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一流大學「復活」的中國留學生

2016/09/27

http://zh.cn.nikkei.com/career/abroadstudy/21550-20160927.html?start=2

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古山和弘

在日本一流大學「復活」的中國留學生

=============================

古山和弘:

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

正在湧向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等日本頂尖學府。

對於希望推進全球化的日本的大學來説,

中國留學生的到來自然值得慶幸,

但也沒有更多的閒暇沉浸于喜悅之中。

原因是背後一個不爭的事實,

即日本的一流大學的國際地位逐步下滑,與此同時,

這些大學卻成為了在中國殘酷的升學考試中落敗的學生們

重拾自信與成功的「復活之地」。

「幾乎覺得人生快完了」
  「就那樣繼續留在中國大學的話,恐怕就沒有前途了」,

4月份進入早稻田大學人間科學部

學習的一位中國女留學生小王(化名,22歲)微笑著説。

       在東京的一家「預備學校」的教室內採訪了從中國來的小王。

 

所謂預備學校是專為準備進入日本大學等學習的考生

提供應試輔導等的學校。

 

小王直至去年一直來這裡上課。

 

或許已經拋去了在中國失意的包袱,

我在這裡看到的是一個重新找回了自信的中國女孩。

面向中國留學生的日本預備學校「行知學園」

授課的情形(東京都新宿區)

 

  小王出生於中國遼寧省,2014年7月來到日本。

對於在中國國內就讀了2年的大學,

她自嘲道:「那是一所很一般,

畢業後都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工作的大學。」

 

高中的3年為了迎戰高考,她一直刻苦學習。

 

從早上7點到晚上9點幾乎都泡在學校的教室和自習室裏,

回家後還得繼續學習到半夜12點。

 

她説,當時一直擔心如果考不上名牌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

因此而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然而,她最終還是考砸了。

 

小王説:「當時我幾乎覺得人生快完了。」

雖然憑自己的成績能進的這所大學與理想相去甚遠,

但還是勉強先去上了。

 

據説,當時身邊大多是不學習的同學,

她感覺再這樣下去前途就荒廢了。

 

但正是在這時,她了解到了留學的事。

 

「想再去拼一把,如果能考上好大學,就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過上幸福生活」,小王決心在日本重新開始。

  如今,因高考失利而離開中國的學生正迅速增加,

他們選擇的目的地之一正是日本。

走向日本大學的捷徑——預備學校

  東京大學5人、京都大學9人、早稻田大學60人……

東京一所預備學校的一樓門口位置張貼著

考入各所日本大學及研究所的學生人數。

 

這所預備學校名為「行知學園」,

坐落在從東京JR新大久保車站步行5分鐘,

離民族特色餐館和日語學校雲集的繁華商業街不遠處的一角。

 

該校專門面向希望進入日本大學或研究所學習的中國留學生,

授課全部使用中文。

 

雖然2008年才剛剛創辦,

但因積累了將眾多中國留學生送進日本頂尖大學的成績

而在留學生間聲名鵲起。

 

目前的在校生已超過1200人。

  來自中國的學生一般除了在這所預備學校上課外,

還各自在東京、神奈川縣、千葉縣等地的日語學校就讀。

 

他們上午會在日語學校學習日語,

之後來到行知學園上有關應考的課程。

 

甚至連週末都不會休息。

 

據説,學校會通過1年到1年半的嚴格培訓

將學生們的能力提高至能順利考入日本的大學的水平。

        在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日經中文網)採訪的8月22日,

日本關東地區正巧遭遇強颱風襲擊,但學校並沒有因此停課,

中國學生也陸陸續續趕來上課。

牆上貼滿了考入日本名牌大學的學生的名單

(東京都新宿區的行知學園)

  

學校一樓的牆上張貼著大學等入學考試合格者的名單。

備受學生追捧的是東京大學和早稻田大學。

 

據該校的楊舸社長説

這幾所學校即使在中國也有超高的知名度。

 

中國人很要面子,為了獲得一張知名學府的學歷

即便是赴海外留學也在所不辭。

選擇日本的理由
  尤其是早稻田大學,據説該校在中國的知名度高的驚人,

其名氣遠超慶應大學和一橋大學。

 

行知學園的楊社長表示,就和喜歡LV(路易威登)包一樣,

青睞大牌的中國人對早稻田大學投入了很高的熱情。

 

事實上,到2016年5月為止,

在早稻田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達2550人,

比5年前增加了40%,佔到該校各國留學生總數的一半。

 

甚至有參加入學考試的日本學生感嘆道:

「在早稻田的考場裏,向周圍看去好像坐的都是中國人」。

 

東京大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也比5年前增加了40%,

從各國留學生所佔比例來看,中國留學生的佔比達到44.6%,

比原來提高了10個百分點。

  選擇日本的究竟是哪些學生呢?

 楊社長表示,一半左右是沒考上理想的大學或研究生的學生。

 

今年7月順利考入早稻田大學研究所經濟研究科的小張(21歲)

就是其中之一。

 

小張2015年10月來到日本,並進入行知學園的研究所課程學習。

 

她此前就打算學習經濟學專業,但高考沒能考上最理想的大學,

 

而是就讀了另一所大學的日語專業。

 

之後又決心考研究生,並攻讀經濟學,但還是未能如願。

最後,小張不得不選擇了赴日深造。

原本就對日本感興趣當然也是選擇日本的原因之一,

但還有一個理由是「聽説日本研究生的競爭不像中國那麼激烈」。

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達到約700萬人。

 

選擇考研等進一步深造的學生也在增加。

原因是有研究生文憑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待遇也更高。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讓自己的學歷看起來更體面。

  早稻田大學負責留學生入學考試的國際入學

擔當事務局課長玉田正樹承認,

「確實有中國留學生想獲得早稻田研究所的最終學歷」。

 

這樣一來,就可以在並不滿意的中國大學學歷上重新塗上新的一頁。

 

行知學園的楊校長説,

瞄準東大和早稻田研究所的很多學生希望實現「逆襲」。

日本大學的魅力所在

  失意的中國學生們希望在日本實現「復活」

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大學入學考試的競爭之激烈。

每年6月實施的全國統一高考可謂是一考定勝負。

 

不像日本那樣,各個大學都有各自設置的多個考試日,

而且能夠自由選擇。

早稻田大學在中國國內擁有超高的知名度

 

  熟悉中國入學考試的京都大學研究所副教授南部廣孝強調:

「(中國高考)每年只有1次,考試分數的高低

決定了可以進入的大學」。

據稱,在每年有約900多萬人參加的統一考試中,

甚至有人因精神壓力過大而在考場昏倒,

幾乎每年也都能查出作弊等違規行為。

這一過熱情況甚至成為了中國的社會現象之一。

  中國高考之所以被炒得如此火熱,

是因為大學的牌子與畢業後的就業方向直接掛鉤。

 

南部指出「(中國)各所大學的排名和檔次一目了然,

進入哪個大學基本也就決定了就業單位」。

  中國的大學根據錄取分數線的高低

被明確劃分為一本、二本、三本。

 

例如,一本包括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

二本包括上海理工大學,

而三本則包括四川大學錦江學院和上海工商外國語學院等學校。

希望進入優秀企業的學生自然都瞄準了一本大學。

北京大學

  「與中國(激烈的入學競爭)相比,日本的機會更多,

這也是吸引中國留學生的魅力所在」,

每年為2500名中國學生提供赴日留學仲介服務的樂商

日本的社長袁列如此表示。

 

比如,日本每個大學和專業都分別舉行入學考試,

而且面向留學生的考試種類也很多。

 

他指出,

「日本面向留學生的考試綜合評價筆試、面試和日語能力等成績,

因此就算某一項存在不足,只要在其他方面多加努力,就有可能考上」。

 

另外,與赴歐美相比更低廉的留學費用也是優勢之一。

       隨著希望進入日本的大學或研究所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的增加,

日本預備學校相關業界也是一派火熱景象。

 

運營資格考試學校的東京Abitus公司

在2015年1月開設了專門面向中國人的預備學校「思得學園」。

 

該公司旗下還經營著日語學校,社長三輪豐明表示「如今正是商機」。

 

該校聘請的教師不少是就讀於東京大學、一橋大學和東京工業大學等

的中國籍在校生,希望把運營資格考試學校的經驗

運用到預備學校的辦學中。

 

  2016年3月,思得學園的第1期40名學生畢業,

近9成考入了日本關東地區的5所私立名校

(即明治大學、青山學院大學、立教大學、中央大學、法政大學),

更有學生考入了早稻田大學、慶應大學以及京都大學等一流大學。

  思得學園的經理助理徐樞捷表示,與從中國的二流大學畢業相比,

從日本的私立名校級別的大學畢業的學生在求職時能獲得更高的評價。

日本大學面臨的尷尬
  不過,

在日本的頂尖大學受到中國留學生追捧熱潮的背後,

日本名牌大學的國際地位卻長期處於下滑態勢。

 

發佈大學排名的專業機構、英國雜誌《泰晤士高等教育》

6月發佈的最新亞洲大學排行榜給日本的大學相關人士

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2015年曾排在第1位的東京大學跌落至第7位,

而京都大學也從第9位降至第11位。

另一方面,中國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2所大學則躋身前5,

實現了逆轉。

 

 事實上,

中國的北大和清華等頂尖大學的學生的首選留學目的地

並非日本,而是歐美。

 

東京都內知名私立大學的一位相關人士表示,

日本的大學為吸引中國優秀學生一直在積極進行宣傳,

但「即使與歐美頂尖大學認真展開競爭也難以取勝」,

他一臉無奈的説:「結果只能吸引喜歡日本的學生。」

  日本政府與民間已展開合作,

希望通過積極吸引留學生來推動本國大學的全球化。

 

被選入日本文部科學省支援大學國際化項目

「超級全球大學(SGU)」的知名大學提出計劃稱,

到10年後要增加數千名留學生。

 

但就目前來看,在很多大學提到留學生就不得不依賴中國人。

 

日本教育一線也開始有聲音質疑稱:「這樣下去算得上全球化嗎?」

 

  以被納入「超級全球大學」項目的法政大學為例,

截至5月的留學生在校人數為500人,其中中國學生達到290人。

該大學提出了到2024年前將留學生增加至3000人的計劃。

為此將增加入學考試的種類,同時增加招生人數。

 

自2年前起,

法政大學還推出了只需審查書面材料就可入學的招生方式。

  但伴隨迅速增加的留學生人數,該校教師等層面叫苦不迭。

 

原因是「如果增加留學生入學人數,學生的質量勢必下降」

(該校相關人士)。

 

由於需要加強對留學生的日語支持,或增加授課老師,

教育一線的負擔正在大增。

  日本大學的國際地位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在為了眼前的就業而追求

仍未褪色的日本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

與不得不依賴他們推進全球化的日本大學之間,

同床異夢的中日留學熱潮或將不斷升溫。

=======================================

同床異夢的中日留學熱潮或將不斷升溫。

=======================================

日本大學提到留學生就不得不依賴中國人 ]

 

日本政府與民間合作,積極吸引留學生推動本國大學全球化。

 

就目前來看,很多大學提到留學生就不得不依賴中國人。

 

日本教育一線質疑:「這樣下去算得上全球化嗎?」

 

日本大學的國際地位下滑已是不爭的事實。

 

但在為了眼前的就業

而追求仍未褪色的日本名牌大學的中國留學生,

與不得不依賴他們推進全球化的日本大學之間,

同床異夢的中日留學熱潮或將不斷升溫。

 

[ 相關 ]

在日本一流大學「復活」的中國留學生[日經,古山和弘]

============================================

 

 

=========================================

留學的時候究竟學了什麼?

2016/03/17

http://zh.cn.nikkei.com/columnviewpoint/tearoom/18720-20160317.html

    
健吾 簡歷
80年生,香港專欄作家、

香港商業電臺節目《光明頂》、

《903國民教育》主持,

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

及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著書超過二十七本,

主力研究日本東亞流行文化軟實力

及多元性別關係等議題。

 

東京眼(107)

留學後看得見的成果

=================

日經中文網特約撰稿人 健吾:

 

留學的時候究竟學了什麼?

      在香港也有一些人認識的搞笑藝人,

擅長模倣美國歌手比昂絲的渡邊直美最近就到了紐約留學,

接受電視訪問時説:

「是因為事務所的前輩的激勵才去留學的。

那時候前輩説,最好就是加強自己(身為一個人)的優點,

於是就想去發現自己的優點,

和再學一下如何在表演的時候好好表現自己。

而去留學的時候,就令我學會,原來自己的好處,

或自己想做的事,不説出來,是沒有人會明白的。」

      很多大學生在大學唸書的時候,都會想自己去「交換留學」。

 

不少人去面試,去爭奪那些面試的機會的時候,

都會説自己「如何可以去留學,都一定會脫胎換骨的回來。」

好像是,去留學,一定會學到一些東西。

 

而學到的究竟是什麼?

 

是可看見,抑或是看不見的成果呢?

      對我來説,這條問題也是頗好回應的。

自從在日本唸完大學,做現在的工作,都有好幾位記者問過我。

我當然可以一句撇脫的回應:學日語嘛。

      對,以前的自己很簡單,對成就的概念也很直接。

 

以前,我只覺得看日劇的時候不用看字幕版,

看生肉也看得明白,就是很大的成就。

到我慢慢明白電視劇的內容,又發現原來天外有天的,

叫綜藝節目和動畫。

 

動畫中的主角的譴詞用語都不是正常的教室中會教的文句,

像《火影忍者》中的鳴門常常説的「しやがれ」,

日語老師説是一些「不禮貌」日本語,

留學生會聽就好,不需要學會如何用。

 

而到後來有一個綜藝節目,叫《嵐にしやがれ》,

才把這句用法帶到尋常百姓家。

對以前的自己,我要求沒有那麼高的。

      後來我發現,

我的學生去日本唸書,都不一定可以學到東西回來。

 

像一些去層次較差的學校的,都不能認識到日本人的朋友。

 

而去美國交換留學的同學,

就説香港去的大學生「學的東西」,就好像更不同。

 

去美國東岸某大學交換留學的M説,

他看到很多香港同學都會跟亞洲的同學玩,

像日本或是韓國的。

 

甚至,再誇張一點,

他們會花時間去跟中國同學會的人打交道,

從而希望可以認識一兩個官二代或富二代,

以便將來可以打好關係,甚至嫁入豪門。

 

因此,你説他們在留學時期是不是學不到東西呢?

 

又不一定,

他們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嫁入豪門的希望或機會,

只是關於學術,他們就好像沒有什麼的進步。

      而學到東西回來的學生,又學到什麼呢?

 

我的學生,

那些日本研究學系的同學,都真的學到很多「看得見的成果」。

 

如從不施脂粉的大學二年級女生C就説:

「都是學化粧吧。

真的,在大學校園,

沒有見過一個沒有化粧的女孩。

如果你沒有化粧,就好像沒有穿衣服一樣。

於是,就開始慢慢學了。不會的,都可以問人。

而且有大量雜誌和電視節目可以教我。」

      結果,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我的學生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時候,

人人不施脂粉,素顏上學,天天都只是牛仔褲球鞋。

 

也不能怪他們的:

中大佔地很廣,要用校巴出入。在山路追校巴,不穿球鞋也不成。

山城很熱,來來回回走走透,流流汗,粧都溶掉化掉。

她們在日本一年,回來後,就可以整副打扮粧容整整齊齊的上學去。

這種「看得見的技能」,對她們找工作有非常強大的優勢。

因為,會化粧的香港女生,不多。

會化粧,不是指「化得好看」,而是,在適當時候化適當的粧容的「技能」,

日本女生每個都不是説笑的專業。

      而對她們而言,也是一輩子的技能:

「你以前也説過,女生都學會化粧回來,是『日本文化』的力量。

以前我不信的。

現在,我信了。」

 

C説:

「文化的力量,令人都會融入大潮流,跟著潮流行。

 

口説要做自己做自己,但到了校園,只有自己一個不會化粧,

倒是很難以存活的。」

 

在留學的時候,學到什麼?

 

如果他們真的學會「文化的威力」,為師也無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