代,台灣當時已經完成總統直選,

政治正式民主化,孩提時期台灣歷經首度政黨輪替,

小學六年橫跨陳水扁、馬英九當政,

一個國際接軌、資訊爆炸、多元論辯的成長空間基本上已經底定。

 

這代的台灣人早就遠離黨國父祖單一灌輸的教育體系,

大可在眼見為憑之中建立起自己的真實認知與價值觀,

這也是為什麼八年級生批評這些少數三四年級大人在「唬爛」,

以及當代高中生看到馬版課綱

竟指我國最高峰是喜馬拉雅山會這麼火大的原因。

 

其次可由政府決策的方式來探討,

人類社會本來就是由不同世代所共組,

不應該會成為問題,即使是掌握公權力者要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政策,

現代化國家經由民主共商的透明程序,

自然可以推出多數人同意的共識,這是政府治理的基本原理。

 

然而這次亂調課綱的案例,

剛好是馬政權這些年一貫決策模式的縮影,

其所遵循的不是公共政策必須的公開原則,

而是黑道先秘密喬事、而後暴力遂行的幫派手法,

這種獨裁偏好又與黨國依附利用黑道的歷史淵源有關,

國民黨至今未轉型,其徒眾之不肖者因而也耽於少數硬幹的快感,

這不正是這些「馬英九們」的集體素描。

 

從世代看,

「馬英九們」不知在地進化、已成中國古人;

從決策看,「馬英九們」把政府當作幫派,

部長淪為圍事小弟。

 

於是我國的最高峰要「出國」才能抵達的笑話,

就這麼活生生準備要上演了,

這種鬧劇不讓它下片行嗎?

============================================================

黑箱課綱!中國殖民教育課綱!

2015-04-22 10:21

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1294326

(台灣教師聯盟理事)

◎郭燕霖

 

黑箱課綱!

中國殖民教育課綱!

================

有關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之擬定,

下文擬就教育部之立場、統派課綱委員、

一綱一本和台派戰略做以下分析。

 

(一)教育部堅持黑箱作業:

不肯公布課綱委員名單,

希望拖過明年三月公佈課綱之法定期程,

形成「頭過身就過」,造成木已成舟之中國洗腦課綱,

然後再看看台派就《政府資訊公開法》去打法院訴訟戰,

就訴訟結果大打拖延戰術,

遂行中國殖民課綱之陽謀。

 

(二)統派勢力盤據課綱委員

先前的王曉波(中國統一聯盟)和張亞中(兩岸統合學會)雖退出戰場,

改由孫若怡(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接手,

但細究此三人之背景出身,都是屬於急統左派社團,

想一窺他們為何力推中國殖民課綱,

在王曉波主編的《海峽評論》中即可得到答案,

不外乎借用「和平」包裝「統戰」,

執行中國的「入島、入戶、入心」政策,

藉由課綱麻痺台灣學子國家認同,

完成解放台灣之教育洗腦工程。

立委鄭麗君出示中等教育檢核工作小組會議資料,

出席會議人名全部匿名。

(記者王藝菘攝)

 

(三)郝龍斌一綱一本

2007年台北市長郝龍斌力推一綱一本,

其目的之一是當時的課綱台灣味甚重,

那「一本」社會領域教科書比較符合台北市政府的政治口味,

而且重點是根據此本教科書來辦理基測,

結果前中山國中蕭曉玲老師為此狀告郝龍斌,

批評台北市府剝奪老師選書權,

雖然2012年一綱一本政策後來夭折,

但是台北市教育局迄今並未恢復蕭曉玲老師教職

 

從此經驗可得知一綱多本下的台灣教科書有其多元風貌,

有自主選書權的老師可就台灣主體教育的立場下去篩選教科書,

但如果獨裁政權控制課綱的話,

其實郝龍斌當初也毋須力推一綱一本,

因為課綱制定為中國殖民課綱即可,

故獨裁者進化後棄一綱一本反撲課綱戰場,

公民反擊之道是要獨裁者資訊透明、公開,

故而反黑箱課綱行動聯盟也就順勢孕育而生。

 

(四)台派戰略

反黑箱課綱聯盟訴求教師拒用黑箱課本、改採現行課本,

雖然有一定的抵制效果,

但是學測和指考是根據中國殖民課綱命題,

教育部很聰明用考題來壓縮老師自主意識,

讓家長和學生站在教育部這一邊。

 

所以反黑箱課綱聯盟能做的就是

要求國教課綱之公布期程應順延到明年520新任總統之後、

求教育部公開所有的委員名單和各領域課綱研修小組會議紀錄,

才能避免十二年國教課綱淪為中國殖民課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