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馬雲也來辦報

2015年11月25日

http://cn.nytimes.com/business/20151125/c25db-alibaba/zh-hant/

傅才德(Michael Forsythe)是《紐約時報》記者。

傅才德

馬雲,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和掌門人。

Jonathan Ernst/Reuters

 

如果馬雲也來辦報

馬雲收購《南華早報》,談判進行中

馬雲,中國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的創始人和掌門人。

 

香港——直接了解有關討論的一位消息人士透露,

互聯網巨頭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

正在就收購《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一事進行談判。

 

《南華早報》是總部設在香港的一份有影響力的英文報紙。

 

如果做成,這筆交易將是亞馬遜創始人

傑弗里·P·貝索斯(Jeffrey P. Bezos)於2013年

收購《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的重演。

 

在紙面媒體面臨動蕩的時代,

貝索斯的收購是對一個主要媒體品牌的重大支持。

 

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與貝索斯一樣靠互聯網電子商務發了財。

 

而《南華早報》與《華盛頓郵報》一樣在努力適應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

 

同樣,這兩筆交易都不給買家帶來明顯的業務優勢。

 

該消息人士周二表示,買家是馬雲還是阿里巴巴尚未確定。

 

任何有關香港報紙的交易都會涉及政治層面。

 

這個即將發生的收購引發了人們對該報的編輯獨立性

可能會受影響的擔憂,

因為該報將由一個企業人士擁有,

該企業的市場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國政府對其有多友善

 

與中國內地其他地區不同,香港保障出版自由,

這一權利莊嚴地載入了香港於1997年回歸中國之後

用來管理這個英國前殖民地的法律之中。

 

馬雲「繼續他在全球網上交易的霸主地位需要有北京的支持,

因此他在出版界做事會小心翼翼,」

 

曾任《南華早報》駐京記者的安德魯·科利爾(Andrew Collier)說,

科利爾目前在香港經營一個關注中國金融的研究公司。

 

交易做成可能還需數周、甚至數月的時間,

那位了解談判情況的人士表示。此人要求不具名,

因為談判一事尚未公開。談判也可能會失敗。

 

然而,雙方之間的談判近日來取得了「顯著的進展」,該人士說。

 

阿里巴巴拒絕置評。

 

《南華早報》發言人本森·周(Benson Chao)表示,

公司不對「市場傳聞」發表評論。

 

11月9日,大陸官方報紙《中國日報》報道了可能的收購之後,

媒體在過去一個月的大部分時間裡對這筆交易做出各種猜測。

 

此前,馬雲的交易作風吸引了公眾的密切關注,

因為那些收購交易似乎不符合阿里巴巴的一貫戰略。

 

比如,公司曾於2014年買入一支足球隊的股份。

 

如果交易是馬雲個人投資的話,

那意味着他只需要得到一家公司、也就是這家報社的董事會的批准。

 

「對他來說,這筆投資就像是口袋裡的零用錢,」該消息人士說。

 

該人士表示,買下《南華早報》與阿里巴巴更廣泛的持股相符。

 

在媒體方面,

阿里巴巴已經持有一些中國互聯網網站的股份,

比如類似YouTube的優酷馬鈴薯集團,

和類似Twitter的新浪微博。

 

該人士說,

《南華早報》是一個良好的品牌,

收購「可能會產生一些協同效應」。

 

如果阿里巴巴是買家的話,會更容易實現這種組合優勢,該人士說。

 

然而,這兩家公司有着非常不同的客戶群。

 

儘管《南華早報》有一個中文網站,

但這家報紙的主要目標是香港有限的英語市場,

雖然該報有關中國的報道在全球都有讀者。

 

優酷網、土豆網及新浪微博上的內容絕大多數都是中文的。

 

據本月初宣布的一項協議,從明年2月起,

《國際紐約時報》(The 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的香港版

和中國版將由《南華早報》印刷廠印刷。

 

關注中國和香港出版界的一些人的主要擔心是,

該報由馬雲或阿里巴巴擁有,

可能會進一步削弱香港媒體的獨立性。

 

中國內地企業已在加強對香港當地企業的控股,

這裡的記者說,

他們在報道被視為是挑釁北京的執政黨共產黨的問題時,

已感到有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他們低調處理。

 

近年來,《南華早報》寫了一些大陸報紙不能觸碰的主題。

 

去年,它對香港的大型靜坐抗議活動雨傘運動」進行了廣泛報道。

 

此次運動引發了中央政府的怒火。

 

同樣在去年,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者遭到鎮壓25周年之際,

該報還刊發了多媒體回顧專題

 

《南華早報》現在處在一個十字路口。

 

該公司創辦於1903年

自1993年之後由馬來西亞億萬富翁郭鶴年(Robert Kuok)的家族控制。

 

公司仍在盈利,但媒體業務正在變得日益艱難。

 

郭氏家族在內地也有大量的房地產和酒店業務。

 

他們近期任命的一些高級編輯,

往往不像該報之前的領導者那麼多地批評中央政府。

 

時不時地,馬雲在中國充當了直言不諱的批評者。

 

在大型國有銀行炮轟他的金融業務時,

指責這些銀行未能跟上市場的改革步伐。

 

不過,馬雲仍然是在走鋼絲。

 

在2013年接受採訪時,他告訴《南華早報》,

中國政府在1989年鎮壓學生領導的天安門廣場示威活動,

導致成百上千人喪生,是當時情況下「最正確的決定」。

 

雖然馬雲自稱避免與政府做生意,

但阿里巴巴2014年首次公開募股前的一些投資者與中國的統治家族有聯繫

《紐約時報》當時也進行過報道。

 

香港大學中國傳媒研究計劃的編輯班志遠(David Bandurski)表示,

「很明顯,我們得留意觀察,

看看馬雲或阿里巴巴進入《南華早報》之後,

會對編輯方面,

特別是在對中國大陸的報道上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不過近年來,中國大陸商業利益的作用,

已經對香港媒體的獨立性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班志遠說。

 

「這一次,這種作用可能會表現得非常直接,

尤其是考慮到阿里巴巴和馬雲具有的深層政治利益瓜葛。」

 

對於馬雲控制下的《南華早報》可能會受制於中國政府的擔憂,

那名知情者不以為然。

 

此人表示,阿里巴巴「享有很高的全球關注度」,

而馬雲對該報的管理方式將與郭氏家族類似。

 

此人還說,繼續讓該報發出獨立的聲音符合馬雲的利益。

 

「馬雲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應該知道風險很高,」

 

香港大學新聞及媒體研究中心創設人陳婉瑩(Ying Chan)說。

 

他可能創辦一份遵從業界最高標準的報紙,

也可能把它變成中共的喉舌。

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

中國內地企業加強對香港當地企業的控股,

這裡的記者說,

他們在報道被視為是挑釁北京的執政黨共產黨的問題時,

已感到有越來越大的壓力迫使他們低調處理。

 

近年來,《南華早報》寫了一些大陸報紙不能觸碰的主題。

 

去年,它對香港的大型靜坐抗議活動雨傘運動」進行了廣泛報道。

 

此次運動引發了中央政府的怒火。

 

同樣在去年,

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學生示威者遭到鎮壓25周年之際,

該報還刊發了多媒體回顧專題

================================================

馬雲

「繼續他在全球網上交易的霸主地位需要有北京的支持

因此他在出版界做事會小心翼翼,」

========================================

 

 

 

 

[ 相關 ]  駐華八年,回望我身後的那個中國《紐約時報》

=============================================

[ 中國共產黨正構建與西方中心的世界觀並行的敘事 ]

 

在英國議會發表的演講中,

習近平稱贊他的東道國在13世紀就建立了議會,

但隨後表示,

在比那早3300年的時候,

中國已建立了一個“以民為本”、

實行他所說的法治的國家。

 

盡管他所指的那個皇帝只存在於神話中。

 

中國想告訴全世界,它的時代正在到來

 

[ 相關 ]   “中國敘事”挑戰西方價值觀[英國《金融時報》]

===============================================

[ 中國共產黨政權的合法性 ]

 

習近平的美國之旅, 就是尋找其國際合法性之旅。

—————————–

濫用金元外交揮霍國庫以構建政權的國際合法性

正面臨國際國內合法性的責難。

————————————–

有一種幻覺叫中南海幻覺

身處中南海權力核心, 最高權力者需要什麼,

身邊的人就會提供什麼, 中央權力似乎無所不能,

中國力量似乎可以無處不在,

這種幻覺使當權者易生狂妄之念

 

 [ 相關 ]   習近平訪美與國際合法性問題[BBC]

=====================================================

英媒:中國紅色太子調查給西方銀行敲響警鐘

 

更新時間 2014年1月22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4:08

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press_review/2014/01/140122_press_icij_investigation.shtml

英屬維爾京群島

英屬維爾京群島有大量中國權貴的離岸公司和資產信託

 

英媒:中國紅色太子調查給西方銀行敲響警鐘

 

總部設在美國的「按鍵 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

最新發佈的有關中國領導人近親海外秘密資產的按鍵 調查報告稱,

「至少有五名現任或前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親屬

在英屬維爾京群島和庫克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持有離岸公司」,

「其中包括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

前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及李鵬、

上屆國家主席胡錦濤以及已故領導人鄧小平」。

 

周三(1月22日)數家英國媒體報道了這一調查結果,

提到西方大銀行和國際會計事務所

在其中扮演的關鍵角色並稱調查給西方金融機構敲響了警鐘。

 

《衛報》報道說,調查揭示了西方金融機構充當中間人,

為中國投資者在英屬維爾京群島、

薩摩亞群島等離岸金融中心開設資產信託和公司。

 

其中瑞銀集團幫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台灣的客戶建立了超過325個此類公司、

國際會計事務所普華永道幫助同一類客戶建立了至少274個。

 

《衛報》還評論說,作為離岸金融中心,

英屬維爾京群島拉攏中國權貴富豪的做法可能會令英國感到尷尬。

 

維爾京群島是英國海外屬土,

雖然其在很大程度上運作獨立,

但英國政府對其仍負有一定責任。

 

《每日電訊報》報道說,

周三「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網站在中國大陸受到封閉,

無法登陸。

 

警鐘

《路透社》

對中國領導人親屬離岸秘密資產的調查報告評論說,

西方銀行今後的監管麻煩很可能來自中國。

 

文章說,

過去一段時間來對金融機構運作的審查大部分集中在發達國家,

特別是美國。

但隨著越來越多中國人了解到

該國最高領導人近親擁有巨額離岸資產,

西方銀行將會面臨日益嚴重的監管危機。

 

儘管中國對資金流動名義上有著嚴格控制。

但近年來巨額資金不斷流向海外。

 

澳門賭場的一擲千金,

從香港到舊金山房地產價格的飆升

以及西方名校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都顯示,

有錢的中國人有辦法把大量資金挪往海外。

 

路透社的文章說,到目前為止,

中國當局對制止資金外流似乎興趣不大。

但情況很快就可能會變了。

中共正在調查數名高官的貪腐問題。

 

如果貪官的黑錢流向了海外,

那麼西方的那些銀行和會計公司很可能會發現它們也成為調查的對象。

 

到時,中國金融監管當局很容易就會拿一個國際銀行作為打擊的靶子。

 

英國媒體的幾篇相關報道都強調,

並不是說離岸公司及其持有權和帳戶一定是非法的。

 

離岸公司也可以成為中國合法企業在海外經營的一個重要工具。

 

過路透社警告說,

監管當局的態度可以很快變化。

 

最近幾個月中國監管當局

已經因為嬰兒配方奶粉價格操縱問題懲罰了西方公司,

中國監管當局也正在因醫藥賄賂調查葛蘭素史克。

 

雖然這些公司的做法可以說是行業內的潛規則,

被調查的公司也絕不是唯一有這種行為的公司。

但當監管當局開始打擊時,

「別人都這樣做」就很難用來辯護了。

 

(撰稿:李莉 責編:顧垠)

————————————————————————————————-