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聯會資產,已轉移大縮水?

2017-02-21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1079932

婦聯會資產大縮水 立委質疑已轉移

==========================

懷疑「捐贈」轄下基金會
要求婦聯會公布近年財產轉移明細

 

〔記者蕭婷方/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財產來源受爭議,

行政院黨產會將在四月

針對婦聯會是否為國民黨附隨組織舉行聽證,

婦聯會日前雖主動公布三八一億元財產,並願捐出二八○億元,

但民進黨立委陳其邁昨質疑

婦聯會轄下五個實質控制的基金會資產總額被低估,

民進黨立委賴瑞隆也指出,

追查財產過程中婦聯會財產不斷「減少」,

懷疑轉移或「捐贈」到其他基金會,

要求婦聯會應公告近年財產轉移明細;

轄下國內十九個分會、十六個海外分會

也要揭露財產資訊。

婦聯會大樓。(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婦聯會大樓。

(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轄下5基金會資產 應重估市值

婦聯會另設有

中華民國婦聯社會福利基金會

中華民國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

華興學校財團法人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

財團法人台北市私立華興育幼院

登記法人代表即為婦聯會主委辜嚴倬雲

 

陳其邁辦公室調閱資料指出,

這些基金會財產估計有一七六.五四億元

 
基金會由勞軍捐出資成立 附隨組織鐵證

陳其邁指出,基金會相關資產多年未重估,

資產總額被低估,重估後市值一定不只這個數字。

 

他也指出,各基金會由婦聯會的「勞軍捐」出資成立,

蔣介石還將募得勞軍捐供婦聯會使用,

足以證明婦聯會為國民黨附隨組織,要求黨產會嚴查。

 

此外,內政部昨依法公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財報,

婦聯會轄下僅有一棟

新北市永和區八十八.二平方公尺房屋;

但據內政部去年地籍總歸戶清冊,

婦聯會至去年十一月底止,

名下至少還有二筆土地、三筆房產,

分別坐落新北市永和區、高雄市前鎮區,

市值至少超過三九○○萬元。

 

面對婦聯會財產來源爭議,

婦聯會十八日決定捐二八○億元自救,

不過其中六十億元卻是捐給辜嚴倬雲擔任董事長的振興醫院

被外界質疑「左手捐右手」。

 

師大教授范世平昨向辜嚴倬雲喊話,

婦聯會本來就是特殊時空背景下的歷史產物,

當台灣民主化後,走入歷史是必然的,

籲讓婦聯會「在和諧的氛圍下有尊嚴地走入歷史」。

========================================

=========================================

[      婦聯會資產大縮水         ]

 

內政部昨依法公開中華民國婦女聯合會財報

婦聯會轄下僅有一棟

新北市永和區88.2平方公尺房屋;

但據內政部去年地籍總歸戶清冊,

婦聯會至去年十一月底止,

名下至少還有二筆土地、三筆房產,

分別坐落新北市永和區、高雄市前鎮區,

市值至少超過3900萬元。

 

婦聯會十八日決定捐二八○億元自救,

不過其中六十億元卻是捐給辜嚴倬雲擔任董事長的振興醫院

被外界質疑「左手捐右手」。

 

[ 相關 ]    婦聯會資產,已轉移大縮水?[ ]

=====================================

 

 

 

[ 相關 ]     婦聯會捐國家的錢,還指定用途?[ ]

==================================

[ 德國轉型正義 vs  維穩式的轉型正義  ]

 

The lost 72 years of Taiwanese after World War Two.

Has Anyone Asked Taiwanese?

 

It’s Time to Let Taiwan Be Taiwan

台北的名稱遊戲:是時候讓台灣叫台灣了

 

[ 相關 ]  

山寨中華民國 「這個國家」終自我解體?[ 本田善彥 ]

=================================

[為維持馬英九專政的英全政府把脈,維穩式的轉型正義  ]

 

台灣民主假象:

蔡英文的說法,這不是官民之間溝通上的問題

那麽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最大的癥結在於,

小英對於民主政府應有的角色與定位 欠缺理解。

 

多元民主社會必定會有眾多相互競爭的主張、甚至嚴重對立的訴求,

政府本身必須先建立正確清晰的施政理念,

然後強化擇善固執的心理準備;若事前沒有理念、走一步算一步,

事後又沒有抗壓性,事事討價還價做妥協,

則有心人士挾「民意」挑戰政府的情況,勢將層出不窮。

 

[ 相關 ]    為英全政府把脈[ 陳師孟  ]

==================================

2016-5-20

蔡英文就職中華民國(中國廢棄的國名)第14任總統

 

————————————–

The Great Chinese Lie About Taiwan !!

 

The island Tsai governs still

calls itself the Republic of China (ROC).

It’s Time to Let Taiwan Be Taiwan

====================================

李來希的話術

2017年01月23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099

主筆室

改革案將軍公教退休金

設下3萬2千元最低樓地板基準,

李來希直嗆:「這怎麼活下去」。

(攝影:陳品佑)

 

社評:李來希的話術

================

 

年金改革捧紅了李來希,作為反對陣營的大將,

李來希左打林萬億,右批蔡英文,

媒體賦予他最多的話語權,也果然留下不少經典名句。

 

諸如,改革案將軍公教退休金設下3萬2千元最低樓地板基準時,

他直嗆:「這怎麼活下去」。

 

當要推動18趴優存走入歷史時,

他質疑這是要那些老人「直接去死嗎?」

 

當有人要李來希設身處地想想勞工處境或彼此身份易位,

他更語出驚人地說:「我的公文他看得懂嗎?」

 

外界或可試著理解年金改革對許多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奪財之恨」,

不過,再怎麼憤懣不滿,都不可以胡說八道。

 

尤其,軍公教退撫制度源由不一、複雜難明,

許多反改革的退休軍公教仗恃著對制度的熟稔,

以片面的資訊丟出一些似是而非說法誤導民眾。

 

這其中,曾任勞委會勞動條件處處長,

擁有法學碩士身份的李來希,正是箇中翹楚。

 

比如說,從年金改革議題出現以來,

李來希到處宣稱以公務員與勞工相比,

絕沒有「繳少領多」的問題,

他說:「大家都在談所得替代率,

但卻刻意不談公務人員的負擔或是所謂對退休制度的貢獻度,

以最高投保薪資計算勞工每個月只負擔749元,

公務員卻要負擔5786元,換算薪資比率,

勞工的付出是薪資的1.05%,公務人員則是7.09%,

兩者相差高達7倍之多,只比較後端的所得不公,

卻忽視前端負擔不平,合理嗎?」

 

李來希的說法廣泛地被反年金改革陣營引用,

一直到昨天,某媒體論壇還以此觀點作為頭條,

但這完全是掐頭去尾,刻意誤導民眾。

 

以一位九職等七級年功俸47,080元的公務員來說,

每月提撥3,955元,設若以工作35年退休,

其提撥金額不超過150萬(公務員初期本俸低提撥金額也低),

但根據新制公務員的月退俸則是

本俸兩倍 × 2% × 年資(最高35年)」為65912元,

若再以退休餘命20年計算可領總額達1581萬餘元的退休金

 

再以某勞工勞保投保最高級距45,800元為例,

其每月保費為962元,若工作35年退休,

其提撥金額最高約為40萬,

根據勞保老年給付計算公式「平均薪資 × 1.55% × 年資」,

其月退是24846元,若再以退休餘命20年計算,可領596萬元。

 

但兩者的計算基礎完全不同,

公務員是本俸乘以二以最高的本俸計算,

以公務員最高的本俸53075兩倍10萬6千餘元計算,

就遠高於勞保最高級距45,800元,

就算以七職等中階薦任公務員退休,其本俸乘二也近八萬元。

 

經過簡單的試算後,誰領得多?

那一種比較「划算」?

其實已經一目了然。

 

更何況,勞工部分仍要加計更高比例的雇主提撥,

而若干早退的軍教族群與勞工可請領的歲數更差了超過十年,

上述計算方式還未加入享有18趴優存利率者

以及以恩給舊制給付者,

當李來希以勞工提撥金額較少為退休軍公教辯護時,

每年讓國庫負擔超過八百億的18趴哪裡去了?

 

事實上,早在1995年推動退撫新制時,

當時精算的公務員提撥率是17.9%,

但為了討好軍公教族群,卻決定維持8%。

即使現今修正為12%,仍有一大段距離。

 

由於長年提撥不足,若要維繫未來50年的財務平衡,

根據銓敘部的精算,軍公教提撥率估算須提升3倍多,

公務人員提撥率要拉高到36%、教育人員41%、軍職人員38%。

 

李來希堅持年金改革不能溯及既往,

那試問,如果要維持不改退休軍公教的所得替代率,

那當初少提撥的退休軍公教,要不要把那些金額補回來?

 

如果不能補回來,

憑什麼要求現在這些年輕軍公教用提高提撥率來彌補這些缺口,

或者用國庫無止盡地填補這些黑洞?

 

這不就是造成世代對立與台灣社會職業別衝突的根源。

 

台北市每人的平均月支出不過2萬7千元,

軍公教退休金的3萬2千元最低樓地板不會讓人活不下去;

七成以上公務員即便沒有18趴優存利率,

也有四萬元以上的月退金,

18趴對絕大多數退休軍公教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怎好意思把毫無法源依據的優存利率當成自己的俸給;

軍公教退撫提撥率長期不足,

更不是拿勞工繳多少就能打爛仗

(事實上,雙方的計算基礎完全不同)。

靠著剝削下一代與國庫得來退休金就是掠奪,

這不是任何話術可以遮掩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