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黨中國從來就不是普通經濟體

2018年3月14日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80314/china-economy-corruption/zh-hant/

黃育川

Matt Chase

中國從來就不是普通經濟體

=====================

華盛頓——中國過去幾十年非凡的增長催生了兩大分析思路。

 

一派認為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大國,準備征服世界。

 

另一方則認為,中國的經濟已經變得非常扭曲,因此必然會崩潰,

或者至少像一位美國前財政部長所說的那樣,「退回到中等水平」。

 

兩種觀點都是錯誤的。

一方面,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普通的經濟體

 

近40年來,它的平均增長近10%,創造了歷史紀錄;

它是第一個成為大國的發展中國家。

 

那麼,憑什麼認為它不能一直超出人們的預期?

 

事實上,有些人心目中中國經濟的弱點反而是它的優勢。

 

不平衡的增長與其說是風險即將來臨的證據,

毋寧說是工業化成功的標誌。

 

急劇上漲的債務水平是金融深化、而不是肆意揮霍的標誌。

 

腐敗刺激了增長,而不是令其停滯

 

至少目前為止是這樣。

 

核心問題不在於中國是否會繼續

——精準地

——按照所需要的方式去打破常規。

 

那從來都取決於中國政府是否能在國家干預

和市場力量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中央集權有其益處,

比如,擁有這種權力的人至少在理論上有能力迅速糾正路線。

 

這使得中國領導人近年來可以令經濟保持在更可持續的增長道路上。

 

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出現反彈。

外匯儲備恢復了。

工資也增加了。

 

最近對國家主席和副主席任期限制的取消,

使得習近平能有更多時間和餘地

來推動他對更繁榮的現代化強國的構想,

並有值得信賴的顧問作為左膀右臂

——他的前反腐最高官員王岐山預計將會被任命為國家副主席,

劉鶴任主管經濟的副總理。

 

對中國未來的懷疑往往針對它不斷增加的債務。

 

中國整體債務對GDP的比例超過250%

——但這是一個相當一般的水平:

高於大多數新興市場經濟體;

低於大多數高收入國家。

 

不過,更加令人擔憂的是,

這個數字在過去十年裡增長了100多個百分點,幾乎翻了一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警告說,

有過如此迅速上升的債務比率的其他經濟體

——幾十年前的巴西、韓國,以及最近的幾個歐洲國家

——最終都陷入了金融危機。為什麼中國會有所不同?

 

其中一個原因是,債務並非生而平等。

 

正如一些樂觀主義者指出的,中國的債務是公有的,

而不是私有的,這意味著風險主要由國家承擔,

而國家擁有更多的資金。

 

借款主要是向國內,而不是外債。

儘管抵押貸款出現激增,

但中國家庭的總體債務負擔低於世界其他地區。

 

儘管經濟高速增長,中國的金融體系仍然相對簡單,

沒有出現十年前幾乎搞垮美國經濟的那種外來資產證券化。

 

中國的負債率看上去比實際情況要更嚇人,也因為它的性質常常被誤解。

中國的銀行不再僅僅服務於國有機構;

現在它們也服務於私營部門,

特別是從19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國有住房私有化之後,

形成了一個有廣泛基礎的商業地產市場。

 

在2005年至2013年期間,多達三分之二的信貸擴張

(包括通過非官方或所謂的影子銀行業務)進入房地產相關資產,

推動了土地市價的確立。

 

因此,信貸快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金融成熟度的提高,

而不是房地產泡沫或浪費投資。

 

不過,從官方數據上看是另一番景象。

 

根據我的計算,自2004年以來,中國的房地產價格增長了六倍。

 

但是,房地產交易不包括在國內生產總值評估中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債務水平出現激增,但GDP沒有。

 

話雖如此,高負債水平也確實體現了一些根本性弱點。

 

正如我的上一本書中詳細描述的那樣,

地方政府的稅收收入沒有跟上社會支出的步伐,

促使這些地方當局從銀行借款,為公共服務提供資金。

 

中國的大額債務與其說是單純的債務問題,

不如說是被掩蓋的財政問題。

 

地方政府日益增長的商業角色反過來又增加了貪污腐敗的機會。

但這個問題也常常被誤解。

人們都說腐敗會抑制投資,從而阻礙增長。

但在中國並非如此,這裡的土地和能源等主要資源是國家控制的,

但資產回報率低於私營公司。

 

在共產主義體制下,這些資源的私有化是不可實現的,

所以腐敗充當了一種臨時的另類選擇,

允許更多的私人參與者在與官員達成協議後使用國有資源。

 

由於這些私人參與者的做法更能產生利潤,因此令整體經濟受益。

 

一些中國觀察人士還擔心,除非消費取代投資,

成為經濟的主要驅動力,否則中國的高速增長無法持續。

 

(中國政府似乎——或者說至少聲稱——認同這個觀點。)

他們指出,投資在國內生產總值中的比例異常高,

消費所佔的比例異常低

 

但這麼說誤解了中國不平衡增長的本質。

造成這種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城鎮化。

過去四十年裡,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從不足20%上升到近60%

 

在這個過程中,勞動者脫離勞動密集型的農村勞動,

轉向城市裡資本密集型程度更高的工業崗位。

 

因此,進入投資領域的國民收入比例確實越來越高。

但企業利潤也在增加,這促使工資上漲,刺激了消費。

 

實際上,儘管消費在GDP中所佔的比例下降了,

但中國的個人消費增長速度比其他任何主要經濟體都快幾倍。

最終,中國經濟將不得不變得更加平衡。政府很清楚這一點。

 

但中國共產黨的方案是讓國家在經濟中發揮「主導」作用,

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是個棘手的任務。

依然認為利潤率持續下滑(特別是相對於民營企業而言)的國有企業

是國家衛士的中國領導人,將如何改革國企?。

 

大規模的城鎮化預計會通過戶口限制、驅逐和強制搬遷的方式繼續。

 

這依然不是出於民眾的個人喜好,而是按照國家的命令行事。

 

但中國的規劃者現在似乎有意重新把流動人口從大城市

轉移到小一些的城市,而這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

正如世界銀行(World Bank)所指出的,

大城市的勞動生產率遠高於小城市。

 

其次是腐敗問題,這又需要進行微妙的平衡。

實際上,腐敗使得國有資產得以轉移到更加高效的私營部門,

對中國經濟有利。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賄賂、浪費性開支

和日漸加劇的不平等帶來的社會成本超過了這些好處。

放任腐敗盛行可能會破壞中國共產黨的合法性

 

但利用嚴厲的措施打擊腐敗可能會阻礙官員和企業家

在經濟上冒風險,進而影響增長

 

因此,習近平標誌性的反腐運動既重要,又敏感。

 

它一直被描繪為一項懲戒犯錯官員的行動,

但一些人認為它是習近平清除政治對手、或加強社會控制的一種手段。

 

截至目前,反腐運動似乎很受歡迎:

公眾認為地方官員利用體制牟利,

而中央政府似乎要扭轉這種形勢。

 

但一些人警告稱,

為將反腐行動制度化而設計的新機構國家監察委員會

可能預示著該運動會因過於雄心勃勃而最終導致失敗。

為了有效地打擊腐敗,

中國政府最終將不得不用更多法治來調和共產黨的統治。

 

與此同時,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革可能會有幫助,

包括制定一部民法典來定義可接受的商業慣例、

基本的產權和私營企業的地位。

 

還需要進行更全面、在政治上也更加敏感的改革,

以確保私營領域的參與者能夠獲得更多的主要資源,

如土地和資金,不必依賴與地方官員的私人關係。

 

中國經濟的輝煌時代也許結束了,但在未來十年裡,

即便是6%的增長率也是驚人的。

 

按照這個速度,中國經濟到2030年將翻番,

並有可能成為全球以名義美元計算的最大經濟體

(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了。)

 

中國迄今取得的非凡成功,

在一定程度上可歸功於其領導人願意為了實用主義

而把共產主義放在一邊。

 

一些觀察人士擔心,

習近平現在正在重新將意識型態注入主要政策,

這是毛澤東的風格。

 

但他也在集中權力,

提拔像王岐山和劉鶴這樣的行動派和改革派。

 

這表明他有意解決中國的社會和經濟需求,

甚至在積聚這麼做的手段。

 

中國在一段時間內可能變不成普通國家。

==================================================

==================================================

[                                      ]

 

 

 

 

  [ 相關 ]  中國從來就不是普通經濟體 [ 紐約時報 ]

===================================================

 

 

===================================================

 

 

====================================================

2018西方媒體反美親中的矛盾與漏洞,西方左派精英的腐敗

2018年03月12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36694

※作者為中國流亡海外異議作家

余杰

中美貿易面臨新局考驗,習近平派心腹劉鶴訪美。

(湯森路透)

 

西方媒體反美親中的矛盾與漏洞

========================

 

  近年來,讀BBC中文網的文章,

越來越有《環球時報》那種「陰溝中的味道」。

 

BBC中文網上常常發表不署名的文章(甚至連「社論」都不予標註),

違背西方新聞業的最基本原則,將評論與報道混雜在一起,

特別是關於中國的報道,巧妙地幫助中國當局說話,

成為中共大外宣的得力干將,讓讀者慢性中毒。

 

中美貿易面臨新局考驗,習近平派心腹劉鶴訪美,

BBC中文網發表了一篇題為《劉鶴訪美,中美貿易面臨洗牌》的文章,

照樣是沒有作者的「無頭文章」。

 

前面十之八九的文字倒也中規中矩,認為劉鶴訪美將無功而返

——這是大部分觀察者的「共識」,無足為奇。

而文章的配圖是一張劉鶴在達沃斯論壇上

笑眯眯的、宛如聖誕老人的照片。

 

中共的高級官員真有如此和藹可親嗎?

 

中共高級官員真如此和藹嗎

報道的最後一段乃是畫龍點睛之筆:

BBC商業事務編輯卡馬爾·阿哈邁德 (Kamal Ahmed)分析,

二戰後美國的經濟利益植根於其他國家經濟的成功發展,

因此建立起自由貿易規則,其他國家成為美國產品的客戶。

 

但現在情況變了,中國成為強大的經濟體,

在都在全球貿易的競爭中展現出實力。

 

在特朗普看來,國家計劃、知識產權盜竊和出口補貼

是全球貿易的新武器,這些武器被用於對付美國。

 

如果美國沒有得到『公平互惠的交易』的待遇,

那麼就要採取行動,進行反制。」

 

這段話暴露了這篇報道的本質:反美親中

 

如果反美親中能夠言之有據、言之有理,也不失為個人觀點,

但此處的論述卻自相矛盾、漏洞百出,

爲了反美親中,而不惜顛倒黑白、抹殺歷史,

這位編輯跟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和中國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

有一拼了。

 

這段評論的意思是説,既然你美國自己制訂了自由貿易的政策,

當中國「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時候,你為什麼又叫苦連天,

為了「美國優先」而不惜自打嘴巴,走向貿易保護呢?

 

然而,這樣的反問罔顧事實和常識。

 

美國在戰后的所作所為,跟今天中國的所作所為,是一樣的嗎?

戰后,

美國以馬歇爾計劃幫助歐洲和日本重新站起來,

並帶頭建立了自由貿易體系以及國際新秩序,

包括一系列國際組織如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等,

並承擔西方世界的防務。

 

固然美國本身是這些政策的獲益者,但歐洲和日本是更大的獲益者。

 

就英國而言,如果不是美國的幫助,

奄奄一息的英國不知何時才能從戰爭廢墟中爬起來。

 

卡馬爾·阿哈邁德毫無感恩之心,對美國的一腔仇恨不知從何而來。

日本歷史學家高阪正堯在《文明衰亡論》中公允地指出:

「對已開發的工業國家來說,『美國的和平』相當寬容,

而且相對公正。

美國為了使歐洲從戰爭破壞中復興,進行巨額的援助。

那在一九四九年增加到幾近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

此外,美國比較輕易地轉讓技術。

然後,有關自由貿易,如果他國原則上加以尊重,

那麽就部分地容許保護主義。……技術的轉讓紮根於美國文明的本性。

美國以跨國企業的形式,影響世界各地,並借此傳播美國文明。」

作者特別感謝美國在日本戰后重建上的貢獻和功勞:

「那基本上是善意的行為,日本也因而受到恩惠。

能夠贈與近乎國內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予他國的文明,

是偉大的文明。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

是因為他們單純地相信該文明制度或理念的優越性,

並確信能夠將之推廣到世界,對美國也好、對世界也好都是好事,

這樣的信條遠較權力政治的考量更撼動人心。」

 

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帶來什麼文明

反之,

今天中國的所作所為有益世界嗎?

中國模式或北京共識給世界帶來什麽樣的文明?

中國的「一帶一路」政策造成了週邊八個國家出現嚴重的經濟危機,

中國向外部輸出的不是文明而是欺詐、強權的劣質和野蠻的價值觀,

中國沒有任何新技術轉讓而是瘋狂盜竊西方的技術,

中國的網絡封鎖、新聞審查以及對學術自由的戕害

已然如同癌細胞一樣向全球擴散。

作者質疑,

中國模式北京共識給世界帶來什麽樣的文明?

(湯森路透)  

 

僅就中美貿易問題而言,普通中國網友的認識

都比這位BBC「商務編輯」深刻一百倍。

 

中國從來就不遵守自由貿易的原則,

也從來不信守自己簽署的協議和文件。

 

有中國網友指出,美國在經貿問題上,

對中國忍無可忍的主要是一下四個方面:

 

第一,

美國認為中國政府通過不透明的政策和不按市場出牌的國企,

打亂了自由、公平的市場交易。

 

美國和西方國家一致拒絕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國家」的地位。

 

美國強烈要求中國停止對國企的補貼和違反市場原則的金融支持,

要求中國按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的承諾加大對國企改革。

 

然而,由於中共政權的性質,中國不可能放棄對國企的支持。

 

中國對西方的貿易戰從來都不是用光明正大的形式,

而是採取孫子兵法和厚黑學的方式,

讓西方人難以招架。

 

比如,中國為了打垮全球鋼鐵企業,

前幾年把鋼材價格降低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每噸兩千元,

導致歐美許多鋼鐵企業關門,

而中國國有鋼鐵企業卻依靠無限制的銀行貸款生存下來。

 

一年之後,鋼材價格又奇跡地上漲到四千五百元以上,

為中國鋼鐵企業謀取了暴利。

 

第二,

美國要求中國兌現加入世貿組織時的承諾,

開放對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外商投資,

以及在法律服務、文化產品進口等方面的對外開放,

取消對進口農產品進行限制的不合理政策。

 

劉鶴承諾中國會有讓全球驚艷的重大開放舉措,卻始終口惠而不實。

 

中國不可在銀行、證券、保險乃至法律服務、文化產品等領域

大幅開放,這些領域關係到中共的「政權安全」,

中共連香港的一間小小的銅鑼灣書店都要剿滅,

怎麽可能讓西方的文化產品自由湧入中國?

 

又如,中國承諾開放進口美國牛肉,

但只能通過中國兩家國企統一組織進口,進來的美國牛肉,

通過層層加價,價格是美國市場是數倍,

昂貴的價格導致無人問津,雙方簽署的貿易協定自然作廢,

中方的解釋是:這是市場自然選擇的結果。

 

第三,

美國強烈譴責中國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

讓美國企業每年損失高達幾千億美元。

竊鉤者誅,竊知識產權卻被鼓勵,

甚至變成一種不以為恥的「舉國行為」。

 

從客機、高鐵、華為通信技術

到百度、淘寶、京東、支付寶、滴滴打車和共用單車,

這些現在讓中國人倍感自豪的、甚至認為早已超過西方的東西,

其實無一不是從西方人的發明中竊取而來。

 

中國全民都在津津有味地看美劇(以及韓劇等等),

十有八九都是盜版而來,無需付費的

——中國每年正式進口的美國好萊塢大片僅有屈指可數的幾部。

沒有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中國,缺乏創新能力,

只能靠山寨模式來實現「超常規的、跨越式的發展」。

 

如果中國真的向西方支付知識產權的費用,

中國的經濟必將遭受沉重打擊。

 

第四,

美國一直強烈要求中國儘快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

中國卻虛與委蛇、一拖到底。

 

中國為什麼不允許人民幣自由兌換呢?

 

道理很簡單,不讓人民幣自由兌換是為了當局如臂使指地

進行嚴格的外匯管制。

 

中國政府正是由於實行嚴格的外匯管制,

再加上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

才能把物美價廉的外國商品牢牢地攔在國門外。

 

經濟學大師米爾頓·弗里德曼指出,

「自由當然包括人們自由支配自己勞動所得」,

但這在中國是天方夜譚。

 

如果中國普通民眾能直接使用美元上亞馬遜和易貝等美國網站網購,

購買到絕無假貨的「美國製造」,

那麽作為「假貨天堂」的淘寶网的倒閉就指日可待了,

而中國傲視全球的外匯儲備將瞬間就人間蒸發,

中國又怎麽可能維持對西方國家的貿易巨額順差呢?

 

美國對世界的正面貢獻中國對世界的負面破壞

絕對不能一概而論。

 

西方左派拿了中國公關費用的洋五毛們

對美國的攻擊和對中國的討好,乃是自願為奴、自掘墳墓。

=============================================

=============================================

[                            ]

 

西方左派中國公關費用洋五毛們

對美國的攻擊對中國的討好,乃是自願為奴、自掘墳墓。

 

 

  [ 相關 ]  2018西方媒體反美親中的矛盾與漏洞[ 余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