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考國文

馬英九考國文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3/today-o7.htm#

◎ 鄭正煜

 

教育部違法擬訂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課程綱要草案」,

列入「必選」,

將高中文言文比率從六十五趴又再進一步提高。

以前我一位在研究所教「課程結構」的朋友,

看到高中文言文要提高到四十五趴至六十五趴,

為了不讓孩子受這種罪,

決心把讀高中的小孩送出國。

可是問題出在不能出國的十幾萬高中青年

要陷入更深的泥淖,遭受折磨。

中文文字基本上與華語是沒有連通的,

不像英文、德文、法文,

小孩會說了以後,只要學字母,

幾個月後就可以把文字學會。

所以歐美的小孩五歲左右就可以閱讀安徒生童話、

格林童話,讀書能力遠遠超越華文世界的孩童。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列入必選以後,

文言文可能從六十五趴提高到將近八十趴。

馬英九有種就比照應屆高中畢業生

參加大學學測、指考的國文科考試,

馬英九敢不敢去試試看!

 

(作者為台灣南社前社長)

誰不團結?

誰不團結?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0/today-o8.htm

◎ 鄭正煜

綠營二○一二能否勝選,

關鍵在是否能實質性團結。

蔡英文主席在回答「蔡蘇合體」的提問時表示,

民進黨二○○八總統大選「謝蘇配」的組合,

最後證實並非成功的經驗。

間接否定蔡蘇、蘇蔡配的意願。

二○○八的大敗戰有外部條件的不利因素。

但是本質上二○○八的總統大選,

民進黨並沒有推出「黨的候選人」,

而是謝長廷以「謝系」黨的「派的候選人」參選。

國民黨的一黨對民進黨的一派,

民進黨當然沒有利基。

舉一個冷酷的事實

證明二○○八謝長廷是以謝派代表黨參選。

進入謝長廷當時的總統競選總部,

競選總幹事李應元以次的各部主任,

幾乎全部都是謝系人馬。

這顯示兩個可能的本質:

第一、

謝排外,企圖統包,若能僥倖取勝,

從此黨、政可以一把抓。

第二、

其他派系不願謝勝選坐大。

為此樂得旁觀等待下一次選舉的「機會」。

民進黨的領袖級人物胸量不廣,

未能做長遠的籌算。

不團結的結果會害死台灣,

實在令人深深引以為憂!

 

(作者為教育台灣化聯盟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