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冠中:想像一個非共產黨統治的中國

時報看中國
2015年11月2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51102/c02sino-chan/zh-hant/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

狄雨霏
台灣金門的蔣介石壁畫,旁邊是台灣旗幟。

Pichi Chuang/Reuters

台灣金門的蔣介石壁畫,旁邊是台灣旗幟。

 

陳冠中:

想像一個非共產黨統治的中國

=========================

 

1979年12月10日,

我們在北京——不對,

北平——那是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當上總統的第二年。

 

自從蔣介石的國民黨在1949年擊敗毛澤東的共產黨,

結束了內戰之後,

中國已成為美國的盟友,中國首都仍是南京。

 

達賴喇嘛仍在拉薩。

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

中國繁榮興旺。

 

同時也是鐵腕統治。

 

反對黨頂多是個裝飾,人權倡導者遭到追捕。

 

但是,

在國共戰爭結束30年後,共產黨人紛紛流落國外,

其中很多人到了蘇聯,

中國遵循的政策大幅偏離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歷史。

 

沒有階級鬥爭,

地主沒有遭到清洗,知識分子沒有經受反右運動,

中國沒有大躍進及其帶來的饑荒災難,也沒有文化大革命。

 

1911年至1949年間

國民黨統治期間取得的教育和民間團體進步,

仍在繼續向前發展。

 

歡迎來到陳冠中的架空歷史小說

《建豐二年——》的世界,

該書最近在中國香港出版(尚未譯為英文)。

 

建豐是蔣經國的表字,被陳冠中用作年號。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

陳冠中談到了這本小說的中心問題:

中國沒有被共產黨統治會怎麼樣?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的作者陳冠中。

Shiho Fukada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的作者陳冠中。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中文版上月在香港出版。該書尚未翻譯成英文。

Didi Kirsten Tatlow/The New York Times

《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

中文版上月在香港出版。

該書尚未翻譯成英文。

 

問:情況會有所不同嗎?

答:

中國共產黨堅稱是「歷史選擇了中國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繁榮富強的新中國。

 

我想說明的是,

沒有共產黨,中國富強起來的時間可能會提早很多。

 

歷史並不是共產主義信條希望我們相信的那樣「必然」,

那樣不可避免。

 

毛澤東統治的前30年,在鄧小平進行經濟改革之前,

中國共產黨一直都是在浪費時間,走了不必要的歷史彎路,

付出了無比巨大的人道代價。

 

問:如果國民黨贏得了內戰,中國會更好?

答:

中國肯定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國民黨仍然會做錯事情,

但不會像共產黨實際做錯的那麼多。

 

比如文化大革命就不會有。

 

在一些事情上,國民黨會做差一些。

例如,他們會更多地和黑幫攪在一起。

 

但我認為,

在1979年時,國民黨就可以取得共產黨今天才獲得的成就,

現在比那時晚了37年,而且社會還會更加平等一些。

 

問:構建中國架空歷史對你來說很難嗎?

答:

我以為這會很難,但結果發現比我想的容易很多。

 

寫的時間不到一年,但我花了很多時間準備。

 

我得思考國民黨會怎麼統治?

 

我需要根據現在的情況考慮台灣的權貴階層

 

我選了幾個真實的人物來講述故事。

 

其中一位是張東蓀

(哲學家、民主人士,拒絕在共產黨和國民黨之間站隊,

於1973年在北京的監獄中逝世)。

 

我引用了他們親口說的話,放到了不同的語境中。

 

問:你如何來想像這種架空的現實?

答:

我沒有打算將中國塑造成一個烏托邦。

但或許因為台灣取得的成功,我可以說他們會做些類似的事情。

 

當然,美國和中國從一開始就是盟友。

 

中國的沿海城市會從1949年開始蓬勃發展,

因為美國是當時的最大經濟體,

所以向美國出口商品的地方就會很繁榮。

 

1949年後,

國民黨在台灣的確開展了土地改革,

所以我猜他們也會在大陸推行。

 

台灣的土地改革很成功,

因為那是非暴力、合作性質的改革。

 

地主成為國有企業的股東,並獲得了貸款。

 

他們轉變為資本家,推動工業發展。

 

之後開啟了工業化進程。

如果他們在大陸採取類似舉措,那會非常棒。

 

共產黨採取不同舉措。

他們利用階級鬥爭消除原來的土地所有者。

 

仍舊會發生朝鮮戰爭,

為金日成(Kim Il-sung)野心很大,

認為他能在幾日之內攻佔韓國。

 

問:中國文化會如何發展?

答:

在1968年(在書中,小說家)

老舍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而在現實中,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迫自殺(1966年)。

 

古寺、古董和歷史遺迹可能只是會被忽視,

而不是像現實發生的那樣,被紅衛兵故意破壞。

 

問:架空歷史小說對讀者要求會比較高嗎?

答:

我沒有做很多解釋。

 

依靠讀者對中國現代史的了解進行對比,

領會字裡行間的意思。

=============================================

台灣金門的蔣介石壁畫,旁邊是台灣旗幟

>>

中國金門的蔣介石壁畫,旁邊是國民黨中華民國旗幟

==============================================

建豐是蔣經國的表字,被陳冠中用作年號。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陳冠中談到了這本小說的中心問題:

中國沒有被共產黨統治會怎麼樣?

==============================================

台灣沒有被國民黨統治會怎麼樣?

==============================================

中心問題:

中國沒有被共產黨統治會怎麼樣?

台灣沒有被國民黨統治會怎麼樣?

============================================

1949年後,

國民黨在台灣的確開展了土地改革,

所以我猜他們也會在大陸推行。

 

台灣的土地改革很成功,

因為那是非暴力、合作性質的改革。

 

地主成為國有企業的股東,並獲得了貸款。

 

他們轉變為資本家,推動工業發展。

 

之後開啟了工業化進程。

如果他們在大陸採取類似舉措,那會非常棒。

=================================================

中國肯定會成為一個更好的地方。

 

國民黨仍然會做錯事情,

但不會像共產黨實際做錯的那麼多。

 

比如文化大革命就不會有。

 

在一些事情上,國民黨會做差一些。

例如,他們會更多地和黑幫攪在一起。

=======================================================

蔣介石在台灣的個人獨裁,

現實歷史中的藉口是因為台灣處於國共對峙的軍事狀態

甚至有法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來合理化他凍結中華民國憲法;

但在《建豐二年》一書中,

即使他順利統治全中國,

他也是個維持一黨獨大的獨裁者,

顯然陳冠中認為這是此人的本質。

 

 [ 相關 ]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大陸[英國《金融時報》]

 

 [ 相關 ]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中國[英國《金融時報》]

=====================================================

[ 中國人掠奪台灣歷史 ]

 

悠閒犬儒之徒戲謂:

台灣政治乃「台奸」與「漢奸」之爭也

 

 [ 相關 ]    台灣民主奇談[ 彭明敏 ]

=====================================================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大陸

2015年12月23日 07:06 AM

http://big5.ftchinese.com/story/001065403?dailypop

作者: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張鐵志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大陸

=========================

在寫了多年關於香港的評論與小說後,

移居北京多年的香港作家陳冠中

在2009年出版政治寓言小說《盛世》,

書寫中國未來的2013年

──當然,現在這已經是過去了,

有的寓言竟成為真實的“預言”;

然後是關於西藏問題的第二本小說《裸命》。

 

今年,

他的新書《建豐二年——新中國烏有史

把台灣元素加進來,

內容是如果1949年的國共內戰是國民黨贏了呢?

 

本書背景設定在1949——1979年,

因為一方面現實的中國在那之後徹底不同了:

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啟動,魏京生的民主牆行動失敗,

為後三十年政左經右的“中國模式”埋下種子;

而在台灣,1979年發生“美麗島事件”,

國民黨的威權政體

鎮壓了七零年代崛起的政治反對運動和民間社會,

然而,

這個鎮壓沒有讓台灣再度進入黑暗時代;

相反的,

“美麗島事件”之後的台灣,台灣民主運動越挫越勇,

且有更多的社會抗爭出現。

 

國民黨在1987年宣佈解除戒嚴。

台灣的前後三十年確實也是完全不同的時代。

 

陳冠中顯然對於歷史的不同可能性很有興趣,

在寫了反烏托邦小說《盛世》之後,

他開始思考“烏有史”(Uchronie)的可能性。

 

而在近代歷史上,

影響最大的歷史時刻就是1949年:

所有華人的生命都被劇烈地攪動。

 

在陳冠中的烏有史中,1949年後,

國民黨執政的中國大陸當然沒有大躍進,沒有“文革”,

而是每年經濟成長百分之十三的“中華奇跡”。

 

雖然沒有毛澤東的統治(他被流放到克裡米亞),

但是國民黨仍然一黨獨大,

蔣家政權依然是強人獨裁,鎮壓異議,

蔣介石連任總統到1975年過世。

 

台灣只是一個“不太起眼的農業省份”。

 

故事就展開於1979年12月10日──亦即建豐二年,

蔣經國接班的第二年──的北平,來自各地的異議分子,

從胡平到林昭到陳子明到李敖的異議知識分子,

準備密謀一場反抗行動。

 

《建豐二年》是一部奇書,

奇在陳冠中重新書寫歷史,

內容真真假假,但這些重構的故事

在論證的理據、或是人物的個性上又似乎都有現實的藍本。

 

關鍵是,這個烏有史看似荒誕,

但其實或許更能讓我們接近歷史的本質

意思是,

當許多條件與情境被改變之後,

可能更能看清楚事物之間的關系與歷史的邏輯;

許多的歷史必然,也許其實是偶然,

許多我們以為是特殊歷史情境的不必然,也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蔣介石在台灣的個人獨裁,

現實歷史中的藉口是因為台灣處於國共對峙的軍事狀態

甚至有法律“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來合理化他凍結中華民國憲法;

但在《建豐二年》一書中,

即使他順利統治全中國,

他也是個維持一黨獨大的獨裁者,

顯然陳冠中認為這是此人的本質。

 

這本小說只寫到1979年,但如果依歷史的邏輯,

我們或許可以幫陳冠中推演

建豐二年之後的中國大陸會是如何?

 

小說中的開場與結尾是一群異議人士在北平被逮捕

——一如在現實中的那個時間點,兩岸的民主力量都被鎮壓。

 

但在台灣的真實歷史上,因為三十年的高度經濟發展,

培養出一批中產階級,

以及一批不在黨國資本主義下的民間經濟力量(如大批中小企業),

這些人渴望改變政治體制,而成為後來政治反對運動的基礎,

因此79年的“美麗島事件”大逮捕也擋不住後來的民主化潮流。

 

當然,

社會力量如果沒有被組織和動員,也不能產生政治力量,

這也是本書沒有提及的一個關鍵:

建豐二年的中國是否如現實中的台灣一樣:

不但有省市議員和縣長的地方選舉,

而且在1972年也開始了部分中央民意代表的選舉?

 

如果沒有開放選舉,

如果一切反對運動的組織化都被嚴密打死,

那麽即使有中產階級,民主的動力也確實很難出現

──這是現實中的中國大陸所發生的。

 

更有趣的是,

如果建豐二年之後的中國沒有民主,

那麽當若乾年後,

中國從英國手中接回香港

(當然,若49年共產黨沒勝利、沒有文革,也不會有大批移民到香港),

一個相對自由開放,且自認為是一個中西混雜的城市,

被一個威權中國所統治,

是否仍然出現今天香港的政治矛盾,

或者,陸港矛盾?

===========================================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大陸

>>

如果國民黨統治49年後的中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