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特朗普老友兼老鄉朱利安尼?

2016年 11月 15日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2016/11/161115_profile_us_guliani

Former New York Mayor Rudy Giuliani, center, smiles as he leaves Trump Tower, Friday, Nov. 11, 2016, in New York. (AP Photo/Evan Vucci)

Image caption

前紐約市長朱利亞尼滿臉微笑地走出紐約川普大廈。

坊間傳他的老友特朗普考慮給他一個內閣職位。

人物:

誰是特朗普老友兼老鄉朱利安尼?

=========================

美國當選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正在組閣。

《華爾街日報》援引不具名知情人士說,

下一任美國首席外交官的熱門人選名單上有二個世人熟悉的名字:

前紐約市長魯迪·朱利安尼(Rudolph Juliani)

和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知名鷹派

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

朱利安尼, 72歲,最廣為人知的是911恐怖襲擊,

他作為時任紐約市長的硬漢、鐵腕領袖形像。

他跟同為「紐約客」的特朗普的關係被形容為「摯友」。

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他在外交政策領域缺乏經驗。

 

零容忍、911

朱利安尼1944年出生於紐約布魯克林,

是第三代意大利移民,曾任聯邦檢察官、紐約市長,

特朗普的高級顧問。

 

他的職業生涯從律師起家。

1980年代早期被里根總統任命為負責

紐約州南部司法區的聯邦檢察官,

四年任滿後回家鄉紐約出任檢察官,主攻黑幫團伙和金融犯罪。

1994年,朱利安尼以「法律與秩序」的口號

成功當選紐約市長,連任兩屆。

他以鐵腕著稱,推行頗有爭議的「零容忍」執法以重塑對法律的敬畏。

在他任期結束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

把「大蘋果」紐約稱為美國最安全的大都市。

但事無巨細都繩之以法的做法也招致不少非議。

紐約警察局一度面臨上萬宗警察濫權訴訟。

國會、白宮

Image copyright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911恐襲後,時任紐約市長朱利亞尼指揮若定,

成就了他職業生涯中靚麗的一筆。

 

2000年,他曾考慮跟當時即將卸任的第一夫人希拉里·克林頓

競逐參議員,後來由於各種原因,

包括鬧得沸沸揚揚的性醜聞和680萬美元庭外和解的離婚案,

以及被診斷患前列腺癌,很快退出競選。

 

2001年,曼哈頓世貿中心雙塔遭恐怖分子飛機撞擊,

作為紐約市長的朱利安尼處理「911恐怖主義襲擊」過程中

表現出來的冷靜、果斷、魄力和強硬使他成為世人心目中的英雄。

他登上了2001年《時代》雜誌的風雲人物,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給他授榮譽騎士勛章。

但在鋪天蓋地的讚譽聲中,

也有記者撰文批評朱利安尼市長在911恐襲發生前的一系列

決策失誤導致許多本來可以倖存的人喪生,

事後他又在空氣質量尚未達到安全標凖之間催促曼哈頓下城開放。

一些消防隊員也對他提出批評。

 

但這些都無損於他的人氣和聲譽。

從紐約市長位置卸任後,朱利安尼進入諮詢顧問行業,

同時繼續孕育自己的政治抱負。

 

老鄉加老友

Image copyright AP Image caption

朱利亞尼在今年大選中鼎力支持特朗普。

2008年,朱利安尼角逐共和黨總統候選人提名。

當時他享有鐵腕領袖的聲譽,

主張「法律與秩序」式保守主義,

但在部分社會議題上較自由主義,

比如支持墮胎、同性婚姻和槍支管控。

 

除了競選策略上的失誤,朱利安尼在一些社會議題上的自由主義立場

招致黨內保守派的反對,他的個人生活也成為潛在的攻擊目標。

 

不敵對手麥凱恩的朱利安尼不久就息鼓收兵,轉而支持麥凱恩。

 

2012年大選,朱利安尼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

 

2016年大選,他支持多年的老相識特朗普,

在競選中公開鼎力為特朗普的政策、立場、主張辯護。

 

他今年4月曾形容特朗普是個「談判者」,能辦成事情。

 

特朗普當時回應道,大家都十分尊敬朱利安尼,

朱利安尼的讚賞令他「倍感榮幸」;

又因為「魯迪太了解我了,所以這種榮幸比通常的更大」。

================================

 

 

=============================

 

 

=============================

美國民主黨為何會一敗塗地

2016年11月14日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61114/the-democrats-screwed-up/zh-hant/

 
弗蘭克·布魯尼

Ben Wiseman

布魯尼:民主黨為何會一敗塗地

========================

我們這些新聞媒體上的天才

只是在最後一個月裡說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

將如何輸掉這次大選。

 

在過去一年裡,我們一直說的是共和黨將如何瓦解。

 

現在的情況是,我們和民主黨人都陷入了窘境。

下次聽我們預測奧斯卡和超級碗的贏家時,你可能要再思量一下。

 

儘管大家都說從族群力量來看,共和黨註定會失敗,

但他們不久將會佔據總統職位、國會兩院,

以及三分之二的州長職位。

這不僅僅是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

朱利安·阿桑奇(JulianAssange)和厭女症在起作用。

 

有些民主黨人以為是這樣,這種誤解很危險

 

還有其他因素導致了民主黨的慘敗。

 

其中一個讓我特別困擾。

從總統競選一開始,

民主黨就採取了一種不包容的戰略,

將大量的美國人排除在外,

把很多並不太可悲的人稱為是「一群可悲的人」。

 

這讓有些人感覺很受傷。

有些人覺得莫名其妙。

自由主義者因為不自由而錯過。

 

他們羞辱的人不僅僅是活該被羞辱的種族主義者和性別歧視者,

還有所有持不同意見的人。

 

一個不支持婚姻平權的64歲南方女性,會被視為可惡的笨蛋。

 

其實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

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

自己在短短的五年前也沒有支持婚姻平權。

 

政治正確已經演變成了一種「道德純粹」,

感覺上它可能令人振奮,但非常缺乏策略。

 

它是裝模作樣和虛假虔誠的僕人,破壞了它自己的目標。

 

我擔心我和我的同事們在這個方面犯了過失。

 

我打算以後談到文化上更保守的美國人時,

以及對他們講話時,要比現在更加謹慎一些。

 

這不是犧牲原則,拋棄情懷。

 

這是像一個成年人那樣承認,我們是凌亂的、不完美的物種。

 

唐納德·川普的勝利和一些可悲者的頌揚

並不意味著大多數美國人是不可挽回的盲信者(雖然有太多人確實是)。

 

川普的很多選民猶猶豫豫地選擇他作為顛覆的代理人,

他們對顛覆太過渴望,以至於大大忽視了川普的其餘部分。

 

民主黨人需要明白,他們需要消除一種自鳴得意的情緒,

柯林頓在這方面負有重大責任。

 

在過去20年裡,

柯林頓夫婦對民主黨及其智囊團、操作者、捐贈者

有一種極強的鎖定作用。

 

大多數頂級民主黨人都是柯林頓夫婦當權的既得利益者,

支持和捍衛他們的這股力量並沒有接納新的想法和新鮮面孔,

當民主黨2016年為希拉蕊再次競爭做準備的時候,

這些新面孔就被刷掉了。

 

被柯林頓一家鎖定之後,

民主黨人忽略了人們渴望新鮮、不同東西的諸多明顯跡象,

而是採取了「輪到下一個」的方法,

這個方法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靈了。

 

只要問問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

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

約翰·凱瑞(John Kerry)、艾爾·高爾(Al Gore)

和鮑勃·多爾(Bob Dole)就知道了。

他們是在她之前輸掉的五個主要提名人,而且每個人都像她一樣,

更加老沉而不是新鮮耀眼。

 

在選舉日之後,

民主黨內部一個對柯林頓感到膩味的人對我說:

我顯然不高興,我討厭承認這一點,但我也有一點解放了的感覺。

如果她贏了,我們現在就已經在討論切爾西的第一次競選了。

現在我們可以去做真正需要做的事情,重新開始。」

 

民主黨的邊緣化,歐巴馬也脫不開干係。

 

他的確深度參與了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的競選,

但在總統任期的大部分時間裡,他在政治上很自私,

他本能夠、也本應在黨的建設方面投入更多思想與時間。

 

他的品牌和黨的品牌是不一樣的,這是有意安排的結果。

 

那麼,二者的命運分道揚鑣也就不奇怪了。

 

他選擇柯林頓作為自己的繼承人,

而不是喬·拜登(Joe Biden),雖然拜登人格魅力更大,

和白人選民之間有更好的聯繫,

正是這些白人選民最終選擇了川普。

 

如果拜登是被提名人,他有望既贏得選舉人團,

又贏得普選票(後者希拉蕊的確是贏了)。

 

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來怎麼樣?

 

邁克爾·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感覺到政治中心

還有一塊無人佔據的領土,本來肯定應該加入戰局,

一個清醒得多也更有能力的億萬富翁可能是總統的好人選。

 

在選擇候選人的同時,民主黨忽視了整個國家的情緒,

因此搞砸了一個奪回參議院多數席位的極好機會。

 

一個以關照小老百姓為傲的黨,選擇了名氣最大的候選人。

 

這種情況包括

威斯康辛州的拉斯·費恩高爾德(Russ Feingold)、

印第安納州的埃文·巴赫(Evan Bayh)

和俄亥俄州的特德·斯特裡克蘭(Ted Strickland),

他們被共和黨候選人打敗了,

而這些共和黨人都不能被視為內部人士或維持現狀的象徵,

因為民主黨的候選人們也相差無幾。

 

俄亥俄州共和党參議員羅伯特·波特曼(Rob Portman),

以局外人和弱勢者的姿態參加競選,

最終以多於20點打敗這個州的前州長斯特裡克蘭。

如同費恩格爾德和巴赫一樣,

斯特裡克蘭幾乎根本無法擔當變革的重任。

 

相比之下,民主黨在佛羅里達州中部的一個

最初不被看好的眾議員選區內取得了成功,

候選人是37歲、

第一次參選的史蒂芬妮·墨菲(Stephanie Murphy),

對抗73歲、

在國會待了將近1/4世紀的約翰·米卡(John Mica)。

「改變」是墨菲的口號,像川普一樣,

她用這個字眼把自己的缺乏經驗變成一種資產。

 

坐鎮白宮八年的政黨通常會在其他地方遭受損失,

好像全體選民堅持保持某種均勢似的。

 

這種情況曾經發生在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與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任期結束之時

――但沒有歐巴馬任期結束之後這樣嚴重。

 

同上任之初相比,在他的總統任期結束之際,

民主黨的參議院席位將減少11個(取決於你如何計數),

眾議院席位將減少60多個,州長席位將減少至少14個,

州議會將減少900多個。

傷亡慘重。

 

雖然2016年北卡羅來納州州長的競選結果仍然未決定,

但在已結束的競選中,共和黨得到了33個州的州長:

這是自1922年以來從未有過的豐收。

 

如果民主黨人不能迅速找到加強自身的辦法

――這是一個比選擇正確的新任黨主席更龐大的過程

――他們可能以更糟糕的局面收場。

 

到2018年,他們要在參議院中抵禦人數是自己兩倍還多的共和黨,

這種情況令共和黨處於完全不會受到阻撓的多數。

 

同時,在州一級將保持主導地位直到2020年的共和黨,

在下一次人口普查後的國會選區重新規劃中將搶得先手。

 

但新總統通常在上任兩年之後會被選民懲罰,

並且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川普對國家的治理(或者說無力治理)

將促成這種失敗。

 

對此,民主黨人能以一種

令自己在反擊中處於最有利位置的方式去回應嗎?

 

這取決於他們是否能夠像嚴厲審視美國的醜陋一般,

嚴厲地審視自身的錯誤。

=======================================

=======================================

在選擇候選人的同時,民主黨忽視了整個國家的情緒,

因此搞砸了一個奪回參議院多數席位的極好機會。

 

一個以關照小老百姓為傲的黨,選擇了名氣最大的候選人。

 

 

   [ 相關 ]

  美國民主黨為何會一敗塗地[ 弗蘭克·布魯尼 ,紐約時報]

======================================

比爾·柯林頓(Bill Clinton)

希拉蕊·柯林頓(Hillary Clinton)

——————————————-

globalist

someone who believes that economic and foreign policy should be planned in an international way, rather than according to what is best for one particular country :

————————————————-

He is a globalist, whereas we are nationalists who will put our country first.

=====================================

[ 全球化國際合作–威脅民主制度   西方精英階層  ]

 

美國總統預選出現新特色,

公然否定全球化的經濟成果、

公然背離媒體精英和專家的意見、

公然挑戰“政治正確”的種種說辭,

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力度。

 

如果說

川普出其不意的崛起、

英倫始料未及的脫歐、

伊斯蘭國層出不窮的恐怖襲擊,

成為全球性逆動的風信標的話,

這些徵兆背後的大趨勢

——各國正謀從國際合作退縮,

收縮各自所抱的“團”,

回歸到“主權國家”的“身份認定的範圍”,

甚至在國內的族裔集團之間繼續分化。

 

以美國來看,

近年來種族間的裂隙和躁動重新抬頭,已令人十分不安。

——————————————————

 

[ 相關 ]

西方精英階層何以喪失影響力?[英國《金融時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