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險「滅頂」 兆豐銀居國銀最高

2014-10-30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25944

 

曝險「滅頂」

兆豐銀居國銀最高

================

 

〔記者盧冠誠、高嘉和/台北報導〕

 

兆豐銀行不僅曝險中國占淨值比

超過八成的安全水位、居國銀之首,

曝險「滅頂」也是國銀之首;

根據統計,

身為頂新集團最大債權銀行的兆豐銀,

授信餘額超過八十億元,

不僅讓頂新坐大,

未來一旦打入呆帳,

因兆豐銀屬公股行庫、還要全民買單。

 

頂新集團前3大債權銀行

頂新集團前3大債權銀行

 

截至今年八月底,

九大公股行庫(含中國輸出入銀行)

對中企曝險(含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存等總額度),

兆豐銀曝險金額達一八八一.二八億元,占淨值比八十八%,

其次是第一銀行的八十.五九%;

巧的是這兩家也是對頂新集團授信前兩名,

分別是八十億元及二十億元。

 

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昨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痛批,

頂新當初以一○一.六九億元取得新北市三重區新燕土地,

後來由工業地變更為住商用地

兆豐銀居然可以為頂新籌組七十億元土融聯貸

違反中央銀行規定,不把央行放在眼裡。

 

央行於二○一○年十二月祭出第二波選擇性信用管制,

建商向銀行申辦土地抵押貸款,需有具體興建計畫,

成數最高六成五,其中一成動工後撥款。

 

按央行規定,

頂新最高只能申貸六十六億元,

由於遲未動工,因此實際撥款應低於五十六億元。

 

新燕土地開發一八五億聯貸破局後,

無法舉新還舊,

年底必須償還以兆豐銀為首的銀行團七十億聯貸,

但這筆錢不是味全全數要還,

而是味全、頂禾開發及能率開發組成的頂率開發來還。

 

行庫主管表示,

味全在二○一○年中以約一○一億元標下三重土地後,

同年底就將這筆土地以一○五億元轉賣給頂率開發,

七十億元土融聯貸是由頂率借貸、不是味全,

味全只是持有頂率五十一%的最大股東。

======================================================

不只頂新/錢留海外 返台借錢公司一堆

2014-10-25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824547

 

不只頂新/

錢留海外 返台借錢公司一堆

=======================

 

〔記者陳永吉/台北報導〕

 

根據股市觀測站資料,

這些年許多上市公司獲利可觀,

但寧可將錢留在第三地、也不願匯回台灣,

卻大舉跟國銀低利借錢,

其中以製造業龍頭的鴻海對比最明顯,

累積海外未匯回獲利達五六七○億元

但根據年報,

向國銀長短期借款金額高達二五一六億元

 

根據規定,

上市公司須將投資海外子公司資訊上傳公開資訊觀測站,

填寫的海外子公司資料包括原始投資金額,

這數字等同累計匯出金額;

另還有本期投資餘額,

此數字是依權益法認列的投資餘額,

也就是該子公司經過多年獲利、目前的帳面價值,

兩數字一扣除,

就等於該海外子公司歷年累計獲利數字。

 

盈餘留海外 政府課不到稅

因現行所得稅法,

上市櫃公司海外獲利課稅採「現金制」,

也就是說得有盈餘分配、並將現金匯回台灣,

政府才課得到稅;

上市公司若是將盈餘留在海外,

政府是看得到、拿不到。

 

鴻海未匯回五六七○億最高

統計所有上市公司在海外累計未匯回獲利達三.四兆元

其中以鴻海金額最高,達五六七○億元;

鴻海海外十三家子公司中,

設在「免稅天堂」的有六家,

其中設於開曼群島的FOXCONN(FAR EAST),

累積獲利就將近五四九○億元,

占所有海外子公司獲利九成六以上。

 

另根據鴻海今年第二季財報,

其銀行短期借款達二一○二億元,

長期借款包括一年內到期的也有四一四億元,

由國內中華開發、第一銀行等聯貸案約四十一億元,

累計的長短期借款達二五一六億元。

 

另外,

正新海外累積獲利一千三百億元,

但銀行借款逾五百億元;

日月光累積獲利一二三九億元,銀行借款逾六百億元;

寶成累積獲利一○○四億元,銀行借款六三八億元;

唯一銀行借款比累積獲利高的是

統一企業銀行借款八八四億元,但累積獲利僅八四七億元。

=========================================================

[鴻海 正新 日月光 寶成 統一 ]

鴻海累積海外未匯回獲利達五六七○億元

 向國銀長短期借款金額高達二五一六億元

 

正新海外累積獲利一千三百億元, 但銀行借款逾五百億元;

 

日月光累積獲利一二三九億元,銀行借款逾六百億元;

 

寶成累積獲利一○○四億元,銀行借款六三八億元;

 

統一企業銀行借款八八四億元,但累積獲利僅八四七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