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隱瞞棉籽油內銷廠家遭移送法辦

 

林楠森  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

更新時間 2013年10月24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0:22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3/10/131024_taiwan_fake_oil_fine.shtml

台灣最近又發生食用油造假事件

最新民調顯示,台灣民眾多數認為政府必須負起食品安全的把關責任。

 

台灣隱瞞棉籽油內銷廠家遭移送法辦

台灣油脂廠家"富味鄉"在原本宣稱內銷商品不含棉籽油後,

改口承認其內銷油脂也摻和棉籽油,

而遭到罰款與移送法辦。

 

富味鄉是台灣生產芝麻油的最大廠,

也是全球生產芝麻油的最大廠家之一,

其與另一家大統公司同時是台灣主要進口粗製棉籽油進行精煉的兩大油脂廠。

 

該公司原本宣稱棉籽油進口精煉後全部外銷,

但因無法對衛生當局交待棉籽油進口與出口的差額數量,

而向新北市衛生局承認棉籽油也被摻和在其內銷油品中。

 

新北市衛生局以其產品標示不實等理由對其罰款800萬台幣,

除要求其商品下架回收外,並將該公司移送司法機關調查。

 

富味鄉宣佈回收24項在台灣販賣的油脂,

主要是三公升以上的較大包裝芝麻調和油商品,

該公司稱其生產的純芝麻油及芝麻醬等商品因為並未摻有棉籽油,

並不在回收範圍內。

 

富味鄉的芝麻產品在台灣供應廣泛,

除了是知名餐廳及便利超商即食商品的上游原料,

其相對較高價的有機芝麻油原也在有機商店販賣,

但在棉籽油事件爆發後已遭下架。

 

棉籽油

用棉籽油作為調和油的原料,

對生產的廠家來說好處是成本較低,

但台灣消費者疑慮的是

棉籽油中的棉酚有干擾人類生殖系統的毒性。

 

據台灣學者指出這種生殖毒性主要存在粗煉的棉籽油中,

精煉後的棉籽油不含有棉酚可供食用,

但精煉對廠家來說也要花費成本。

 

包括中國、美國及歐盟國家都沒有禁用精煉後的棉籽油,

台灣從歐美進口的冰淇淋及爆米花等加工食品內,

也含有棉籽油成份。

 

大統用棉籽油加香料及銅葉綠素冒充高價油,

以及富味鄉隱瞞其使用棉籽油作為內銷調和油原料下,

這些欺騙行為也令消費者連帶擔心其精煉的安全性。

 

據台灣衛福部的檢驗結果顯示,

大統與富味鄉無論是進口的粗煉棉籽油,

以及其精煉後的棉籽油都不含棉酚。

 

但這樣的檢驗結果受到質疑說如果其進口粗煉的棉籽油不含棉酚,

那為什麼廠家還要花成本進行精煉?

 

這種質疑標誌出台灣官方的公信力受到懷疑,

在此事件中的大統公司,

雖然其以棉籽油冒充高價油販賣,

但卻得到政府十七項安全優良食品認證,

而衛福部也因一年來對假油沒有採取行動,

而遭到檢方調查。

——————————————————————————————————-

[ 衛生福利部推廣自由經濟示範區醫療美容業一.四六億元 ]

 

衛生福利部明知衛生機關的稽查人力不足,

明年度給地方衛生局的食安預算四千二百萬元,

遠不及推廣自由經濟示範區醫療美容業的一.四六億元,

「只幫財團拉生意,不管百姓食不安」。

 

[ 相關 ]衛福地方預算 醫美1.4億 食安4千萬

————————————————————————————————————–

濫發GMP標章跟國家背書的獎、

疏於平時基本的抽查把關、

雖然早發覺橄欖油並非橄欖油,

還是包庇政商關係良好廠商

─說這個政府是「共犯」,

並不為過!

 

[ 相關 ]奸商奸政府 23億之台、美比一比 [  劉瑩 ]

———————————————————————————————-

衛福地方預算 醫美1.4億 食安4千萬

2013-10-25

衛福地方預算 醫美1.4億 食安4千萬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oct/25/today-life1.htm?Slots=Life

〔記者曾韋禎、陳彥廷、洪素卿/綜合報導〕

 

國內食品安全接連爆發危機,

立法院民進黨團昨天質疑,

衛生福利部明知地方衛生機關的稽查人力不足,

明年度編列給地方衛生局的食安預算才四千二百萬元,

遠不及推廣自由經濟示範區醫療美容業的一.四六億元,

「只幫財團拉生意,不管百姓食不安」。

 

立委批重醫美輕食安

黨團書記長吳秉叡、民進黨立委魏明谷指出,

衛福部明年度為推廣自經區醫美業編列了一.四六億元,

但補助各縣市衛生局辦理食安提升計畫只有四千二百萬元,

僅比今年度的三千八百萬元多了四百萬元,

身為食品加工重鎮的彰化縣更只分到二百萬元,

要地方怎麼有能力去稽查、把關?

 

民進黨立委林淑芬更質疑,

今年度的食管業務預算還有二.一四億元,

明年度竟縮水到一.八九億元;

甚至今年度的強化食品源頭管理機制預算,尚有五千五百萬元,

明年度甚至縮水到三千萬元,幾乎是腰斬;

棄國人的食品安全不顧,

只鼓勵排擠國內醫療資源、大享治外法權的自經區醫美業,

可說是「只幫財團拉生意,不管百姓食不安」。

 

食藥署︰還有其他補助

食藥署則指出,

立委所指四千兩百萬只是食藥署對地方食安相關業務多項補助中的一項,

還有其他經費補助,而且都有逐年增加;

食安與自經區醫美業務係屬不同單位業務,

經費恐難完全相較。

 

食藥署並指出,

一○二年食安相關預算約八.二億元,

明年將增加三億元,

都將用來補助各地方衛生單位進行食品稽查以及檢驗經費。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則指出,

現行食管法只懲處「行為犯」、「結果犯」,

她擬提修「食品衛生管理法」,

納入「危險犯」,

將「致危害人體健康者」改為「致危害人體健康之虞者」,

盼能有效遏止黑心業者的劣行歪風;

此外,

擬把消費者不易或不能證明其實際損害的求償金額,

從每件五百元到二萬元,

修改為一萬元到一千萬元,藉以充分保障受害人。

 

國民黨立委林德福昨指出,

政府每年花四億多元補助民間單位進行GMP、CAS等認證工作,

結果各種食品還是到處出包,

應該大大檢討。

 

行政院主計總處主計長回應指出,會請相關單位檢討執行績效

——————————————————————————————————-

[ 衛生福利部推廣自由經濟示範區醫療美容業一.四六億元 ]

衛生福利部明知衛生機關的稽查人力不足,

明年度給地方衛生局的食安預算四千二百萬元,

遠不及推廣自由經濟示範區醫療美容業的一.四六億元,

「只幫財團拉生意,不管百姓食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