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承擔敗選責任,請辭國民黨主席職

《紐約時報》
2014年12月02日

Haolin Liu對本文有研究貢獻。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202/cc02taiwan/zh-hant/

 

馬英九承擔敗選責任,請辭國民黨主席職
=================================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今年七月。

Arnulfo Franco/Associated Press

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在今年七月。

 

經歷了台灣地方選舉嚴重挫敗之後,

台灣領導人馬英九將辭去國民黨主席一職,

並表示願承擔國民黨在這次選舉中失敗的責任。

 

馬英九在請辭聲明中強調,

面對這次選舉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敗,

己身為黨主席願意承擔最大責任,

重申自己絕不留戀權位,

真正關心的是如何有利於國民黨的未來。

 

馬英九的四年任期已經過半,

將於周三在國民黨常務委員會的大會上正式宣布辭職決定。

 

由於第一副主席吳敦義已請辭、第二副主席曾永權婉拒,

國民黨主席或由第三副主席洪秀柱代理。

 

黨主席改選機制立即啟動,最遲於明年一月中旬完成。

 

上周六,在競爭台北市長的角逐中,

綠營支持的獨立候選人柯文哲擊敗了出身國民黨名門世家的連勝文。

 

此前,台灣的22個縣市中有15個都處於國民黨的控制之下,

但在周六,這個比例發生了根本性逆轉。

 

國民黨只贏得了六個職位,

而民進黨卻成功控制了13個,

其中包括台灣六個直轄市中的四個。

 

以巨大的差距敗選之後,

馬英九領導的台灣政府行政機構負責人、

行政院院長江宜樺宣布辭職。

 

他承認,選舉結果體現了公眾的不滿情緒。

 

國民黨第一副主席吳敦義、台北市長郝龍斌已相繼請辭黨副主席職位。

 

過去一年,馬英九支持率持續走低。

 

食品安全醜聞和緩慢的經濟增長加劇了人們的不滿。

 

馬英九試圖與中國大陸建立更密切的貿易關係,

遭到民眾質疑是否只有富人會受益,

以及增加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之後,

台灣是否會受到威脅。

 

今年春天,示威學生佔領台灣立法機關達三個多星期,

抗議國民黨強推服貿協議。

===============================================

[權貴資本主義敦促美國成為中國的附傭]

上月,

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的牽頭下,

51位美國重量級商界領袖敦促奧巴馬

把2016年簽訂中美雙邊投資條約

作為與習近平會晤的一個優先重點。

 

這一條約將為兩國帶來巨大利益

 

[相關]  重啟中美關係[王棟 紐約時報]

========================================================

[ 主席大於總統 黨紀高於民主 ]

The Dictator

一個九趴總統竟可搖身一變,

黨主席指揮過半立委,貫徹自己背離民意的意志

———————–

“When dictatorship is a fact, revolution becomes a right”

-Victor Hugo

===============================================================

太陽花對話:選舉作為一種公民運動

2014-11-27

http://news.ltn.com.tw/news/opinion/paper/833997

(作者為基進側翼聯合競選辦公室主任,完整版請見http://ppt.cc/VIP7)

◎ 顏銘緯

 

太陽花對話:

選舉作為一種公民運動

====================

這場選舉,

似乎在檢證三一八運動以來所醞釀的公民覺醒,

其力量的具體化,是否足以促成政治場域的實質改變。

 

畢竟,

社會運動所提出的新價值與新方向,

若要落實為可以執行的制度與政策,

需要透過介入政治來加以實現。

 

可是,我們似乎在對上述推論出現意見分歧。

 

首先,是在對公民社會的核心概念:「自主性」的理解上

 

簡言之,

在西方的脈絡底下,

「公民社會」是對立於「國家」自主的存在,

也因此,

在它之中的公民團體

會擁有有別於「國家」對政治的立場、道德與圖像。

 

但學者姚人多認為,

台灣目前的「公民團體」有與「政治」對立的傾向,

在對政治廣大甚至帶有點空洞的定義當中,

「公民團體」是與「政治選舉」對立的,

台灣現實政治的選舉背後正是「藍綠」,

不碰藍綠變成公民社會自主性與道德超然的象徵。

 

再者,

依 Larry Diamond對公民社會的定義:

一個自發的、自我組成的、自我維持且自治於國家機關之外,

……組織性社會生活的領域」,

我們不禁要懷疑在台灣轉型不正義的政治發展底下,

有多少公民團體共享黨國的意識形態受黨國金權豢養

根本不配稱作是自主的公民團體。

 

而在諸多公民團體「超越藍綠」的話語邏輯背後

卻默許一個法西斯威權殘餘的「國民黨」

透過不公平的民主機制掌握國家機器,

這稱得上是「自治於國家機關之外」嗎?

 

如果我們對公民運動抱持更高的標準與期待,

讓政治參與不僅是意見表達或倡議,

而是積極地以選票來介入政治運作,

甚至提供一種新選擇,那麼,

以「價值入政」的三一八世代,不正是最積極的公民覺醒?

 

他們體現了公民的當代意義

——持有權力的政治主體。

 

而真正的出關播種、為僵化的藍綠政治結構植入「新價值」的種子,

不是迴避政治的「超越藍綠」,

而是以「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病理診斷,

與黨國體制進行政治對決。

==================================================

諸多公民團體「超越藍綠」的話語邏輯背後

默許法西斯威權的國民黨透過不公平的機制掌握國家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