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軍公教貴族晚景淒涼?令人羨慕!台灣的中國難民問題

 

2018-06-16 06:00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09246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

◎ 王伯仁

自由廣場》

晚景淒涼 令人羨慕

==============

退休教授李家同接獲年金重算處分書後,

致函友人謂年金少了三、四成,致無法到美國參加同學會,

備感心??

 

難過,「晚景淒涼」、「羞於公開」云云。

 

李家同未具體公開年改後月俸,

但根據時力高雄執行長林于凱替他試算:

以李卅三年教學年資,目前月退俸約十萬元,

年改後第一年約八萬元,第二年七萬一千元,

到二○二九年遞減到六萬三千元。

 

林于凱質問:若這樣子算「晚景淒涼」,

那現在平均月俸卅K的年輕人,日子怎麼過?

 

李家同教授向來以想法開明、活潑而有許多各年齡層的粉絲,

但今天突發「晚景淒涼」之慨嘆,吾人亦心有戚戚焉,

不是為了他無法去美國開同學會,而是聯想到年輕人的卅K,

豈不變成哀鴻遍野「野有餓殍」?

 

而在下退休多年,

當年勞退無月退俸制度,致一次領一百多萬,早已花費殆盡,

現則靠每月四千多元「國民年金」和微薄稿費為生,

比起李教授,豈止晚景淒涼,簡直要申領救濟金,否則斷糧斷水電矣!

 

筆者駑鈍,不知國家訂定軍公教月退俸制度,

是否有包括「到美國開同學會」的花費,

而現今在職一般軍公教勞人員,

月薪有多少人達李教授年改後六、七萬元?

 

更不要說剛出社會的年輕人了,比較起來,這樣的日子還能過嗎?

 

「人心不足蛇吞象」,想不到一向鼓勵人們人生要豁達的李教授,

卻也難逃「老,戒之在得」的窠臼,

用淒涼形容所得其實還不錯的自己,那不是要不如他,

有一大段距離的大多數人,人生都變黑白嗎?

=================================================

=================================================

[  軍公教貴族  ]

 

 

 

=================================================

李來希的話術

2017年01月23日

http://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1099

主筆室

改革案將軍公教退休金

設下3萬2千元最低樓地板基準,

李來希直嗆:「這怎麼活下去」。

(攝影:陳品佑)

 

社評:李來希的話術

================

 

年金改革捧紅了李來希,作為反對陣營的大將,

李來希左打林萬億,右批蔡英文,

媒體賦予他最多的話語權,也果然留下不少經典名句。

 

諸如,改革案將軍公教退休金設下3萬2千元最低樓地板基準時,

他直嗆:「這怎麼活下去」。

 

當要推動18趴優存走入歷史時,

他質疑這是要那些老人「直接去死嗎?」

 

當有人要李來希設身處地想想勞工處境或彼此身份易位,

他更語出驚人地說:「我的公文他看得懂嗎?」

 

外界或可試著理解年金改革對許多退休軍公教人員的「奪財之恨」,

不過,再怎麼憤懣不滿,都不可以胡說八道。

 

尤其,軍公教退撫制度源由不一、複雜難明,

許多反改革的退休軍公教仗恃著對制度的熟稔,

以片面的資訊丟出一些似是而非說法誤導民眾。

 

這其中,曾任勞委會勞動條件處處長,

擁有法學碩士身份的李來希,正是箇中翹楚。

 

比如說,從年金改革議題出現以來,

李來希到處宣稱以公務員與勞工相比,

絕沒有「繳少領多」的問題,

他說:「大家都在談所得替代率,

但卻刻意不談公務人員的負擔或是所謂對退休制度的貢獻度,

以最高投保薪資計算勞工每個月只負擔749元,

公務員卻要負擔5786元,換算薪資比率,

勞工的付出是薪資的1.05%,公務人員則是7.09%,

兩者相差高達7倍之多,只比較後端的所得不公,

卻忽視前端負擔不平,合理嗎?」

 

李來希的說法廣泛地被反年金改革陣營引用,

一直到昨天,某媒體論壇還以此觀點作為頭條,

但這完全是掐頭去尾,刻意誤導民眾。

 

以一位九職等七級年功俸47,080元的公務員來說,

每月提撥3,955元,設若以工作35年退休,

其提撥金額不超過150萬(公務員初期本俸低提撥金額也低),

但根據新制公務員的月退俸則是

本俸兩倍 × 2% × 年資(最高35年)」為65912元,

若再以退休餘命20年計算可領總額達1581萬餘元的退休金

 

再以某勞工勞保投保最高級距45,800元為例,

其每月保費為962元,若工作35年退休,

其提撥金額最高約為40萬,

根據勞保老年給付計算公式「平均薪資 × 1.55% × 年資」,

其月退是24846元,若再以退休餘命20年計算,可領596萬元。

 

但兩者的計算基礎完全不同,

公務員是本俸乘以二以最高的本俸計算,

以公務員最高的本俸53075兩倍10萬6千餘元計算,

就遠高於勞保最高級距45,800元,

就算以七職等中階薦任公務員退休,其本俸乘二也近八萬元。

 

經過簡單的試算後,誰領得多?

那一種比較「划算」?

其實已經一目了然。

 

更何況,勞工部分仍要加計更高比例的雇主提撥,

而若干早退的軍教族群與勞工可請領的歲數更差了超過十年,

上述計算方式還未加入享有18趴優存利率者

以及以恩給舊制給付者,

當李來希以勞工提撥金額較少為退休軍公教辯護時,

每年讓國庫負擔超過八百億的18趴哪裡去了?

 

事實上,早在1995年推動退撫新制時,

當時精算的公務員提撥率是17.9%,

但為了討好軍公教族群,卻決定維持8%。

即使現今修正為12%,仍有一大段距離。

 

由於長年提撥不足,若要維繫未來50年的財務平衡,

根據銓敘部的精算,軍公教提撥率估算須提升3倍多,

公務人員提撥率要拉高到36%、教育人員41%、軍職人員38%。

 

李來希堅持年金改革不能溯及既往,

那試問,如果要維持不改退休軍公教的所得替代率,

那當初少提撥的退休軍公教,要不要把那些金額補回來?

 

如果不能補回來,

憑什麼要求現在這些年輕軍公教用提高提撥率來彌補這些缺口,

或者用國庫無止盡地填補這些黑洞?

 

這不就是造成世代對立與台灣社會職業別衝突的根源。

 

台北市每人的平均月支出不過2萬7千元,

軍公教退休金的3萬2千元最低樓地板不會讓人活不下去;

七成以上公務員即便沒有18趴優存利率,

也有四萬元以上的月退金,

18趴對絕大多數退休軍公教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怎好意思把毫無法源依據的優存利率當成自己的俸給;

軍公教退撫提撥率長期不足,

更不是拿勞工繳多少就能打爛仗

(事實上,雙方的計算基礎完全不同)。

靠著剝削下一代與國庫得來退休金就是掠奪,

這不是任何話術可以遮掩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